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声

其他

“碗碗腔王”李世杰:不要等到我们这辈人都死了(附《卖杂货》精彩视频)

提起李世杰那在碗碗腔皮影界算得上出类拔萃的艺术大家1934年的农历正月他出生在渭南龙背乡上太庄村7岁随父李映凯学艺12岁唱红了渭河两岸华山周边初出茅庐却一鸣惊人被人誉为“十二红”20岁成了德庆皮影社台柱子作为最年轻的一个社员曾连演两月不唱重复戏从而红遍了整个西安城22岁被马健翎看中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李世杰先后在《秋菊打官司》《侠客行》《关中秘事》等影视剧中担任碗碗腔配乐演唱指导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碗碗腔戏曲并赢得了“碗碗腔王”的美誉李世杰唱戏唱啥像啥唱谁像谁生、旦、净、丑各异喜、怒、哀、乐分明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听李世杰唱戏不管是声腔还是情态给人的是一种美的享受绝非那种干唱蛮喊硬挣给听者带来的感官刺激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是他发现了我在这方面的天赋一出戏我看一遍就能学个八九不离十当时学习碗碗腔就是为了吃饭因为唱一次可以管四顿饭并且住宿条件也好现在若不设法保护咱们的皮影就要完蛋了不要等到我们这辈人都死了那艺也就被带走了李世杰《卖杂货》碗碗腔皮影戏编辑/刘军
2020年3月13日
其他

余仙花:演戏脱俗规矩“一勺一碗”(附精彩视频)

余仙花生于1941年陕西临潼人临潼剧团旦角名家1953年开始学艺师从刘化中、凌光民等她勤奋好学戏路较宽小旦正旦老旦无不胜任演出剧目主要有《铡美案》《杨门女将》《三闯宫》《洪武鞭侯》《白玉楼》《清风亭》《鸡鸣店》《龙江颂》《红灯记》《李双双》《槐树庄》《洪湖赤卫队》等古典剧现代戏数十出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戏曲工作者余仙花具有那个时期演员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吃苦很敬业如果不是当年因为眼睛动手术而影响到了自己的视力她还会再为群众演几十年凡是看过她演出的戏迷观众无不为她字正腔圆苍劲豪迈的唱腔以及毫不卖弄的到位表演而倾倒而她对文艺事业的忠诚以及演出中顾大局不计较的品德也让她成了名副其实的“旦角全能”演戏脱俗规矩“一勺一碗”她的《杨门女将》也曾红极一时听后只觉酣畅淋漓百听不厌作为临潼剧团的不朽佳作《鸡鸣店》和《三闯宫》两出戏均能看到余仙花的上乘表现而她当年在《龙江颂》《沙家浜》《洪湖赤卫队》《槐树庄》《李双双》《平原作战》等现代戏中扮演的角色很生活化很有戏很有人物她喜观众笑她悲观众哭唱戏感染力极强至今被人所津津乐道余仙花清唱《红灯记》《三娘教子》韩向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节选2012年做客陕西戏曲广播应邀清唱编辑/刘军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十二把镰刀》上演八十载风味依旧(附任美玉&权景泰精彩视频)

1940年前后由于日寇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边区遇到了特大经济困难在毛主席号召下边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就在这个运动方兴未艾之时马健翎满怀激情编写了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及时配合军民大生产任务《十二把镰刀》的故事看似轻松诙谐其实含有深刻的哲理有桂兰夹起了红火盖我王二连忙的煽起火来夫妻们吵一会玩耍一阵你恼我我不恼喜笑颜开表现了中华民族夫妻之间互相包容的传统美德八路军是咱老百姓的军队人家爱护咱们咱们就该帮助他们表现了军民一心无私奉献不盲目拜金的高尚情操八十年前的那个时代已经有男女平权的先进思想即使到了今天夫妻和睦男女平等与反对拜金也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可见其艺术作品的价值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十二把镰刀》演到今天风味仍不减当年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演起来满台是“戏”王二兴高采烈地动员自己的老婆帮忙打镰刀而他老婆刚来解放区不久思想还不够开展不免带些落后意识在这一夜紧张而愉快的劳动中两人之间不时地发生喜剧式的思想交锋王二的老婆又是个打铁的生手因而又闹出了不少笑话一会儿把手烫了一会儿把脚砸了最后她的思想打通了手艺也熟练了十二把镰刀也打成了这出小喜剧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这里的“笑料”来自生活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广雪琴艺术春秋》回首往事重现历史记录人生(附精彩视频)

