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42195米

其他

反直觉!很多体检项目,不仅没用,甚至弊大于利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都说美国每年的体检比较水,特别担心得了严重疾病,拖到很晚才发现,延误了宝贵的早期治疗机会。又有朋友说,有国内好友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癌,最近刚刚做了手术。在美国的朋友,要不要每年回国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我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不要!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更好的结果。这几乎是一个常识性的认识。然而,经过大量预防医学的研究,这个规律对于无症状的总体人群而言,只适用于极少数的疾病。而很多的疾病,科学研究的结果甚至是完全反直觉:无症状阶段的体检无效且有害,就算提前查出疾病,也对健康结果毫无影响。这里重点讨论两种疾病:甲状腺癌和卵巢癌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随着甲状腺超声体检的大量开展,几乎成为了现代中国年轻人中的常见病。这是一种早已在国外被证明错误的医疗。绝大多数体检查出来的甲状腺癌,一辈子不会发展到
4月1日 上午 12:01
其他

医生为什么喜欢查血常规?

孩子上医院,先查个血,然后说白细胞高,是细菌感染,要吃抗生素,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经历。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血常规不是完全没有任何临床价值,但对于判断是否是细菌感染的价值很有限。但因为血常规简便快捷,很容易开展,中国医生们又建立了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的思维定式,所以就把这项检查当成了判断用不用抗生素的工具。血常规或许筛查出了一些需要治疗的病,但本不需要开抗生素只因白细胞高而开的情况肯定更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血常规这项检查,已经是弊远大于利了。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血常规价值有限,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细菌感染要不要吃抗生素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没那么简单,这是因为“细菌感染”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细菌性肠炎、泌尿系感染等,都属于“细菌感染”,但它们的诊断方法却各有不同,我们来看看这些相对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怎么诊断的。儿童细菌性鼻窦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比如流涕和日间咳嗽持续超过10天没有改善。儿童肺炎:主要根据发热、咳嗽、呼吸快、窘迫、肺部听诊、胸片、CT来诊断。细菌性脑膜炎:主要依据发热、脑膜刺激征,以及意识改变、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来诊断,确诊主要靠脑脊液化验及培养。泌尿系感染:主要依据发热、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腹痛等症状,确诊要靠尿常规、尿培养。细菌性肠炎:主要依据高热、腹痛、腹胀、大便带血以及大便培养。急性阑尾炎:主要依据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烧、腹膜刺激征以及超声及CT等影响检查。看了这些,大家应该能看出,这些“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靠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或者影像检查或病原学检查。而且,同样的症状,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考虑的病也会不同。血常规对于一些疾病的判断有参考意义,比如诊断肺炎后,如果白细胞大于1.5万/ul,则要考虑细菌性肺炎可能性大;对于一个腹痛孩子,白细胞高时,医生也要多警惕阑尾炎。但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可以单纯根据白细胞高而诊断。细菌感染也不是导致白细胞高的唯一原因,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创伤、运动也都可以导致白细胞高。所以,白细胞高≠细菌感染。哪怕是同一种病,如果病原体不同,表现也可能会有差异,治疗也可能会不同。比如大肠杆菌导致的急性细菌性肠炎,就不应该常规使用抗生素,而志贺菌导致的细菌性肠炎,则需要用抗生素。哪怕是同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同一种病,病情的轻重不同,导致的治疗方案也可能不同,比如儿童细菌性鼻窦炎,症状重的需要马上用抗生素,症状不严重的,可以再多观察3天再决定是否用药。所以,细菌感染≠要用抗生素。而在现实里,有的医院在孩子还没见到医生之前,就先由护士开血常规验好血再去见医生,有的医院还在用大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血常规是否异常,本来在正常范围的白细胞数值,也成了吃抗生素的依据。看病先查血常规之所以成为比较普遍做法,还是和我们的医疗环境有关,公立医院医生一天要看几十上百个病人,医生需要在几分钟内完成一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而且要让病人尽量满意,就需要用一些简单快捷的的手段。血常规因为简单快捷,医生们对它的临床价值理解也有偏差,所以就成了医生分拣和筛选有危险因素病人的这个快捷工具。一旦白细胞高,医生就指着化验单上向上的箭头对病人说:看,这有炎症了啊,要吃消炎药了啊。然后开上抗生素,或者还搭上几盒声称有“抗菌消炎”的中成药;如果白细胞不高,就说:这是病毒感染,然后开几盒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儿童的常见病,绝大部分还是病毒引起的,不管吃不吃药,吃什么药,过几天大部分都能好,好了后病人就很容易认为是医生的检查和用药对路,认为医生很高明,慢慢地也觉得验血、吃抗生素是合理做法。至于以后抗生素耐药什么的,也搞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吃药导致的了。如果吃几天药没好,要是有了不好的结果去找医生,验过血开过药的医生也可以说,我给你血也验了,药也开了,我已经尽力了,这远比那些没验血也没开药的医生更容易得到病人谅解。白细胞高—细菌感染—吃抗生素
3月21日 下午 8:00
其他

CT每多做一次,患癌风险就增加43%?

前两天的一个热搜,称做一次CT将增加癌症风险43%:新闻源头是一位院士提出健康人不用做癌症筛查,大概是针对几年前开始泛滥的用PET-CT等技术做体检,号称检查全身癌症。呼吁别没事把CT这些高级医学影像检测用于普通人群的体检完全正确。一是体检用到此类技术时号称的全身排查癌症纯属误导,早有研究明确用PET-CT在内的技术在健康人群里筛查癌症效率极低,毫无意义,属于浪费医疗资源。二是CT、PET-CT等都有辐射,按那些“高档次大体检”的玩法,被检查者受到的辐射量还非常高,无疑有包括增加癌症风险在内的危害。但是像热搜里说做一次CT就增加癌症风险43%,也属于是标题党的误导。CT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这样的炒作引起恐慌,只会给民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说起来我开公众号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讨论为什么不应该用PET-CT来做全身癌症筛查,里面也提到了辐射问题,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PET-CT辐射。热搜里一次CT增加癌症43%的说法是出自去年11月Nature
3月16日 上午 7:00
其他

结肠镜—40岁的特别礼物

作者:小韩曾写过:北京中年抗击晚期结肠癌手记“熊猫和朋友们”消化道肿瘤病友互助组织发起人在刚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做了结肠镜检查,发现了多个肠道息肉,最大的2cm,住院进行了切除。过程轻松愉快,我和多位医生进行了交流并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些结肠镜和消化道健康的故事,写出来与各位分享。内容包括:结肠镜有趣的发明历史;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做结肠镜手术的经历,全文约9千字,阅读时间25分钟。11966年,英国华裔教授高琨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指出高纯度的玻璃能够用于传递信息,这种通信叫做光通信,后来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并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信息领域。在他的推动下,美国的康宁公司(就是现在锅卖得很贵的那家公司)制造出了一种可以传递信息的柔软玻璃丝——光导纤维。1968年,有两位年轻的美国胃肠外科医生,新谷弘实(Hiromi
2月25日 下午 9:34
其他

北京中年抗击晚期结肠癌手记

这篇是笔者自己家的故事,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得了一场差点要命的病,付出了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也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历,接触到了全新领域的人和事,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治病过程颇有不堪回首、心力交瘁之处,过去一年多,才能以较为平静的心态审视整个过程。谨以此文记载过去的治病历程,全文约1万字,有不少结直肠肿瘤知识和就医信息,希望大家用不上。---------------------------------病程摘要2016年9月
2月24日 下午 10:08
其他

柳叶刀论文破解支原体肺炎流行之谜了吗?说点不同看法

MUT)就是检出最多的支原体菌株。而EC2最早在2019年的台湾与2020年的北京都有检测到。同样在图C,2019-2022年的基因组检测里已经有了紫色的EC2(P1-2
2月10日 下午 3:14
其他

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冒吗?

很多时候,去医院看病,看到医生的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不少人会心生疑虑:这是指感冒的意思吗?不一定。上呼吸道感染其实是一个比较庞大的概念,理论上所有仅发生于上呼吸道的感染,都包括在内。感冒其实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有急性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也都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可以自愈,对症处理就好;但上呼吸道感染就不一定了,虽然大多数也还是病毒感染,但也有细菌感染,比如链球菌咽炎、细菌性鼻窦炎等;也有需要治疗的,比如链球菌咽炎需要使用抗生素,急性喉炎可能需要使用激素等。所以为什么很多时候去医院看病,都是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很少会诊断普通感冒,毕竟上呼吸道感染的范围更广,误诊的机会要小得多。这就好像,如果让你猜猜某人A是哪里的,你说A是中国的,相比于说A是深圳的,明显准确率是要高得多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根本就分不清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的区别,把上呼吸道感染直接等同于感冒,这种现象也是有的,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
2月7日 下午 11:52
其他

说了那么多不需要吃的药,那孩子咳嗽推荐用什么?

