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观念?该改改了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不知道大家假期过得怎么样?
夫人的朋友圈里不仅看到各家的年夜饭,还看到了各家的亲戚朋友。有人晒娃,有人晒风景,有人晒同学,有人晒麻将,还有人晒了压岁钱!
夫人的春节忙碌而又充实,与家人团聚,给亲友拜年,丰盛的年夜饭,热闹的包饺子,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项活动——看“春晚”!
今年的春晚和往年一样引起了一些热议话题,老公挣钱老婆花、三代单传不能绝后、结婚生子才能幸福等等,这些观念由来已久,但是这样的观念到底该不该延续下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老一辈传下来的观念。
撰文:玛雅蓝
每一次春节返乡都会激发一次价值观的冲撞。忽然间,那些平时只存在于微博匿名吐槽中的事情,一件件发生在你的眼前:某亲戚对你说女人不用拼事业,找个好老公生活就有保障了;某小学同学生了两个女儿,整天想着怎么设法再生个儿子……而如果你提出质疑,他们还会说:怎么了?我们祖祖辈辈不都这样过来的吗?
几天前,春晚小品《真情永驻》更是公然宣传老公挣钱老婆花、三代单传不能绝后、结婚生子才能幸福等思想,激起了许多网友的愤怒。其实,即使抛开道德感,只谈现实的利益,这些观念也早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接下来我们用数据说话。
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青春永驻》
一首流行歌唱道:“老公挣钱老婆花,老婆一定要舍得花……”然而,中国女性就业率全球第一,经济独立根本不是难事,丈夫的意义难道就是付账吗?
女性经济独立的意义,并不是“口红我自己买,你给我爱情就好”,它关乎女性生而为人的权利与尊严。谁也不敢保证某段婚姻不会出问题,而一旦婚姻出现危机,只有经济自主才能为女性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居民前往沿海地区打工。许多农村女性得以打破传统的生活方式,走出村庄,打工挣钱,过上更体面的生活。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女性自杀率的显著下降。《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 “(1987~2008年间)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主要来自农村居民自杀率的下降,而农村居民的自杀率下降主要来自农村年轻女性自杀率的下降。……对农村年轻女性而言,脱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生活环境,传统价值观和现代男女平等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逐渐淡化,这有效地降低了价值观冲突所带来的扭力感受。” [1]
而且,即使女性自愿成为全职主妇,夫妻之间也不该是供养和附庸的关系。相反,在现行制度下,主妇的劳动价值不被肯定,缺乏经济上的保障。一旦婚姻出现变故,主妇的处境就变得非常艰难。因此,虽说应该尊重每个女性的个人选择,但是一味鼓励女性成为主妇是不负责任的。
近一个世纪前,鲁迅就提出了“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个问题,并犀利地指出:“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后来,我们终于有了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有了改革开放和打工潮,女性终于不再是男性的附庸,为什么还要鼓吹“老公挣钱老婆花”?鲁迅若是泉下有知,怕是要气得活过来。
图片来源: pexels
在古代,儿童死亡率很高,多生孩子可以算作一种规避风险的措施;再加上女性一生处于从属地位,生个儿子便有了继承家业、照顾父母的意义。然而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健康地活到成年,而且养育孩子的成本一路飙升。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生育意愿的下降,这一事实已经在历史上反复得到了验证。更重要的是,如今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既享有财产继承权,也能承担养老义务,没有哪种保障只有通过生儿子才能获取。
谁也说不清“香火”是个什么东西,但为了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整个社会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12年,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为117.8,远高于正常情况的105;在2010年,中国因为性别歧视而消失的女性达到了6600万[2]。这其中包括被流产的女婴,和童年时因为各种原因不正常死亡的女孩。
统计数据已足够触目惊心,而且我们难以统计多次生育和反复流产对母亲身体造成的影响,也难以评估在这些家庭中长大的女儿们承受了什么样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常有媒体宣称中国即将面临“三千万光棍危机”,即预计有三千万的适婚男性无法娶妻。那些一心想“传承香火”的人们,正亲手给自己的儿子们创造一个难以娶到老婆的困境,今天一些地区的“天价彩礼”就是证明。
图片来源: pexels
夫妻和睦,齐心“造人”,这便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幸福结局。相应地,不结婚或者没有孩子就会被认为是孤独无依,生活凄惨。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许多研究都显示,结婚和生孩子不会增加幸福感。这一结论对男女都成立。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科学家们对18项长期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长期看来,结婚并不会显著提高幸福感[3]。而且讽刺的是,还有研究显示离婚的人们会经历一个情绪低谷,随后幸福感升高[3]。 实际上,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并非婚姻状态,而是亲密关系的质量。
那么,生孩子能让人幸福吗? 2016年11月,《美国社会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22个国家中生育与幸福感的关系。论文指出,孩子对幸福感带来的影响取决于当地政策。在美国,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比较重,这是导致父母焦虑的一大原因;而在社会保障更好的葡萄牙、挪威、芬兰等国,父母的幸福感要高于没有孩子的人[4]。该研究并没有涉及中国,但从身边人的经历看来,中国对母亲的社会支持远远不够。比如带薪产假,尽管近两年各地有延长带薪产假的趋势,但事实上生育保险保障的产假薪资并没有增加,产假延长部分的开支实际上由用人企业承担,这进一步加剧了职场性别歧视,累及全体女性。
图片来源: pexels
这些我们眼中落后的理念,为何能够出现在一个国家级的、具有价值导向意义的电视节目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之拍手叫好,全然没有意识到它的问题?我相信,真的有不少人欣赏这样的节目,他们就生活在你我身边。我们或许很难改变他们,但是只要坚持你所相信的,你就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自己想要的未来投了一票。
希望在将来,无论男女都可以自由选择是打拼事业还是全职育儿,是结婚生子还是单身、丁克;无论生下男孩还是女孩,都能得到同样的祝福。
参考资料:
[1]《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张杰、景军等,《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http://paper.usc.cuhk.edu.hk/webmanager/wkfiles/2012/8598_1_paper.pdf
[2]Sex Imbalances at Birth:Current trends, consequenc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2012.8, UNFPA
https://www.unfpa.org/sites/default/files/pub-pdf/Sex%20Imbalances%20at%20Birth.%20PDF%20UNFPA%20APRO%20publication%202012.pdf
[3]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daptation to Life Events: A Meta-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Well-Being, Maike Luhmann, Wilhelm Hofmann, Michael Eid, and Richard E. Lucas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89759/
[4]Parenthood and Happiness: Effects of Work-Family Reconciliation Policies in 22 OECD Countries, Jennifer Glass, Robin W. Simon,Matthew A. Andersson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pdfplus/10.1086/688892
(在线阅读地址:http://epc2014.princeton.edu/papers/140098)
玛雅蓝
英语和法语译者
自由撰稿人
更多文章: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