空格在浩若星河的秦腔舞台上,有些名字,总叫人久久铭记。喜爱秦腔的朋友们,提起广雪琴,马上就会想到《庵堂认母》。五十多年来她在舞台上、电视上、广播里塑造的王志贞、银屏公主、潘金莲、牛文嫣、祝英台、宋巧姣、杨玉环、林黑娘、苏英、方海珍、翠林等三十多位个性鲜明、形象逼真的戏曲人物也会栩栩如生的浮现在您的脑海里,荡漾在历史的空间。空格广雪琴生于1944年夏初,陕西蒲城人。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陕西剧协会员、西安剧协理事、西安市文联委员、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名誉理事、陕西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空格1959年8月进西安市秦腔一团(原尚友社)学艺,工正旦、正小旦。受教于刘光华、陈尚华等老师。主演过《庵堂认母》《潘金莲》《银屏挂帅》《文嫣之梦》《红灯照》《向阳川》《海港》《贵妃东渡》《血染深宫》《白沟议和》等三十多个剧目。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秦腔首部电视连续剧《山里世界》中扮演三婶,并担任艺术指导。近十几年来受多家音像出版社邀请,为多部秦腔电视艺术片,个人演唱专辑和舞台演出剧目拍摄制作担任戏曲导演和艺术总监。空格空格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广雪琴艺术春秋》收录的是广雪琴多年来录音录像和演出实况资料,回首往事、记录人生、重现历史,愿朋友们能喜欢这些历史上留下来的林海一叶、沧海一粟……广雪琴艺术春秋(上)广雪琴艺术春秋(下)编辑/刘军
2020年3月11日
其他

技·艺中国│齐爱云《打神告庙》水袖功演活敫桂英

齐爱云生于1968年陕西长安人一级演员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师承秦腔前辈名家马蓝鱼戏路宽泛表演细腻文武兼备唱做并举代表作主要有《游西湖》《焚香记》《关中晓月》《红梢林》《宇宙锋》《杨门女将》《阴阳河》《赵氏孤儿》《天女散花》《生死牌》长期致力于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工作深受好评齐爱云的绝活很多翻打跌扑手到擒来十尺的水袖出神入化十六米的长绸美不胜收犹如水上漂的圆场让人叹服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感情时放大延长的手段和技法是中国戏曲的绝活之一齐爱云高超的水袖功在全国戏曲界亦不多见《打神告庙》《郑瑛娇》《嫦娥奔月》齐爱云在自己的拿手戏中均有上乘的水袖功展示精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能够与剧情和人物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又不会出戏单抛双抛旋子抖袖翻袖绞袖等等伸缩自如干净利落从力度尺寸和舒展程度各角度都体现出了她在舞台上利用水袖塑造人物角色控制剧情发展的深厚功力齐爱云《焚香记》打神告庙齐爱云《郑瑛娇》洞房齐爱云《嫦娥奔月》编辑/刘军
2020年3月11日
其他

戴春荣&郝劼《三滴血》台上姐弟台下夫妻(附精彩视频)

