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递正能量☞ 2018-05-31

 

当前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脱贫状况表现出“两高两难”的趋势,即贫困重度残疾人在农村残疾人中占比高,贫困重度残疾人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比例高;贫困重度残疾人自我脱贫难,帮扶贫困重度残疾人解困难。



以上现象主要表现在:


1

贫困重度残疾人数量大、脱贫任务重


目前全国3000余万贫困人口中建档立卡残疾人就有281万,占比近10%%,其中1-2级重度残疾人170余万,占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50%以上,加上可能没有纳入和返贫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实际数量会更大。未来3年每年至少要减少包括贫困重度残疾人在内的1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才能确保到2020年如期完成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


2

贫困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增收难、支出大


贫困残疾人是典型的支出型贫困人群。从我们近十年入户监测发现,残疾人家庭的人均收入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残疾人家庭仅用于医疗康复的支出就高出非残疾人家庭的1.6~1.7倍。


从专项调研的残疾人贫困户家庭反映的情况看:

一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较一般贫困家庭增收更为困难。受有效劳动力少、创收机会更少的影响,76%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转移性收入;

二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支出负担仍然较重。47.3%的贫困残疾人家庭中有慢性病和大病患者,家庭医疗自费支出平均占到家庭总收入的45%以上;

三是不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有债务,36.5%的家庭平均有外债3.3万元以上。


3

重度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不及时,接受义务教育难度依然较大


不少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不及时,错过最佳康复期,造成残疾程度加重,既给家庭带来照护负担,又会造成残疾儿童失学。全国仍有十数万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仅现存281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中未入学的适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儿童就有十余万人。2017年入户调查的59户有适龄残疾儿童的贫困家庭里,就有20名重度残疾孩子未入学。因目前大多数普通学校难以接收残疾程度重、行动不便又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的残疾儿童,贫困地区部分适龄重度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难度依然不小,这为“因残致贫”埋下了持久隐患。

4

成年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脱了贫,也解不了困”的矛盾十分突出


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中有39%是成年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其中50%以上有迫切的照料护理和康复需求。由于照料护理和康复成本支出大,又普遍捆绑了家庭有限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造成家庭贫困程度进一步加重。一户多残、以老养残的贫困家庭脱贫解困问题更加突出,有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算收入账虽然已经脱了贫,可实际生活状况和家庭贫困情形与扶贫脱贫前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5

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严重不足


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县乡村面向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分有限,一些残疾人必需的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托养、照护等服务能力更是不足,加上资源分散、部门之间联动不畅、帮扶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贫困重度残疾人扶贫脱贫成效不明显;部分帮扶责任人对国家针对残疾人的优惠扶持政策了解不多,宣传又不到位,一些贫困残疾人对申领残疾人证的条件和程序、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政策更是知之不多,不能使有迫切需求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及时得到有效帮扶,加重“捆绑”了因残带来的贫困。

来源:如常在线

平台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欢迎粉丝留言或发表您的意见!本平台非政府职能部门,不会对您的留言做任何评定及回复,如有关于残疾人的相关政策问题请咨询当地残联或民政部门。发表回复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法则,截瘫之家感谢您的阅读!


获取更多残疾人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截瘫之家公众号;



上期内容:                     

                                        

2017截瘫之家 -- 最值得关注的精彩内容(点此进入)

脊髓损伤患者支具,截瘫行走器安装指南(点此进入)

截瘫之家粉丝病友们无障碍交流互助平台(点此进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