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教育学的,都有一种无力感

杏坛传声 2024年10月10日 14: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夫学长的博士体验馆 Author 小夫学长

点蓝字可听全文~

你好!我是小夫学长,一个教育学专业的在读博士,在这里用文字记录我的读博旅程。

期待与你相遇,一起来体验人生吧!

 

本文字数:1226

阅读时间:4分钟

今天的课上,有位硕士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在读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好像难以提出什么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说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归因到社会制度上,但是这种问题恰恰又是教育解决不了的。


其实这也是我读硕士的时候存在的困惑,好像大多数论文都在讲教育系统内部的运行,搞量化的在用统计的方法去说明一个最简单的现象;搞质性的在解释某个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搞理论的在喊应然的口号……包括在我写论文、教育实践以及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非常大的感受:学教育学的,都有一种无力感,就如同学社会学的都有一种愤怒感一样,恰好,我两者都占了,在愤怒中无力,在无力中愤怒,哈哈哈……


学教育学的无力感,不仅体现在做研究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上也是一样,从基础教育的角度你会发现,我们嚷嚷了几十年的“减负”,直到“双减”,中小学生的负担不降反升;普及了这么多年的教育,现在告诉我们学不好就不要升学了……这个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社会发展出了问题。但是作为教育学人,当然无力去改变。


再比如说,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我们一直想办法在打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但你会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还是想当公务员、进体制内,为什么呢?根本上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比如分配不公、比如就业压力,但是我们如何解决呢?


所以我越来越发现,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会时不时听到一句话:“唉,没办法。”


但现在,或许我可以对这个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回应:做研究指向的是两条路,一条指向解决问题,另一条也是更加普遍的一条指向解释问题,也就是指某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在这个群体出现等等……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每一个小的研究并不能改变什么,人文社科想要做出来一个类似于相对论或量子力学能直接改变世界的研究,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因为我们能看到的,只是社会的一个微观切面,而且是对人心的直接观照,它必然会经历一个“不被关注-被关注-提上日程-可能得以解决”的过程。所以任何一项人文社科的研究,都需要更多的学者去关注到,才能慢慢推动社会去改变。就如同2019年发生的翟天临事件,这也是导致《学位条例》修订进程加快,到制定《学位法》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就如同人大代表的提案一样,本质上是为了呼唤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引起某种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宏大叙事”应该是我们所批判的。所以在我看来,论文当中提出建议的意义是不大的,更大的意义在于解释某个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要在博士期间主攻质性研究的原因。


所以我现在会认为,教育学的意义不在于告诉我们该怎么从社会宏观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在于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切身关照。比如林小英老师对县中孩子的关照,比如黄灯老师对二本学生的关照等等。如何解释在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之下个体的生存方式和选择,这应当是我们做教育研究的意义所在。


潘懋元先生说:“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在这个学术泛滥的年代,潘先生的这句话振聋发聩,我们需要认清什么是空洞的文章,什么是踏踏实实的研究。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呀

如果觉得还不错

希望能给我一个“点赞”“在看”

你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我的鼓励!

也欢迎你留言,

我超期待和你聊天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杏坛传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