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半年8条管线,这家新药0-1孵化初创能否成为中国的「BridgeBio」?丨专访苏州沃生

生辉 生辉 2022-04-27


85 后的孙巾荃,是生物医药圈的一个非典型创业者。她博士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表观遗传学,不过有趣的是,她还在美国律所从事专利申请以及在高校专利办公室推进技术转化工作,负责过团队招募、商务推广、公司创办初期组织和技术支持事务。


此前,她联合创办了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孵化而来,专注于开发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创新疗法。


图丨沃生创始人兼 CEO 孙巾荃博士(来源:受访者提供)


以上的经历为她带来了丰富的技术转化经验,也为创办苏州沃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沃生")埋下了伏笔。2021 年,孙巾荃正式创办沃生,并担任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创新药开发孵化的平台型公司,聚焦于新药研发的 0-1 阶段,桥接项目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阶段。


沃生的发展模式类似于 "中心辐射",顾名思义,其底层逻辑是基于多个项目共性的底层技术,在同一个中心主题下,团队通过调动资源支持多个不同细分方向的项目,甚至可以根据项目特色剥离分拆公司运营。该模式可以充分共享母公司的资源,提升新药研发效率,系统统筹每个子公司或者子项目的发展。


在美国,该模式已有较为成熟的验证:BridgeBio Pharma Inc(以下简称 "BridgeBio")。该公司一路走来光环无数,顶级风投背书、一举摘下 2019 年 "年度最大生物科技 IPO" 桂冠、拥有超 30 个在研项目、两款药物已经获得 FDA 批准上市、旗下新药 Nulibry 是 FDA 批准用于 A 型钼辅因子缺乏症的首款疗法...


"我们的商业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类似,不过与 BridgeBio 不同的是更植根于中国医药的生态土壤。在类似 “中心辐射” 模式指导下,我们将通过转化医学逻辑,并尝试用系统的数据化方法论探索创新药研究的新范式。" 孙巾荃说。

"新药 0-1 阶段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一种新药从最初发现先导化合物到最终上市,需要经历漫长且复杂的 "马拉松" 过程,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据 Tufts Center 统计,一款新药上市至少需要 10 年,平均花费高达 20 多亿美元,其中大约只有 10% 新药能获批进入临床,最终只有更小比例的药物分子可以上市。


"从头开发一款创新药,成功率大约只有 5%,比买彩票中奖稍高的比例,代表着新药研发的高风险属性。我们希望把这个成功率提高到可以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区间,实现可持续循环。我们尝试通过系统性的方法论突破偶然,力图实现持续的输出,控制整个系统中失败的风险。" 孙巾荃说。


对于沃生而言,降低风险的一个方向是聚焦新药研发马拉松中的某一段 "路程",比如说选择 0-1 阶段,也就是从实验室到 IND 阶段,缩短参与到其中的过程。这本质上需要系统性思维打底,以此考虑和制定在研项目的整体开发策略。


(来源:沃生生物)

"新药的研发需要全方位的整体衡量,数据、专业人才、资金等等缺一不可。" 孙巾荃告诉生辉,“新药从 0 到 1 阶段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要尽可能规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需要重视数据的力量。

两大数据库雏形基本完成,已搭建 8 条管线

如果说系统性方法论是沃生选择靶点的最核心的底层逻辑,那么数据库就是其判断靶点的基本依据。无论选择哪个靶点,搭建何种管线,都需要数据库作为 "地基",以此提高新药临床前研发的成功率。

生辉了解到,沃生靶点数据库 TDLinkTM的雏形已经基本完成。

TDLinkTM 是靶点与疾病关联数据库,通过深入挖掘数据、构建现有数据之间、人才之间的关联而产生。沃生的药物研发会基于该数据库,进行赛道式的突破,最终在一个细分领域进行排序选择。

整体来看,数据库将与系统性思维以及转化医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基于系统化思维,通过数据驱动筛选出合适的靶点,输出相关管线,实现研究到产业的转化;同时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会再循环优化靶点选择,反哺前期的研究和靶点选择,不断动态优化,筛选出更具有临床价值的管线。

图丨数据驱动的开发方式(来源:受访者提供)

孙巾荃透露,数据库搭建完成后,会基于数据库对所选靶点进行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排序(排序方式是基于转化医学逻辑列出条件),寻找最适宜进行技术转化和落地的靶点。我们的排序标准是寻找最适合进行转化或者成药的靶点,并非只是科学机制如何完美展开。

这个标准就相当于一个数轴,轴的起点是 0,而要寻找的靶点就是最接近 0 的值,这个转化点本质上可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如果太靠左,靶点过于早期,产业化潜力还不成熟;太靠右,靶点太过成熟或者火热,竞争激烈,对病人的 add-value 有限。无限接近 0 点代表转化潜力初步验证,但还未完全成熟的靶点。

"创新药研发没有金手指也没有万金油,我们当下寻找靶点的工作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老黄牛式的耕耘过程,通过数据库对比筛选靶点,连接起基础研究和转化工作;再通过人工分析、湿实验验证,对数据逻辑进行迭代和优化。"

数据库也是转化医学的基础。比如说,在决定转化实验室研究成果时,通过数据库进行搜索验证;同时也可以基于数据库完成引进潜在靶点的差异化或者挖掘该靶点更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实现管线价值的增值,然后选择合作开发或者转让管线。

从管线进展来看,上文提到的 TDLinkTM 数据库已经开始动态输出了一些管线。生辉了解到,沃生现在内部已经建成 6 条在研资产,同时还推进 2 条外部合作管线,其中 1 条管线现正在洽谈对外合作 / 转让。