答:医生+时间因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所以如果孩子咳嗽,最重要的是知道是因为什么而咳嗽。虽然大部分的咳嗽是因为感冒之类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通常是可以自愈的,但也有少数是因为哮喘、肺炎、气管异物等问题引起的,可能导致不好的结局。如果怀疑这些问题自己又判断不了则是需要看医生,让医生判断并做相应处理,该用激素用激素,该用抗生素用抗生素,该取异物取异物,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医生。如果不像哮喘肺炎这些问题,而是最常见的感冒之类的问题所引发的,这时你最需要的是时间,因为咳嗽是帮助身体清除炎症分泌物,并排出呼吸道里病原体的一种重要方式,身体需要咳嗽以让自己恢复,只不过恢复需要一些时间,所以你需要的时间。并且在等待恢复的过程中,留意孩子是否有发烧、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有的话也可以随时求助医生。了解了这一点,或许可以减轻一些你在孩子咳嗽问题上的焦虑,也可以减少一些给孩子喂止咳化痰药的焦虑。至于说医生不可靠,去看医生还不是经常开止咳化痰药,这就不是科普所能解决的了,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做原因我以前的推文里也说了。在这种现状之下,我们只能自己具备一些辨别能力,知道哪些医生相对靠谱,自己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对判断是否需要就医也会帮助。更多精彩:感冒后,咳嗽几周算正常?发烧会烧出肺炎?应对发烧你需要战胜这些恐惧关于咳嗽的几个误区,答应我,好好看
2月6日 下午 10:32
其他

癌症那么多,居然只有10种可以筛查?你需要筛查吗?

对原来的重度吸烟者的定义从30包/年,变成了20包年,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只要你吸烟20年,每天1包,或者每天2包,吸烟10年,就算重度吸烟者了。
2月5日 下午 11:13
其他

感冒后,咳嗽几周算正常?

直接看结论可以快速下拉至文末建议全文阅读本文1900字,大约需要7分钟“感冒后会咳嗽多久”是一个常问的问题,但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它限制了答案的范围——只考虑感冒,排除其他疾病。感冒作为一个病毒感染导致的自限性疾病,预后通常良好,咳嗽长短不过是时间的问题。问题在于,家长和医生都无法100%确认孩子患上的“只是感冒”。这也是为什么即使看了不少科普,家长在孩子生病时仍感到困惑。因为科普通常先给出答案,再解释思路,其形式大多是“得了xx病,该怎么处理”。当我们提及“感冒”时到底说的是什么?“感冒”是一个具体的临床诊断(ICD11编码
2月3日 下午 9:58
其他

生命有怎样的告别,如何实现最好的告别? | 叶文东访谈彭小华一

更多精彩:8岁男孩感染乙流急性坏死性脑炎住ICU,这类新闻怎么看?白蛋白滥用该停止了
1月31日 下午 3:18
其他

具备这几个条件,才是值得做的癌症筛查

当前很多医疗机构和查体公司推荐的癌症筛查是没有必要的,很多筛查手段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并不是所有癌症筛查都没有必要,早期筛查依然是癌症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医学科学界认为值得推荐的癌症筛查有哪些?推荐这些筛查的依据何在?以下就这些有筛查价值的癌症所必须符合的几大条件逐一分析。这里说的筛查,指的是向健康人群推荐的癌症筛查,包括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健康人群;而对某些特殊的高危人群,比如放射和感染源暴露,或者具有特定遗传家族史的筛查,则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条件一: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推荐普通人筛查的癌症应该是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高发病率意味着筛查能够更大概率发现“隐藏”的癌症患者,也就能够给更多人带来收益。如果是发病率很低的癌症,筛查只能发现很少的患者,与大范围筛查造成的成本和风险不成比例。医疗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所有的癌症,优先选择发病率高、对人群和社会影响大的癌症进行筛查是现实的做法。所以那些向健康人推荐的癌症筛查几乎都是常见和高发的癌症。以美国公共卫生协作组(U.S.
1月26日 上午 12:05
其他

金冬雁:怎样看一次性查12种呼吸道病原体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冬天呼吸道传染病比往年更加凶猛吗?居家就可以查12种呼吸道病原体,真的有必要吗?以下为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微生物学家金冬雁的对话实录:问:每年秋冬季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但2023年形势似乎格外凶猛,这是周期性现象还是偶发的?金冬雁:关于2023年呼吸道传染病是不是比往年都严重?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感监测数据。中疾控中国流感中心公布的数据统计的是“流感样症状”病例,因为大多数呼吸道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都呈现流感样症状,所以到底是支原体、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还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不做病原学诊断很难区分。这里主要进行的是概括统计,过去十几年来的统计监测方法基本一样,即在一般人群中监测、也在医院或学校做哨点等。(图源:流感监测周报)数据显示,2023年流感样症状的检出率低于2022年,因为2022年冬季是新冠疫情爆发的“大海啸”;与2020年或2021年相比检出率更高,因为那时有清零或部分清零的措施;但与2017年或2018年相比,2023年的检出率并没有特别高。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2023年11月20日至11月26日这一周,全国流感样病例占比较往年同期翻倍,为近十年同期最高水平。这能否说明该周流感的严重性?金冬雁:每年的流感高峰期是不一样的。至于说某一周是当季流感“最严重”的一周是通过比较最高峰峰值得来的,而不是拿这一周的数据跟去年前年的同一个时间段来比较。拿今年最高峰和往年非高峰时段进行比较,那结果就可能是不准确的。今年比2020、2021年是严重的,但比去年疫情“大海啸”要轻,和疫情前检出率较高的年份相比是差不多的。问:为什么在普通人的感知上,2023年冬天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数、感染频次、感染症状均相比此前呼吸道传染病更加严重?这是错觉还是真实存在的情况?金冬雁:有一部分应该是错觉。总体客观上来说,拿2023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数据和疫情前比较高峰的年份相比,情况并没有显著变得严重。公众认为当下呼吸道传染病相比之前更严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例如当有关部门提醒公众呼吸道疾病流行高发需注意后,部分公众反而会因为过度担心选择去医院检测,这可能从另一层面造成就医人数增多而呼吸道传染病的检出也增多。其实每年的流感高峰期间,医院都会人满为患。尤其呼吸道感染又是小儿高发疾病,家长担心孩子状况,就更容易孩子一生病就去儿童医院或大医院的儿科就医,医疗资源自然会迅速挤兑。过去即便孩子有一些呼吸道症状,也不会每次都做病原体检测,是现在医生和家长的检测意识提高了。甚至有些家长还要求反复检测,非检测到病原体阴性才放心。冬季流感高发期
1月22日 下午 10:02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8岁男孩感染乙流急性坏死性脑炎住ICU,这类新闻怎么看?

这几年,不管是打开微信微博还是小红书抖音,各种和健康相关的热贴热搜随手可见,比如下面这些。#女子硬抗10天两个肺都白了##25岁姑娘体检发现结节无症状确诊肺癌##浙江一男子肺部发现557个结节#8岁男孩感染乙流急性坏死性脑炎住ICU…..这些新闻和热搜看多了,忍不住担心自己和家人,然后惶惶不可终日,有时候忍不住就去医院给检查一下,或者遇到孩子发烧咳嗽时恨不得全身检查个遍把这些严重问题都彻底排查。事实上,是现代人更容易生病,生病就更严重,或者生病更容易碰到一些凶险情况吗?如果想一下现在的人均寿命和前人的相比,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1800-2017年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现在经济、医疗水平比过去更高,我们比前人都活得更久,但我们在健康和疾病上的担心和焦虑反而更多,我想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发达,信息传播效率更高。人类历史有300多万年,这几百万年以来,人们主要通过口口相传了解方圆几十公里那些村落里几千到几万人里发生的事,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相对更少。一百多年前人类发明了电话,我们可以了解更遥远的信息,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我们人手至少一部手机,我们每天清醒的时间一半以上盯着屏幕,我们通过社交媒体彼此连接,并源源不断接受海量信息,实时了解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我们能接受到的好消息、坏消息前所未有的多。从进化机制上来说,人天然会更关注那些坏消息,因为只有对这些坏消息投入更多的关注,保持警惕做好防范,才会有更大的生存机会。所以在海量的信息里,我们的注意力很自然会放到上面那些坏消息上,和健康相关的也一样。了解这一点之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者,为了赢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自然也更愿意做这些坏消息的选题,有时还会特意去收集一些凶险的个例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同时会通过一些惊悚的标题来引导大家来点开阅读,并引导大家传播。(你想想自己点开这篇文章有没有因为标题)对内容平台来说,同样会偏爱这些可以吸引用户打开的内容,尤其是现在通过算法可以了解用户对内容的偏好,那些被更多人点击的内容,更有机会通过热搜或信息流推荐等机制让更多人看到。这样越是惊悚的信息,越有人看,看的人越多,就越容易上热搜或被信息流推荐,再让更多人看到,无限循环之后,这些惊悚事件就变得尽人皆知了。最后,1万个发烧的孩子,9999个好了,1个孩子因为脑炎住ICU或死亡,没有人会留意那9999个好了的孩子,而只会在自己孩子发烧时想到那个因为脑炎死亡的孩子,然后恨不得给自己孩子查个彻底,把能用的治疗都用上,以避免遇到那样的悲剧。同时,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多,从血常规、胸片到呼吸道病原体套餐到超声、CT、磁共振应有尽有,能把是问题不是问题的问题都查出来,所以这些年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结节越来越常见。没病时的体检也好,有病时的检查也好,这些检查做了,患者安心,医生和医院也可以减少责任和风险,还可以增加收入,提供这些检查的检测和设备公司也有收益,最后皆大欢喜。不是说那些不“坏消息”的案例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直接视而不见,而是我们作为患者要知道,我们大脑处理信息时天然更关注“坏消息”是在漫长的历史里演化而来,而过去几十年里信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能接触到的“坏消息”的量要远远超越古人。如果我们不具有统计思维,不能更客观看待这些个案,不能基于概率去计算收益和风险,只能像古人那样基于本能直觉来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就很可能长久地处于焦虑和恐惧当中,最后在过度诊疗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让过度医疗成为医患的双向奔赴。最后推荐一下《事实》这本书,读完或许可以改变一些看待问题的方式。更多精彩:发烧会烧出肺炎?应对发烧你需要战胜这些恐惧关于咳嗽的几个误区,答应我,好好看在家就可以查12种呼吸道病原体,是不是好事?
1月20日 下午 11:33
其他

