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Ms-Muses Intro 这里没有鸡汤和狗血,这里只有你意想不到的态度和角度。缪斯夫人,一个与众不同的情感公号,我们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撰文 | 钱岳 责编 | 靳永爱 男人有苦自己扛,为什么? 很多时候,社会往往要求男性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得很理性、不能情绪化。“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像祥林嫂一样抱怨生活,似乎都是女性的“特权”。 但是,很多研究却发现:相比女性而言,男性酗酒、嗑药、自杀和死亡的可能性都更高。不幸的是,男性生活中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却总不被身边重要的人了解。研究者Addis曾说,当男性不跟其他人倾诉他们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情绪起伏时,他们内心的情绪生活就变得隐形了。 男性的这种隐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希望服从社会主流的“男子气概”形象。换句话说,男性将内心的情绪和自己的脆弱隐藏起来,其实是希望自己看上去像个男人——有泪不轻弹、有苦自己扛、多理智少感性。 研究者Joseph R. Schwab和他的同事发现:以往的研究总是把男人分类,比如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和心思较为细腻的男人分别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可是,以往的研究却忽略了同一个男人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做出表达或隐藏自己情绪的选择。很多男人可能既抗拒又服从,甚至会重新定义“主流的男子气概”。 因此,Joseph R. Schwab和他的同事试图分析:当男性经历高压的生活事件时,是什么促使他们决定隐藏内心的感受?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决定与他人沟通自己内心的感受? 倾诉还是不倾诉,男性在担心什么? 研究者与16位34至71岁之间的美国男性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这些男性在过去的一年中都经历了高压的生活事件,比如离婚、重病、失业等。 研究者发现,他们采访的大多数男性,在很多情况下,确实试图“表现得像个男人”。比如,一位被访者说,他从小就被教育要隐忍,不要表现得很情绪化。小时候,他妈妈过世了,他爸爸有一天跟他和他哥哥说,“你们的妈妈走了。我们会没事的。”然后他爸爸就什么都没再说了。爸爸从来没有让他表达他当时的心情与感受。 研究者发现,很多时候,被访者并不是选择极端的表达方式,比如要么完全沉默,要么过度倾诉。相反,大部分的时候,他们会分享一些生活的艰难、脆弱时刻,但他们也会很快地强调他们具备应对这些事情的能力,并且淡化他们情绪上的波动,以此来表现他们还是个男子汉,一切都还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这些男性选择说还是不说呢? 很多男性被访者说,他们其实是很希望跟人交心的,但只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才会选择敞开心扉。比如,很多男性认为他们只会跟可以信任的朋友交心,并且这些朋友很成熟,不会因为他们展露了脆弱的一面而嘲笑他们。换句话说,“表达自己的情绪”被很多男性认为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他们只会在风险很小的时候,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 也有男性认为,其实他们有几乎无话不谈的男性朋友,但他们还是会选择对某些事情避而不谈,因为他们觉得朋友不会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比如,有一位男性被访者去年离婚了,但他并没有跟他最好的哥们儿倾诉离婚后的心情,因为他觉得“他没有经历过,他不会懂的”。所以,很多男性认为,能够与他们有类似的经历,对于决定他们是否倾诉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还有男性被访者说,男人和女人真的不一样。“我的老婆有无数的倾诉出口,她可以跟邻居、朋友讲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男人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和朋友一起看球,你不能在那样的场合说,哎,我最近在工作上很不顺。”也有男性说,“很多男人就是不愿意讨论心事呀,他们也不太愿意听。一旦我开始说,他们就会打断:‘别说了别说了,来,我们喝酒。’”因此,很多男性认为,没有场合让他们敞开心扉。其实,被访者们这样的经历,和很多研究结果一致:以往的很多社会学研究表明,当有负面情绪需要应对时,女性更可能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向人倾诉,而男性则更可能通过嗑药或酗酒来麻痹自己。 研究者认为很有意思的是,男性和女性一样,每天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来做情绪管理。但是,男性似乎用一种“成本效益分析”来决定他们是否敞开心扉以及向谁敞开心扉:如果我跟这个人倾诉了我的心事,有什么好处?可能有什么坏处?他们愿意听吗?他们能理解吗?他们会觉得我不像个男人吗? 如何做男性的倾听者? 男人似乎把“敞开心扉”这件事当成一次博弈,理性分析敞开心扉的所得所失之后,才决定说或者不说。 其实,男性这些沉默与表达之间的心理挣扎,反映的也是“主流的男子气概”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冲突。 从一个倾听男性说话的听众视角来说,这个研究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和男人讲话会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让人很沮丧。他们似乎一时想说,一时又把话咽回去,我们作为听众,经常会感到困惑,他们到底是想说还是不想说。 作为听众,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其实男性在选择表达或隐藏自己内心的情绪时,是在艰难地选择到底是服从还是抗拒“主流的男子气概”形象,这对男性而言,是他们正在经历的生活的艰难和困境上的另一层挑战。所以,当男性在“表达”和“沉默”之间摇摆不定时,倾听者也应该对他们的挣扎表示更多的理解,用更灵活的方式,去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心理上的难关。 参考文献 Joseph R. Schwab, Michael E. Addis, Christopher S. Reigeluth, Joshua L. Berger. (2016). “Silence and (In)visibility in Men’s Accounts of Coping with Stressful Life Events.” Gender & Society, 30(2), 289-311.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