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资源抵押贷款,发展中经济体应该三思而后行

欢迎关注👀👉 世界银行 2022-11-28
面对资源抵押贷款,发展中经济体应该三思而后行


(图片: Shutterstock)

债务攀升,大宗商品价格创下新高,两者作用之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通过抵押自然资源获得亟需的资金。这些国家应该谨慎行事:再次广泛利用资源抵押贷款可能得不偿失。
以南苏丹为例。该国在产能高峰时获得的石油抵押贷款的设计存在缺陷,眼下还在为之付出代价 。乍得正在为债务重组苦苦挣扎,因为石油抵押贷款背后的商业贷款机构可没有什么动力放乍得政府一马。津巴布韦最近与一家大宗商品贸易集团债权方磋商,将其利润丰厚的金矿、镍矿收入交到了对方手中。
资源抵押贷款以自然资源的未来收入作为抵押,有大量通常用于基础设施的政府借款牵涉其中。此类贷款往往不太透明:几乎无人知晓其合同条款,这意味着很难确保向公众负责。这种贷款并不是新生事物,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但其广泛应用是在21世纪初的大宗商品热潮时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对此趋之若鹜。例如,2004年至2018年间,资源抵押贷款占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新增贷款总额的近10%。
模糊不清的交易,几乎没有的透明度
资源抵押贷款并非天然有害:在特定情况下,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贫困国家能够从中受益。但需要认真分析成本风险和债务可持续性,合同条款要透明,而做到这些的很少。因此,资源抵押贷款更可能加剧而非缓解债务脆弱性 。
我们最近分析了2004-2018年期间向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中央政府和国有企业发放的30笔资源抵押贷款,样本总额达到465亿美元,将近这一时期该地区新增贷款的十分之一。尽管贷款规模庞大,但关于贷款条款的信息却很匮乏。
有几个原因造成了这一状况。首先,依赖资源抵押贷款的国家,其债务报告机制通常较为薄弱。其次,此类贷款的签约方通常是国企或特殊目的机构,这些企业或机构要么不公布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要么不向国家债务机构提供数据。第三,合同通常包括严格的保密条款。
资源抵押贷款不一定比无担保贷款便宜。例如,2015年乍得重组了嘉能可的贷款,但在2018年再次重组之前,其支付的所有费用依然超过全额抵押贷款金额的8%。其原因与发薪日贷款异曲同工。首先,资源抵押贷款的借款人通常缺乏市场渠道,或者缺乏融资来源。其次,鉴于这些交易的复杂性,借款人在谈判时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合同条款的含义。缺乏透明度和政府问责又加剧了这些风险。
情况正在改善,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至少在透明度方面,情况正在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部正在不断完善公共债务报告工作。各国政府已开始通过采掘工业透明度倡议,披露与此类交易相关的关键条款和款项流动。公民社会组织在密切监测这些交易,并要求政府做到让这些交易更加透明。同时,世界银行正在致力于将债务抵押详情纳入我们的债务人报告系统(DRS)数据库。 
基于以上的努力,我们掌握了这些交易的更多信息,但还不足以化解危险。这些贷款的详细安排 必须公之于众。一些政府已经开始采取重要行动,朝着这一方向前进。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就公布了其国有矿业公司与中国企业财团以及一家大宗商品大贸易商之间的资源抵押贷款合同。各国应出台披露贷款合同的法律要求,以推动这方面的更多进步。
然而,就目前而言,融资需求不断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应该对资源抵押贷款保持警惕。在经济极不稳定的时期,它们应该寻求成本最低、风险最低的融资来源,而不是将国家的未来抵押给大宗商品经纪商。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世界银行微信公众号

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应对经济风险的关键

从供给着手解决滞胀

《全球经济展望》2022年6月

世界银行报告:新冠疫情与多重阻力扰乱中国经济增长正常化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