发烧会烧出肺炎?应对发烧你需要战胜这些恐惧

最近一年生病的人比较多,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发烧,都让人煎熬,也容易让人担心。之所以有这些担心,除了疾病本身的不确定性,也会因为一些误解而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让自己和家人一起了解以下误区,可能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不理性的用药。恐惧一:发烧会加重病情事实:疾病是根,症状是表,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这个表现可能会随病情的变化而波动,但它基本不会影响疾病本身。就像病毒感染会发烧,但发烧不会加重病毒感染,相反,发烧还可能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帮助对抗感染。只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人,可能会因为发烧增加的代谢而产生了额外的负荷影响原本的这些基础疾病,这种情况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可以提前用药。恐惧二:发烧不用药会越烧越高事实:我们的人体作为长期进化的产物,自己也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应对感染而发烧本身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所以不太可能无限制地烧上去,直到把自己身体也烧坏。很早就有人注意到发烧是存在“玻璃天花板”效应的,发烧很少超过41℃,不会超过42℃。详细解释:孩子发烧,不用退烧药会不会越烧越高?恐惧三:发烧不用药容易惊厥事实:发烧确实可能出现惊厥,但是否出现惊厥,主要是取决于孩子是否具有遗传体质,以及是否处于6-60个月这个神经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年龄段,而不是因为没有使用退烧药。并且,目前的研究显示,使用退烧药并不能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详细解释:发烧不尽早用退烧药,要担心烧得抽筋吗?恐惧四:发烧会烧坏脑子事实:发烧不会烧坏脑子,一些颅内感染性疾病,比如细菌性脑膜炎,可以引起脑组织损伤,留下后遗症。这种情况,脑组织损伤和发烧,都是感染引起的,而不是发烧损伤了脑子。恐惧五:发烧会烧坏心脏事实:发烧的确会加快代谢,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增加心输出量,加重心脏的负担,但这点负担对健康的孩子几乎不构成影响,更不会让心脏坏掉。一些心脏的疾病如心内膜炎,或者一些可能损害心脏的炎症,比如川崎病也会导致发烧。但还是那个道理,造成心脏受伤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发烧。详细解释:发烧会让心脏坏掉?恐惧六:发烧会把人烧聋事实:除了外部的耳道、耳膜等,听力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听神经和脑组织,发烧不会烧坏耳道、耳膜,也不会烧坏脑子,自然就不会损伤听力。同样,一些颅内感染可能波及和听力相关的脑组织和神经进而损伤听力,以前为了控制感染也可能会使用一些耳毒性的抗生素,这些才可能是发烧后听力受损的元凶。恐惧七:发烧会烧出肺炎事实:肺炎作为一个感染性疾病,可以出现发烧,只不过在肺炎早期,肺部症状可能不明显,家长自己在家也没法诊断,相反发烧倒可以是早期表现并被家长注意到,后面肺炎症状出现了,或者到医院诊断了,就容易被误以为是发烧烧出来的。就拿新冠来说,一旦感染了,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发烧,后面如果出现重症肺炎,更多可能是因为本身是重症的高危人群,而不是因为发烧导致了重症肺炎。发烧和重症肺炎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结果。恐惧八:发烧会烧坏睾丸事实:相比其它器官,睾丸确实需要更低的环境温度,阴囊内的温度也是要低于腹腔内的核心体温。发烧时,当实际体温已经超过了体温中枢的设定温度时,人体会启动散热机制,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阴囊皮肤也会松弛(睾丸也显得更下垂),这都有利于散热,也都是避免人体体温过高的机制。和其它生物一样,人也是适应环境长期进化产物。发烧是基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问题,一高烧就烧坏了睾丸的人,也没有机会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这么容易烧坏生殖器官的物种,也没有机会繁衍下去。有些会导致发烧的疾病,比如流行性腮腺炎确实可以出现附睾睾丸炎,甚至导致睾丸萎缩,但它和发烧一样,都是病毒感染所致,而不是发烧所致。详细解释:老人说男孩发高烧容易烧坏睾丸,是真的吗?以上这些可以简化为一句话:发烧本身不会损害身体,反而可能有利于对抗感染,所以不用对发烧本身感到恐惧。讲解这些也不是说发烧就不用管,不用吃药,而是告诉大家不需要因为这些误解而用药,如果烧得难受依然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缓解,如果明确背后有严重细菌感染,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之所以要这样拆开来细细的讲,是因为平时不怎么关注这些的人现在也可能在经历发烧,而每一个看起来不值一驳的误解都可能导致当下很多人产生不必要的恐惧,进而做出乱用药,乱用偏方的行为,给自己和孩子造成伤害。把这些误解解释清楚,可能就可以消除一些人不必要的恐惧,也可能能帮助化解一些家庭内的分歧,欢迎转发给你认为有必要更新这些认知的人。更多精彩:关于咳嗽的几个误区,答应我,好好看孩子一年病8次,要担心吗?为啥我家孩子从来不得流感?接触了流感病人,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传染了?
1月19日 下午 11:44
其他

关于咳嗽的几个误区,答应我,好好看

1.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常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是疾病引起咳嗽,而不是咳嗽导致疾病。咳嗽是“果”,疾病才是“因”。所以,答应我,不要再相信“邻居孩子咳嗽太久最后咳成了肺炎”这种鬼话。2.慢性咳嗽也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一个时间现象,咳嗽持续超过4周一般就属于慢性咳嗽。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慢性咳嗽,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慢性咳嗽虽然确实需要我们警惕,但并不代表就一定是什么严重问题,也有些慢性咳嗽是不需要处理的。答应我,咳嗽久了记得及时去看医生,但不要着急乱吃药,病因更重要。3.不要再刻意去记录孩子每天咳几次、几点几分咳、每次咳几声,这些只需要大概知道一下,重点关注呼吸和精神状态,对病情发展心里有个大致的评估,就可以了。太精确的数字并不会对医生评估病情有太多帮助,反而有时会成为不必要的冗余信息。请你,答应我,把这些时间精力花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好吗?4.咳嗽是一种自我保护反射,有助于排痰,有利于病情恢复,盲目地止咳反而可能对病情不利,而且六岁以下孩子并不建议使用止咳药,咳嗽要恢复,最关键还是得看背后的病因,比如感冒主要靠时间自愈,细菌感染则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总之,答应我,不要孩子一咳嗽就紧张担心焦虑就老想着用什么止咳药,淡定一点啊亲!最后,再答应我,这篇文章,好好看看,该点赞点赞,该转发转发,该收藏收藏。嘿,周末愉快~
1月18日 下午 10:25
其他

