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守教育初心使命 培养卓越体育人才 | 体育学院举办2023年基础教育校友论坛

党委融媒体中心 华中师大体育学院 2024-04-2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体为国本,育人最先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在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

体育学院举办2023年基础教育校友论坛

围绕基础教育

共同探讨如何坚守教育初心使命

怎样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富有教育情怀、扎根基础教育的卓越体育人才





开幕式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洲出席开幕式,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武汉市基础教育界特邀嘉宾、优秀校友代表、体育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体育学院院长王斌主持。






任友洲在致辞中指出,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他表示,基础教育领域卓越人才齐聚,希望借此机会,探讨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充分交流经验,共同为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杨威作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新型体育教师》的报告,提出做好基础教育应从三方面着力:要了解教育与国家新政策,学习体育教育的新理论、新政策;要勇于实践,尝试体育信息化,不断积累,厚积薄发;要将德育融入体育,强化体育的育人作用。



体育学院1993级校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正高级教师朱春平作题为《探索全员体育教育模式功能 彰显体育立德树人》的报告,从“好的学校体育应该是什么样”出发,结合北京十二中体育课开展情况,提出用社团兴趣引领,勤练为保障;组队竞技提升,常赛是强化的方法来营造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分组研讨




第一组研讨的主题是“体育教育信息化”,由王斌主持。研讨从数字化助教展示引入,与会专家、教师围绕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设备、体育与青少年健康、体育教育数字化的优化推广展开讨论。除软硬件支持外,应着力提升体育师范生的思辨能力、教学能力、信息化素养,促进综合素养提升,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和实践能力均衡发展的时代新人。





第二组围绕“2022版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思政实施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展开讨论,由体育学院副院长徐成立主持。与会专家、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培养卓越体育人才展开讨论,认为广大师范生要善于总结反思,把握实践机会,积极锤炼本领,为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专家、教师还围绕强化“多专多能”,提升学科素养,将思政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第三组研讨的主题是“人才培养模式、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由体育学院教材教法教研室副主任周祖宝主持。与会专家、教师从人才、专业、课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强调体育教师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重要性,体育学科要融入情景教学、主题教学、模式教学,体育课堂要教会常练勤赛,提升教师荣誉感。为贯彻立德树人,体育教师要坚持一专多能;要把教学跟德育挂钩,注重育人育心;要因人而异,关注学生特异体质。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

本次论坛让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观念充分碰撞

迸发出新的光芒


华师体育人将以此为契机

积极学习、认真思考

为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探索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更加优良的基础教育环境

贡献华师智慧与华师力量


推荐阅读

文字:陈钰莹  段云燕  蔡依欣  王庆乐

图片:冯思源  杨   浩

排版 :陈钰莹

校稿 :张俊仓

审读 :王   斌   徐成立  高   尚

编辑发布 :体育学院党委融媒体中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