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给不看戏的你

陕西戏曲广播 秦之声 2023-06-28

三百六十行中

有这样一个行当

名曰梨园

弟子众多

他们可以瞬间变幻成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

在方寸间

谈情说爱、征战沙场、翻云覆雨

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

全部汇聚于

那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中

你看那

包青天铁面无私铡恶人

杨家将精忠报国洒热血

红楼梦温情道尽兴衰史

忠义人痛舍亲生保孤儿

王宝钏苦尽甘来大登殿

还有那

牛郎织女天河配

白蛇许仙断桥泪

慧娘裴生游西湖

……

无论你是学识渊博的文人雅士

还是目不识丁的布衣农夫

抑或是咿呀学语的稚嫩顽童

在梨园弟子声情并茂的演绎中

知礼、晓义、明事理

千百年来相生相伴

如鱼水

昔日的大众宠儿万人迷

由于种种原因

成了今天的阳春白雪

甚至被贴上了落后保守的标签

被人疏离

尤其是绝大多数年轻人

对这一行当更是没有概念

可每当看着演戏

人山人海的场面时

又不禁疑惑、感叹

一连串的问号涌现在脑海

因为不了解

所以不喜欢

似乎找到了一个答案

今天所呈现的

是戏曲幕后的一些点滴

希冀对这个行当不了解的朋友

走进来

看一看梨园人真实的日常

他们

戏曲从业者

吃得下粗茶淡饭

咽得了山珍海味

住得惯地铺软床

豪华的舞台上他们翩翩起舞

简陋的土台子他们演绎古今

汗水泪水血水

浇筑成他们不一般的身躯

后台里痛彻心扉

上台时若无其事

他们中

有人花开盛放一路奔跑

有人终其一生

不过是他人的绿叶

卸下浓墨重彩

他们亦是常人

酸甜苦辣一样都少不了

在观众眼里他们是角儿

在父母心里他们是孩子

之前所接触的一些戏迷观众

有的把戏当作了业余爱好

为枯燥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有的把戏当作了精神支柱

支撑着羸弱的身躯奋力奔波

漆黑的夜空

因戏而光亮

现代化的剧场虽然被

各类会议其他演出所占用

但戏曲依然因为它

固定的受众群体

而有一席之地

虽不敢与它辉煌时同日而语

随着现代化手段的大量运用

像水牌这样的手艺

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偶尔有之

竟也成为剧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引人驻足

遗憾的是

给易俗社剧场写水牌的人走了

他叫朱西省

古色古香的易俗社剧场

2009年冬秦腔进京时的场面

无论走到哪里

那一声乡音是永恒的挂牵

这个节庆那个活动

戏曲依然是主角

高陵农民戏剧节现场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宝鸡演出

陕西省文联送戏下乡

下到最基层

陕西戏曲广播开播

华县体育场

“肖派”传人李淑芳获得梅花奖后

回村为乡党们演出

那晚突然停电

化好妆的演员们静静地等待

来电后登场一直到凌晨

城市一隅也有秦腔的身影

尤其是逢年过节时

笔下生花

这花可以是书画大家的翰墨飘香

也可以是文学巨匠的一往情深

还可以是梨园弟子的华彩瞬间

无论是儒雅的小生

还是端庄的青衣

抑或是粗犷的花脸、诙谐的丑角

长短不一的几支笔用无声的语言

便可让素面朝天的演员

转眼化身为戏中的传奇人物

柳叶弯眉、烈焰红唇、白脸奸雄

万千变换的脸谱

让观众无不惊奇、惊叹于

传统戏曲所带给他们的震撼

俗话说

人不可貌相

而戏曲舞台却是反其道而行

观众通过一张张生动的“面孔”

识别善恶,辨清真伪

并跟着剧中人一起哭一起笑

霎时间

恍如隔世

再醒来

已是千年

南郑县剧团培养了四五十个娃娃

使得汉调桄桄的传承有了希望

易俗社卢利华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师大庆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娄华