戴春荣生于1961年陕西西安人著名影视演员1970年开始学艺1977年进西安市秦腔二团1984年入西安易俗社先后主演《三滴血》《孟丽君》《春草闯堂》《卓文君》《日本女人关中汉》等秦腔剧目曾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以《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娘娘走红影视圈之后曾出演《汉宫飞燕》《武林外史》《名捕震关东》《丁家有女喜洋洋》《美人心计》《倾世皇妃》《锦绣未央》《当婆婆遇上妈之欢喜冤家》《延禧攻略》等影视剧戴春荣和爱人郝劼是艺校时的同班同学1986年两人结婚育有一女叫郝洛钒如今也进了影视圈参演了《妈妈为我嫁》《门第》《倾世皇妃》等不少影视剧夫妻二人在曾经的秦腔舞台上也有过不少合作像《三滴血》中的李遇春李晚春《卓文君》中的司马相如卓文君对于戏里戏外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美好的记忆秦腔《三滴血》念书
2020年3月10日
其他

秦腔音乐剧《七彩哈达》传递青春正能量(附精彩视频)

我有一个梦美丽的中国梦人人都奉献大家心相通秦腔音乐剧《七彩哈达》根据吴克敬同名报告文学改编讲述的是“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的故事编剧蒋演导演何红星作曲郭全民周至县剧团2014年排演
2020年3月10日
其他

乔梅英:我就不是当演员的料(附精彩视频)

乔梅英生于1938年陕西礼泉人二级演员原宝鸡市人民剧团著名旦角演员、导演宝鸡剧坛“五朵金花”之一1950年开始学艺主工花旦和武旦师从高学民李嘉宝张建民等曾受业于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代表作主要有《杀狗劝妻》《三滴血》《红娘》《打焦赞》《吕四娘》《红灯记》等导演作品主要有《秋鸿传诏》《打神告庙》《包公赔情》《梨花情》《六斤县长》《人间真情》《春望》等曾获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1956年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二等奖1960年参加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青年演员奖2020年元月9日下午在宝鸡特意拜访了乔梅英老师老人家八十有二精神状态好心态也好好是一位乐观开朗的老太太一见面乔老师便打开了话匣子从艺声社最初学戏到被乾县接收扎根宝鸡从五六年参加全省会演到六零年青年演员会演获奖从八十年代复出到八九年农行杯从《打焦赞》到《杀狗劝妻》……从受到尚小云先生亲传到学导演传帮带年轻一辈乔老师说她嗓子不好个头也不高觉得自己就不是当演员的料最终能成为“五朵金花”之一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乔梅英、关玉琴《虎口缘》编辑/刘军
2020年3月9日
其他

技·艺中国│郭泽民《贩马》人马合一唱作俱佳

郭泽民生于1960年山西临汾人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临汾蒲剧院副院长他在继承蒲剧前辈名家张庆奎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唱做俱佳文武兼备代表作主要有《薛刚反朝·跑城》《火焰驹·贩马》《黄逼宫》《观阵》《周仁献嫂》《赵氏孤儿》《土炕上的女人》等《火焰驹》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之一原为碗碗腔皮影戏剧本后被搬上秦腔舞台1958年被拍摄成首部秦腔影片为秦腔久演不衰的代表性剧目全国各个剧种均有演出风格各异蒲剧《火焰驹》1964年赵乙、韩树荆根据传统剧目改编“梅英表花”唱做功繁重让人赏心悦目“艾千贩马”原为二花脸应工后阎逢春将其改为红生应工身段马鞭髯口等技巧性极大郭泽民演出的《艾千贩马》1980年由恩师张庆奎亲授以生动传神的造型娴熟自如的鞭子功髯口功靴子功以及磋步颤眼探海等特技精心塑造了艾千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郭泽民《火焰驹》贩马编辑/刘军
2020年3月9日
其他

全巧民传授《洞房》夙愿以偿(附精彩视频)