白蛋白滥用该停止了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内科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碰到一个现在我还经常向人提起的奇怪病人。病人的病情没什么奇怪的,要说奇怪的话那就是他根本没病。住院的原因是为了用医保的钱注射一瓶人血白蛋白。我按照教科书和老师的教育,认为病人根本没有输白蛋白的指征,但最后病人还是动用各种关系输上了那瓶在他看来延年益寿的白蛋白,高高兴兴出院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昨天在一个微信朋友群里又看到了白蛋白滥用的情况,这次的主角不再是病人,而是医生。一位老人在关节手术后出现了严重的贫血,血色素45(正常120以上),白蛋白28(国内正常值最低35-40)。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存在输血指征(活动性出血或者血色素低于70)的情况下,老人连续几天没有输血,却被硬输了好几天的白蛋白,直到老人因为烦躁不适,坚决要求停止才罢休。这两个案例相隔这么多年,中间还有无数类似的白蛋白滥用情况,原因是国内患者和医生对白蛋白的某种迷信。这种迷信导致了很多白蛋白被滥用,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真正需要白蛋白的患者用药紧张。白蛋白之所以被滥用,刨除掉经济利益,主要来自对白蛋白功效的迷信和夸大。从医患双方来说迷信和夸大的方式又有些区别。从医生角度来说,对白蛋白功效的迷信可能主要来自一些质量不高的医学研究,和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经验。一些医生和医疗机构喜欢给重症感染、创伤、中风、肿瘤晚期的患者常规输注白蛋白,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改善恢复后的功能状态等等。也有少量研究支持这样的实践,但这些研究要么样本量很小,要么设计存在问题,不能证明白蛋白的功效。以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科曾经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为例:他们报道了一些老年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对比,发现白蛋白水平越低,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差。这样的报道即便是真实的,也无法用来指导给衰老患者输注白蛋白。道理和发现鸡叫天明,于是困住鸡嘴巴防止天明一样。在大部分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中的临床研究中,包括重症、外伤和感染的患者,白蛋白的益处缺乏证据。甚至有些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给一些重症患者,比如严重感染性休克患者输注人血白蛋白反而增加了肾功能异常的概率,还有一些荟萃分析显示脑外伤患者使用白蛋白甚至会增加死亡率。而患者角度的滥用则更多来自谣传。曾有报道一些老人和有权者热衷和流行输注年轻人的血液或血制品,目的是防病和延缓衰老,其中就包括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是人体里面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除了保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还有运送药物和激素的作用等等。肝脏是人体合成白蛋白的唯一器官,肝脏细胞利用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装配,然后释放到血液循环中。一般认为白蛋白的半衰期是20天左右,也就是说人血中的白蛋白每20天更新一半。正常进食和肝脏功能正常的人,能够产生足够的白蛋白。没有必要去通过静脉额外补充。当合成原料不足,比如进食减少和饥荒,丢失过多,比如烧伤、肾病综合征和蛋白丢失性肠病,以及肝功能障碍时,人血白蛋白水平会下降。但只有少数情况下才需要额外补充白蛋白。如果是因为进食减少造成的,除了低白蛋白还有其他营养缺乏,治疗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改善营养摄入,包括但不限于胃管鼻饲等等。如果是疾病造成的蛋白丢失,应该治疗相关的疾病,而不是补充白蛋白,否则不仅无效还可能有害。比如肾病综合征的低白蛋白和水肿就不能补充白蛋白,否则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加重肾损害。即便是肝功能障碍比如肝硬化造成的低蛋白,也只有少数患者才需要输注白蛋白。首先肝硬化的程度有高有低,有些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虽然偏低,但还够用。有些患者虽然白蛋白很低,但并没有大量腹水和肾病综合征的情况,也不需要输注。出于白蛋白滥用的担忧,中外医疗机构对白蛋白的输注都有很多限制。因为是血制品,在美国输注白蛋白需要经过血库的批准。大量输注还需要血库主任的审核。中国也有关于白蛋白的官方指南,不符合指南的使用会被医保拒绝报销。于是一些医院和医生在医院药房有白蛋白库存的情况下,经常要求患者自己去院外购买白蛋白来输注。这里面既包括符合指南的用药,也有超出指南范围的用药。个中目的不言自明。严格掌握白蛋白适应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白蛋白输注并非绝对安全,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0.1%,包括严重的过敏反应。总之不管是从医生角度还是患者角度,很多被动和主动的白蛋白输注都是没有依据,没有益处的。在没有益处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所带来的风险就是额外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白蛋白滥用反映了一家医疗机构和医生的医疗技术和医德水平,从保留医学的尊严和维护患者的利益的角度,早就该停止了。2023/12/24(封面由Bing.con生成)更多精彩:从医生吸烟说起那些按照“最新研究”生活的人,会过得更健康吗?父母为什么吃得越来越咸了,究竟应该怎么“清淡饮食”?一针见效的「神针」,已被临床反对使用
1月15日 下午 11:10
其他

从医生吸烟说起

本人从大女儿出生开始戒烟,已经超过了15年。按照流行病学的数据,我吸烟相关的癌症风险已经降低到接近非吸烟者。虽然吸烟的医务人员逐年降低,但依然是一个可观的比例。按照2021年发表在《国家环境研究和公共健康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结果,全球吸烟的医务人员比例依然高达21%,其中最高为医学生和家庭医生,分别为25%和24%,最低的是影像科医生和儿科医生,分别为9%和8%。我接触的医务人员多为医学生,包括当年的医学院同学和实习医生,以及医院里的专科医生,接触的跨度从1996年直到现在。我接触到的吸烟者都是男性,是否有女性私下吸烟不能完全肯定,但即便有也应该非常稀少。吸烟的医学生大多是从高中就开始的,所以和是否学医关系不大。比较有意思的是医院里的专科医生。最早接触吸烟的专科医生是在实习医生阶段,吸烟者集中在外科这种男医生完全饱和(没有一个女医生)的科室。吸烟的内科男医生比例不低,但比外科少得多。但有一个科室比较突出,那就是心内科,尤其是做心导管的心内科男医生。后来毕业后进入消化内科工作,在这个更小的圈子里,发现做ERCP相关操作的男医生也有很高的吸烟比例。我做实习医生是2000-2001年,那个时候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包括慢阻肺、肺癌已经成为一个医学常识。之后的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吸烟危害被证实,包括更多的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等。吸烟的医生都知道这些危害,可为什么还是要吸烟呢?原因在于,了解吸烟的危害只是决定人们是否吸烟和能否戒烟的因素之一,文化心理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前所述,吸烟的医生集中在外科,做ERCP和心导管的内科医生中,而且基本都是男的。那么这些医生有什么共同点吗?那就是以高难度操作为豪。而在医生这个社会文化圈里,操作多意味着更男人,更爷们,英语说法就是更man。而吸烟长期以来被当作是男人范的一个表现。其实和高中生吸烟的诱因差不多。高中男生是为了耍酷,模仿电影中的黑社会和英雄,而男医生吸烟则是为了显示权威,以及不可替代性。对于很多男人来说,显示男人范似乎远比健康更重要,也更显眼。前者来自于直观的触觉、味觉和视觉,而后者来自于统计学和理论。后者尽管更可靠,但很难实时反映到个体身上,只有当自己和身边的人患病时才会引起警觉。有时候单纯的慢性病还不足以警醒,只有近在身边的猝死案例才能部分抵消文化心理的影响。文化心理受外界影响很大,高中生是模仿黑社会,成人则是模仿领袖和权势人物。当形成一个局部的小圈子后成员之间还会互相影响。烟草公司在台前幕后的操作也很关键。对烟草健康危害的研究很早就有,对此烟草公司采取了很多应对,来削弱科学证据的影响力,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医生形象。一些上世纪30-50年代的烟草广告经常使用医生形象来推销产品。烟草广告甚至曾经出现在权威医学期刊,和医学专业学术会议上。不仅如此,烟草公司还通过塑造广告形象,把吸烟作为独立女性的形象,成功的打开了女性烟草消费市场。如今烟草的健康危害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使用任何形象作为烟草宣传都可能面临严厉的批评。但过去的一些影响依然存在,包括所谓“吸烟是个人自由”之类貌似很有道理的辩解,也是来自烟草公司的公关宣传。至今也依然有医生拒绝接受烟草危害的事实。总之,就连烟草危害这样板上钉钉的事实,也依然在经受以往谣言和虚假消息的影响。科技进步让虚假消息传播更广,事实和科学似乎永远无法追上谣言的传播速度。学会甄别信息,判断真伪的能力,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2024/1/8(封面由bing.con生成)更多精彩:关于爱泼斯坦文件的辟谣在美国当被告,我是如何花四年打赢这场荒唐官司的?
1月10日 下午 10:50
其他

那些按照“最新研究”生活的人,会过得更健康吗?

doi:10.1001/jama.2019.17576”[2]
1月9日 下午 8:21
其他

年轻人患癌,不该总被宣传成「生活习惯差」

种风险因素)。根据已发表的研究、家庭调查、人口普查、行政数据、地面监测数据或遥感数据提供的数据,对每个年龄、性别、地点和年份的风险因素暴露水平和分布进行了建模。
1月8日 下午 9:49
其他

关于爱泼斯坦文件的辟谣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这几天美国最热门的新闻就是涉及臭名昭著的爱泼斯坦的一些文件被公开了。网上也出现了不少关于这批文件的谣言,比如有这样一张号称爱泼斯坦文件里显示的与爱泼斯坦有关的人士名单:​有些人指着这个名单说:猜猜谁没在上面?你看奥巴马拜登都在上面,但川普没在上面。还有一些带有地摊文学香艳风格的热门自媒体文章则煞有介事说爆出名单是爱泼斯坦的客户,还有说霍金也参与XXOO。如果你看到过这些消息,那么很遗憾,你看到了很多假消息。是的,上面那些消息都是假的。我们先介绍一下文件背景。这几天在公布的文件准确说不是爱泼斯坦的文件,文件里的人也不是爱泼斯坦的客户。这批文件的来源是爱泼斯坦案里最著名的一位受害者Virginia
1月7日 下午 10:55
其他

跨年随笔 — 2024年国际局势看点

《飞去来兮》(2007)(燕山出版社)-《天地一飞鸿》(2014)(《光明日报》出版社)-《鸿斋书话》(2021)(台湾学人出版社)-
1月3日 下午 11:40
其他

2023年度七大医学突破

是借助病毒的一部分传递胎儿血红蛋白的基因,该基因可以防止红细胞粘连,然后将其注入患者体内。另一种疗法Casgevy
1月3日 下午 11:40
其他

一针见效的「神针」,已被临床反对使用 12 年,门诊依旧每天有人开

87.62%。[4]开出正确的处方,是医生的责任有医生觉得,开出「退热针」有时是无奈之举。在回到家乡卫生院后,他发现基本药品的配备情况与几十年前相差无几,只能使用地塞米松等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口罩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吗?

