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文有彩蛋!
作为一名兢兢业业的小仙,
每一位仙女的留言小仙都有认真查看
有位仙女说复活节快到了能出彩蛋教程么?
可是复活节4月16日就过了呀
复活节(Easter),是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
在国外很多地方,每年春分过后,
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
而今年的复活节刚好就在4月16日。
鸡蛋因含有“新生”的寓意,
已经成为复活节必备的节令食品和馈赠礼物。
公元十二世纪时,有人开始在禽蛋上染色,
随后又有人在禽蛋上绘画,
著名的复活蛋从此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简单的在蛋上染色,
发展成现在的蛋镶嵌艺术、蛋珐琅艺术、蛋裱贴技艺、蛋蜡染技艺、蛋绣艺术等等,
而国外勤劳的织女们庆祝复活节的方式,
就是给鸡蛋穿上“小衣服”。
在中华礼仪文化长期演进过程中,
蛋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蛋不仅可做传情达意的信物;
蛋也可做人情互惠的礼物;
蛋还是传送祝福的象征。
蛋成为人们礼尚往来的重要载体,
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蛋文化。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
蛋尤其是鸡蛋或咸蛋作为节日礼物互赠
逐渐演变成重要的节日习俗。
清同治六年版《通城县志》记载:
“五月五日亲故以角黍、腌蛋相馈遗。”
清嘉庆二十三年版《善化县志》载:
“五月五日......往来馈角黍、盐蛋等件。”
中学时候有篇课文叫《端午的鸭蛋》
描写的就是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
其中挂“鸭蛋络子”的习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神仙,
一到冬天就呼呼大睡,春天来了他也一点也不知道。
而当夏天之神出现的时候,他就从云朵里出来,
找出他的大口袋,把一种叫“瘟”的东西放到人间。
凡是染上“瘟”的人,
轻的发热不喜欢吃东西,感觉一点劲都没有;
重的就慢慢变瘦,甚至生病起不来,
人们把这种病叫做“疰(zhù)夏”。
人间的小孩子最容易得这样的病了。
妈妈们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得病。
于是,她们就一起去找最最老也最最慈爱的母亲
女娲娘娘。
她们把事情告诉了女娲娘娘,女娲娘娘也非常心疼孩子,
她找到了那个放“瘟”的神仙,并对他说:
“凡是我的子子孙孙,今后不许你伤害!”
那放“瘟”的神,知道女娲娘娘法力无边,
也就不敢跟女娲娘娘作对,
就问“不知娘娘有多少子子孙孙?”
女娲娘娘说:“我手一翻就是五个,你看清了。”
说完,双手就飞一样的翻动起来。
放 “瘟”的神看得眼都花了,叹口气说:
“娘娘不用翻了,小神数不过来!”
女娲娘娘说:
“这样吧,我叫我的子孙到立夏这天在胸前挂上一只蛋,
你见到挂蛋袋的孩子,不得伤害!”
第二年立夏,放“瘟”的神跑到人间一看,
只见一个个孩子胸前都挂着小蛋袋,
里面放着鸡蛋、鸭蛋、鹅蛋。
他见都是女娲娘娘的子孙,不敢加害,只好走开。
从此,民间就传下了端午(立夏)给小孩胸前挂蛋的风俗。
不论是“复活蛋”、“立夏蛋”还是“端午蛋”,
饱含的都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企盼和热爱。
热爱生活也热爱编织的织男织女们
也和小仙一起给孩子钩一个蛋袋吧~
可以是最传统的渔网状的
可以是稍微变换针法的网兜状
可以用两片花片拼起来
可以用祖母方格圈钩
可以全短针将蛋整个包起来再绣花
可以包一半做出小耳朵
玩法很多小仙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今年恰逢鸡年,小仙就教大家钩一只小鸡蛋袋吧
(图解来自网络,由小仙整理发布~)
1、12针短针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
2、在圈内钩32针长针(3针起立针算一针)
3、钩两个这样的圆片
4、断线穿上3颗珠子
5、用引拔针将两片圆片连接起来
6、引拔7针,加珠子后引拔3针,再引拔7针
7、立起3针,并在左边相近的针眼钩一针长针
8、隔一针钩两针长针,直到形成圈状
9、引拔后立起3针,在上一圈两组长针之间短针连接,(3针锁针,1针短针)依次形成圈状
10、引拔后立起3针,在上一圈3针锁针上钩3针长针并一针,(2针锁针,4针长针并一针)依次形成圈状
11、再钩3排形成蛋袋主体
12、立起3针,在上一圈锁针处钩1针短针,(1针短针,3针锁针,1针短针)依次形成圈状,完成小鸡身体
13、断线,在鸡头最后一针位置钩8针锁针,在第二圈和第三圈身体交界处短针固定
14、钩3针起立针,在刚才8针锁针上钩13针长针
15、在长针上钩6个(1针短针,3针锁针,1针短针)
16、一只小鸡蛋袋就钩好了~
给小鸡羽毛换上不同颜色会更好看
如果要挂在脖子上
在最后一圈加上绳子系起来
或者多钩几圈身体将鸡蛋整个包起来也行哦~
今天的彩蛋仙女们还满意么?
也许你还想看
▶【A126】苏苏姐家_怪兽的拥抱抱枕套【单款】Oscar先生款_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