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患癌,不该总被宣传成「生活习惯差」

健康42195米 2024-04-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丁香园 Author 丁香园 DXY


本文作者:庄时利和


22 岁男子连吃 2 年外卖,被查出胃癌晚期;


23 岁姑娘患乳腺癌,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一次次热搜中,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癌症」开始被划上等号。在相关报道的讨论区,泡面、晚睡、外卖、缺乏运动,变成了疾病发生的归因。


图源:相关微博截图


但这样的归因,足够科学吗?



年轻人患癌背后


整体上来说,癌症的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柳叶刀曾发布一篇题为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201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的调查报告,对过往近 10 年的癌症病例进行了分析。[1]

 

图源:柳叶刀截图

 

GBD 2019 风险因素被分为三组:环境和职业、行为、代谢。研究包括 82 种癌症风险-结果对(23 种癌症类型和 34 种风险因素)。根据已发表的研究、家庭调查、人口普查、行政数据、地面监测数据或遥感数据提供的数据,对每个年龄、性别、地点和年份的风险因素暴露水平和分布进行了建模。

 

通过对全球 200 多个国家的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估计,研究人员发现,2019 年,分析包含的 34 种风险因素导致了 445 万人死亡,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 44.4%,其中在男性当中比例为 50.6%,女性当中比例为 36.3%。同时,这些风险因素导致了 1.05 亿的 DALYs。


也就是说,全球很大一部分癌症负担,其中包括近半数的癌症死亡,有可能通过干预措施来预防。


怎么理解这「近半数」呢?


首先,确实有一部分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在这些风险因素中,我们倡导关注造成癌症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前三位的吸烟、饮酒和超重(高 BMI)


另外,正确、规范的筛查也很重要。


肺癌(低剂量螺旋 CT)、结直肠癌(肠镜)、宫颈癌(TCT)和乳腺癌(钼靶 ±B 超),就是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认为的四种可以有效筛查的肿瘤,也被中国卫健委列入 2016~2025 年四大癌症的早诊早治。


过去数十年来,有许多真实世界研究证明了这些筛查手段的有效性。(注:其他癌症不是没有筛查手段,而是准确性、性价比和临床获益可能不如这四种。)


但是,还有很多癌症的发病是没有办法预防的。目前,也无法进行早期筛查。#23 岁姑娘患乳腺癌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报道里的「年轻患者乳腺癌」,就是其中一种。


中国乳腺癌的发病中位年龄是 45~49 岁,目前国内的专家共识将 40 岁以下乳腺癌定义为年轻乳腺癌(Young Breast Cancer)[2],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在 2007~2020 年登记的 66 201 例乳腺癌患者的数据显示,我国 <40 岁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的 14.9%,<35 岁者占 6.5%。[3]这类患者的基因胚系突变、转移风险、预后和治疗选择与其他乳腺癌患者都有所不同,比如 BRCA1/2 基因胚系突变率更高。


而 25 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则属于极年轻乳腺癌(Very Young Breast Cancer,VYBC)患者,这类患者大约只占了 1% 左右,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况,目前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一般女性也没有推荐的筛查手段,因为没有可见的临床获益。根据中国的指南,对于 20~39 岁的非高危女性,并不推荐乳腺筛查。[4]



癌症的发生,不应只归咎于患者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得癌?


其中,一部分可能与特定病原体感染有关,比如乙肝/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导致的肝癌,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癌。但实际上,病原体感染到癌症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95% 以上的肝癌患者年龄都在 40 岁以上,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只有 1~3% 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可能发展成胃癌。还有一个因素是癌症家族史,比如年轻结直肠癌患者当中,20~30% 是有肠癌家族史的。


只是,大多数患癌的年轻人并不在这些类目。


而连吃两年外卖、不良生活习惯、每天都喝奶茶,这样的关键词提取是一种过于简单粗暴的归因。


一顿常见的外卖午餐,图源:自己吃的


从营养学角度而言,确实应当限制长期的高油高糖高盐饮食,不建议将奶茶(主要是额外加了大量游离糖和脂肪的)作为每天必须的饮品。


但饮食对于年轻群体的癌症发病究竟有多少贡献,目前并没有很可靠的研究。这种「有关」到底有多有关,医疗界也没有答案。


很多患癌的年轻人,TA 们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年轻人并无二致。


将癌症和生活习惯划等号,不仅没有做到正确的科普,反而增加年轻人的焦虑,对于一些患者而言更是伤口上撒盐,让 TA 们有更加严重的病耻感,甚至会反复自责:「我当时要是早点 XX 就好了」「我以前怎么吃那么多的 XX」...


有人说,生病只是运气不好,没有逃过命运的安排;也有人说,结果总有原因,所谓运气,可能是没有被认识到的原因。


但不管如何,癌症的发生都不应只归咎于患者。健康强壮的体魄既可能自己努力的结果,也可能是上天的眷顾,是命中注定的礼物。


希望你身体健康,并且学会安慰和照顾那些生病的朋友。


策划:carollero | 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网络视频报道截图
参考资料:
[1]GBD 2019 Cancer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risk factors, 201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Lancet. 2022 Aug 20;400(10352):563-591. doi: 10.1016/S0140-6736(22)01438-6. PMID: 35988567; PMCID: PMC9395583.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 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2022)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6) : 387-403.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907-01895.
[3]郑莹. 中国年轻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状况[R]. 广州,2021.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2): 1092-1187.

更多精彩:
孩子一年病8次,要担心吗?
为啥我家孩子从来不得流感?
体检中盛行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无一获批却已大行其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