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4)----普奥战争

风云野 生存意志 2019-07-12


  本系列前篇:

直挂云帆济沧海 ----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2)

俾斯麦是怎么在十年内把德国变成君主制强国的(3)

  至此,俾斯麦的三场战争,第一场已经结束了。不过事情还没完,该怎么“分赃”呢?

  前文说过,俾斯麦提过一个方案,就是给奥地利很多钱。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和出兵规模,我估计1000万塔勒是奥地利能容忍的最低数字(2000万塔勒以上才感到比较满意),再把普鲁士南部的一个城邦割让给奥地利。这个方案只是诱饵,当然对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很有吸引力。在随后的谈判中,俾斯麦理所当然地把这个方案给否掉了。普鲁士自己都缺钱,怎么可能给奥地利?

  至于领土,更不可能。普鲁士南部的那个州的人民,当听到自己可能被普鲁士割让给奥地利之后,群情激奋,派出代表到柏林请愿,求见威廉和俾斯麦,表示坚决不愿意被割让出去。俾斯麦当然乐得有这种结果,就拿这种事情和奥地利扯皮。奥地利一看,也不想要这个城邦了,但是在金钱上肯定追求更多补偿。奥地利代表也没有提出具体数字,但说一定要“非常高”才行,这样奥地利才不丢脸。

  根据当时的情况,普鲁士应该补偿给奥地利3000万塔勒(9000万法郎)以上。而且奥地利认为普鲁士应该拿得出这笔钱:你俾斯麦之前不是吹嘘普鲁士有7500万塔勒吗?军费花掉2000万,还有5500万,现在给我至少3000万,应该没问题吧?可是,这笔钱俾斯麦当然是拿不出来的。那怎么办?谈吧!

  不过,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久,奥地利也知道了:原来你俾斯麦没钱啊!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在1865年,俾斯麦内阁又希望普鲁士议会能拨款了。1865年5月,财政部长波德尔施温格向议会提交了丹麦战争期间的巨额支出纪要:总金额达到2250万塔勒,只有不到一半来自国库,其余来自后来的收入盈余。政府要求议会“追溯”授权政府可以使用国库资金,但照样被议会驳回!议会,再一次以绝对多数,驳回了政府的贷款申请、否决了对海军的拨款和用于军事改革的资金!

  打了胜仗但仍然拿不到款,那段时间是俾斯麦内阁和议会的又一段紧张时期。有段时间,内阁重要议员鲁道夫·菲尔肖(Rudolf Virchow)质疑俾斯麦的诚实,说他总是说一套做一套,或者虚与委蛇,搞不清楚嘴里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俾斯麦大怒,宣称要和他进行决斗。哇靠!已经五十岁的俾斯麦又要和年轻时一样,要和人决斗了,这当然成了当时报纸上的头条新闻。

  俾斯麦的钱袋子--布莱希罗德,和所有人一样都大惊失色。首相要和人决斗,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赶紧调停。决斗取消后,布莱希罗德还给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掌门人--身在巴黎的雅姆斯男爵写信,说俾斯麦的暴躁说明了普鲁士政府和议会持续冲突是多么剧烈。

  那么,俾斯麦是不是真想决斗呢?

  在我看来,未必。他已经是五十岁的首相了,知道只要放出“决斗”的消息,必然会有无数人来劝阻。这和曹操在马踏青苗之后假装要拔剑自杀是一个道理:属下能眼看曹操就这么自杀了?不可能的,必然有很多人来劝,曹操也就借坡下驴了:不是我不想死,是你们劝阻我的。俾斯麦也一样,在大家的苦劝下,他也就不决斗了。这样既不用决斗,又利用决斗来表现自己的怒气和无助,表现普鲁士政府在国内的举步维艰,同时继续给人以脾气暴躁、毫无深谋远虑的莽汉印象,让人继续低估他,低估普鲁士,不是一举多得吗?

  因此,俾斯麦的这种做法,不仅可以继续拖延和奥地利的谈判,而且还可以激发奥地利对普鲁士动武的欲望。在奥地利看来,始终拿不到钱和地,等于被普鲁士和俾斯麦耍了;现在你普鲁士政府也没什么钱,不比我强多少,那我打你好像也没什么吧。

  不过,奥地利还是忍了又忍。在丹麦战争结束后,双方进行了一年的扯皮谈判,最后在1865年8月14日签定《加斯泰因公约》。条约规定:

  1、两个公国为普奥共有。

  2、普鲁士管理北边的石勒苏益格,奥地利管理南边的荷尔斯泰因。

  3、丹麦割让的劳恩堡,给普鲁士,但普鲁士出250万塔勒给奥地利

  4、荷尔斯泰因虽然由奥地利管辖,但普鲁士可以在此境内开凿基尔运河、加固基尔港(基尔港后来成了德国的著名军港)、建筑两条军事公路和敷设电缆。也就是说,基尔港的防务由普军担任,而且普鲁士可以在荷尔斯泰因进行经济建设。

  这个条约,对奥地利怎么样呢?

