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寺合一,政教一体,人佛共居,大青山脚下,看消逝的民族曾经辉煌的故事——美岱召行记
草原列车的咣当咣当声还在耳畔,当黑夜渐渐退去,天边露出新年的曙光,我忽略了向往已久的惊喜,静静地看着眼前冬日的内蒙大地,荒芜的山陵,和贫瘠的庄稼地。
列车停在呼和浩特站,丢下一群刚从睡梦中醒来的旅人,那一年元旦,我出差呼和浩特,背着简单的行李,像一个好奇又胆小的孩子,在老旧的站台上迎来了2014年第一个清晨。
坐在从呼市去往土默特右旗的大巴上,大青山始终在车窗外的视野中贯穿,从遥望之外到站在它怀抱中,似乎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如果你不知道大青山是何名山,那么“阴山”这个名字你一定很熟悉。是的!这就是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中的阴山山脉。它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其蒙古语名字为“达兰喀喇”,意思为“七十个黑山头”。
大青山坐落在阴山山脉中段,是阴山山脉的主要段落,置身在这片山凹里,近距离打量那些山。说是大青山,其实一年四季差不多都是这般样子,山石裸露,硬而贫瘠,植被稀疏,并不高峻,但一派峥嵘。还是“黑山头”这样的名字更适合它。
造物主创造它时一定太过大刀阔斧和漫不经心,所以它完全没有秀丽的山色,只拥有了一种很天然的粗犷气质,让人感觉,对,它在这里,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常悠久,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在这里有过无数碰撞交往,所以它算是常见于古诗词中的了。但自古以来,除了北朝民歌里的辽阔情怀,通常它都是肃杀和悲凉的,甚至很多都是“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金戈铁马、马革裹尸,只和战争相关的场面。
我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是呼市之行留给我最深记忆的,一个叫美岱召的地方。
确切的说,它不属于呼市,大青山脚下,那个叫土默特右旗的地方,是美岱召的所在地,行政区划上,这里属于包头,但对于寻古的便捷度,从呼市坐车过去更为方便。
美岱召距今400多年,是一座堡寨式的建筑,原名灵觉寺,后改名为寿灵寺。
我是在清早温暖的朝阳下走进这座建筑结构独特的堡寨式寺庙,寺院里两棵参天的古松让我凝望许久,景区里介绍,两棵古松与寺庙同龄,每天听喇嘛念经,故又被称为”听经松”。
朗朗的诵经声从大殿里传来,背后的大青山一片空灵,放下一切思想,只想跟着诵经声一起朗读。
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洒在这座高大的城门上。连着城门的城墙竟然像长城一样,女墙犬牙交错、此起彼伏、连绵而去。“这怎么会是寺庙呢?这分明是一座城池!”
美岱召最初的确是一座城池,名曰大阪升。明朝初年元朝皇族退回北方草原,后来蒙古各部又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而蒙明之间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战争,万里长城成为战争的前线。16世纪四五十年代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阿勒坦汗经过南征北战基本控制了漠南蒙古各部,开始试图与明朝通商修好。
美岱召的创建者阿勒坦汗,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是继其祖父达延汗之后蒙古草原上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539年,他选择了阴山脚下的土黙川平原建起了他的部落王城大板升城(也就是美岱召的前身),1548年,他更是统领十二土默特部落,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金国。
蒙古金国建立后,他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最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与明朝之间的通贡互市。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蒙古金国与明朝政府在1571年达成了封贡互市的协议,史称“隆庆协议”,这一协议的达成促进了延边地区经济的空前繁荣发展。
晚年的阿勒坦汗摒弃野蛮落后的萨满教,开始崇奉佛法,皈依黄教,将藏传佛教从西藏引入土默特地区,进而传遍整个蒙古草原。1606年,阿勒坦汗将都城东迁到呼和浩特,都城原址改建扩建成为了寺庙。因此,也就形成了现在美岱召在全国来说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寺合一、政教一体、人佛共居。它曾经是蒙古草原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中心,是蒙古草原上的黄教第一寺。
登上城墙,整个美岱召尽收眼底。这是一座四方“城池”:城内建筑林立、井然有序,城上垛口、箭孔、马面一应俱全,军事性功能与中原古代的城池别无两样。
远远望去,大青山、明代古松、经过修缮仍显苍劲的美岱召城门,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透着黄教韵味。
苍松古刹,每一块砖,每一扇门,每一角楼,每一道景致都自有她的幽静与灵秀。
那些沉默着的是从前的砖,飘动着的却是今天的云。轻抚历史的记忆,聆听岁月的声音,感受到的是那个民族曾经辉煌的故事。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