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冠军面对面 | 李茵晖:聊学业、谈尤杯、话未来(文末福利)

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中师大体育学院 2024-04-22


冠军面对面·小体说


喜迎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讲好华师体育人故事、传递青年之声,体育学院党委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冠军面对面》专栏,对华师体院培养的冠军运动员进行深入探索与挖掘,探寻启迪智慧、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小体第一期邀请到体育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世界冠军李茵晖做客学习发展中心,一起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吧~


▲答辩现场

小体见到李茵晖时,她正在答辩教室旁静静地、一遍遍地演练,那股认真劲像极了在球场上稳健的球风。李茵晖的临场应对、答辩准备都展现出“追求卓越的华师体育人”形象。与她在球场上“大杀四方”的样子不同,台上的她经过重重积淀,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在座评委互动自然。上午十一时,李茵晖顺利通过答辩,她接过小体的鲜花,开始了本次毕业前的专访。



文末搁笔 顺利答辩

“尽管做足了准备,站上讲台那刻还是非常紧张,好在一切顺利!”,刚见面,李茵晖如释重负地说。“煎熬、坚持”道出了大学生运动员的不易——时间都被训练任务支配着,在繁重的比赛之余李茵晖想办法挤出时间学习。从论文选题、框架搭建、论文撰写、反复修改打磨再到答辩,对于研究生的她而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赶紧问,问导师、问师兄师姐。


▲李茵晖在奥运赛场上
李茵晖的包里除了球衣,还总是带本书,通常是逻辑思维能力提升的书籍。她利用出差之余、赛后放松时间坚持阅读和积累,并用电脑做好笔记。“优秀羽毛球双打运动员有效沟通作用关系研究”这一课题的灵感迸发于奥运会备赛期间自身比赛时与搭档配合的实际需求,在后来的第十四届全运会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中,李茵晖组合获得亚军,在返航的飞机上她饶有兴趣地读起了《解码沟通》。


▲李茵晖与各位专家合影
论的积累、实践的经验以及对羽毛球项目的了解与热爱让李茵晖顺利地走完了研究生的“最后一步”。致谢里,李茵晖这样写道: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母校沉甸甸的爱伴我走向社会,我努力让社会看到华师人的光彩。学习生涯的告一段落不是结束,而是李茵晖以校友身份开启的全新征程。


“羽球”知识小科普

“汤尤杯”是羽毛球顶级赛事,“汤”代表汤姆斯杯、“尤”代表尤伯杯,是全球最高水平的羽毛球男、女子团体赛事,由原国际羽联创办于1948年,每两年举办一次。2022年尤伯杯羽毛球赛在泰国曼谷举办,中国队获得亚军。在这支年轻的征战队伍中,就有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8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王祉怡、李汶妹的身影。


冠军谈尤杯 抖擞再出发

谈及近日刚结束的“尤伯杯”,国羽女队2:3不敌韩国,无缘再度捧起象征着女子团体最高荣誉的尤伯杯时,李茵晖理性分析,从观众角度和专业运动员两个角度出发,表示理解观众们看到错失奖杯的愤慨,自己在家观看比赛时也感到遗憾,但身为有类似经历的专业运动员她也明白这背后的艰辛。



提及两位师妹王祉怡、李汶妹在“尤伯杯”中的表现时,她也是做出专业评价,认为主要是备赛状态上的问题,注意到王祉怡、李汶妹只是在小组赛中出场,淘汰赛中并没有出战,那么中间这段无赛事时期容易导致状态的波动,而韩国队利用赛程的优势,始终保持着较好的比赛状态。其次,本次中国队以年轻队员为主,大赛经验不足,球路缺少变化。越是高水平的比赛,越是注重综合素质,不只是队员技术上的较量,同时也是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于国羽而言,一次失利更是实现未来闪耀的开始!



▲采访现场


起航华师 感恩母校

刚入华师时,李茵晖还羽毛球国家一级运动员,母校见证了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也看到了她用实力拿下“国际级健将”称号平日忙于队里系统性的训练,李茵晖真正待在校园的机会非常有限,访谈最后,李茵晖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华师的秋天了,四处充斥着淡淡的桂花香,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带来丝丝暖意。”


▲重走体育学院院名墙


▲赵凌云书记接见夺冠后的李茵晖


文末福利

欢迎广大师生在本条推文评论区聊聊感想吧~点赞排名第一的小伙伴即可获得李茵晖签名球衣*1团徽U盘*1,更有机会与冠军面对面哦!下一期与哪位冠军面对面呢?私信小体,听你的!


推荐阅读

采访:程    雪

文案 :陈钰莹 段云燕

图片 :丁理浩 王梦旗 郭启帆

编辑 :李圣熙 陈钰莹

校稿 :丁理浩

审读 :高   尚

编辑发布 :体育学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