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专题】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对立还是共赢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了阻断病毒传播,世界各国相继进入疫情防控状态,采取封锁等相关措施,经济活动大面积中断。尽管封锁措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避免了更多的经济损失,但经济的停摆仍然给产品供给、消费需求以及国际贸易带来重创。为了快速提振经济,我国及时提出扩大内需战略,促进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正值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具有长期的排放锁定效应,现阶段应对疫情的经济刺激方案会对未来几十年的碳排放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坚持“绿色复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必然选择。
(图源网络,侵删)
尽管“绿色复苏”得到国内外广泛的呼吁和支持,但绿色是否意味着经济的妥协?绿色复苏可能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考量,对我国科学部署经济发展战略、完善顶层政策设计至关重要。
文章主要内容
01细化经济复苏过程的全球疫情自适应模型
全球疫情自适应模型的核心是自适应区域投入产出 (adaptiveregional input-output,ARI0)方法。ARIO方法常被用来模拟灾害情境下的短期经济冲击。与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相比,ARI0方法具有两项主要的特首先,ARIO方法可模拟外部冲击对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影 响,并将这种影响带来的生产能力受损通过产业之间的关系传导至供应链上下游,突破了传统投入产出模型一般只允许最终需求外生变化、模糊生产侧供应瓶颈的局限;
此外,ARIO方法考虑灾害情境下的主体自适应行为,放松了列昂惕夫生产函数的“完全刚性”假设(即商品之间完全不可替代),允许企业或消费者在商品供不应求时向其他生产商寻求补货,增强了对现实情况下供应链韧性的模拟能力。
所构建的全球疫情自适应模型是ARIO方法的延伸。模型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进行了如下三点扩展:
①模型结构方面,细化经济恢复模块,开发可外源输入各地区经济主体在后疫情时期经济刺激方案的模型接口。
②增加环境和就业影响模块,集成灾害情境下经济—社会—环境多维度的系统模拟。
③参数设置方面,采用出行大数据、防疫管控政策等最新可得的疫情信息进行参数校准,提升模型的现实贴合度。扩展后的模型增强了对后疫情时期多元化经济复苏政策及其社会环境影响的模拟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研究聚焦我国的经济复苏政策, 但考虑到我国经济与全球供应链和终端需求市场的紧密联系,疫情全球大流行可能牵制我国经济复苏进程,因此模型仍然基于全球尺度进行模拟。将疫情大流行可能导致的中间环节“断链”,以及各国受疫情影响的时间差异作为重要经济背景纳入分析。尽管模型不能完全精准地模拟现实世界的供需动态,但它符合生产决策与经济链条的基本逻辑,可以捕捉和刻画疫情冲击沿着供应链的传导过程以及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策略的拉动效应。
不同复苏情景的经济拉动效应与碳排放影响
*“绿色复苏”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经济拉动效益
就经济拉动体量而言,“绿色复苏”方案的效果等同甚至超过了传统复苏方案。模拟结果显示,若采用以化石燃料和重工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刺激情景(TES),每百万元投入可拉动251万~288万元的总产出变化和109万~125万元的增加值变化。与传统复苏方案相比,以清洁能源发展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为主的低碳刺激情景(LCS)和清洁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发展并行的低碳数字经济情景(LDS)表现出更优的乘数效应。
*“绿色复苏”短期内同样导致碳排放回弹
除了经济拉动效应,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潜在气候影响也是关注的热点之一。尽管疫情期间人类活动的减少显著抑制了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但这种由生 产消费中断带来的环境效益改善只是暂时的;研究推测,随着封锁的解除,工厂的重新开工和庞大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碳排放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基于全球疫情自适应模型的模拟结果证实了这一推测,并量化了不同刺激方案下碳排放报复性反弹的规模。
*“绿色复苏”面临劳动力转型的挑战
就业影响方面,三种刺激情景的就业拉动效应相近,均可有效对抗疫情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其中,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并行的低碳数字经济情景(LDS)可以创造的就业岗位略高于其他两个政策情景,每百万元资金投入可以吸纳8.2—9.4人就业,比传统情景(TES )对动力需求的拉动效应高2%~3%。低碳经济情景(LCS)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略低于传统情景,差距约为1%~4%。低碳数字经济情景更优的就业拉动效应主要体现在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拉动上,面向该群体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占其总拉动效应的9%,是传统情景的1.7倍以上。
*模拟结果对经济重启时间的敏感性分析
考虑到经济重启时间的早晚可能影响模型模拟的结果,针对表征经济重启时间的两个重要参数即劳动力恢复速率和经济刺激时间,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其中,劳动力恢复速率反映供给侧的复苏情况,经济刺激时间影响需求侧的复苏进程。
03
关于后疫情时期“绿色复苏”的政策建议
长远布局,坚定“绿色复苏”决心
绿色是否意味着经济效益的妥协?绿色发展与经济复苏是对立还是共赢?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发现,短期经济重振和长期绿色转型并不是互斥的单选题,而是存在共赢的可能性。与传统的刺激碳密集型重工业和化石燃料行业的经济复苏方案相比,面向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的低碳刺激方案对经济和就业具有同等水平、甚至更优的拉动效应。
单纯地就拉动效益的体量而言,绿色刺激方案在经济、就业和环境领域的协同效益确实存在。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共赢的可能性坚定了我国“绿色复苏”的决心。早期谋划、长远布局,加速推进能源清洁化,保持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是我国实现经济复苏和长远气候目标的最优选择。
