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难以改变的 3 个底层原因

明白1 多元思维Hack 2020-10-06
我的免费知识星球里,有个朋友提问 ——


大意是,自己有赚钱的欲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

我的回复:https://t.zsxq.com/EQFA27a
 (复制链接,发送到微信里,然后点击查看,内容免费)

星球里的回复,主要是在行动层面。

但后来在读书、学习过程中,我对这个现象有了更深理解。

我发现,人想要改变,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心力」 ——

你内心有一股强烈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境,你都能不气馁、不妥协,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获得成功。


与之相反,大部分人在改变时,都会「心力」不足 ——

想做一件事,还没开始,习惯性否定:

  • 我能做成吗?

  • 出现问题怎么办?

  • 万一做不好岂不是很丢脸?


或者做事途中,遇到不顺,习惯性退缩:

  • 好难,怎么办?

  • 怎么还没赚到钱?

  • 我就说做不成吧?


如果上面的情况,你有熟悉感,这篇文章会对你有帮助。


改变之所以困难,原因有 3 点:

01 
完美主义:怕做不好,就不开始做

朋友问:明白,怎么才能像你一样,找到一个细分领域,成为冠军?

我:你可以先从擅长的领域入手,先做一个产品,然后根据用户反馈迭代。在迭代的过程中,挖掘更深的需求,随着你对用户的了解越多,就能慢慢找到那个细分市场。

他:啊,这么麻烦?我研究一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种情况不少。

这个朋友想一次做好,但不可能。

我的《不用写代码的爬虫课》,从第一版到现在,用了 3 年,正在升级的这一版,我研究了整整一年时间。一开始我啥都不懂,产品、营销、文案这些技能,都是在做课过程中,慢慢学会的。

我们做一件事,心里会有一个理想状态,而现实是另一个状态。

我们希望现实到理想是这样 ——



但真实状态是这样 ——



开发一个产品,
培养一个习惯,
学习一个技能,
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但我们的期望是,我想直接变成理想的样子。

开发一个产品,想第 1 个版本就做到 1000w 用户。
培养一个习惯,想 1 天时间就成为全新的一个人。
学习一个技能,想 5 分钟就精通,成为高手。

我们想的是:如果改变不能让我「立刻」成为理想的样子,那我还不如不变。

这是不对的。

和菜头老师有个比喻 ——

如果秉承做不好就不要做的原则,我们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挠痒痒。

你要相信一点——

所有人一开始都做不好,承认这一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所以,

如果你想学习一门新技能,
想做一个产品,
想培养一个好习惯。
不要觉得下一步如果不能做到最好,
就是失败。
当你朝着好的方向做出一分改变,
你就已经进步了。


02 
怕付出成本,承担责任,就不做

《天道》中,女主有一段话——


我最早看电视剧时,不懂这句话啥意思,觉得是心灵鸡汤。

后来在创业过程中,经历了一些事,读了一些书,我发现这句话很对。

《高绩效教练》中也提到过这点 ——

如果一个人找你咨询,你不要直接给解决方案,而是要引导他思考,让他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这里有 2 个影响点:

  • 信念:相信自己能做成,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寻找答案

  • 责任:知道这是自己的事情,即使失败也不抱怨


我们看看区别 ——

1 不思考,按照他人建议做事

  • 没有「我能做成事」的信念

  • 不会积极主动解决问题

  • 失败后容易推卸责任


2 根据自己思考结论做事

  • 有强大的信念「我要做成事」

  • 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

  • 失败后自己承担责任



我就过这种经历。

我去年升级课程,没有思路,就去找专家请教,他告诉我,你去研究同类型的课程,找找思路。

我研究了一会,觉得没啥用,如果继续做,会很浪费时间。
就又去找他,问接下来该怎么做?

他问我,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些课程?
我说,不是你让我研究的吗?
他说,那你想想,我为什么要让你研究这些课程?
我一愣,我怎么知道?
他说,你仔细思考一下,想明白再找我。

我想了一会说,你是让我分析这些课程的亮点,看看他们从哪些角度满足用户需求,然后从中积累素材,选择合适的点与我的课程结合起来,做一些创新。

他说,去做吧。

你发现了吗?一开始我没有思考,只是按照他说的方法做,遇到问题我就下意识逃避,找他寻求解决方案,因为我觉得是他让我做的,他应该负责到底。

但其实课程是我的,做好做坏都应该由我负责。

后来我想清楚这么做的原因后,就十分顺利。我不仅研究了同类型课程,还拓展到同类型书籍、文章、社群,有了更多意外收获。


改变需要行动,
行动需要成本。

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等等。

人的大脑非常擅于往坏处想,因为原始社会,你发现草丛里有动静,把它当做风,还是把它当做老虎,就是生与死的区别。这种基因一直延续到现在,导致我们在行动之前,就会大量想象失败的后果,就会担心如果失败后,那付出的成本怎么办?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不改变了。

