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君谭验:微生态制药中美资本流向有很大不同,未来 3~5 年将有大量新药涌现
2007 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将投入 1.15 亿美元正式启动酝酿了两年之久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旨在收集跟人体相关的所有微生物基因组,探讨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对人体的影响,从而帮助了解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这一计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首先,研究人员针对超过 900 种在人体寄居的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描绘了人体微生物的全景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启了“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HMP2),开始探究微生物与人体的健康或者疾病之间的关系。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开始后,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也相继开展了微生物组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落与多种疾病存在相关性,不仅是传染疾病和胃肠疾病,还包括肿瘤、早产、代谢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等。技术的突破,带动了近年来微生态制药领域创业的兴起。
围绕微生态制药行业,生辉专访了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知君”)创始人谭验。
未知君成立于 2017 年,是中国首家专注于肠道微生态治疗的 AI 制药公司,借助生物信息分析及 AI 技术,针对当前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出微生态药物。
目前,未知君已与国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开展了肠道微生态合作治疗,包括 “菌群移植与抗 PD-1 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菌群移植胶囊应用于伴有胃肠道症状的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和“基于菌群移植技术探索肠道微生态环境在 1 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价值的临床研究”。
测序和 AI 两大神器加持
生辉:是什么契机使您创办了未知君这家公司?
谭验:首先是科学界和医学界认知上的突破。受益于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微生物组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发现,现在,行业内把肠道微生物组称作人的第二基因组,认为人的基因和肠道微生物的基因联合起来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态。肠道微生物也被称为人体 “被遗忘的器官”,也就是将肠道微生物组定义成一个新的器官,这个“器官” 是指肠道微生态调节着人体的各大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微生态制药涉及的疾病是非常广泛的。同时,肠道微生物或肠道微生物组可以被视为一个新的或者一系列新的药物靶点,一方面微生物本身可以成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药物品类,另一方面,肠道微生物也为我们提供了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的机会。
其次,从商业上来讲,我认为任何一次生物技术的进步都会催生应用方面的新公司。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中国催生了华大基因,在美国则催生了 Foundation Medicine;在我创业开始的时间点上,我认为人体微生物组计划延展出来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也同样会催生检测和制药两个大的赛道,同时,从市场需求或者现有公司规模来讲,制药的机会是大于检测的。因此我们当时选择依托于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进入了微生态制药的领域。
生辉:未知君是如何通过干预人体的微生态来治疗疾病的?
谭验:微生态制药可以分成几个种类,第一种是肠道菌群移植(FMT);第二种是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形成组合,也就是配方菌;第三种是对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产生特定的物质;第四种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物质,例如小分子或肽类来进行治疗。未知君的主要产品包括 FMT 全菌胶囊和配方菌胶囊。在 FMT 全菌胶囊的制作流程上,首先我们需要通过 130 多项的检测来确保供体的健康,其中包括 80 项血液检查及 50 项粪便检查,并保证捐献样本中不包含有害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在得到样本以后,我们会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尽可能多的把样本里微生物的全体提取出来,并且保证这些微生物的活性,之后对它进行浓缩并灌装到肠溶性胶囊里,为患者治疗疾病。
生辉:未知君的定位是“基于 AI 的微生态制药”,AI 在微生态制药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谭验:人体内的肠道微生物超过 1000 种,菌株数就更多了,我们需要从海量的菌群里面去找到真正对疾病有治疗作用的菌株。传统的药厂在没有测序技术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大量筛选、培养、测试成药性来寻找可治病的菌株,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能够成药的菌株并不多。测序技术其实是把肠道微生物变成一个系统性的对象,通过数据建模、机器学习的方法去找出哪些菌与疾病治疗间存在因果关系,找到以后再定向地把这些菌给分离出来,最后成药。AI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就是帮助降低维度、减少数据“噪音”,去找到那些真正有效的关键菌。
生辉:您认为未知君在行业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谭验:我们的优势基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才梯队,我们公司汇聚了大量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微生物、制药以及临床领域的人才,核心团队由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际顶级名校和知名研究机构的科学家组成,具有辉瑞、施贵宝等国际药厂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研发工作经验。
其次,我们打造了两类平台:人工智能(AI)平台和生物技术(BioTech)平台,这两类平台又可以细分为多组学计算平台、关键菌发现平台、微生物知识库平台,以及培养组学平台、动物模型验证平台、微生态药物生产平台。这六大平台解决了我们对临床或者公有数据库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以及后续成药和临床的问题,帮助我们实现微生态药物研发的完整闭环。
第三个优势在于,我国微生态制药行业以及我国人体微生态研究的起步时间和欧美国家差不多,从基础科研水平上来讲,我国与其他国家是齐头并进的。未知君立足于国内,一方面在设施水平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依托于国内丰富的临床资源,我们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收集的临床样本数量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初创公司在五六年内收集的数量,这也有助于我们通过自有算法来开发药物。
布局肿瘤治疗、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三大领域
生辉:目前未知君在临床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谭验:未知君目前已与国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合作,覆盖了肿瘤治疗、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三大领域。其中包括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展的“菌群移植与抗 PD-1 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与上海新华医院开展的“菌群移植胶囊应用于伴有胃肠道症状的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医三院合作开展的“基于菌群移植技术探索肠道微生态环境在 1 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价值的临床研究”。
其中,FMT 和 PD-1 的联合治疗目前国际上一共只有几例报道出来,未知君是国内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我们主要从提高 PD-1 治疗有效性或降低毒副作用两大方向来切入。在这几个临床项目中,我们目前已经观察到,不管是菌群在患者体内的定植情况还是患者在相关症状上的改善情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概在今年下半年会有更多的有效性数据公布出来。
生辉:未知君之后会不会探索更多疾病领域应用肠道微生物技术?