这两天可能很多人看过这个新闻。也有一些人问我的看法,我的回答如下:答:没有依据口罩的主要作用是阻止自己口鼻的飞沫散播,传播疾病,所以如果人感染了呼吸道疾病,则还是建议佩戴口罩,以免将病原体传给他人。至于口罩隔绝外部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自己被感染的机会,则要看具体的环境,以及口罩的类别和佩戴方式。如果是在人群密集,尤其是医院急诊室这种病原体比较多的环境下,规范佩戴N95口罩,是可以起到一定防护作用的。否则,一般的环境下,佩戴普通口罩,而且不是不间断的佩戴,则防护意义很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在去年刚放开时,大家虽然都戴着口罩也都快速在半个月左右被感染。如果是不分是否感染生病,全民强制佩戴口罩,则肯定还是可以减少呼吸道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因为可以减少每个人散播呼吸道病原体的机会。全民口罩再加上疫情期的停课、停工、居家隔离等措施,这些物理防控措施应该是疫情隔离那几年呼吸道疾病减少的主要原因。至于今年放开后出现的呼吸道感染潮,包括世界卫生组组的流行病学家也推测是因为防疫相关的免疫落差,这种免疫落差指的是免疫系统因为和呼吸道病原体接触减少,针对这些病原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减少,再遇到这些病原体就更容易发生感染。但即便是免疫落差导致了今年的呼吸道疾病爆发,也不等于说人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而是这种现象恰恰符合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即没产生特异免疫前,会更易感。而且这种免疫落差指的是人群整体,而不是指某个个体。就个体而言,由于口罩对防护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能力很有限,当周围人都不戴口罩,哪怕自己24小时不间断戴口罩,呼吸道接触呼吸道病毒的机会也很难减少,所以也就不用担心什么免疫落差了。即便个体因为接触病原体少而对一些病原体更易感,并不等于免疫系统不正常了或没有免疫能力了,而是它要靠再次接触这些病原体产生相关的特异免疫,接触后如果感染了,出现发烧、咳嗽这些症状,恰恰是免疫系统在正常工作的表现。至于说口罩让免疫系统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削弱抵御疾病的能力,则毫无依据,毕竟口罩只是挂在脸上,和免疫系统都没怎么接触,不太可能有免疫抑制或破坏的能力。经历了新冠疫情,我对戴口罩的看法没有改变,生病的人应该戴,去医院这些特殊场合或照顾病患应该戴,其他场景一般不需要,当然自己想戴可以戴,但别期望它能给自己多少保护,但除了幼儿,也犯不着担心它会带来什么危害。更多精彩:为啥我家孩子从来不得流感?接触了流感病人,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传染了?“多重感染”真的很可怕吗?​
2023年12月27日
其他

孩子一年病8次,要担心吗?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4]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路径(2022)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3):161-168[5]Recurrent
2023年12月25日
其他

为啥我家孩子从来不得流感?

网上那些在病床旁做作业、拉小提琴的孩子,估计其实不需要住院。对于小于18岁的儿童,每年一万名支原体感染者中,只有1.4个人需要住院。我家孩子哪方面都不是万里挑一的那种,所以没住过院。
2023年12月24日
其他

接触了流感病人,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传染了?

答:观察看看4天内会否出现症状。这里需要先解释一个概念:潜伏期。我们感染病毒后,并不是立刻就出现症状,往往是需要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而潜伏期指的就是人体感染病毒后到出现症状中间的这段时间。不同病毒、不同人,潜伏期也各有不同。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平均2天),具体因人而异,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病毒类型、疫苗接种情况、机体免疫力、整体健康状态等。所以,如果你接触流感病人后,在1-4天内出现典型流感症状,比如反复发热、咳嗽、流涕、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那么大概率上就是被感染了,必要时可以通过检测流感抗原或核酸来进一步确认。反过来也就是说,接触流感病人后,超过4天都没有出现什么症状,那基本就不需要担心被感染的问题,也不需要特地去检查。当然,有种特殊情况就是:被感染了,但没有出现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这在接种过流感疫苗的人群中相对多见,但这个就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了。封面图:今天自己在高速公路上塞车的时候拍的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科普博主分享一些看医生的技巧

看医生这个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会,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做得不对……实际上,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科室、医生,如何与医生高效沟通,都是需要特意学习的技能。尤其是八零后九零后最需要学习,我们中青年群体除了自己生病需要看医生,往往还需要安排老人和小孩就医。学习看医生的方法,是对自己和亲人的健康负起责任。选医生:4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师是最佳选择需要看医生的时候,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找熟人』,通过朋友辗转介绍一位医生去挂号。实际上,绝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做法都没有必要,甚至还不利于患者获得最合适的医疗服务。我的个人经验先看医生的职称级别,但是请注意,并不是大专家、老教授或者科室主任就更好。对于绝大多数疾病来说,大医院里40岁左右的副主任医师是最佳选择。大专家通常一号难求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年纪较大的专家教授通常知识结构较为陈旧,早年接受的医学教育也并不完善。以某三甲医院今年53岁的某科室主任为例,他从医学院本科毕业的时候是1993年,在当时绝对属于顶级学霸。然而,个人的天资与努力很多时候都无法超越时代的局限,那时候中国的医学教育整体水平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相当凑合。这些主任教授们通常经验非常丰富,掌握院内资源也最多,但他们的医学底子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或者本世纪初打下来的,有时难免与时代脱节。反而是那些现在40岁上下的副主任医师,既有十多年的丰富从医经验,知识结构也相对比较新,学历水平和进修履历都更漂亮,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有海外留学经历。挂40岁左右副主任医师的号,是普通人的最佳选择。选科室:先用丁香医生搜索症状,不确定时可以挂两个科当我们身体不舒服或者出现异常需要看医生的时候,具体挂哪个科室呢?很多人的做法是先去百度一下“XX症状是什么病”,然后就可能掉进一个接一个大坑。在没有十足把握挂哪个科室的时候,建议大家通过丁香医生APP搜索症状,看有没有发过类似的科普,或者通过丁香医生的在线问诊平台花个十几二十元钱问一下医生。如果症状比较模糊不确定怎么分类,还有个小技巧是同一天挂2个疑似对口科室的号。具体操作方式我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出现持续脚底酸痛的症状,通过粗略搜索发现可能是痛风等风湿免疫科疾病,也有可能是骨头或者肌腱的问题,归属骨科。我的办法是上午把两个科室的号都挂了,挂风湿免疫科8点半的号,挂骨科10点的号。如果风湿免疫科医生帮我确诊了,那看完可以去窗口把骨科的号退掉,如果第一个科室没能帮我确诊,稍等一会儿还能接着看第二个科,不需要改天再多跑一趟医院。不想吃中成药:家中已有或者成分过敏一个特别遗憾的现状是,如今大部分医生开具的处方里都会同时有现代药品和中成药,即所谓中西医结合。如果你和我一样,都不想要那些疗效缺乏实验数据支撑、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其实也有不伤和气的办法。比如你拿到处方后,在缴费之前先查一圈上面的药品,确认了是中成药的,你再回去跟医生说一下,这些药家里都有,请医生帮忙取消下重新开处方。有个简单粗暴的判断药物是否中成药方法,如果你一看药品名字就知道它是治什么病的,那大概率就是中成药,建议和医生商量取消掉,对钱包好,对肝肾好。如果处方里发现中药注射液,可以回去诊室跟医生商量一下,就说你曾经有过中成药注射液或过敏,恳请医生把这些都取消。当然,如果你特别耿直,也可以直接跟医生说你拒绝中成药。那要是整个处方里都是中成药呢?那更好办了,可以不用缴费直接回家,静等自我康复。孩子生病:建议以付费在线咨询为优先选择儿科相对比较特别,其可用的检查手段和药物都非常少,患者本人通常也没有能力描述病情,实际上,去医院看和在网上付费咨询差别很小。推荐怡禾、卓正、知贝、可友等循证医学机构的在线咨询平台,对孩子好,对家长也好。看病前准备:需要提醒医生和询问医生的问题事先在手机上列出来如果是去三甲医院看门诊,强烈建议提前把要问医生的问题写在手机备忘录里,把近期症状、过敏史、家族病史等需要主动告知医生的信息也提前写下来,可以避免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遗漏信息。当然,既往病历本、检查结果、影像资料等也需要提前准备好,帮助医生更好诊断,也尽量避免重复检查。嗯,今天就分享这些,后续想到新的点再继续补充。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合理的就医方式为自己和亲人争取到最多的健康收益。更多精彩:我是不是不够“循证”?警惕用医学概念忽悠大众医学生|每个科室轮转之后,我生活习惯的改变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反思癌症早筛:统计偏差“造就”夸大的作用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screening/research/what-screening-statistics-mean[4]
2023年12月19日
其他

“多重感染”真的很可怕吗?​

“多重感染”原本就不多见,许多时候检测结果来自于样本被污染;即便是真的发生了多重感染,情况也未必如公众想象的那么糟糕。撰文
2023年12月17日
其他

看看某医生对流感疫苗有哪些误解?

某医生的言论之一:“流感疫苗时时变,能发挥的作用比较小”说反了,就是因为每年流感病毒不一样,才更需要每年接种新的流感疫苗。世卫组织专家组会每年提前几个月分析流感病毒的发展趋势和抗体中和结果。举个例子,如果发现某种病毒株有增长优势,预测几个月后它会是导致冬季流感高发的主要毒株之一,当季的疫苗中就可能包括这个毒株。每年接种是为了有的放矢。以上一个流感季节(2022-23)为例,流感疫苗接种使美国成年人去看急诊和门诊的几率降低了近1/2,流感住院病人减少了>
2023年12月16日
其他

如何平稳度过这一波呼吸道感染潮?这7个建议请一定记得

▲题图来自Bing这个秋冬天不少人都发热咳嗽了,少数还比较严重。虽然病原体多种多样,但是治疗和护理的逻辑可以是类似的,今天我们给大家总结一下如何应对这波感染潮,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更要仔细读。文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怕流感,咳嗽发烧不去医院可以吗?

