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岛探秘——自驾游前南之四
自驾游前南 之四
10月27日晚我们乘坐客货滚装游轮,连人带车经过两个小时航行,来到了亚得里亚海中的维斯岛,维斯岛是达尔马提亚海岸众多的岛屿中距离大陆最远的海岛之一。当然维斯岛还不是最远的,比它远的还有比色沃岛。除了本地居民,上岛的游客比较稀少,这可能与季节也有关系。我们昨晚游船经过的赫克尔岛就比这个岛要显得热闹许多,赫克尔岛是亚得里亚岛屿中最有名的度假胜地,比维斯岛名气大很多,我们之所以选择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一些的维斯岛,而没有选择游人们更喜欢去的赫克尔岛是因为我们除了自然观光以外,还要了解南共的二战历史。
这个岛以前一直是封闭的,在前南时代不对游人开放,它属于军事重地的海防要塞。我们今天在岛的西南角看到的星罗密布的军事防卫设施,沿海岸每隔几百米的暗堡、掩体、海岸炮、重机枪阵地、步兵阵地,还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地下指挥系统,有汽车进出的通道,厚达一米钢筋混凝土掩体和大铁门,可以防止飞机轰炸、核武器以及生化武器的袭击。
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
“举起手来,缴枪不杀”
这个岛的军事防御体系比起中国在黄永胜的家乡湖北咸宁建立起来的207战备地下指挥系统一点也不逊色。构筑坚固的防御体系凸显了这个岛重要军事地位。因为它正好卡在亚得里亚海的中间,在二战到冷战时期,对于面对不同阵营威胁的南斯拉夫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克罗德亚加入北约欧盟,军事防卫的范围已经纳入到北约的整体框架中,与隔海相望的意大利属于同门户兄弟关系,因此现在所剩下的就是它的旅游意义了。
维斯岛是亚得里亚海、甚至是爱琴海上很早就被古代航海者发现而经营的岛屿。我们昨天上岸的码头是维斯镇,镇上现在还有古希腊人的墓地、罗马人浴室的遗址,也有中世纪的教堂,我们现在住的科米扎小镇北边有一个教堂,南面有一个修道院,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维斯岛之所以为人所知,主要还不是它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而是它在近现代历史上扮演的作用。
上个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强盛起来以后占领了该岛。二战初期德意法西斯与盟军在这片水域多次发生过激烈的海战,现在环绕维斯岛水域深处仍然有很多被击落的飞机、舰艇的残骸。这里由于水质清澈,可以向下看得很深。维斯岛旅游项目中有一项潜水项目,就是潜到水下观看那些残骸,深受许多二战军事发烧友的喜爱。
当年意大利在维斯岛也曾经布防,1943年意大利战败,投降到了盟军一边,盟军占领了维斯岛,这时南斯拉夫大陆还是被德国纳粹以及亲纳粹的乌斯塔沙所控制。在南斯拉夫当时反纳粹的抵抗力量主要是“切特尼克”和南共游击队,这两支武装本身是水火不相容的。盟军方面与这两支武装都有接触,在经过权衡考虑之后,觉得南共游击队战斗力更强,也更加坚定不妥协,于是选择了后者,把宝押在南共一边。
对于二战成果,铁托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们的解放是我们自己的成就”。这句话当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比较起其他东欧国家来,铁托还有些资本的,毕竟到1943年意大利投降后,南共靠解除意军的武器装备迅速发展起来的人民军已有30万人,并解放了一半以上的国土。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盟军同意以最大限度地规模向南游击队提供物质和装备,盟军的海空军力量可以保证维斯岛的安全,于是这里就变成了一个装备集散地,到1944年铁托已经拥有50万人的武装力量,是东欧共产党中除苏联外最大的一支军队,有很大成分就是靠意大利投诚军队的武器和盟国提供的装备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通过维斯岛转运的。
1944年铁托把自己的总部从大陆迁到了岛上,隔着海指挥南共人民军活动。从44年春天上岛到10月间,这里是南共中央委员会的驻地。我们站的这个位置就是胡姆山的山腰,里面有很多洞穴就是南共中央的大本营,对面山的那个洞是反法西斯人民委员会的所在地,那边那个洞是南共电台和通信联络总部。山下基本上是他们的活动场所。这里的大石头上还刻有当时的标语,“人民、铁托、党,战无不胜!”之类的字样。