  奥地利又吃了大亏,不仅没有得到“巨额”补偿,而且还要远程管理荷尔斯泰因。更重要的是,由于普鲁士可以在荷尔斯泰因进行经济建设和在基尔港驻防,这就有了引起冲突的各种可能,从而会引起普奥更大的摩擦,很可能导致战争。

  这些当然都是俾斯麦的故意。不过约瑟夫一世贪图小利,忽视了各种潜在隐患,也是重要原因。当然,奥地利的财政始终紧张,可能也不想进行漫长谈判了,能拿到250万也好啊,而且毕竟又多了一块领土,可能也是一个原因。

  但这么就完了吗?俾斯麦不仅连这250万都没给,而且还要侵占荷尔斯泰因!

  实际上,在1865年春天,俾斯麦已经想把奥地利引向战争了。也就是说,以前是“计划”,而现在要“真正开打”。威廉的立场甚至更加激进,在5月28日的御前会议上甚至提出进一步刺激奥地利的措施。但可能是由于当时普鲁士政府和议会正闹得欢,议会坚决反战,普鲁士财政仍然十分困难,所以就作罢了。不过,既然国王都想刺激奥地利打仗,俾斯麦当然更可以放手一干了。所以,就算奥地利签订了对他们十分不利的《加斯泰因公约》,俾斯麦还是要继续挑事。

  当然,俾斯麦不是理直气壮地说“不给钱”,而是哭穷,说普鲁士也没钱啊!所以到了1866年,普丹战争的结果是:奥地利帮助普鲁士打赢了丹麦,但是一分钱都没拿到,对于荷尔斯泰因的管辖也基本上是徒有虚名。

  这样一来,奥地利就成了傻瓜。那可是欧洲强国奥地利啊!是随便耍的吗?所以在约瑟夫一世看来:“我已经忍了你俾斯麦很久了,现在必须教训一下这个贪得无厌的傻瓜!”

  约瑟夫一世这么想,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在普奥战争之前,人们普遍都不看好普鲁士,因为:

  1、财政对比,普鲁士肯定略微好一点。但双方基本上半斤八两,国内问题都很大。普鲁士是政府和议会在吵,奥地利是国内的“马扎尔民族主义”闹得正欢。

  2、军力对比。普鲁士虽然号称有63万人,但之前进行过裁员,真正能动员的兵力也没那么多。而奥地利虽然有58万人,却能动员更多人参战,军队的战斗经验也相对丰富。所以从军队数量、军事设施和经验来看,奥地利都占有优势。

  3、德意志公国的支持情况。当时大约三分之二仍然支持奥地利,如果发生普奥战争,他们肯定会站在奥地利一边,而且是真刀真枪的支持,尤其是和普鲁士有世仇的萨克森王国,他们在后来的普奥战争中出了大力,牺牲惨重。另一方面,另外三分之一的公国虽然支持普鲁士,但他们都在普鲁士附近,有在地缘上不得不支持的原因,加上畏惧于奥地利的强大实力,所以并不敢给与普鲁士太多支持。

  银行家普遍对普鲁士没信心。在普奥开战前,柏林股市暴跌,银行家也不愿意掏钱支持普鲁士。如果没钱,普军怎么作战?

  但是,在大战前,俾斯麦政府还是拿到了两笔关键的钱:

  1、1865年7月,在国王和股东批准下,普鲁士政府与铁路公司签订协议,放弃收购一条铁路的权利,从而换取了1300万塔勒的资金。当然,好事多磨,这笔钱是1866年才拿到的。

  2、1866年6月,普鲁士政府以各种商品为抵押,发行2500万塔勒的债券。这比巨额债券,布莱希罗德动员罗斯柴尔德家族购买(之前他已经动员过多次),但被雅姆斯男爵言辞拒绝。为此,布莱希罗德和柏林另一位银行家,掏钱购买了相当一部分债券,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俾斯麦。

  这两个人,尤其是布莱希罗德,在最为关键的时刻,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俾斯麦,支持了威廉。那么,随着之后普鲁士在战争中的胜利,他们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今后获得巨额财富的机会。尤其是布莱希罗德,在普奥战争尤其是普法战争之后,变成了德国的罗斯柴尔德。

