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说|夫妻分离,娃在老家:留守家庭的爱与痛
昨天,夫人分享了一篇关于跨国家庭的文章,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关于留守家庭的文章。一个走,一个留,在物质与繁华的背后,家到底意味着什么?
责编:钱岳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一个家庭中的4个留守儿童集体服毒自尽,遗书里充满失落和绝望。这是留守家庭最极端的结局,似乎离大部分人的生活很遥远。
可是,如果你注意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将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代为抚养,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两地、各自打拼,你就会发现:“留守”的影子已经慢慢从农村覆盖至城市。在生活的漩涡中,每个人都有可能踏入因分离而产生留守的陷阱。
在《2015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劳动力迁移已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常态化特征。劳动力从边缘地区流向核心城市,大规模的留守家庭也应运而生。
留守家庭是指家庭中成年劳动力迁移至其他地区,而其他家庭成员留在户籍所在地,因而无法共同生活的家庭。在官方统计中,关于留守家庭的数据尚无确切,但以留守群体的数量来推测的话,全国留守家庭的数量保守估计已逾六千万。
中国劳动力省际迁移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集中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安徽等地。相应地,留守家庭也主要被留在了这些省份。而东部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出国打工的劳动力迁移数量也相当庞大。留守家庭是上述二者的共同产物。
虽然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外出工作的群体中,但成年男性依然是外出劳动力的主要构成。他们通常会与同乡结伴外出打工,只有收益大于风险时才会选择携带配偶。如果不是生活条件成熟,他们一般不会考虑将子女和父母接入迁入地一同生活。而即使可以如愿举家迁移,其中一部分人也会因为生活成本和迁入地的各种制度限制将父母、子女甚至配偶送返家乡。
所以你注意到了吗,老人、女性和儿童通常是被留下的对象。老人与儿童不是成熟的劳动力,无法带来经济回报,反而会增加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因此会被首先留在家乡。而女性则通常因为需要承担家庭照料、子女养育以及其他家庭劳动而被留下。
图片来源:http://dp.pconline.com.cn/dphoto/2157740.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我的大部分访谈中,许多留守家庭成员表示外出工作的决定本质上还是来自于爱。为了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所以愿意忍受与家人的分离。许多研究也证实,外出工作可以为家庭做出积极贡献。这些贡献不仅在于改善家庭经济水平,也在于能给家庭带来更具现代性的价值观念和互动模式。被留守的女性其家庭地位会有相应的提高,她们拥有更多决策权和经济支配权,个人生活也更加独立。在夫妻关系和代际关系上,同一地区的留守家庭比之非留守家庭也表现得更为平等与开放。但这些家庭贡献却是建立在留守的代价上,留守家庭对外出劳动力的经济依赖程度非常高,在子女养育、赡养老人等传统家庭功能上也相对弱化。
不同的留守成员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留守老人通常存在健康和养老上的问题。超过一半的留守老人需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患有慢性疾病,从家庭成员获得的支持和照料比较有限。
留守家庭的婚姻稳定性更差,无论是外出的丈夫,还是留守的妻子,出现婚外情的机率都更高。长期分离会显著减少夫妻间的交流,降低婚姻满意度。留守家中的妻子还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劳动和家庭成员的照料工作,因此她们的精神压力更大,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差。
而相比于前两者,儿童因留守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也更为深远。
图片来源:http://mini.eastday.com/a/160202113804226.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89%的留守儿童由祖辈监护,其他留守儿童则由亲戚朋友监护或者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父母缺席的隔代教育被认为可能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祖辈的监护容易走入两个极端,要么放任不管、极度溺爱,要么粗暴管教、甚至采取暴力。他们的教养方式相对落后,无法给予留守儿童更多成长支持与情感交流。
父母的教养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缺席会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就、社会行为、身体健康与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许多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具有偏低的学业成就和认知能力,迟缓的身体发育和较差的健康水平,更差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更为消极的心理状态。
留守经历还会带来亲子关系的疏离,导致儿童家庭认同感降低。这些被留守的儿童也更容易遭受到同辈侮辱、人身伤害甚至性侵。他们不仅更容易遭遇危险,同时也更容易制造危险,出现更多越轨行为。
留守时间的长短和留守时机对于儿童行为和情绪的发展尤为关键。一些研究认为,随着留守时间的增加,儿童消极情绪体验会越来越高,自尊和对社会公平的认同度则越来越低。而年幼时(6岁以前)与父母分离的后果比年长时的分离更严重。
如果从性别角度上看,留守女童或许更值得关怀。当家中劳动力短缺时,家务活和家庭劳作更有可能落在留守女童肩上。在学龄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往往将女孩留在家乡,选择带男孩进城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在大龄儿童中,情况却相反。家长会让完成义务教育的女孩尽早进城打工,以补贴家庭收入,而男孩则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相比之下,留守女童的命运发展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桎梏。
当然,从留守家庭中也走出许多优秀的人。他们比同龄人更独立,但坦言对人生中的各种亲密关系都缺乏安全感。他们害怕被抛弃,更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家庭。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此之深远,也许是在留守之初谁也没有想到的。
忍受家庭分离而努力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一选择也越来越具有生活正当性。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企图将你我束缚于家庭之中,只是为了提醒,在物质与繁华的背后,健康良好的家庭关系对人心的抚慰。在留守家庭的问题上,政府需要做的还很多。但对于嵌入其中的个体而言,如果不得不分开,那么提高联系的频率,增加相聚的次数,在经济补偿之余重视与家人交流的质量,也许可以为你兜住最后一道底线。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计生委,2015,《中国家庭发展报告》.
李强等主编,2015,《城镇化与国内移民:理论与研究议题》,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Kang S, Dutta M J. Meanings of Care: A Culture-Centered Approach to Left-Behind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untryside of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6:1-7.
Peng Y, Wong O M H. Who Takes Care of My Left-Behind Children? Migrant Mothers and Caregivers in Transnational Child Care.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2016, 37.
Murphy R. 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曾迪洋
清华大学博士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更多文章:
趋势 | 中西跨国婚姻中的代际关系怎么处?
学人说 | 你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的家庭暴力:为何留下?
学人说|跨国婚姻中的性别差异
节假日是分手高峰?我们该如何平安度过“分手季”?
学人说|精英阶层的孩子更容易得到精英工作吗?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