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白:说说我诗词圈的偶像们

飞絮陶然居 飞絮陶然居 2023-04-08

李白诗词圈的偶像们

 起   因

     昨天有个朋友问,李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真的是这样么?李白他是不是谦虚了一下?

    我突然想到了“李白的偶像”这个题目非常有趣,真是可以好好找一些诗词,和大家来看看诗仙李白诗词朋友圈的偶像们。

 李白的个人简介如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 李白和谢朓

千百次的追思,十六次的诗载。


 谢朓的个人简介如下~~

        谢朓(464—499),字玄晖,又称谢宣城、谢吏部。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李白集中吟咏谢朓的诗共有十六首之多,可见李白对其可谓情有独钟。其实大家最熟悉的李白关于小谢的诗应该是这一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谢是什么样的人?


       令李白如此念念不忘的人小谢,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也和李白一样才华出众,少有大志,结果被人陷害而不得志,李白仰慕小谢诗才,他身上又有和李白相似的遭遇,以至跨越两百多年时空,结了这样一位异代知已。 

      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从李白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对谢朓的仰慕之情。谢眺曾经写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这样的诗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

小谢的诗是什么样的?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朓

灞浥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猡,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朵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潵。

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

    最后我们通过李白作的《谢公亭》这首诗,来向这位先贤小谢致敬,因为“诗仙”李白的推崇,也让小谢更为我们今天的人所了解。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2、李白和孟浩然

只要是真爱,年龄不是问题!


      李白与孟浩然都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比孟浩然小12岁。当李白初出四川时,孟浩然已名扬天下了。是的,没错,李白是孟浩然的粉丝!然而这个粉丝不同寻常,是必定成为团长的人。

孟浩然的个人简介如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相见又相别,送君黄鹤楼!

       两人相识后相见恨晚,几次相见在李白的诗中均有记载,李白又曾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写下了千古绝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爱要大声说出来!


      还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诗,也一样都体现两人情感的深厚,就是以下这首: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

巧的是对方也在想你!


    对于李白的深情,孟夫子也一样的感同身受,当他“烟花三月下扬州”走到两人曾同游过的地方时,想到李白也寄诗一首: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学习很重要,补充个知识:维扬


维扬:扬州,“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  禹贡》中。书中载:远古时期分为天下九州,其中“淮海惟扬州”,意指在东南沿海一带为九州之一的扬州。这里所指的扬州范围很广,约相当于今日之华东数省。


3、李白和崔颢

只因为在人群中看了你的诗一眼!


崔颢的个人简介如下~~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李白比崔颢年长3岁,是同一时代的人,但是同时期的诗人中,令李白搁笔的怕是只有他一个了。所以我们说李白的偶像,不能不说崔颢。或者不能说偶像,李白心里对崔颢诗的认可,他在心里是一直有深深的记忆,从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痕迹来。

对比看看李白仿得像不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独太白眼力好,

七嘴八舌都来说!


         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

     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直至清人孙洙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百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太白说:我还仿了另一个!


    至于其《鹦鹉洲》诗,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

鹦鹉洲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崔颢的前四句,一起再来对比一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李白在其他圈子中的偶像其实也还有的,诗词圈中的目前只想到这三个,如果还有其他更好的人选,请留言一起讨论吧!


精彩回顾:

同题七字联:雨烟好补小亭虚
清羽戊戌年作品选集
陈显赫绝句选辑
又是春来桃花艳
猪年的惊喜!20首词同题小猪壁纸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
寒天《佳联三百副》历年入选作品及点评
三月对联自选辑
拾花集:赵秀敏2018年对联辑拾花集:赵秀敏2018诗词辑上拾花集:赵秀敏2018诗词辑下


笑我贪杯贪月色

共君一醉一陶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