  也就是说,在普奥大战之前,俾斯麦已经得到了2000多万塔勒的款项,这对他极为重要。

  由此可见,布莱希罗德虽然长袖善舞,善于左右逢源,但在关键时刻,敢于拿真金白银出来支持俾斯麦,相当可贵,尤其是在当时的风向标:罗斯柴尔德家族,根本就不参与的情况下。雅姆斯男爵反对普奥战争,更不看好普鲁士。因此,布莱希罗德在战前买入普鲁士债券,不仅充分显示出他的智力,而且更突出了他的决断力,尤其是忠诚。这对俾斯麦和威廉来说,是最为宝贵的。因此他的日后暴富,也是完全合理的。

  当时,俾斯麦政府筹款已经到了什么艰难程度呢?不仅罗斯柴尔德家族根本不支持,而且连俾斯麦的财政部长,之前我多次提到的波德尔施温格,已经在筹款的压力下精神崩溃,于1866年5月31日辞职了。

  财政部长辞职了!可见俾斯麦内阁已经艰难到了什么程度。当时在伦敦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预言:柏林可能发生革命,普军很可能哗变!

  呜呼哈哈哈哈!事后来看,导师的这个预言错得离谱。但是,这不能说是导师的水平不行,因为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是这么看的。

  实际上,俾斯麦早就很讨厌波德尔施温格了。还记得之前的丹麦战争吗?俾斯麦想违宪发债,但是波德尔施温格就是不签字。当时俾斯麦也拿他没办法,因为他自己的地位都不稳固,也要维持内阁的团结。而现在的压力更大,作为主事人的俾斯麦还没事,而波德尔施温格反而神经崩溃了。由此可见,当时普鲁士政府的处境是多么艰难,筹款是多么艰难。通过对比,又能看出布莱希罗德的支持是多么可贵,俾斯麦是一位神经多么强大、意志多么坚强的领袖!

  为那个财政部长悲哀吧。他就像玩股票的散户,之前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但现在已经神经崩溃,割肉卖掉了一个月后二十个涨停的股票。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他当时左右为难的处境,理解他想为自己留条后路的合理想法,但是,他这么做不仅进一步得罪了俾斯麦,而且在自由派(社会民主党)那里也讨不到好,因为一个多月以后,自由派都要来纷纷拍俾斯麦的马屁了。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唏嘘。如果事后总结的话,这个财政部长或者早点抽身离场,或者像布莱希罗德那样,坚持到底。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了居然要辞职?就算俾斯麦以后失败,这个部长能在自由派那里讨到好吗?根本不可能的。

  至于俾斯麦,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换上一个支持他的财政部长,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俾斯麦难道仅止于此吗?当然No,当时他在外交方面,早就洞察到当时的环境对普鲁士是非常有利的,他也做了充分安排。

  当时各大国的态度如下。

  1、英国。在传统上,英国对于中欧和东欧的战争,只要没有打到海边,也就是没有打到地中海或者大西洋,英国都不怎么管。“你们打你们的,与我无关”。

  2、俄罗斯。俄国最恨奥地利,之前虽然在英国的游说下,在普丹战争中一度支持丹麦,但也就是一阵风。如果普奥开战,俄国已经声明态度:将保持对普鲁士友好的中立。

  3、法国。这仍然是最困难的一环,拿破仑三世比约瑟夫一世要狡猾得多。于是为了稳住拿破仑三世,俾斯麦继续表现出对法国的谦恭态度,又拿出割地赔款那一套,进行漫长的谈判。

  而拿破仑三世的态度呢?他当然乐见两个德意志大国有摩擦,甚至打上一场也挺好。在他看来,普鲁士是打不过奥地利的,或者双方两败俱伤。因此,到时候普鲁士还将有求于法国,甚至由法国出来收拾残局,到时候可以从普鲁士身上搜刮更多油水,所以何必现在出手呢?更何况在1859年法国刚打败过奥地利,两国关系还未完全恢复。思虑再三,拿破仑三世呵呵一笑:“法国对普奥战争,也保持对普鲁士的友好中立态度。”

  4、意大利。当时意大利还没有统一,意大利北边最强的是撒丁王国,而这个国家刚被奥地利打过,对奥地利很仇恨。所以俾斯麦和撒丁王国结盟,还给萨丁王国秘密支持,说白了就是给钱给枪。一旦普奥战争开始,撒丁王国将从南边和奥地利作战!

