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前沿科技新媒体 青亭网 2022-05-13

hi188|编辑

在Vive Focus 3发布后,我从HTC员工也得到反馈,它定位to B,普遍认为价格也偏高,距离消费者来说有很大挑战,并告诉我还有推出一款轻量化Lite版本的计划,来拉低整体售价。尤其是在Quest 2、Neo 3这种低价产品的影响下,消费者选择起来更为困难。

不过HTC在半年后发布了另一款to C产品:Vive Flow。从产品命名看,Flow意为“流”,而Vive Flow主要宣传图就是一张佩戴它冥想的照片,宣传视频也是告诉你VR是可以用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是一种方式。

HTC董事长王雪红在昨天发布会上讲到:研究发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能让我们更健康、快乐、更有效率和动力。HTC推出独特的Vive Flow,就是为了让大家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从产品本身定义来看,Vive Flow就是一款轻量化头部6DoF头显,通过轻量化设计提高佩戴体验,通过手机取代手柄,内容上专注于提供影音内容、冥想和类似内容,因此也自然也就无法与游戏相关联上。

简单来说,Vive Flow算是一款发布时间点、定价等方面比较尴尬的产品。

1,体验提升感知不明显

我先把产品规格讲一下,有利于后续大家理解。Vive Flow内置骁龙XR1芯片和存储,双目支持6DoF定位,通过手机来进行操控、单目1600×1600分辨率LCD屏幕,短焦光学,轻量化机身仅198g。

为什么我说产品定位尴尬,因为大家看到它首先会联想到此前类似产品,例如VR Glass,3Glasses X1等,这是在2019年发布的产品。轻便型VR这两年确实有一些,但是在国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华为VR Glass。

然而,HTC却在两年后才推出类似产品,因此大家都会关注它们有哪些不同。

通过对比华为VR Glass来看,Vive Flow有几个特点:内置芯片和存储,无电池,需有线连接移动电源使用(体验上跟分体机类似);也支持连接手机来供电使用,支持的机型比华为VR Glass更多,后者仅支持华为和荣耀高端机型;双摄像头,支持头部6DoF追踪,但作用并不明显,因为里面的内容以影音、冥想类内容3DoF和6DoF模式下体验区别不大;重量比华为更重,但佩戴上却更为舒适等。

综合来看,单从硬件参数和体验感知上,Vive Flow相比华为VR Glass的提升并不明显。

2,功能上专注影音和冥想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样一款产品主打沉浸式的冥想、影音体验时,我认为它的确抓到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因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也会使用Tripp来放松心情,而且VR已经被证实在沉浸式影音娱乐、冥想与舒缓心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从产品形态来看,这种轻便型VR头显这两年确实有一些,但是在国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华为VR Glass,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如今的VR市场较2019年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2500元左右已经能买到一套品质优秀的双6DoF VR一体机,并且可以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以Oculus Quest 2、Pico Neo 3为首的设备已经成为C端用户的热门选择。

一方面是如今低价双6DoF VR一体机盛行,另一方面HTC却打算以冥想、影音为主推动一款单6DoF轻量化机型,Vive Flow的定位看上去就会显得尴尬。

对于已经有VR设备(尤其是Quest 2和Neo 3)的用户来说,Vive Flow基本上没啥吸引力,因为前者能完成后者几乎所有的功能。因此,Vive Flow目标用户就是没有VR的用户,并且还是对冥想、沉浸式影音有需求的用户,轻量化设计就是最大卖点。

相比于VR Glass,HTC有更丰富的内容可选,自家商店Viveport提供大量3DoF内容。(没错是3DoF,虽然机器是6DoF,所以说6DoF感知不明显,据悉后续可能会支持手势追踪功能)。

发布会上也表示,将推出Viveport无限会员轻量版,每月28元,内容主要以一体机上的3DoF类为主。

另外,Vive Flow还内置了Vive Sync、Vive Sessions,这两款是HTC面向商务或者线上会议场景推出的应用,因为线上会议也是Vive Flow卖点之一。

3,产品体验

Vive Flow严格讲是一款一体机,不同的是它没有内置电池,而是通过外置移动电源或者手机进行供电。这个设计很容易理解,就是降低头戴部分重量,但是体验上需要连接一根线缆,体验上跟分体式一样。

我在现场也体验了这款产品,总体来说算是不错,但也有一些点不够友好。

佩戴体验方面,Vive Flow比VR Glass好很多,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头戴方式不同。Vive Flow支持两侧镜头为两段式调节,可以撑开更大的角度,佩戴和摘下都很轻松。而华为VR Glass只有一段式,佩戴时需要从头顶上方穿下去,并不是像戴眼镜那样“戴上去”。

当然,即便189g的重量很轻,但是因为这种轻量化VR往往考虑到设计美观性,基本不会添加鼻梁支撑,所以会导致佩戴后向下偏移,后果就是清洗区域下移,带来清晰度下降。因此,如果有鼻梁支撑一定会提升视觉观看效果。

连接便捷度方面,现场采用了紫米移动电源,Type C接口,理论上只要电流足够的同类移动电源都支持。因为内置芯片和存储,我现场使用充当手柄的一加手机,也可以满足供电使用需求。

而手机另一个作用就是充当3DoF手柄,我现场体验结果还是比较便捷,但和苹果用户无缘,也会阻挡一大部分潜在用户。

视觉效果上,的确没有什么惊喜,视觉效果和VR Glass一致。因为Vive Flow采用磁吸式快拆面罩,导致它设计上有些不紧密,存在边缝漏光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沉浸体验。

镜腿支持折叠体验还不错,折叠后收纳体积也很小巧。但是,面罩会有部分阻挡,虽然说面罩非常柔软,但长期来看这可能导致边缝漏光的因素之一。

散热方面,Vive Flow采用由下向上出风,我现场体验几乎没有感觉到发热严重情况,这一点还比较不错。

最后,从定位看,头部6DoF追踪在观影方面的作用不突出,意义不大,对消费者感知也不强烈。价格方面,3899元的定价已经有了更多对比。关键在于2500元左右的VR一体机已经可以做到更完善的功能,也更符合游戏玩家的需求,3900元的价格对用户来说有很大挑战,唯数不多的亮点就是更轻便、更时尚的机身设计。如果把时间点放到2年前,可能还有一定竞争力。所以,到底有多少人会为轻量化、便携性、美观性来购买一款VR设备呢?

( END)


    推荐阅读    




 
每天五分钟,轻松了解前沿科技。    
         —— 青亭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