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和谁结婚这件事,你知道是哪些因素决定的吗?
门当户对才能结婚?不要娶比你学历高的女性?不要找外国人结婚?
那么到底“谁和谁结婚”,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隔阂有多大?
责编:靳永爱
婚姻、家庭、两性关系都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谁和谁结婚”,是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心理学都广泛研究的问题。这个话题之所以得到广泛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人们深切地关心他们未来的另一半会是谁,更因为“谁和谁结婚”可以启示我们不同人群之间的社会隔阂有多大。
而且,“谁和谁结婚”会影响家庭之间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程度,以及下一代的基因和家庭环境。在研究婚姻匹配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往往关注有社会经济意义的社会人口学变量,比如年龄、宗教、种族、户口、受教育程度、收入、家庭背景等。
当说到“谁和谁结婚”,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命运的安排或者缘分天注定。但是,婚姻匹配的研究,却并没有这么浪漫的结论。婚姻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婚姻市场”。每个人都在婚姻市场上寻找未来的伴侣,他们有自己的择偶偏好,但也不得不受到婚姻市场上的结构性因素的限制。
图片来源: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一个重要的结构性的因素是人口规模。美国的种族通婚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人们有族内通婚的倾向,比如白人往往和白人结婚、黑人与黑人结婚、亚裔与亚裔结婚。但是,当一个族群的人口比较少的时候,比如亚裔,他们每天学习、工作、生活很难遇到和自己来自同一个族群的人。相反,他们每天更可能遇到在美国人口占大多数的白人。这种接触的机会增加了亚裔“族外通婚”的可能性,所以在美国,亚裔,特别是亚裔女性,与白人结婚的比例是很高的。
但是,近年来,大量的亚洲移民、拉丁裔(Hispanic)移民涌入美国,使得亚裔和拉丁裔族群人口迅速增加。在少数族裔人口增加的同时,他们与白人通婚的比例下降了,这是因为移民的涌入,改变了亚裔和拉丁裔的婚姻市场,增加了族群内的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强化了本族群的身份和文化认同,从而增加了“族内通婚”的比例。
除了人口数量可以影响婚配模式,人口结构,比如性别比,也会影响“谁和谁结婚”。如果男女比例失调的话,会导致过剩的一方里,有一部分人无法找到配偶。近年来,有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很值得研究,但并未得到广泛关注,那就是不同职业的人之间的通婚情况。
随着女性就业率的提高,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比越来越平衡,同时, 更多女性从事以前是男性主导的职业(如商业、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使得职场上的性别隔离降低。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人们有更大几率与从事同一职业的异性结婚。这样的婚姻匹配的变化,可能导致社会经济地位相近的人更容易结婚,从而使得婚姻更可能由两个高收入(比如两个律师)或两个低收入(比如两个超市收银员)的人组成,家庭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可能进一步扩大。
社会观念也会影响婚配模式。很多时候,我们的择偶偏好,或者我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有吸引力的,都会受到社会观念、风俗、文化的影响。换句话说,我们个人所持有的择偶偏好,其实是被社会因素过滤过之后的个人偏好。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受教育程度都在迅速提高,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甚至出现了女性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比男性高的情况。比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更多的男性有大学文凭,但是自从1982年之后,女性在大学毕业率上就开始超过男性。
目前,60%的大学本科文凭和硕士文凭是授予给女性的,甚至连博士文凭也有一半被女性获得。中国也不例外:数据显示,从2009年起,大学新生中的女性数量已经开始超过男性。以前的婚配模式都是“男高女低”,即丈夫的受教育程度往往比妻子高。这样的婚配模式在以前女性平均受教育程度远远落后于男性的年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女性开始在教育上反超男性,会给婚姻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女性在受教育程度上反超男性,美国的婚配模式随之发生变化。虽然超过一半的婚姻仍然是由教育程度相同的人组成,但是如果丈夫和妻子的教育程度不同,更可能是妻子的教育程度比丈夫高。换句话说,从教育程度上的婚姻匹配模式而言,美国已经从“男高女低”变成“女高男低”。
图片来源:pexels
同时,随着女性就业率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低教育程度男性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差,在美国,女性的高教育程度、高收入也成为她们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本,男性对这些女性的追求和偏好,越来越趋近于女性对未来丈夫的教育和经济状况的要求。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教育匹配上来看,美国“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减弱,男性开始偏好、追求高知女性;同时,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结婚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这并不代表妻子在社会经济地位上超越了她们的丈夫。
女性在收入上仍然落后于男性,因此,即使在妻子比丈夫教育程度高的夫妻里,大部分也是丈夫的收入仍然高于妻子。有研究表明,男性喜欢成功、聪明的女性,可能只到某个限度,即她们成功、聪明的程度不超过他们自己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男性和女性的多个社会经济特征而言,在美国,“男高女低”变得逐渐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与相似的人结婚”变得更普遍,而“女高男低”的婚配模式还远远不是主流。
那么,在中国是一样的状况吗?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在高等教育上反超男性,但是中国“男高女低”的婚姻模式仍然存在。“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并不是男性或者女性一方决定的。结不结婚、与谁结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一直在中国家庭根深蒂固。男性,尤其是自身经济条件优越的男性,在挑选配偶时,并不看重女性的学历,因为女性的高学历往往与较强的事业心紧密联系,而与“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冲突。
同时高学历、高工资的女性不愿意嫁给比自己经济能力差的男性。同时,职场上的性别不平等仍然很显著,当女性结婚、生子之后,职场晋升通道往往被阻,从而使得她们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来保证较高的生活质量或给孩子提供良好、优渥的成长环境。那么她们能否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也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经济条件优越的丈夫。因此,中国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既是个人择偶偏好的体现,同时,这样的个人偏好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强烈影响,比如主流的家庭分工、社会传统对婚后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期待、职场上的性别不平等,等等。
近年来,随着“网络相亲(online dating)”的兴起,“婚姻市场”变得更加扩大。人们往往可以通过相亲网站,直接亮出自己的资本,并且明确地陈述自己的偏好和要求。同时,相亲网站打破了学校、单位、住宅小区、朋友亲人社会网络等限制,使人们可能遇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或通过传统社交模式永远也不可能直接有交集的人。“网络相亲”如何影响人们的婚配模式?是会打破人与人的界限?抑或是网络的筛选功能反而可能进一步加深各个族群之间的界限或者强化 “男财女貌”的婚配模式?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答。
参考文献:
Qian, Yue, and Zhenchao Qian. "The gender divide in urban China: Singlehood and assortative mating by age and education." Demographic Research 31 (2014): 1337-1364.
Qian, Yue. "Gender Asymmetry in Educational and Income Assortative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16). DOI: 10.1111/jomf.12372
Qian, Zhenchao, and Daniel T. Lichter. "Social boundaries and marital assimilation: Interpreting trends in racial and ethnic intermarria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 no. 1 (2007): 68-94.
Schwartz, Christine R. "Trends and variation in assortative mating: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9 (2013): 451-470.
Yeung, Wei-Jun Jean.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45, no. 4 (2013): 54-80.
钱岳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专注研究家庭婚姻
社会性别关系
她的更多文章
聊得来就嫁给他,这事儿靠谱吗?
好男人都去哪了?| 相亲网站上的两性互动
条件相当&三观一致,就一定会婚姻幸福吗?
趋势|沉默还是表达? 男子气概引发的情绪挣扎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