秦腔名家全巧民一生扮演的诸多角色永远铭记在戏迷心中2009年6月全巧民将恩师王天民数十年前传授给她的《洞房》搬上了舞台小时候排戏总是老师追着我们排封至模先生要给我和王保易排《卖酒》和《杀惜》一见到封先生我们就跑了戏没排成,后悔死我了《洞房》和《烤火》也是王天民老师那时候排的《烤火》演了《洞房》一直没演《洞房》戏比较温一排戏我们就瞌睡每次给我和芷华排这出戏王老师总是要买几个糖哄着给我们排戏对于《洞房》这出戏全巧民年岁愈大愈发觉得珍贵在新疆就想着给学生排他们年轻拿不下来九十年代给学生排学生嫌戏温不愿意排2009年传承人展演刚好是一个机会我和杨文颖连续四个月干这个事也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2016年陕西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举办第二期传承班王天民的《洞房》也在传承之列年近八旬的全巧民再度为青年演员手把手传承排以前我就给他们讲规规矩矩按王天民先生的路子来把棱坎磨平这样教学生还是第一次一次性排出来了四组整体都不错没有白费心打造了四个美女而且比我前几年演出提高了因为传承还是要提高要发展秦腔《洞房》
2020年3月8日
其他

张宁《金玉奴》小家碧玉奶声奶气(附精彩视频)

《金玉奴》京剧荀(慧生)派名剧秦腔传统经典剧目著名秦腔旦角演员张宁自觉外形嗓音接近于剧中角色在2006年排演了这出戏排练时张宁遇到了重重阻力什么年龄不适合啊外形条件差啊很多人都说这出戏成不了张宁哭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就找来导演蔡志诚搭档徐松林段敏君投入排练行不行等戏出来之后再说张宁凭着一股子冲劲和对秦腔艺术的执著终于将《金玉奴》排了出来一个16岁的小姑娘在经历了一见钟情满心欢喜被人遗弃最终被害的磨难之后心理落差跨度特别大蔡志诚老师给了我耐心的指导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招一式蔡老师都非常注重虽然是传统戏但他却运用了现代的排演手法无论是唱工还是道白都很精彩秦腔《金玉奴》
2020年3月7日
其他

王辅生《小姑贤》异曲同工“任柳氏”(附精彩视频)

王辅生1924—2007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1935年开始学艺先进正俗社后到三意社一生塑造众多艺术形象尤以《看女》任柳氏最为出色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王老一生出演的众多剧目因行当缘故大多为配角绿叶《拾玉镯》中的刘媒婆《玉堂春》中“起解”的崇公道“探监”的禁婆子《劝新郎》中的阮氏等等不管戏份多少给人印象颇深王辅生一生演戏还有一出《小姑贤》与《看女》异曲同工为观众塑造了一位和“任柳氏”一样爱女儿不爱媳妇的婆婆“姚氏”秦腔《小姑贤》
2020年3月7日
其他

郭军,曾经的秦腔大武生(附《火烧裴元庆》精彩视频)

郭军著名影视演员生于1968年陕西西安人秦腔名家郭葆华先生公子西安市艺校毕业后进入易俗社曾经是一位优秀的秦腔大武生在《火烧裴元庆》《三回头》《湖阳春梦》等秦腔音像资料中依旧可以看到他的身影1995年步入影视圈在《十面埋伏》《水浒传》《西游记续集》《少年冒险王》《天龙八部》《啼笑因缘》《哑巴新娘》等数十部影视剧里都有精彩表现郭军《火烧裴元庆》编辑/刘军
2020年3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靖正恭(附《观画》精彩音频)

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1995年4月2日“小生泰斗”靖正恭驾鹤西游在60年的舞台生涯中靖老演出了百余本光彩熠熠的生角戏对小生行的唱念做舞化妆等做出了卓越贡献封至模赞扬他的《吃鱼》称得上唱、白、表三绝还有一位戏曲评论家说在兰州秦剧界的艺人当中以人格、艺术、修养三者综合来看靖正恭先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靖老生前有一句口头禅演员要想到观众不要只谋算钱就是这么一位大家弥留之际用手抚摸着的是一本由王学秀编著的《戏曲漫笔》仅收录一出他演的《别窑》剧本每每看到此处我既感动又难过感动的是靖老对秦腔的挚爱难过的是出版界对秦腔的冷落秦腔《白玉楼》张彦观画靖正恭—张
2020年3月6日
其他