  所有一切,俾斯麦都安排好了。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普军的战斗力如何?毕竟一旦开战,普鲁士军队必须和奥地利和萨克森王国的军队死磕。内因最为重要。内因不行,一切外因都是白搭。

  这一点,俾斯麦非常信任老毛奇。这里给出一项硬指标:当时正在发生一场中等程度的武器革命。普军已经更换了射程更远、射击速度更快的后膛枪,而奥军还是前膛枪。所以在射速上,普军是奥军的五倍!

  这意味着,同样的人数,普军的火力至少是奥军的五倍。或者说,普军只要有五分之一的人,就可以和奥军抗衡。

  这是巨大优势啊!

  这一切,都归功于老毛奇的锐意进取。而老毛奇是普鲁士的参谋总长,按照普鲁士的体制,他负责军事训练和一线战事的指挥,当时的国防部长罗恩虽然也是强硬的保守派,但位子更高一些,不太负责具体事务。所以老毛奇的位子与信任,都是威廉给与的,这和脾斯麦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威廉是一个更能识别和选拔人才、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人哟?

  是的。普鲁士最强三人组:威廉、俾斯麦、老毛奇,威廉是最被低估的。在人们心目中,他好像就是个甩手国王或者皇帝,但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以后,我还将给大家进一步展示威廉的深厚功力。

  但这里有个很明显的疑问:普军已经装备了比奥军强得多的武器,难道奥军不知道吗?尤其是约瑟夫一世和拿破仑三世,他们不知道吗?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仍然低估普军的战斗力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在历史上,如果新式武器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没有取得辉煌战果,都会被普遍低估的。

  例如,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汉军已经装备了射速更快、更远的弩,还有更强的防御战车。但是匈奴仍然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汉朝大打,直到一度被完全打出漠南,才算真正消停过一段,并开始认真学习和采纳汉朝的武器。

  又如,鸦片战争时,英军对清军完全是碾压性的优势,但是清军大规模采用火器,乃至开始洋务运动,是二十年之后对太平天国的作战。

  再如,坦克是英国人发明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1916年9月15日,有18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战果,突破了德军的防御阵地。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军和法军并没有觉得这种新式武器有什么了不起。反而是德军,在二十多年后的二战初期,大规模使用坦克取得了丰硕战果,才引起各国的充分重视。

  所以,当时奥地利人的想法是:你大规模装备了后膛枪又怎么了?你在对丹麦的那场小规模战争中表现突出又怎么了?老子军队占优势,照样打你!

  更何况,奥军并不差。首先他们也有较强的战斗力,其次,奥军的火炮比普军有明显优势。奥军的火炮数量更多,射程也更远。而六十年以前的拿破仑已经充分证明炮兵的重要性了。

  不过,老毛奇已经给普军装备了装弹更方便、射速更快的线膛后装炮,并且他看到奥军在炮兵和步兵的配合作战方面的观点是陈旧的。因为奥军的炮兵不灵活,不能及时配合步兵作战,因此普军的炮兵未必会有劣势。在步、骑、炮兵的配合作战方面,老毛奇做了很多研究和训练。另外,普军的优势还不仅仅是火器和技战术水平,普鲁士在铁路和电报的应用上都明显强于奥地利,这就是普鲁士整体国力的优势。

  所以,当奥地利怒火中烧,于1866年6月主动挑起战争时,结果已经确定了。

  当然,这么说并不代表从开战起,普鲁士好像已经获得了胜利。事情绝不那么简单。首先,后膛枪的效果、普军的步兵、骑兵、炮兵的整体作战、电报和铁路在战争中的作用,还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的检验。所以普军的优势到底有多大,老毛奇和俾斯麦心里也没谱。其次,为了进一步赢得法国的“友好中立”,普军需要打一些败仗。从战役角度来看,老毛奇也想诱敌深入。因此,俾斯麦的政治观点和老毛奇的军事观点,在这里找到了公共点:那就是诱敌深入,围歼奥军。于是在1866年6月的战争初期,普鲁士小股普军抗击奥军,奥军节节胜利,节节前进。

  更重要的是,当时奥地利看起来确实相当强大。因为在南面的意大利战场上,1866年6月24日,萨丁王国的军队居然被奥军打得大败!意大利军队几乎毫无战力,被打得四散奔逃。俾斯麦听到消息后大为搓火,没想到自己的盟军居然是如此的渣!从战略上看,本来奥军是兵分两路的,北路军团打普鲁士,南路军团打萨丁王国。现在这么轻易击溃了萨丁,于是南路军团迅速掉头北上,奥军要用几乎五十万主力,来打普鲁士了!

