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人说|失独之痛,走不出的阴霾?

2016-12-13 张洋 缪斯夫人
夫人说


失独家庭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失独家庭在中国的大规模的出现有一定的独特性,它不是媒体建构的个案,其规模不容忽视。


一提起失独家庭,许多人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幅悲伤的画面,但是失独之痛"真的是无法走出的阴霾吗?失独家庭真的需要这样一份"标签化"的关注吗?


撰文:张洋

责编:钱岳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类被社会媒体广泛关注的家庭——失独家庭。

 

失独家庭是指那些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后,父母没有继续生育或者收养孩子的家庭。失独家庭的定义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的背后却仿佛是一种无法走出的阴霾。我那些访谈过失独父母的朋友告诉我,有时做完访谈了,都需要给自己做一些心灵疏导,访谈过程仿佛在揭开失独父母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图片来源:pexels


早在2012年6月,全国2400多名失独父母联名向国家计生委递交了《关于要求给予失独父母国家补偿的申请》,之后全国各地的失独父母陆续上访要求国家赔偿。失独家庭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了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失独家庭不是媒体建构的个案,它的规模不容忽视。学者估算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总量在1.45亿左右,累计失独家庭超过100万;在现行生育政策下,预计205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将增加到3亿左右,累计失独家庭超过1184万 (王广州,2013)。相对于其他家庭类型,数量不容忽视的失独家庭,除了忍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也更容易面临养老就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一些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失独家庭是风险比较高的家庭。


1. 失独家庭是如何形成的?


上访的失独父母觉得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严格控制生育数量,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计划生育政策是悲剧的罪魁祸首。其实,失独家庭的形成最直接的原因是独生子女的意外死亡,而父母没有继续生育或者收养孩子。


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助力了失独家庭的形成。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独生子女家庭的比重。当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由于年龄或者其他原因,失独父母没有继续生育或者收养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就转变成失独家庭。可以说,计划生育政策将一定的社会风险转移给了家庭,计划生育需要对失独家庭的形成承担部分责任。

 

2. 为什么失独家庭风险比较高呢?


(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家庭结构方面的风险。大家一定听说过“四二一”家庭, “四二一”家庭可以理解为由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四二一”家庭中家庭成员关系比较简单,家庭成员之间的依赖性强,家庭类型不太稳定,并且容易陷入养老困境,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会使本来风险就较高的“四二一”家庭转变成风险更高的“失独家庭”。

 

(2)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对于失独家庭的扶助制度也并不完善,这使得失独家庭一旦形成,容易陷入没有支援的困境。目前国家对失独家庭只有经济方面的扶助。2016年失独家庭的扶助标准是失独夫妻双方分别领取每人每月不低于340元的补贴。对于面临经济问题的失独家庭,每月的补偿金额不能解决问题。而对于没有经济问题的失独家庭,经济补偿反而起了反作用。有的失独父母觉得他们想忘记失去孩子的痛苦,但国家每个月以“失独补贴”名义发放的经济补偿反而不断地提醒他们。

 

(3)目前,针对失独家庭的帮助基本上全部来自政府的扶助政策,社会在独生子女伤残死亡事件发生后的角色基本上是缺失的。除了失独父母自发形成的自助互助组织之外,非政府组织和社区类的服务机构几乎没有。

 

3. 中国的“失独家庭”为什么会独特呢?失独真的是无法走出的困境吗?


失独家庭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但失独家庭在中国的大规模的出现有一定的独特性。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失独家庭的规模和家庭风险。但中国“失独家庭”的特殊性与媒体的宣传建构和“标签化”也有很大的关系。以下是我们选取的关于失独家庭的新闻报道。

 

(1)“白天的时候,他总是西装革履,体面地工作;可是晚上回到家庭,他又成了另外一个人,整夜抱着孩子的骨灰盒哭泣入睡,口中呢喃着‘孩子,让爸爸抱抱你’,他就这样睡在地板上将近8年。”


(2)“我以前最怕死了,但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都掉眼泪,我怎么又睁眼了,睡过去多好。”


(3)“失独母亲笛妈:这几年的眼泪,一缸水都装不下。”

 

慈勤英, 周冬霞(2015)通过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发现新闻媒体对失独家庭的形象建构基本上是单一的负面的形象。


从标题到内容,媒体构建了一个“养老困难”、“情感创伤”、“需要扶持”的家庭形象。


媒体报道强调失独家庭在精神层面是“无解的”、“充满苦难的”;


报道强调“失独”是由于“独生生育政策”导致的,忽略了子女死亡的原因;


新闻媒体还会渲染失独父母的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等等。

 

中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给失独家庭带来一定的特殊性。失去子女的非独生子女家庭和失独家庭一样,也面临着失去孩子的痛苦;但失独家庭却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建构变得“特殊化”。这些“标签”和“特殊化”反而给失独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在扶助制度和社会支持并不完善的背景下,对失独家庭的“特殊化”和“标签化”关注,不仅没有改善失独家庭面临的困境,反而会边缘化失独家庭,使他们不能更好地走出失去孩子的痛苦、融入社会环境中。


 

 图片来源:pexels


4.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失独家庭走出困境?


失独家庭承担了一部分计划生育政策社会风险,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扶助和关爱。但对失独家庭的帮助和关爱应该去掉“特殊化标签”。除了宏观层面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和扶助制度外,我们更关心怎么从细微处合理地帮助和关怀这个群体。相关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去掉失独家庭“特殊化”的标签,尊重失独家庭的个人选择。


媒体对失独家庭的负面形象的构建,容易使失独家庭变得边缘化,可能会给失独家庭带来更多的伤害。因此,媒体的报道应尽量客观,避免对失独家庭“标签化”的描述和报道。此外,对失独家庭的帮助和关爱应该更尊重失独父母的个体权利和选择。有计生部门工作的朋友就曾经谈到,有时部门组织的针对失独家庭的关爱活动会遭到失独夫妻的抵触。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接到政府部门官方的,有时甚至比较形式化的“关怀”,失独父母难免心理会有抵触。失独家庭需要的可能是针对个人情况的,一份更贴近心灵的关怀。

 

(2)社会工作合理介入失独家庭,关注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


除了经济扶助,失独父母更需要的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关爱,社会工作人员的介入,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失独父母从新认识生命价值,逐渐走出失去子女的阴影。

 

(3)关注青少年成长生命教育,减少独生子女死亡的发生。


除了对计划生育政策关注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子女的死亡原因。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降低青少年的意外死亡风险。

 

一提起失独家庭,你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一幅悲伤的画面?你是不是也觉得“失独之痛”是无法走出的阴霾?虽然失独家庭因为分担了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风险变得特别,但他们也和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一样,面临着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失独家庭需要的不是一份“标签化”的关注,他们需要的其实是一份平等的、尊重的却并不“特殊化”的关爱。

 

参考文献:

1. 慈勤英, 周冬霞. 失独家庭政策 “去特殊化” 探讨——基于媒介失独家庭社会形象建构的反思[J]. 中国人口科学, 2015 (2): 34-42.

2. 王广州. 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1): 57-65.




张洋

密歇根大学社会学

博士候选人

她的更多文章

学人说|和公婆、父母“住”会更可能生小孩吗?

学人说|同居是结婚的前奏吗?

学人说|为什么爱情会让你痛苦?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