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干地产、干培训、干垄断!中国在下一场史诗级的大棋!

张银银 杠杆游戏 2022-01-10

不看文字,看视频,欢迎关注“杠杆游戏”视频号


撰文|张银银&编辑|欣欣然
杆友欣欣然推荐与非门的《我睡在你眼睛的沙漠里》:20年弹指一挥间,三少有才华。(ps:欢迎杆友们点第二天的歌,或将自己的歌发给我们,可以写句简短的话,我们会将音乐下面原文附上)

  

最近,杠杆游戏特别想写一个天马行空的文章。

    

我和朋友说,干地产、怼培训、促生育、反互联网帝国、改医疗……其实为的都是一个大目标,当然包括很多人说的“一切为了生小孩”,但格局不仅仅于此


1


干地产、怼培训、促生育、反互联网帝国、改医疗……一件接一件

    

我想先总结和阐释一下小标题的具体意思。


首先,针对地产的调控再发重磅通知,调控已经形成完整的闭环;


然后,义务教育”双减”意见,让我们迎来走出东亚怪圈的希望;


接着,《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不仅仅是一两个月前的提倡和允许生三孩,而是全面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全就是基本放开生育了;


最后,针对各大互联网帝国、数据帝国的隐私数据整肃、反垄断,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赚钱要有底线,个人的隐私和数据不容随意用于谋求暴利;


同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推进,医改深化……

    

先从最近的事情开始说。

    

第一,干地产。

    

7月23日,住建部等8部门发布了7月13日印发的《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主要从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以及物业服务四个方面切入,对房地产市场秩序进行全面规范。


    

此前一天,7月22日,韩zheng副zl出席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指出,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建部和央行分别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金融调控发表权威解读。

    

住建部在解读中表示,未来将对调控工作不力、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坚决予以问责,下一步还将加强房地产金融管控,完善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落实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坚决查处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违规用于购房。

    

央行强调,下一步,将继续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

    

从2020年的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管理,2021年搞22城集中供地、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一步一步,“房住不炒”的预期逐步加强,长效机制真的是建立起来了,在杠杆游戏看来,房地产调控实现完整闭环。


图表来源|大伟看楼市(特此感谢)

    

大伟看楼市统计,2021年截止日前(7月末),全国房地产累计调控超过320次,其中中央各部门的调控政策高达46次,2020年同期只有30次左右。

    

中央部委房地产调控同比超过50%。

    

在强大的调控体系完善之下,杠杆游戏注意到,连一向以房贷利率低于全国的上海,也上调利率了。有消息称上海首套房贷利率将从现在的4.65%调整至5%,二套房贷利率从5.25%上调至5.7%。

    

上海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住房赠与管理的通知》,通过赠与方式转让住房的,住房自转移登记之日起5年内仍记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

    

第二,怼培训。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大家俗称“双减”意见。


    

“双减”意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积弊甚深问题的一次系统性纠偏。

    

此前2018年发文说,对于民办幼儿园,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双减”的出台,其实早有铺垫。

    

当然,落实“双减”政策,必须直面现实,如何最大程度满足家长对更好更高教育的追求,而不是无视,甚至否定——东亚社会的应试怪圈,如何打破?

    

第三,促生育。

    

同样是日前,《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看这条新闻时,我和家人说,名义上计划生育制度还在,但取消了社会抚养费,入户、入学、入职都脱钩,其实基本也就是生育自主了。

    

第四,反互联网帝国。

    

无论是对资本的无序扩张整治,还是保护个人隐私,强调数据安全,特别是针对互联网帝国随意使用个人数据牟取暴利的治理、反垄断,拉开了规范我国市场经济公平秩序的先河

    

五,改医疗。

    

2021年初,国办发文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医改药改的深化,希望更大程度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

    

……


2


到底要干什么?

    

上述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一切为了生小孩——杠杆游戏觉得,格局小了,目标不仅仅于此。

    

具体一件件分析。

    

人生“加杠杆买房-投资-财务回报(自由)”,是挺美好的——杠杆游戏这几年也老说,不参与这个游戏,你更惨。挺悖论的,我其实觉得这样下去不好。

    

最终无论如何,能玩这个杠杆游戏的人,不会是多数。或者有些人玩的时机、投资的城市非常不利,想割韭,没想到自己就是韭菜。

    

多数人,特别是较大的城市,城一代其实为一套房都够累了,因为还有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甚至还有短暂的失业忧虑。

    

投资房产的目的,终究要“韭菜”来接盘,否则达不到目的。韭菜自然越来越累,同时韭菜本身越来越少。

    

这会造成至少4个严峻问题:

    

第一,韭菜越来越辛苦,社会分配等于越来越失衡。

   

第二,韭菜没钱消费,因为各种压力、支出太多,包括教育培训支出。导致的消费不振问题,长期困扰我们,对就业、经济的提振又形成问题。

    

第三,因为韭菜压力大,本身城市化、意识改变之后,人的生育意愿就下降,这一下更不想生了。

    

第四,上述压力之下,人心不古,对世道人心、公平正义造成极大伤害。

    

所以,房地产要逐步去杠杆,要让人不觉得第一套基本住房是压力;培训要治理,义务教育阶段要回归学校教育为主,最大程度减轻家长的负担和焦虑;医疗必须改,降低病患负担,让人有更健康的身体,可以更长时间劳动工作。