谭验:会。根据目前对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肠道微生物主要是与代谢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相关。我们在扩展适应症的时候也会参考这些研究,之后可能会更进一步地去探索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我们最近在和日本的药厂一起探讨微生态药品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我们会逐渐拓展的方向。
生辉:未知君在 2019 年连续获得了两次风险投资,2020 年未知君在融资上具体有什么样的计划?
谭验:下一轮的大规模融资会在我们获得临床批件之后,在今年我们可能会进行一次 B + 轮融资,主要是以战略投资方和一些长期关注我们的投资机构为主。
微生态制药或有千亿级前景,发展仍需政策引导
生辉:在创业的过程中,未知君遇到了哪些难点?
谭验:从研发方面来讲,国内不管是微生态制药本身还是药物研发,相对于欧美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制药产业链上,有很多细分领域缺乏相关服务商,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打造完整的平台。
其次,微生态制药属于新兴的领域,因此我们在开展临床合作时还需要加强与医生及科技工作者的沟通和合作。随着国际上肠道微生物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布以及行业发展的日渐成熟,医生对肠道菌群移植的认知度愈发提高,我们的临床合作进行得越来越顺畅。
最后一个难点来自监管方面,2016 年美国 FDA 已经针对 FMT 药物出台了很明确的监管方案,国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文件出台。不过,去年国内有一个单菌药物取得了临床批件,监管机构对于微生态制药行业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生辉:微生态制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商业资源的投入,您认为微生态制药行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谭验:这个行业的基础科研起点大概是 2007 年到 2008 年左右,商业化的起点可能在 2013 年到 2014 年左右,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是美国 FDA 在 2016 年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微生态制药行业的监管和申报措施,标志着这个行业在监管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美国目前大概有三四十家以上的微生态制药公司,头部的有十几家,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从科研、商业化、融资、资本市场以及创业公司与大型药企间的合作这些角度来看,美国的微生态制药行业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也为行业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在融资流向上,国内与美国存在很大的不同。美国对于微生物领域的投资有 “二八” 的划分,也就是说 20% 的钱投向微生物相关的检测企业,80% 的钱投向微生态制药企业,但在中国基本上是 “八二” 的划分,甚至还要更极端一点,有大量的资金投向检测领域。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微生态制药,基本处于接近临床或是临床早期的阶段。
在国内,目前不管是监管还是资金的投入都还处于早期,但发展比较快,最近也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体微生态的公司涌现;从国家层面来看,微生物组相关的一些科研计划也会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
生辉:这个行业未来可能将会达到多大规模?
谭验:我们内部做了一个测算,根据已经发表的文献确定与肠道微生物相关的几类主要疾病,将这些疾病领域视为未来的潜在市场,因为不是所有患者都会选择微生态治疗,所以我们假设了一个转化率,得出微生态药物可渗透的市场空间大约有 1000 亿美元,当然,这是远期的前景。就近期来讲,如果只计算那些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或在研发时有临床数据支持的一些疾病,将这些疾病的市场规模乘上一个转化率,大概是 500-600 亿美金的规模,这是在短期内能够触达到的市场。因此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未来的想象空间是很大的。
(来源:未知君)
生辉:您认为微生态制药走向广泛应用的时间点大概会是什么时候?
谭验:据我们了解,大概今年会有一到两款的微生态药物取得美国 FDA 的药物上市批件,预期在明年应该就会有经过美国 FDA 批准的、真正意义上的微生态药物进入市场。我个人认为在未来三到五年,会有大量的微生态药物涌现并且真正的去触达病人,满足医疗需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