  在这种情况下,普军在战争初期的“诱敌深入”,别真的成了亡国之兆啊!

  在国家危机面前,普鲁士全国迅速动员起来!议会也不闹腾了,“愿意提供所有必需的资金”,普鲁士全国接近总动员。看来,议会也不是把自由民主放在第一位的。既然战争已经打起来了,在国家危亡面前,议会也不能当掣肘的卖国贼啊。

  这些内政就不说了,现在战场才是第一位的。1866年6月下旬,普奥大军迅速相互接近。6月底,奥军主力28万余人居然被疲乏的一路普军打败。奥军不得不全线撤退,这让奥军的军心浮动。与此同时,东线奥军也被打败。于是,20多万人的奥军主力已经想继续南撤了。看到这种情况,老毛奇怎么可能让奥军轻易跑掉?他命令两个普鲁士军团迅速跟上,在奥军附近扎营,准备决战。奥军一看不能轻易脱身,也就不得不决战了。

  7月3日早上,决定两国命运的克尼格茨(又译克尼格雷茨)战役,正式打响!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首相俾斯麦、国防部长罗恩、参谋总长老毛奇,全部戎装,亲临前线!

  这场战役的过程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简单说说。战役开始前,奥军一线部队有20.5万人,而普军只有12.4万人。双方从早上开始,残酷拉锯了几个小时之后,上午11点,奥军总司令拉祖斯·班尼迪把两个作为预备队的军团投入战斗,想一举击溃普军,因为他也知道,战场上普军只有十几万人,肯定还有后备队,必须趁普军的援军到来之前结束战斗。不过普军异常顽强,奥军并不占优势。

  冲锋与反冲锋,在各个地方交替进行着。阳光之下,到处都是血与火。

  下午两点,事先接到老毛奇命令的腓特烈王储(也就是威廉的太子),率领普鲁士10万人的第二军团赶到,立刻投入战场!战场上一度有50多万人在浴血搏杀!这10万生力军的装备也好,上来就用炮兵猛轰奥军中央。与此同时,之前休息的易北军团也再次投入战场,冲击奥军左翼。本来30多万奥军打10多万普军也就是两分局面,现在普军又来了巨量生力军,结果如何呢?

  当老毛奇在望远镜里看到普鲁士的几路大军最终按计划赶到战场时,他对威廉说:“陛下今天不仅赢得了这个战役,而且赢得了整个(对奥地利的)战争。”

  果然,奥军很快就不行了。下午3点,奥军总司令下令全线撤退,实际上是全面崩溃。到了晚上战役结束时,普军伤亡1万人,奥军伤亡和被俘人员达4.5万余人。

  表面上看,好像奥军也没死多少啊?在20多万人中的比例好像也不算太高。但是,奥军阵亡的都是生力军,在溃退过程中也损失了大量装备,这让奥军以后再也无法组织像样的抵抗。所以在克尼格茨战役之后,普军理论上已经可以全面占领奥地利了。这意味着:经过这一天的战役,普鲁士已经取得了过去几百年从没有取得过的、对奥地利的绝对优势!

  这一场战役,彻底奠定了普鲁士在德意志民族中的绝对话语权,让奥地利彻底成了二流国家。从军事角度看,灭掉奥利地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这个盖世功勋的取得,谁是首功呢?没错,俾斯麦!

  如果没有俾斯麦过去几年的艰苦运作,在绝境中依然坚持到底的精神,怎么会让奥地利在战前就四面楚歌,在战后已经到了快亡国的地步?普鲁士对奥地利的碾压式胜利,难道不是俾斯麦的功劳吗?

  是的,一场战役之后,奥地利已经面临亡国的危险。对此,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心知肚明。因为在战役仅仅两天之后,也就是1866年7月5日,他请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出面调停。

  注意,是请求。而在七年前,他还被拿破仑三世玩弄过,欺骗过,羞辱过。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又要感叹:大国博弈,俾斯麦比约瑟夫一世高了何止一个档次?一人兴邦,一人丧邦,舵手是谁,差别太大了。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这场战役之后,普鲁士国内的民众是何等欢腾,俾斯麦的威望是何等暴增,之前和他较劲三年多的自由派,又是何等的灰头土脸。另一方面,奥地利国内又弥漫着何等悲观的气氛!

  接下来,普鲁士会怎么对待奥地利,怎么对待那些参战的德意志公国呢?拿破仑三世又会怎么调停?俾斯麦又将怎么应对?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权力背后          青云直上

医路高升          雄才官道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