近期,#咳嗽缓解去医院排队复诊再得甲流#登上了微博热搜,秋冬季节,各种呼吸道疾病轮番流行,让家长们倍感恐慌。娃咳嗽了、感冒了,带娃去医院的时候不但要排队,没准还能附带“赠送”一个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回来。孩子发烧咳嗽,究竟要不要去医院?去的话,要在人群中排长长的队,孩子生病本来抵抗力就弱,交叉感染更严重的疾病就麻烦了。不去的话,万一孩子的病情严重了,耽误了治疗,当家长的岂不是更心疼。图源:微博或许有家长会问:孩子感冒咳嗽,不去医院可以吗?哪些情况必须去医院?不确定自家娃感染的是啥病毒,查了病原体会不会更安心一些?如果必须要去医院,如何最大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1.发热咳嗽一定要去医院吗?不一定,看情况。如果孩子是轻症,对症护理即可。大多数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烧着烧着更严重了怎么办?把孩子烧坏了怎么办?事实上发热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感染、炎症等问题作出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抵抗感染,很多情况下不必太过于焦虑。咳嗽也只是疾病的“症状”,病程不长、呼吸正常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护理可以缓解、痊愈。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识别需要就医的情况,该去医院就及时去,不需要去医院就安心在家观察。①孩子发热,什么情况下要去医院?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①<3月龄的婴儿肛温≥38℃(即使看起来正常,精神状态也很好);②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我是不是不够“循证”?

很多读者可能知道,我之前很多文章讲过循证医学,这也是我写科普文章尽力遵循的理念。这么多年下来,了解并认同循证医学的人也越来越多,认同这个理念的家长,如果在某个群里遇到一个同样认同这个理念的人,也会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同时,有的家长也会困惑,很多医学问题自己也没太搞清楚,有时候给孩子用的一些药,做的一些措施,也搞不清是不是对的,因此而自我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够“循证”?有的医生也会有困惑,有的药物有的证据说有用,有的证据说没用,自己有时也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给家长治疗或建议,也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足够“循证”。“循证”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有搞不清对错的知识点,就是不够循证呢?那些天天讲循证的人,是不是生活中也绝不做对健康有害无利的事呢?循证医学的核心,是用当前最佳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在个体应用上,需要结合医生经验以及患者价值意愿,它的本质是以证据为基础的思维决策方式。对没接受过医学教育的家长而言,有不清楚的医药知识,不了解一个药物有效性背后的证据情况,不知道自己给孩子吃的药是不是对的,这是非常正常的。判断是否有循证观念,不是以掌握知识多少为标准,而是用什么样的标准和方式来判断知识是否可靠,是相信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结论,还是相信道听途说的个人经验,或者某个权威专家或知名医生的说法。所以核心在于是否遵循科学的方法来了解知识,而不在于知识了解是否全面。所以哪怕是吃了本可以不吃的药,只能说我们在这个知识点上有盲区,而不能说没有循证观念。对于医生来说同样如此,有的药物的有效性证据质量很高,不容易有争议,但也有很多药物,有效性的证据质量不那么高,有的说能用有的说不能用,有时候也困惑自己做的选择对不对。而且有时候之前说有效的药,后面有出了新的研究说没效,笃信过的知识被颠覆之后,医生也容易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产生怀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循证。如果是有这种自我怀疑,则可能是对循证的理解并不那么透彻,尤其是对“当前最佳证据”的理解。因为循证医学只是一种辨别知识可靠程度的方式,同样是不能保证我们的知识是永远正确的。一个药值不值得用,看的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但证据有不同的级别,高质量的证据,可以支持强推荐意见,低质量的证据,支持低推荐意见,而且新的证据还可能会涌现的,然后我们推荐意见也可能会相应的调整。所以,循证观念不是要我们去追求知识的绝对正确,在当前最佳证据下做的决策,已经是当下所能做出的可靠度最高的决策了。循证观念也不是要我们去追求知识的确定性,而是要保持怀疑精神,这样知识才可能得到更新,医学才可能进步。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循证思维的本质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建立这种思维方式,能让人更客观、准确地甄别一些事实,但并不等于要求所有的个体都按科学的方式来生活,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身处的环境不一样。比如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更好的医疗,但现实里如果得不到理想中的那种医疗,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力做了可做的选择,那也已经是当前最佳选择了,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纠结和内疚了。另外,健康也不是人生唯一的意义,哪怕明知总是躺平不动对健康有害,但就是无法割舍躺平的舒畅,愿意承受一些健康危害,那也是个人的自由。更多精彩:循证医学就是不打针不吃药等自愈吗?医生说法不一样,该听谁的?亲测有效,就一定有效吗?我的女儿,考了93分。如何鉴别一篇文章是否靠谱?循证医学里的医生经验,指的是什么?
2023年12月9日
其他

体检中盛行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无一获批却已大行其道

癌症中心研究员、癌症生物学系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辐射损伤防护与药物研究室主任、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从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参考文献及链接[1]
2023年12月6日
其他

在家自测流感,这五点一定要注意

现在流感越来越多,医院也人满为患,看个病排队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所以很多人孩子生了病,都想尽量在家处理,包括检查。与此同时,各种流感自测盒也应运而生。这类自测盒,往往操作方便,价格也不贵,几十块钱一个,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但实际使用中,其实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1.买抗原,不要买抗体目前市面上的自测盒有很多种,相对来说,牌子关系不大,只要是经过认证后上市的,可靠性一般都不会太差。但是,注意要买抗原自测盒,不要买抗体自测盒,因为抗体阳性与否,并不能提示当前是否有流感或其他病毒感染:阳性可能是以前感染过、抗体反应未消失,阴性也可能是病程还处于窗口期、抗体还没来得及出现。所以抗体检测是很鸡肋的,也容易导致误判,不建议买。2.生病后24-96小时检测流感症状出现后,鼻咽部的病毒量在24-96小时达到高峰,所以,在这个时间段检查,敏感性也更高,更容易测得出来。反之,如果检查过早(96小时),那么敏感性就相对较低,假阴性几率更大。3.仔细阅读说明书因为不同厂家制造的流感自测盒,其设计和操作可能在细节上会有些细微区别,所以在进行自测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4.注意卫生清洁在测试时,务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操作前后都要洗手,以减少标本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5.结果仅供参考流感自测抗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并不是100%准确。如果在流行期间出现症状,且测出结果阳性,那可以证实是流感;而如果测试结果阴性,但已经有疑似流感症状、或流感暴露风险,那么还是不能排除流感,最好是咨询医生进一步评估。总之,虽然流感自测是一件既简单又方便的事,但里面还是有不少细节需要我们注意:不要买错试剂盒,在合适时间检测,同时遵循说明书的指示操作,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些都是确保自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最后,具体如何操作,可以参考这个视频:
2023年12月5日
其他

连花清瘟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最近支原体肺炎高发,神药连花清瘟会跑出来研究或者宣称对支原体肺炎有效,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万万没想到啊朋友们!连花清瘟居然启动了一个循证医学研究,要做针对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实验!!!​​我立马就是一个肃然起敬啊!别的先不说,光是做出这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连花清瘟就把同在神药阵营的双黄连、板蓝根甩出了十万八千里啊。敢做敢当,比『中药疗效不接受西医检验方法』的那些缩头乌龟有种多了。一直以来好多人说我是中医黑,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我是中国人,中国产的药品如果疗效好,又不需要进口关税,我可太高兴了,谁会跟钱过不去呢?而且我这人还特别贪生怕死,要是真有什么西医西药治不好的病靠中医药能够解决,让我跪下磕头我都乐意。但前提是,你这药得真的有疗效,经得起科学验证,而且不良反应的风险不能太离谱。总之,有效并且安全,那就是好药,甭管它姓中还是姓西,也甭管它是天然提取还是化学合成。说到药物的科学验证方法,虽然不是唯一方案,但全世界绝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公认最好的办法就是那一个: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然而可惜的是,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款中成药通过了这样的检验,一个都没有。所以并不是我非要黑中医药,我也想夸啊,奈何实在没有素材……好在现在连花清瘟率先勇敢地走出了这一步,给全国57526种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做出了表率,接下来就看它临床试验中的表现了。不过呢,表扬归表扬,鼓励归鼓励,咱们还是得看看连花清瘟这个循证医学研究的成色如何。首先,根据新闻报道(栋梁注:可以明显看出是以岭药业的通稿)透露的信息,专家说了要做『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看起来非常棒,但是独独缺了一个大规模。当然,没说大规模也不一定就是小规模,有可能是说漏了,毕竟还有多中心临床研究,参与的专家多达50位以上,平均每位专家招募20名志愿者就能总数过千了,还是可以期待一下。不过我对规模的担心也不是凭空而来,因为启动会上有专家公布了一项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也是随机双盲多中心,但唯独规模有点小,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只有一百多病例,距离国际通行的『千人规模试验』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为什么非要强调人数大规模呢?当然是因为这个对于判断疗效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有自限性的疾病来说,你用药或者不用药患者都会好起来,药品之间能够比较的只有咳嗽、发烧、乏力等症状缓解的速度,而这些症状的判断相对『生与死』的明显界限来说主观性要强得多。比如医生问你今天咳嗽有没有好一些,你看着医生期待的目光说,好一些了吧……这可能是真的有好转,也可能是咳了几天适应过来了,总之,一念之差就可能影响试验数据。在样本量比较小的时候,这种主观影响就更加不能忽视了。所以,如果后续连花清瘟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还是类似的样本规模,那请恕我无法认同结果。然后呢,在试验方案设计方面,反正连花清瘟这么厉害,就不要搞什么中西医结合了嘛。​不管是和安慰剂对照,还是和阿奇霉素对照,希望连花清瘟干干净净地上场,不要和什么化学药组合在一起,没必要,而且很容易被化学药抢了功劳,你说对吧?群众期待的是国产中成药独挑大梁,把那些蛮横嚣张的西药大力士统统打趴下,这种时候你还拉个西药来组队,就算赢了也不够威武不够解气啊。所以,如果连花清瘟后续的循证医学研究是拉上化学药物一起搞『中西医结合』方案的,那请恕我无法把结果解读为中成药通过了大规模随机双盲试验。嗯,我对连花清瘟的循证医学研究就这两点小小的要求,不算很过分吧?更多精彩:警惕用医学概念忽悠大众保肝药“多烯磷脂胆碱胶囊”真能保护肝脏吗?问答
2023年12月4日
其他

既然有免疫落差,那是不是要主动感染来锻炼免疫力?