展学昌窦凤琴《赶坡》如行云流水

展学昌生于1941年甘肃靖远人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秦腔“郗派”再传弟子初工小生后改工须生老生表演唱做并重洒脱帅气唱腔苍劲有力韵味浓郁善于通过传统程式技巧刻画人物被誉为“铁嗓子”代表作主要有《金沙滩·舍子》《祭灵》《烙碗记》《苏武庙》《杀驿》《打镇台》《辕门斩子》《斩韩信》《周仁回府》《狸猫换太子》等百余本年近八旬依旧登台宝刀未老坚持为郗派艺术的传承四处奔走在兰州靖远张掖定西一带都留下了他传播郗派艺术的身影堪称“秦腔舞台不老松”秦腔《赶坡》
2020年3月5日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郭明霞(附精彩音视频)

输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郭明霞是同新中国同步成长起来的秦腔明星群众给她起了个绰号叫“一毛八”是说二毛钱的戏有一毛八是专为看她的戏的1999年病入膏肓的她已被病魔折磨得不能再挂衣登台便玩命般常去自乐班为群众演唱临终时她不遗憾未出书和录像带悔恨的是多次冒着雪雨演戏观众变成了雪人落汤鸡而纹丝不动这样动人的场面没有留下一点资料这就是一位秦腔巨人的博大胸怀在她的心里装着的永远是观众难怪时至今日她那别具一格的“弹颤音”依然响彻西北大地秦腔《赶坡》
2020年3月5日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任哲中(附精彩音视频)

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活周仁”任哲中先生晚年更是与秦腔紧密相连他不仅参加各种演出精心授徒而且坚持“一定要给后人多留点东西”在朋友的帮助下编写出版了《任哲中演出剧目集》完成了一项“不致使这些传统剧目因时间的推移而人去楼空”的伟大工程更令人惊讶不已的是1995年1月30日先生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偶尔清醒亦是语无伦次即使如此依旧能在病榻上有板有眼一字不漏地唱完他毕生最喜欢的唱段“见嫂嫂她直哭得悲哀伤痛”八天后巨星陨落先生长逝是什么力量促使奇迹的发生只能说任先生将自己对秦腔的热爱之情渗透到了灵魂深处的每一个细胞只要一息尚存这些细胞就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秦腔《苏秦激友》
2020年3月4日
其他

“梨园才女”李红莉,从陕西走出的蒲剧明星(附精彩视频)

李红莉生于1973年陕西合阳人山西省运城市蒲剧团著名旦角演员工闺门旦兼青衣演出剧目主要有秦腔《窦娥冤》《攀龙附凤》《玉堂春》《三关疑案》《讨饭国舅》线腔《梁山伯与祝英台》《百宝箱》《借水》《七斤三两》蒲剧《西厢记》《玉蝉泪》《春草闯堂》《狸猫换太子》《周仁献嫂》《小宴》等李红莉8岁登台18岁担纲主演24岁上大学还拍过电影大学毕业入合阳文体广电局承担新闻采写工作能作词会谱曲秦腔眉户线腔以及后来改唱蒲剧四个剧种游刃有余被誉为“梨园才女”名副其实朋友赠送的蒲剧《玉蝉泪》光盘缠绵委婉抒情优美的“俊英腔”深深打动了李红莉想不到蒲剧竟然这么好听武俊英老师唱得这么好从此开始学唱武俊英的戏2004年在《蒲乡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运城戏迷热切关注的戏曲明她对戏曲的痴迷与执着受到了蒲剧名家武俊英的赏识之后她便进入运城市蒲剧团在2008年拜武俊英为师成为武俊英的嫡传弟子传承风靡晋南乃至全国的“俊英腔”由秦腔改唱蒲剧的李红莉已成为运城市蒲剧团中坚力量是从陕西走出的蒲剧明星壹早年演出《背舌》线腔贰近年演出《西厢记》蒲剧编辑/刘军
2020年3月4日
其他