    

同时过度的培训、刷题,其实让所有家庭陷入“教育军备竞赛”,既花钱,学生和家长也累,最后提前学来的知识,和无限刷的题,对于个人思维的扩展、创新力的培养,几乎是无意义的。

    

而可以考好学校的人,依旧考好学校;考不上的,多数还是没希望

    

当大家陷入加杠杆炒房思维、“教育军备竞赛”后,生育率的提升更加不会有希望。


图表来源|中泰证券(特此感谢)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比2019年下降了18%,比刚刚放开二胎的2016年下降了30%多……

  

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为1.3,如果不改变,意味着每代人减少三分之一,触目惊心。

    

以后更加老龄化,别说缺乏创新人才,连基本的劳动力、韭菜都越来越缺乏。

    

于此,我们更加好理解,为什么要义务教育“双减”,杠杆游戏觉得还不够,高中应该早日普及,当ta念书到18岁后,再让其思考念职教大学,还是选择一般大学。

    

最后杠杆游戏想谈谈反互联网帝国。这不仅仅是市场秩序、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等问题,背后也是收入分配问题。

    

因为一个互联网、科技企业一旦变成数据帝国,其盈利的套路非同一般,动辄几何级的回报档次,自然其股东、管理层、员工的收入或股票回报惊人。

    

经济要追求效率,但个别行业的特殊暴利,建立在多数人的隐私被滥用之上,这样就不对了。

    

这样的“发财和成功”,也是错误的示范,小朋友、年轻人觉得去互联网大厂,或者创这样的业才是前途——可是,这对于技术创新、人类进步真的产生了根本性意义吗?

    

上培训班、刷题,考上还行的大学,然后羡慕这样的岗位,毕业后去干这样的工作,这好像是个恶性循环。

    

技术进步和真的创新我们不奢谈,这些大厂动辄都是996,你想想员工还谈什么生活,谈什么多生小孩?

    

所以,无论从提高生育率,还是培养和塑造更加自我、富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角度,上述举措,系统起来看,都是富有意义的。


3


一盘史诗级的大棋

    

综上,干地产、怼培训、促生育、反互联网帝国、改医疗……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生育,保持人口和经济活力,更是在下一盘大棋,一场深刻的国家治理改革和创新追求

    

这是一场逐步去“地产杠杆发财心理”,促进财富公平,维护靠劳动和科技、智慧致富世道人心的“调控”;

    

这是一场希望所有中国小朋友脱离无意义的“培训和题海军备竞赛”,更快乐,拥有更有开心童年的努力;

    

这是一场希望教育部门和家庭各司其职,让下一代更加适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更富创新精神,能有更多才艺和爱好的教育和人生起点培育的实验;

    

这是一场为自主生育创造更好条件的系统性努力;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维护个人隐私,防范信息数据被滥用,特别被不当商业使用谋取暴利的纠偏;

    

这是一场对只追求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分配拉大,对过去过分纵容互联网帝国的再平衡

    

这是一场希望降低全民医疗支出,提升全民福祉和健康水平的改革……

    

一个社会只有全民福祉高,从小更快乐,更尊重个性和爱好,才能谈创新;一个社会世道人心不能坏下去,投机取巧、全民杠杆不能无节制;互联网帝国、数据帝国不能随便拿公众的隐私、数据去牟取暴利,让少数人受益,扩大社会分配失衡;一个普通家庭,不能只是韭菜命,辛苦劳作不敢消费只为一套房子,甚至到不愿意生育的地步,还要担心看不起病、养不起老……

    

这便是上述系列动作的目的,在杠杆游戏看来,我们在下一盘史诗级的大棋。

    

种种动作,让杠杆游戏想起8年前重要会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0条改革意见。


    

犹记得当年看完60条内容,特别振奋,感觉特别有希望。

    

加上那一年前后,郑智上大手笔fantanfu;经济上一再说不搞大水漫灌,不走老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彻底改变……蜜月之年。

    

努力吧,让大家都有希望。


Ps:如果觉得文章不错,也请帮忙点个“在看”呗。杠杆游戏长期欢迎杆友来稿,我们有稿费哦,可加iwyyyz1投稿


任耀龙律师团队
为杠杆游戏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往期精选
近3亿元!百强房企支援河南,最新捐款榜单
小房企“穷”得只能退地了!宋都股份祸不单行
对比完美国,我们房地产确实太牛了!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解读
抱着小米大腿,不科技和特能吹,命运迥异!
率先!为什么是沪京广津渝?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杠杆游戏(头条号签约作者)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杠杆游戏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杠杆游戏知识星球“杠杆地产观察”,只给你有价值的楼市解读。


杆姐今天给各位杆友制作了最新一期,中部核心#122


为大家建立一套清晰的楼市判断逻辑,我觉得更重要。


每周五,我将为大家集中分析楼市近况,并分析下一步走势。


在分析过程中,我还会把我多年以来,总结的一些楼市规律、经济思考分享给大家。


杠杆游戏的知识星球,除了会制作“杠杆地产观察”,不定期我还会做一些大公司的财报解读,为股市小白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这个算是额外赠送的福利了。


购买了杠杆游戏的知识星球,还可以不限次数免费向杆姐提问,我会耐心解答。



最后,杆姐友情提示,按照知识星球的规定,购买之后不退费。所以请各位杆友慎重决定,考虑清楚后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