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纱线艺术(三)│钩针+毛线,竟能碰撞出这样的深海奇迹!

2017-02-06 苏苏姐家 新妈咪手作

织男织女们好!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不仅仅是一位编织艺术家,还是一位超级学霸——玛格丽特·沃特海姆(Margaret Wertheim)。她是一位拥有物理、数学双学位的科普作家,致力于对科学、数学、科技、艺术在审美层面的研究,2003年与双胞胎妹妹克莉丝汀·威特海姆(Christine Wertheim)在洛杉矶创建了计算研究所。

2007年,姐妹俩在匹兹堡的安迪沃霍尔艺术馆举办了第一届“针织双曲珊瑚礁展”,用钩针和毛线编织出千姿百态的珊瑚礁模型,借此让公众了解宇宙中暗藏的复杂的数学模型。


钩织珊瑚礁艺术涉及数学,海洋生物学,女性手工艺品和环保主义。沃特海姆姐妹们在2005年开始这个项目,随后该项目扩大至全球许多城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织女加入,并且还与纽约,伦敦,阿布扎比的社区达成合作,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钩编珊瑚礁项目。

最初着手这个项目,是因为在2005年,出现了很多有关全球变暖的讨论,而全球变暖将对珊瑚礁产生影响。珊瑚是非常脆弱的生物。海水温度稍一上升就会对它们而言都是致命的。这也导致了这些大规模的白化现象,而这正是珊瑚生病的第一个征兆。如果白化不能够消失,如果温度不下降,珊瑚礁就会开始死去。

姐妹俩希望借助珊瑚礁的针织模型寄托了她们的祈祷,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环保。这是一个十分美妙的项目,因为项目在进行的同时也与地球生命进化的脉络并行。

一起来欣赏这些由毛线主打的深海奇迹吧~



当钩针遇上艺术和生态,竟然能够美成这样



很多人或许会疑惑,为什么要编织一个珊瑚礁?羊毛织物和湿漉漉的珊瑚礁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东西。为什么不用大理石来雕刻?或者是用青铜来浇铸?

这是因为许多珊瑚礁生物的形状结构都很特别。我们在珊瑚、海带、海绵和海兔等生物上看到的镶褶边的形状,实际上是一种称为双曲线的几何形状。而数学家们所知的模拟这种结构的唯一方法,就是要靠编织。几乎没有别的方法来模拟这种形状。在电脑上也几乎不可能做出来。现在大家知道毛线是多么神奇了吧,会撸毛线的你们有没有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呢~



图片整理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原作者

本公众号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