看到儿科急诊激增,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是“免疫差”导致,我怎么看?很多人说,既然免疫落差会增加生病的风险,那是不是要主动接触病原体,多锻炼免疫系统来获得免疫力?我的回答:不是。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也是一种生物,我们的人体也是长期在环境里演化出来的,并依然在持续演化以适应环境,包括我们的免疫系统也要提供适配的适应能力,才能让我们在不同的病原体环境下正常生活。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刻,当我们吸入第一口空气,吃第一口奶,就开始有一些微生物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和各种病原体打交道。经过了漫长的演化,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进化到了基于出生那一刻的初始配置就可以和绝大部分的病原体和平相处,所以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微生物只是定植其中,并不引发病症,有的可以帮助抵抗一些致病菌的定植,甚至产生一些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这些成为益生菌或定植菌。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还未达到能和所有的微生物和平相处的水平,在后续的时间里,有的微生物可能通过感染引发病症,而且有的感染是几乎所有人类都会遭遇的。比如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而孩子在出生后的头2年就要感冒8-10次[1],在没有轮状病毒疫苗之前,孩子在出生后3-5年基本都会感染。导致幼儿就诊的人类疱疹病毒-6,1岁时40%的孩子会被感染,2岁时77%会被感染。[2]而且感染什么样的病原体,以及感染时间,会和病毒的传播方式以及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有关的,比如家里有多个孩子的,孩子在幼儿期的感冒次数就会更多,孩子刚上幼儿园后,也会进入一个生病的高频时期。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就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和环境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的过程,包括免疫系统认识各种病原体,并且产生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最后建立了对它们的防御能力,然后形成平衡状态。当然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针对一些危害大的病原体已经有了疫苗,接种于疫苗,孩子可以不需要经过自然感染的折磨而直接获得针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能力,更快进入平衡状态。一个人出生后,通过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他的免疫系统慢慢的和他所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下可能接触的病原体自己建立了平衡,生病就会相对少。但这种免疫的平衡,是可能因为环境、生活方式变化,要接触一些以前没接触过的病原体而发生失衡的,比如生活在北方的大孩子,现在已经很少生病了,但如果现在去非洲生活,又可能会因为接触黄热病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这类以前生活里不太可能接触的新病原体,而增大了生病的机会。新冠期间停学、停工、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就是对人们正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这些防控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新冠这种呼吸道病毒的传播,这对新冠防控自然是有意义的,但它也确实会改变其它呼吸道病原体的传播。所以防控措施实施后,等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呼吸道病毒更少的环境,对应的人们在那几年感冒、流感之类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观察到防控开始后类流感病例比例就明显下降了。导致在那几年出生的孩子接触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机会减少,这些孩子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就更弱。当防控放开后,人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方式,以前减少的那些呼吸道病原体又可以像以前那样传播了,但这时由于前几年接触这些病原体少,孩子们体内对应的抗体也少,这时候就更容易被感染了,所以出现了儿科急诊激增。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的流行病专家说这是免疫落差,这种免疫落差,是以前的防控环境和现在非防控的正常生活模式下的病原体环境造成的。如果这些病原体都有疫苗,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接种疫苗来消除这个免疫落差,但现实是没有,而这些病原体又是只要不做社交隔离就会传播的,只要我们选择现在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生更多的自然感染。成人和大一些的孩子,由于这些病原体在疫情前就已经大概率接触过,所以多少已经有一定免疫接触,所以免疫落差会比较小,而幼儿,尤其是在疫情出生的孩子则免疫落差会更多,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波感染主要发生在儿童。这一波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潮,也是这些孩子的免疫系统对非防控环境下的病原体环境的适应过程,适应完了就会达到平衡,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程度的感染潮了,就像新冠第一次感染高峰过后,后续的感染峰就逐渐衰减一样。至于那些说要主动感染来锻炼免疫力的,其实是对免疫系统有很多错误理解。看了前面的讲解,我们应该知道,这段时间孩子生病多,并不等于孩子们的免疫系统有问题,而是免疫系统在对新的病原体环境做出适应。我们的免疫系统本身就是根据环境会做出调整的,在病原体少的环境下,它只需要发挥免疫监视、免疫识别的功能,不需要进入战斗模式,如果面对一个病原体多的环境,尤其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病原体,如果被入侵了,它才要开启战斗模式,包括产热对抗感染、动员白细胞去吞噬,产生抗体来中和,这些都可能导致发烧、咳嗽这些表现,生病后的出现的这些症状,本身就是免疫系统在正常工作的表现。一个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统,自然不需要额外的“锻炼”,先不说主动感染可能会增加不确定性风险,主动去接触那些正常生活模式下不太可能接触的病原体,哪怕产生了抗体也没什么意义,就像你生活在北京从不去非洲你打个黄热病疫苗并没什么意义,更别说主动跑非洲去感染一下黄热病来获得免疫。这段时间孩子生病多,就像一个平时一个人玩的孩子被送进了幼儿园,突然要接触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病原体,就会更容易生病一样。我们要知道,我们送孩子去幼儿园不是为了孩子多生病,而是他到了这个年龄他需要开始学习,开始集体生活,经历这段更多生病的时期是他成长要付的代价。现在的儿科急诊激增,也是我们为重新适应没有防控措施下的正常生活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能做的是把可以做的做好,包括把可以打的疫苗打好,日常做好手卫生,去医院这些特殊场合戴好口罩,等免疫达到了新的平衡,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感染潮了。参考资料:[1]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ear-nose-throat/Pages/Children-and-Colds.aspx[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728809/更多精彩:儿科急诊激增,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是“免疫差”导致,我怎么看?​世卫解释中国病例增长最近热搜的「免疫落差」到底是什么?
2023年12月3日
其他

中国北方有没有一个未知儿童肺炎病毒在流行?

11月23日,世卫组织要求中国提供儿童肺炎具体信息。世界卫生组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自10月份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上报的卫生系统的情况。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发现中国北方儿童的呼吸道疾病病例明显增加。”其实不只是在北方,南方也闹得比较凶。根据钱江晚报的报道,杭州一位妈妈说自己读5年级的孩子发烧了,40.2度,班上三分之二的同学也都发烧了,很多人测出甲流。11月24号,世卫组织又发文说:“今天,我们和中国进行了通话。在通话过程当中,中方向我们提供了此前所要求的数据。从数据上来看,自5月份以来,支原体肺炎和流感病毒等引起的病例在中国确实有所增加。但是考虑到COVID-19
2023年12月1日
其他

最近热搜的「免疫落差」到底是什么?

Kerkhove博士、和《自然》期刊都指出和“免疫落差”有关,那免疫落差到底是什么呢?首先,免疫落差(immunity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被Covid打乱的呼吸道病毒似乎又恢复了季节性规律

这是11月20日美国医药报纸STATNEWS上的一篇报道。​作者采访了许多行业专家,包括美国疾控中心的专家。文章说,疫情之后,全世界呼吸道病毒感染和以前不太一样,比如欧洲和北美夏秋有过合胞病毒高峰,香港夏天有过鼻病毒感冒的高峰,去年美国流感季前移。匹兹堡大学的儿童传染病医生弗里曼说,一波感染的驱动因素是由于学校关门和接触社会减少,年幼孩子的感染减少,而那些感染会帮助建立免疫力,所以孩子这一群体在病毒卷土重来时就显得格外脆弱。尽管儿童在幼年时期会反复感染RSV,但第一次感染通常是最严重的,也最有可能需要去医院。人类的行为和天气也影响病毒的传播。随着疫情之后人类工作上学都恢复正常,这些影响病毒传播的因素也回归正常。所以,现在这些病毒的流行正在趋于回归正常。当然,由于全球各地放开的时间不一样,这些恢复也不是同时的。比如流感在香港今年春季有过一小波,然后十月份又有一大波。至于新冠,很多专家认为,新冠目前还不是季节性感染,但是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英国皇家理工学院的传染病免疫学家布罗丹把新冠疫情比喻成山火。他说,野火总是存在的,但什么时候真正燃烧起来,发展成一起严重的山火,就要看当时存在的各种因素,比如是不是有很多干燥的枯木。他说“所以新冠一波波浪潮之所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国家发生,是因为当时有足够数量的人易感人群,他们没有足够的免疫力,然后新冠就开始流行了”。耶鲁大学的免疫学家Ellen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孩子发烧了,家长该怎么办?

