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泰拳X档案(3):泰拳和女人一样,需要仪式感

2017-05-29 拳民神秘人 拳民目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本公众号

上一期,我们聊了“成为泰拳王者前,必须经历的五大魔鬼训练”,有些读者反映内容太过刺激,看完想犯罪。


那这一期,咱们来些温情的,聊聊跟泰拳相关的仪式感




早上天很好,红裙姑娘带我去茶馆喝印度红茶。缅甸的茶馆是人们议论时政的地方,但要格外小心,因为四周有秘密警察。


正当我听邻桌的人聊军政府入迷时,红裙姑娘打断了我:“拳赛开始前为什么要跳拜师舞,还要对四个绳角鞠躬呢?



我一边假装思考,一边快速翻看《泰拳X档案》,翻到第32页,找到了答案。


我正要回答,红裙姑娘率先开口了:“是仪式感吗?”


女人很在意“仪式感”,就像泰拳一样,我第一次明白这个道理,是在十年前的冬夜。那天我去文化街东方影城看《金刚》,前一个多小时观众反映比较冷淡,但自从女主跟金刚见面后,姑娘的哭泣声开始在角落中响起。



当剧情发展到“金刚带着女主在帝国大厦看日出”的时候,整个电影院的姑娘哭成了狗。我旁边的姑娘更是哭着喊道:“太浪漫了!”



电影结束后,我问她,日出有那么好看吗?


她说,日出不好看,让我感动是看日出这种仪式感。


据《泰拳X档案》记载,拜师舞、拜绳角是一种仪式感。泰拳跟女人一样,虽然霸道,但也需要仪式感的呵护。


仪式感起源于巫术活动,巫师通过繁琐的仪式行为,将神秘力量与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得人们相信这种仪式行为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拳手登上擂台后,先向教练礼拜,然后双膝跪地朝向他的拳馆,家门或出生地,用拳套掩住双眼,身体前俯,直至拳套碰地。这种拜师舞既是为了表达对教练和拳馆的尊重,也是在向泰拳的祖师爷致敬。




拳手对擂台的四个绳角鞠躬,是对佛教“四谛”的敬虔。何为“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




在最为世人熟知的佛教典籍《心经》中,就出现了四谛: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泰国约94%的人都是佛教徒,5%的人口是穆斯林,1%是基督教徒,0.5%是无神论者。


泰国的绘画、建筑、舞蹈、音乐等都受到佛教的影响,泰拳也不例外。



根据佛陀的教诲,泰拳手要像僧侣一样苦修。每天早上,他们向当地人和商家募化食物。在教练的监督下,泰拳手晨练结束前要完全禁食。这种严格的训练,是让拳手的身体习惯作战时的艰苦。


除了作息规律,泰拳手佩戴的头箍、臂箍等也和佛教有莫大关系。



臂箍在泰语中叫八戒,根据记载,最早出现在卡拉比(KARPE是一种古老的格斗体系)战士身上。


这些战士在上战场前,编好八戒,并在里面放上泰国高僧开过光的符咒。他们相信八戒拥有神奇的力量,能让握刀的手更灵活。



头箍在泰语里叫蒙空,最早是用蛇皮和琥珀做成,里面下有邪咒,用于祈福。现在则用绳子编织,用于表达对恩师的敬意。


蒙空和八戒一样,是一种武术等级认证,也是官方规定并认可的徒手技击登记证明,因此每个拳手参加比赛及训练时都要佩戴蒙空。但由于蒙空会给拳手比赛时带来不便,所以开赛前必须先拿下来。




当下的泰拳是竞技运动,精髓已经不再,只剩下皮毛。在资本的推动下,泰拳的发展看似凶猛,但少了仪式感的呵护,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搏击亦然。



时至今日,每逢破晓,我依旧想去帝国大厦看日出,可惜就差一个对象和两张往返机票了。


或许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拳民资讯 | 女孩子练好搏击、还怕没有“小包总”追吗?

《昆仑决》未来的“中国扛把子”!

雅桑克莱一夜连战两员猛将 张德政:放开冠军,让我来


未来拳明星


姜华 | 播求 | 雅桑克莱 | 汪柯菡 | 吴雪松 | 哈亚 | 彼得 阿兹 | 祖耶夫 | 薄福凡 | 张立鹏


欢迎留言,说说这次你对拳民目击的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