不改变,就不会失败。
不失败,就没有责任。

但是,你细想一下,我们普通人的改变,大多数都是只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就算是创业,通过学习选对策略,也能 0 成本启动。

我们改变失败,最多是这部分时间浪费了。
但在做事的过程中,
你的知识会增加,
你的能力会提高,
你的心性会变强。
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更全面了。

稻盛和夫说,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承担责任。

失败、责任,都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胡适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要一寸的欢喜。

干就完了。


03 
惯性:无法持续改变的强大力量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偶尔看到一个励志视频,被击中了,觉得要发愤图强,要早起,要努力。

第 2 天 6 点起来,读书、工作。
第 3 天 7 点。
第 4 天 8 点。
第 5 天 10 点。
第 6 天恢复到原来状态。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大大小小、各种这样的惯性中。

你以前的慵懒生活就是一种惯性,当你看到一个励志视频,想改变自己,过另一种生活,这是在挣脱之前的惯性。

但是惯性之所以叫做惯性,因为它是长时间积累。

可能你会因为励志视频暂时过另一种生活,但之前的惯性太大,它会一天一天,一点一点,慢慢将你拉回原来的状态。

同样的,当你想改变,做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时,可能开始一两天你能坚持下来,但慢慢的,你会被惯性拉回原来的状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先多后少,先强后弱。

具体做法:

1 找到一个能让你暂时脱离惯性的「刺激事件」
2 第 1 周,每天用「刺激事件」刺激自己 3 次
3 第 2 周,每天用「刺激事件」刺激自己 2次
4 第 3 周,每天用「刺激事件」刺激自己 1次
5 ……
6 每周刺激一次
7 每月刺激一次

你应该看懂了。

改变,一开始最难。
所以,一开始你需要多刺激。
当你慢慢进入另一个好的惯性轨道,
只需要少量刺激,就能很好的维持。
当你完全进入另一个好的惯性轨道,
就不需要刺激了。

就比如,你看到一个励志视频,想早起。
第 1 天看 3 次,这样第 2 天还会被激励。
第 2 天看 3 次,这样第 3 天还会被激励。
第 3 天看 3 次,这样第 4 天还会被激励。

你要借助一个外力,帮你慢慢挣脱之前的惯性。

当然,可能你看一个视频会麻木,那你可以多找几个视频换着看。


我就是这么做的。

我手机里存着大量抖音视频。
每当我遇到负面状态时,
都会找到对应的视频,
看一会就会帮我脱离困境。
这个方法已经持续了半年。
很管用。

我以前很容易愤怒。

别人批评我文章写的不好,我会愤怒。
买东西不和心意,我会愤怒。
睡觉被人吵醒,我会愤怒。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陷入一个惯性,就深入学习了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樊登读书会有个《正念的力量》,我听了不下 100 遍。

一开始每天听 3 遍,
后来每天听  1 遍,
再后来周听 1 遍。

现在遇到几乎任何不良状况,我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当然也不绝对,前段时间过年我从北京回到老家,因为换了一个环境,我发现自己又会有生气的冲动。但因为我练习正念比较久,能及时觉知这股冲动,我知道惯性又在把我往回拉,于是又开始听《正念的力量》,听了 10 来天,现在感觉很好。

我知道,下一次换个环境,我可能还会愤怒,不过我不担心。
因为多一次愤怒,我就知道自己在哪里不足,就还需要修炼,这对我而言,就是成长,应该感恩。

认识到惯性因素后,当你做出改变一段时间,发现又慢慢往回走,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现象。

按照上面的方法,无论是练习技能,培养习惯,你都能很好的应对。

这能帮你持续朝好的方向改变。


04 
这篇文章就是我的改变

写这篇文章,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改变。

我也因为上面的 3 点,迟迟不敢动笔。

我担心如果文章质量不如以前,会丢脸。

我担心如果写的不好,浪费时间成本。

去年我日更过一段时间,那个阶段进入一个好的惯性轨道,但之后因为开发课程,我中断了写文章,于是进入另一个不好的惯性中。

挣脱这个惯性,很难。我之前有很多次想要写,但都因为惯性太大,没有动笔。

前几天,我加了一个周更群,不更新就要罚款。

我希望借助这个刺激,恢复之前经常写作的惯性。

但当我这篇文章快写完时,我感觉到一阵轻松,我觉得现在不需要外界刺激,我就能很好的保持写作。可能是因为之前挣脱过一次惯性,所以这次会轻松一些。

我清楚的知道,写不好是必然的,因为没有经常练习,写作技能会生疏。

我也知道,即使写不好,但写的过程中,我的写作技能会慢慢恢复,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所以,我愿意改变,这一篇文章,就是挣脱惯性的一股推力。

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2020 年初,疫情影响着每个人。

但我们依然要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
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
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疫情终会过去,我们也可以、必然会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们一起加油。


-End-
如果觉得有帮助,点个“在看”
欢迎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一起碰撞,谁说学习和赚钱不可兼得?

这些好文章,值得一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