易俗社田平、王毅

秦腔名旦齐爱云


儿时的你是否也被长辈们抱着

在台下看一场戏

好奇的你

问这问那

甚至被花脸的面孔吓得直哭

虽然看不懂

却已将戏曲的种子埋在心田

长大后不知哪一天

它竟然

发芽、生长、开花

易俗社韩利霞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柳水涛

那年冬天

李娟进京演出秦腔现代戏

《桥弯弯月圆圆》

谁知发生了演出事故

道具桥毫无征兆地分开了

她被重重地摔下

瞬间爬起、继续演出

直到戏散

李娟被送进了医院

那一场掌声格外响亮

经久不息

三意社张涛

三意社侯红琴

三意社柳雅莉

易俗社张萍

戏曲旦角常用的鬓

就是这样被刮出来的

图为易俗社冯爱丽、郝婷婷

易俗社彭亚玲

戏曲行三白

搭领白、水袖白、厚底白

为此,师傅们格外留心

易俗社黄荣庆

整齐摆放的盔头及道具

得益于幕后人员的细心与勤劳

戏曲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就在于

涉及的领域异常广泛

舞美、道具、灯光、音响

服装、化妆、音乐

以及临时雇佣搭台子的人

要么说

这一行尤其讲究一棵菜的精神

缺了谁

都不能称之为一台完整的戏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邓增奇

乐池中的乐师们也经常能赢得观众掌声

大荔县剧团团长何满堂

上下场口的背后

是一条狭长的通道

演出时

百十号人自由穿梭

各自准备着

像极了时光隧道

穿越古今

年逾古稀的弦板腔老艺人丁碧霞

不仅要自己登台

还要操心演出前的各种事宜

对戏

易俗社王宏义、李卫平

饮场的旧习俗虽然没了

但为了台上的精彩

上场前抿几口水

是很多演员的习惯

当然,还要伸展一下筋骨

易俗社韩磊

宏蕾

一个被陕西戏曲广播发现

并深入报道过的剧团

那是在2007年

长安引镇

一个破旧的废弃的影剧院

成了团长郭宏继和一众娃娃们的

大本营

日子艰苦、条件简陋

依然挡不住他们学戏、演戏的热情

如今

影剧院还在

宏蕾经历了媒体关注、名家支持

企业收购之后

消失于大众视线

让人欣慰的是

当年的娃娃们

现在出落得大方得体

能耐长了不少

有去院团继续攀登艺术高峰的

有转入幕后当教练、化妆师的

也有彻底转行做了其他的

当年的秦腔神话虽然不复存在

但那股子精神依然在延续

并蔓延在了各方舞台

宏蕾当年的生存环境

与省市院团相比

基层剧团的生存环境确实苦

每逢演出

背个铺盖卷就远走他乡

甚至还带着自家的锅灶米面

一去就是几个月

一天两三场戏

妆都来不及卸

以至于原本娇嫩的脸

粗糙了许多

不管怎么辛苦

一碗可口的燃面便解了乏

酷热、阴雨、大雪、狂风

天气似乎与他们

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因为一旦登了台

他们就不再是他们了

而是舞台上

万能的戏中人

艺术给人以力量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却深入骨髓

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

戏曲不知影响了多少辈人

即便时过境迁

它不再年轻

不再万众瞩目备受欢迎

却仍然值得我们为它喝彩

因为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可以不喜欢

但必须心存敬畏与尊重

当然

真心希望有那么一天

你愿意了解并喜欢上它

……

文/刘勇

图/刘勇、张静

图片拍摄时间跨度自2006年开始至今

全梁上坝节目完整视频…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柳萍、李小雄、韦小兵、关佩

全梁上坝 | 秦腔《教学》任小蕾、李淑芳、邵英

全梁上坝 | 秦腔《曹庄劝妻》李东桥、卫小莉

全梁上坝 | 秦腔《五典坡·赶坡》窦凤琴、丁良生

全梁上坝 | 经典唱段《霸王别姬》《珍珠塔》《锁麟囊》白燕升

全梁上坝 | 秦腔《再续红梅缘》李梅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齐爱云、韦小兵、张武宏

全梁上坝 | 秦腔《苏武牧羊》屈巧哲、王玮

全梁上坝 | 秦腔《花亭相会》马友仙、马桂英

全梁上坝 | 秦腔《游龟山·藏舟》齐爱云、张武宏

全梁上坝 | 小品《当家小花旦》刘军、邓思远、马琼

全梁上坝 | 秦腔《火焰驹·花园卖水》侯红琴、张涛、王战毅

全梁上坝 | 秦腔《三滴血·路遇》韩利霞、王宏义

全梁上坝 | 小品《晋信书外传》高帆、杨瑶

全梁上坝 | 秦腔《火焰驹-表花》边肖、杨升娟

全梁上坝 | 秦腔《五典坡-探窑》王新仓、赵扬武、梁玉、王建力

全梁上坝 | 开场《盛世秦声》 演出: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

全梁上坝 | 秦腔《木兰从军》  表演:惠敏莉

全梁上坝 | 秦腔《看女》片段  表演:康亚婵、翟博

全梁上坝 | 少儿戏曲《梨园新蕾》演出:三原县新兴镇柏社小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