《土炕上的女人》再结秦晋之好

1981年不到30岁的贾平凹先生写了短篇小说《土炕》以极简洁的叙述诉说了一铺炕与一个善良乡村妇女的一生读来令人心生悲悯和对善的思考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临汾蒲剧院便锁定了这个题材纪丁/王颂两位剧作家担任编剧两位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任跟心、郭泽民联袂主演蒲剧《土炕上的女人》搬上舞台山西蒲剧演绎陕西作家的小说山陕再结“秦晋之好”一时传为佳话《土炕上的女人》搬上舞台之后经过20多年精心打磨已经成为蒲剧的经典剧目任跟心郭泽民雷俊生等第一代演员把这出戏的接力棒交给了新生代杨三妞和木墩的新婚之夜响起了阵阵枪声即将临产的红军战士龚娟敲响了洞房窑门情急之中杨三妞“新娘上阵”为龚娟接生龚娟为了及时赶上部队把女儿猫猫托付给他们抚养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木墩报名支前英勇牺牲解放后三妞把养育了16年的猫猫送还给她的亲生父母文革中猫猫受迫害带着她的女儿秀秀来到羊儿沟土窑土炕躲避风险文革风云平息秀秀返城杨三妞在她71岁时无遗无憾无怨无悔含笑离开了人间蒲剧《土炕上的女人》
2020年3月3日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肖若兰(附精彩音视频)

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我的艺术来自人民也一定要还给人民这是“八岁红”肖若兰的口头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将自己的一身绝技传给后人晚年的肖若兰忍受着癌症的折磨悉心教授关门弟子李淑芳住院期间她嫌病房小就拖着虚弱的身子在院子里为李淑芳排《藏舟》一排就是俩小时用李淑芳的话说在恩师的心中没有自己除了秦腔事业还是秦腔事业临终前肖若兰的三点心愿都和秦腔有关一是对徐剑铭的《门外乱弹》有点意见二是期望李淑芳的《藏舟》能获得第四届“石榴花”奖三是能重出一本肖若兰艺术评论集李淑芳很争气当她以第一名成绩获得“石榴花”奖时肖若兰高兴得从病床上坐起来我娃唱得好,有出息并赐李淑芳艺名“小若兰”整整一个月之后1996年2月27日肖若兰先生溘然长逝“小若兰”李淑芳在恩师灵前献演了肖派名剧《河湾洗衣》寄托了人们无尽的哀思肖若兰《河湾洗衣》编辑/刘军
2020年3月3日
其他

秦腔《民乐情》真情只为万民乐

秦腔现代戏《民乐情》一级编剧曹锐执笔知名导演韩剑英执导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边肖领衔主演甘肃省张掖市七一剧团倾情打造该剧热情讴歌了在脱贫致富路上韩正卿担任民乐县县委书记时组织动员全县百姓战天斗地兴修“十库百塘千里渠”的壮阔场景演绎了主人公情系人民关爱百姓坚守清贫不搞特权勇于担当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一位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县委书记形象2019年4月25日秦腔《民乐情》在定西大剧院上演曾多次看过这部戏的韩正卿书记的女儿韩雯及亲属当天又专程从兰州赶来观看演出定西也是老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民乐情》首次到定西来演出让我又想起了我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谢谢《民乐情》剧组让我感觉到仿佛父亲还在身边韩雯在演出结束后动情地说周志祥是定西的退休老干部他曾和韩书记共同工作过他早早赶到剧场坐到第一排认真观看了整场演出并不时地起立鼓掌当地记者上前采访时这位老人竟无语凝噎红了眼眶韩书记他人太好了把人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给定西人民干了好多实事我们都很怀念他这部戏演的很真实很感人谢谢你们秦腔现代戏《民乐情》边
2020年3月2日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刘毓中(附精彩音视频)

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秦腔《八义图-挂画》全折刘毓中—程婴赵桂兰—程妻孟小云—赵武秦腔“须生泰斗”刘毓中在7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大小剧目300
2020年3月2日
其他

“迷胡”“眉户”知多少(附精彩音视频)