二战期间留下的标语
铁托在这里度过了他掌权之前一个关键时期。还在这个山洞里召开过南共五巨头会议。现在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的五巨头照片就是在这个山洞里拍摄的,这五个人分别是:铁托(克族)、兰科维奇(塞族)、吉拉斯(黑山)、卡德尔(斯族)和巴卡里奇(克族)多个民族的领导核心。1944年盟军大反攻,德国全面溃退,铁托随着苏军进入贝尔格莱德才离开了维斯岛。打一个中国人熟悉的比方,就像毛泽东进北京之前住在西柏坡一样,这个地方就是前南斯拉夫的西柏坡。
一行人在南斯拉夫的“西柏坡”
除了南共在这里建立根据地以外,盟军在这里有一个飞行中队,配备有小型轰炸机,对大陆境内的纳粹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这些空军一方面保护维斯岛附近的制空权,同时也是对南共机关的掩护。正是在盟军的帮助下,铁托的武装第一次在维斯岛上建立了自己的空军和海军,南人民军海空军最早的几艘舰艇几架飞机都是盟军赠给的。
当然后来大量的飞机军舰主要是苏联人给的,南斯拉夫加入苏联阵营后与西方不睦。这里面除了有两个阵营意识形态的原因外,主要是在迪里亚斯特的归属问题上铁托对大国操纵南斯拉夫利益的不满。在这种背景下维斯岛便成为反西方的国防前哨。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西方世界。我们看到维斯岛要塞防线都是冲着西面的。
瞄准海面的大炮
1948年在第二次情报局会议上苏联对南斯拉夫实行政治围攻,之后铁托被斯大林革出教门,苏南关系破裂。铁托当然懂得不能长期两面树敌,两害相权取其轻,为了摆脱孤立的状况,他一方面向西方示好,另一方面发起不结盟运动。所以这些设施一直保持到前南瓦解、克罗德亚独立,南人民军才从这个岛上撤离。
维斯岛开放时期并不长,知道的人不算多,但是它的旅游颇具特色,除了自然风光,有鹅卵石沙滩、海水清澈外,可以从这个岛到一些人少有居民的其他小岛上,有从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一直到近现代各个时段遗迹和建筑。它有两个港湾,东头的叫维斯湾,是大船停靠码头,通往各地售票处就设在码头旁边。但是现在是旅游淡季,镇上显得很冷清。它的西端就是我们所在的科密扎镇。这里以特色民宿而著称,我们昨晚住的小楼,整洁温馨,有一应俱全的做饭餐具,是一个适合较长时间待下来慢慢品玩的地方。
科米扎镇,海面上的游艇星罗棋布
现在科米扎镇已经超过维斯镇成为小岛的第一大镇,不过也就一千多人,我们在山顶上看好像建成区域颇有规模,实际上都是为接待游客而修建的,季节性很强,从11月到来年4月间大部分都是闲置的。从科米扎到维斯镇有一条盘山公路,有17公里的路程,我们带车上岛来往两个镇之间很方便,居民通行是有公交车的。
在岛的南边还有一条比较平缓的道路通往铁托总部,是盘山公路没有修成之前的要道。西边都是种植的葡萄、橄榄、柑橘和柠檬。很多农户的葡萄园边上摆放着一个酒罐,表示可以进去品酒买酒。这个岛上的Rakiya(一种全南地区流行的自酿果酒)口感非常好,商务人士都知道在前南地区谈生意有一句俗语,“没有Rakiya就无法说话”。这是一种口感比较甜葡萄酒,但是后劲很大,需要慢慢品尝。我和江漫两人不明就里地一饮而尽,结果很快就成了两个红脸关公。
这里的地方美食以海鲜最佳,只是现在旅游淡季,大多数餐厅挂牌歇业了。包括我们在网上查到的慕名而来的海鲜餐厅也没有开门,但是好在维斯岛人的热情好客以及旅游地的习俗不愁找不到吃的。中午的时候我们在一家鲜花铺地藤蔓搭棚农家吃了一餐非常可口的有点像东北风味的血肠、土豆泥、酸菜包肉馅家常菜。在这个农家院子的墙上看到1944年盟军空军驻地的字样,前面平缓的谷地现在种满了葡萄,以前没准就是飞机场和跑道呢。
在岛的东头还有一个1815年拿破仑战争时候的要塞,是英国人修建的。当时英国人为了遏制法军在地中海的活动在这里设有一个据点,那时候的海军指挥官是纳尔逊上将。现在要塞上面还飘扬着英国国旗,下面的小岛可以控制住维斯湾的湾口,地形险要,风景优美,更好处在于游人很少,除了我们一行人,再无他人,在晚霞的映衬和海风的吹拂下,每个人都过足了拍照瘾。
现在有的旅游书上说,维斯岛是克罗德亚沿海比较贫穷的岛屿,我们感到岛民们的日子过得悠闲惬意。不巧的是我们在岛上住的两天恰逢周六周日,岛上一处设施由于维修导致跳闸停电,换不了当地货币,而饭店和超市又不收欧元,后来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在一家小超市换了一些库纳总算解决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