在呼吸道疾病肆虐的当下,儿童发烧成了令家长们担心的最常见症状。面对孩子发烧,要不要去医院、何时该去医院、去医院和不去医院分别该怎么做,都是家长们面临的切实问题。撰文
2023年11月29日
其他

对预制菜的恐慌,简直跟转基因一模一样

昨天接受@新京报我们视频的采访,做了一期关于预制菜的直播,一边聊一边看用户评论,全程憋笑憋到内伤……太熟悉了,熟悉到只看前面三个字我就能知道整段话要说什么的程度。针对预制菜的这些评论,和10年前针对转基因食品的评论简直一模一样。为啥我这么熟悉呢?因为基本常识这个号2015年注册的时候叫做“转基因能好怎”,是“转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好不好吃,该怎么吃”的意思。当时我做了连吃100天转基因食品的示范行动,算是小有影响力,所以涉及转基因的反对意见每一种我都听过800遍不止。第一种:连吃三代我才信现在没问题不代表将来没问题,既然你认为XXX很安全,那先让你和你的家人连吃三代人再说。第二种:领导先吃我才信如果XXX真的这么好,怎么不先从机关食堂和省委市委幼儿园开始推广?​第三种:我不要做小白鼠!XXX的安全性还有争议就急着推向市场,分明是拿我们当小白鼠!第四种:资本丧尽天良不择手段这些大公司大资本为了垄断暴利,不择手段推广XXX,简直丧尽天良!第五种:违背自然必遭天谴吃的东西还是天然的好,古法的才放心,XXX全是科技狠活儿,违背自然规律的绝不是什么好东西!第六种:我只是要知情选择权我不懂,也不反对XXX,但在推广之前请给我知情权,让我自己选择。​​以上观点里面的XXX从转基因换成预制菜完全不影响阅读,逻辑都是一样一样的,消费者所面临的认知困境也是一样一样的。其实,站在“专家”的立场上批评消费者无知是很容易的,以上观点更多都是朴素的直觉反应,根本经不起推敲。但这几年来,我越来越多地能够共情消费者的困境。一方面,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让领导和领导家孩子先吃的观念,是因为在生活中真实遭遇过太多的差别待遇。也就是所谓的“他们可能不懂科学,但他们懂中国”。讲到科学证据与逻辑的时候,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去做真假判断,但领导家的孩子是不是带头先吃,是不是长期在吃,人们是能够直观理解与接受的。这种对平等的渴望是如此热切,而又如此卑微……只可惜在当下的社会里注定是镜花水月,求而不得。另一方面,这类观念在公共舆论中不断被强化,其实离不开官方持续多年的培养和引导。在新冠话题上,在核污水话题上,官方媒体一遍一遍地用上面这些逻辑来引导舆论去质疑和攻击“敌对势力”。但他们没想到,或者根本不在乎,当这些浆糊逻辑被用来解读国内议题时,也会有同样的效果。​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和预制菜的恐惧、警惕和质疑,是由上面这些认知困境所造就的,绝不能简单粗暴地用无知来概括。相应的,在这些认知困境没有根本改善的前提之下,中国消费者对食品科技进步的抵触心理也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我们科普工作者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弥合信息鸿沟,尽量把一些太过夸张离谱的谣言给澄清出来,给未来的改善争取到一丝丝可能。更多精彩:预制菜争议?去看看日本的学校午餐吧美国生孩子最多的是什么人?沾上了马兜铃,鱼腥草也不是你们想的那种草!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世卫解释中国病例增长

11月23日,世卫组织发了声明,说中国5月份以来支原体肺炎、RSV、腺病毒、流感病毒等病人有所增加。世卫指出,其中一些高峰比历史上平时的高峰要提早出现,但考虑到这是在COVID-19限制措施取消之后,这种现象并不意外,其他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Some
2023年11月27日
其他

儿科急诊激增,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是“免疫差”导致,我怎么看?

最近儿科急诊激增,肺炎支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这些关键词也频繁上热搜,引发了很多家长的担心,同时也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中国目前的儿童呼吸道疾病激增,主要来自于“免疫差”。对这个问题我怎么看呢?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一方面受病毒的感染、传播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人群对它的免疫能力的影响。就拿新冠这个相对新的病毒来说,第一次感染潮峰值很高,间隔一段时间出现第二次感染峰,然后第三次…一波一波逐渐减弱,整个过程就像一滴水滴入湖面引起的涟漪。之所以存在一波一波的感染峰,以及感染峰逐渐衰减的情况,原因就是第一次感染时,人群是普遍没有抗体的,病毒可以快速传播,感染的人数就很大,而且通常症状也会更重。感染完第一波,人群里很多人就有了相关抗体,病毒就比较难再传播了,直到第一波感染产生的抗体衰减得差不多了,病毒又容易传播了,就来了第2波。但由于人群规模大,第一波大家感染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而且因为个体差异带来的抗体衰减程度不同,所以第二波就不会像第一波那么集中,波峰也不会那么高,第3、4….波就更平缓。新冠是比较新的病毒,它刚面世的时候全民缺乏免疫。但对那些已经存在的老病毒来说,有的因为可以通过疫苗预防,有的因为是特定区域或传播方式的问题,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感染,比如登革热、HIV等。那些传染性特别强,可以通过面对面说话这种基本社会活动就能传播、同时还没有疫苗可预防的病原体,比如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被感染就是迟早的问题了。在新生儿出生后,对那些有疫苗可打的病原体,我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建立免疫,对那些没有疫苗,又迟早会接触的病毒,包括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轮状病毒、肠道病毒等,则主要通过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对应的,这类病原体的传播,则受到未感染过人群的规模的影响,规模越大,就越容易高水平流行;规模越小,则只能低水平流行。一次高水平流行,会大幅降低未感染人群的规模;相反,持续继续几年的低水平流行,累积起来的新出生人口都是没有相关免疫基础,则为一次高水平流行创造了基础。所以那些季节性传染性疾病,常常存在大小年的流行情况,包括流感、手足口病、肺炎支原体感染等。新冠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疾病,新冠防控这几年,针对新冠传播的那些隔离措施,对其它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也造成了很多影响,所以在新冠防控那几年,这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也大幅减少。
2023年11月26日
其他

儿童每年会感染多少次?

很多家长总是担心为何孩子经常感冒,是不是孩子的「免疫力」有问题。而网上各种对于儿童传染病研究的胡乱解说,已经让一些家长产生了严重焦虑,甚至有家长认为应当避免孩子感染任何病毒。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我希望其他家长能认真看一下这篇文章,我们的孩子每年会感染多少次、哪些情况是我们需要担心的,以及我们作为家长真正要做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会很长,因为涉及到免疫学、传染病学和儿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是,你值得看完。1.
2023年11月25日
其他

支原体肺炎要做什么检查才知道?

这是最近大家留言比较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知道孩子究竟是不是支原体肺炎?要做什么检查呢?其实支原体肺炎,拆开来,就是“支原体”+“肺炎”,所以检查其实也是从这两方面入手:针对支原体的,和针对肺炎的。1.支原体抗体(抽血)这应该是国内针对支原体最常见的检查了,很多医生和家长都是通过抗体结果来判断是否感染了支原体,但这其实并不怎么靠谱。因为抗体并不是“感染后马上出现、病好了马上消失”的,而是感染后过一段时间(1周左右)才出现,而病好了还会持续存在数个月时间。所以,抗体阳性并不代表有感染,因为也可能是以前感染过的反应;而抗体阴性则不能排除感染,因为可能是查得早,抗体还没到出现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两次检查(间隔4周)的抗体滴度升高至≥4倍,才提示近期存在有肺炎支原体感染。所以你可以发现,抗体检查虽然最常见,但其实很鸡肋,很容易误诊和漏诊。2.支原体核酸(鼻咽拭子、咽拭子)这个检查是最推荐的,因为准确性最高。但它的问题是:①国内多数医院并没有开展这个检查,想做也不一定做得到;②区分不了是致病感染、还是无症状携带,就是说,结果阳性可能只是因为平时就有无症状感染,而不是导致当前疾病的原因。所以,这个检查需要结合临床来判断,才有意义,就是说临床表现符合支原体感染时,查出来阳性就可以证实诊断,否则是不需要考虑的。3.支原体培养正经的培养检查在医院里基本没有,因为支原体培养需要2-3周时间,等结果出来病人早就好了,所以没有什么意义,一般只是用来做科研用。但是,国内时而会见到“快速肺炎支原体培养”这个检查,这个可以说是“山寨货”了,准确性差,没有意义,最好不要做。4.胸片胸片确实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肺炎,但是,支原体肺炎的胸片表现是很多变的,包括比如实变、单肺叶浸润、单侧多叶浸润、双侧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等多种类型。我们只能说,如果是以大叶性肺炎为主,那么相对可能性更大。但单凭胸片也仍然还是不能直接判断是否支原体肺炎。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来,没有哪个检查是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帮我们判断孩子究竟是不是支原体肺炎的。那支原体肺炎究竟都是怎么诊断出来的呢?三个字:组合拳。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处于学龄期(5-17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热、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医生听诊肺部有呼吸音减弱(不一定有),胸片有大叶性肺炎样表现——这种情况就特别要注意支原体肺炎的问题,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另外,即便孩子不是处于学龄期,但如果出现上述表现,又有支原体肺炎病人接触史(比如家里已经有支原体肺炎的哥哥姐姐),那么也同样是需要注意的。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解析世卫组织关于新冠突变株的最新声明

世卫组织于2023年11月21日发表了针对新冠突变株BA.2.86
2023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