强化引导,把握绿色投资机会
认识到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存在共赢的可能性只是第一步,如何克服阻碍、推动政策落地是关键。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后疫情时期容易走上依赖传统碳密集型基建投资提振经济的老路。真正突破传统思维惯性,发挥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转型的新动能,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齐心协力、统筹规划。
后疫情时期巨大流量的公共资金为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投资机遇。国际上,多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救助与刺激计划,涉及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我国经济复苏聚焦的七大新基建领域也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元素。伴随着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成立,更多依托绿色投融资的资金解决方案呼之欲出。但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还需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资金分配方案,制定绿色项目支持措施,完善风险收益共担机制,激发政府资金带动社会和民间资本的潜能。
助力纾困,推动社会公正转型
对“绿色复苏”在经济、就业和环境三方面正向协同效益的边界条件应有清醒认识和把握。仅仅关注经济拉动效应和创造就业岗位总量的潜在效益而忽视实现该理论效益的现实条件,可能会造成对经济刺激方案选择的误判。在后疫情时期和我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当下,重视并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疫情的全球蔓延已经暴露了社会深层的不平等问题,低收入者和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持续低迷的经济也降低了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容忍度。在此背景下,能源变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无疑雪上加霜。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保障民生福祉,能源的绿色变革亟须重视潜在的社会不平等隐患。
(图源网络,侵删)
从短期来看,实现经济快速重启与绿色发展的共赢需深入分析不同绿色复苏方案的劳动力需求结构,优选与现阶段劳动力供给匹配度高、现有人力资源能够快速适应的发展方案,严防由于“结构性失业”而导致的次生伤害。
从中长期来看,增强就业市场灵活性,推动公正转型是化解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包括:
①加大经济扶持,通过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和支付转移机制,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需要,投资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创造就业机会。
②完善制度保护,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关注能源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切身利益,弥合城乡社会保障差异,打破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政策壁垒,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跨区域就业的流动成本。
③实施就业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失业工人转岗再就业,重启学徒计划,培养企业家精神,推动人力资源从高碳行业向绿色部门的“跨界”流动,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对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深化“人才强国”战略,摸清人才结构与储备情况,厘清新时代人才能力需求体系和建设思路,识别人才结构优势与短板,全面部署低碳发展和数字人才战略。
结论与展望
长久以来,人们接收或感知到的信息都是“数字化和低碳转型的短期经济拉动效应不如化石能源和重工业”,这一认识可能让地方政府在后疫情时期陷入气候和环境效益需让位于经济复苏的思维定式。然而,通过全面的模拟和核算,发现相反的结论:低碳化和数字化转型对经济的短期拉动效应不仅与碳密集型行业投资的拉动效应相当,前者的效果甚至超过后者。尤其是体现数字经济趋势的“绿色复苏”情景,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比传统刺激情景高0.3%—14.8%,创造就业岗位变化-4%~3%。真正可能拖慢经济恢复速率的不是低碳化和数字化的经济拉动能力,而是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力转型等现实挑战。
(图源网络,侵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短期而言,优选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匹配度高、人才市场能够快速适应的绿色刺激方案是实现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共赢的可行路径。长远来看,全面部署公正转型战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是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提升经济韧性的正确思路。
面向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的“绿色复苏”计划,可以在拉动经济体量的同时,引领我国走向更清洁、可持续的气候道路。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的短期应对策略应与中长期绿色发展战略相统一,提前谋划,长远布局,打造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双韧性。“绿色复苏”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契合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参考路标。当下的中国应把握历史的机遇,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推动经济复苏与绿色发展的协同共赢。
END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往期精彩回顾
【目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2期目次
【目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期目次
关于征集本刊论文获奖证书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