METAomicsTM 是沃生战略创新部主导的一个合作项目,终极目标是把人体生物学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全息投影,最终可以解决数据割裂性,获取一定量级的系统性高质量数据。孙巾荃告诉生辉,这是一个长期项目,沃生已与高校教授达成合作,利用多种先进的组学技术收集多维度数据。

图丨在研管线(来源:受访者提供)
“训练有素,躬身入局” 的复合型团队

支撑沃生技术创新、搭建数据库、推进转化医学以及源源不断开发新资产的一个重要基础正是其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复合型团队。

据介绍,沃生团队具有丰富的科学转化资源以及转化经验。团队核心干将为50/60 后与 70/80 后的搭配,其中研发团队总监及以上级别在阿斯利康、BMS、先灵葆雅等知名跨国生物医药公司拥有 20 多年的研发经验。

生辉了解到,沃生团队由组织运营、战略创新以及药物研发部门组成。其中运营团队曾服务于全球集团化企业,拥有超 17 年跨国运营经验;战略创新团队专注于探索前沿技术,包括上文提到的多学科交叉的多组学平台,该部门将为沃生储备前沿技术,是沃生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所在;

药物研发部门由中美团队组成,涵盖新药研发的化学、生物学、转化医学、运营、生产质量控制、临床战略及申报等各方面专长。其中中国团队充分发挥效率优势,主要负责临床前开发,美国团队则主要负责转化医学和相关申报工作。

图丨沃生中国团队(来源:受访者提供)

孙巾荃用 “训练有素,躬身入局” 形容沃生的团队成员。

现阶段,沃生已聚集了一批具备这种素质的团队成员,他们脚踏实地,勤奋肯干,不断用专业的态度、扎实的能力去搭建 FIC 新药研发的 “苗圃”,助力中国创新药的突破。

孙巾荃告诉生辉,沃生团队研发经验丰富,同时又能够俯身干实事,快速将实战经验转化为具有价值的新资产。

据悉,短短 8 个月,他们完成了运营以及研发核心团队的部署,并通过专业的项目尽调搭建了 8 条 FIC 管线。

成为中国的 BridgeBio?

除了上文提到的自研管线外,沃生的另一模式是与科学实验室合作孵化出一系列具有全球价值的创新资产。

沃生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孵化项目。一是机构层面的战略合作,今年 5 月,沃生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慧湖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建技术转化实验室,孵化创新项目。公开资料显示,慧湖药学院由一批海归科学家成立,具有鲜明的产业转化属性,包括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产学研一体等,具有国际化视野。

二是,按照项目发展阶段分类推进,如果对科研项目接近 0 点的项目,与教授合作研发,资助科研经费,推动有转化潜力的项目进行产业化;如果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可能会以直接购买或者获得授权许可方式推进产业化。

这是沃生商业模式的一部分,这种模式实际上已有迹可循,这类似于在美国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的 "中心辐射" 模式。

前文提到的 BridgeBio 是以这种方式运营的一家上市公司,专注于遗传性罕见疾病,现市值约为 75 亿美元。具体来说,该公司将药物开发和独特的公司模式相结合,通过建立多个子公司推动早期科学发现快速转化为治病的药。

在这一模式下,每家子公司可以共享母公司资源,同时各自专注于更擅长的业务,极大加快研发效率。根据该公司 2019 年报显示,BridgeBio 旗下已有 8 家全资控股子公司,17 家实际控股公司。

今年 2 月,BridgeBio 旗下子公司 Origin Biosciences 的新药 Nulibry(fosdenopterin)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 A 型钼辅因子缺乏症(MoCD),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通常为严重脑病和顽固性癫痫发作的婴儿,起病急,死亡率高;今年 5 月,FDA 加速批准 BridgeBio 旗下在研 Truseltiq(infigratinib)用于治疗胆管癌。

图丨BridgeBio 的策略(来源:BridgeBio 官网)

" 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单项技术或者产品一闯天下的局面已然过去了。在美国医药生态中,BridgeBio 能够成立很多单项目公司,而在中国这种方式并不十分适用。我们的方式会更倾向于设立主题公司,剥离小型执行团队和围绕主题布局的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共享沃生平台的通用模块,这样的公司在中国的产业生态下会有更高的成功概率。" 孙巾荃说。

基于中国独有的医药产业生态,沃生的 “中心辐射” 与 BridgeBio 不尽相同,前者在方法论和数据认知上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也更植根中国生物医药土壤。比如说,同时搭建靶点数据库和前沿组学数据库,覆盖生物数据的不同认知角度和维度,并作出独有判断;提出 “零点理论”,即基于系统性考虑,根据数据库选择更趋于零的靶点推进转化医学,零点就是数据库筛选基础上最具转化潜力的节点。

对于沃生的发展规划,孙巾荃坦言,我们希望未来 2-3 年搭建起 “数据 + 转化 + 研发” 的团队,然后将更多有潜力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进临床,开发更多有价值的管线,论证管线价值、并实现一些交易。同时,融资节奏也会配合组织架构和管线开发进展。

-End-


【往期】
独家专访丨港科大团队丨全脑基因编辑
Ginkgo被做空丨巨大骗局?丨被指“左手倒右手”
真化学丨诺奖花落不对称有机催化丨革新制药方式

mRNA丨生菜变疫苗工厂?丨食用疫苗

Nature特评丨mRNA疫苗发展史丨谁贡献最大

最新RNA编辑工具丨Cas7-11丨业内人士评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