眉户“迷胡”的发源与流布迷胡,渊源可以上溯到“郑声”(古郑国民歌)。发源古华州,尤以东府的“二华”(华县和华阴)为盛,历史上曾称为“二华曲子”,后传至陕西全境以至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曲调缠绵悱恻委婉动听,长于表现深沉凄楚悲痛的情调和气氛,有让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便逐步被称为“迷胡”。清末民初,迷胡戏大成气候,不仅形成了东路、西路两个地域流派,而且传播到山西、河南、甘肃、内蒙、宁夏以及新疆、青海等地,成了风靡西北地区的剧种之一。迷胡的这两个流派,东路以华阴华县为中心,流行于西安地区、关中东部周至户县咸阳临潼华阴华县澄城韩城等地以及相邻的晋南、豫西地区;西路流行于关中西部及相邻的甘肃、宁夏等地。两路迷胡相比较,东路显然源远流长,地域优势明显,覆盖范围及在全国的影响等,远远大于西路。据记载仅华阴县内,一直存活到解放初的民间正规迷胡班社,就有14个之多。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提线木偶),“二华”的曲子天下传。这里的“曲子”指的就是迷胡。李卜(1890—1966)“迷胡”变“眉户”现在很多地方把“迷胡”写作“眉户”,甚至有人只知“眉户”而不知“迷胡”,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山西晋南迷胡老艺人李卜说起。李卜自幼学戏,唱得正宗迷胡。他以卖艺为生,辗转于晋南、秦东(朝邑、同州等地)一带,名气很大,后来流落至陕北富县瓦窑沟,与一名寡妇成婚。时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团长的马健翎先生,听说迷胡非常适宜排演短小精悍的小戏,便萌生了以此为革命服务之念——编排反映边区生活的现代小戏,便把李卜请进了剧团,教演员唱迷胡调,为剧团排迷胡戏。李卜哼出迷胡曲调、马健翎据调填词创作的《十二把镰刀》便应运而生。出海报要为剧种署名,李卜说秦东晋南一带有个说法,说曲子戏悦耳动听,凄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间说的狐仙、狐狸精)一样,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戏叫迷胡。马健翎说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说陕西眉县、户县有曲子戏,曲子很可能就出在这一带。加上“眉户”“迷胡”在陕西方言中发音相近,于是他便让人把剧种署成了“眉户”。马健翎先生未必能够想到,当年自己不经意的这句话,后来竟在陕西戏剧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李瑞芳、王斌《十二把镰刀》一个并非故意的误导《迷胡音乐纵横谈》一文对迷胡的渊源做了详尽分析,文载:“说迷胡起源于眉、户二县流行的曲子,比起东府二华(即华阴和华县)来,相差甚远……”其结论是迷胡起源于华阴华县,此地域形成的迷胡,向东发展形成晋南迷胡,向西发展形成陕西迷胡。《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载:“晋南眉户原称迷胡,俗称曲子戏。1955年按延安书写习惯,由晋南地区迷胡剧团开始,把迷胡改成了眉户。”说起晋南迷胡的起源,卷载:“一说源于陕西华县、华阴一带,流传至晋南以后,同当地的民间小调结合而形成了晋南迷胡;一说源于蒲州、解州民歌俗曲。”文中根本没有提及眉县、户县。所以把“迷胡”写成“眉户”,把迷胡发源地说成是眉县、户县,确系上世纪四十年代马健翎先生一个并非故意的误导。《十二把镰刀》早期剧照“眉户”首次出国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改“迷胡”为“眉户”先后排演了《桃花村》《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多出现代戏,影响深远。特别是《十二把镰刀》,1949年5月由黄俊耀与柯仲平的爱人王琳联袂排演,赴匈亚利参加过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彩排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曾现场审查;在布达佩斯和莫斯科演出后,受到了当地观众和艺术界同仁的高度赞扬,并有幸目睹了伟人斯大林的风采。而这几出戏的行腔,均是以东路迷胡为基调的。东路迷胡也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迷胡”这一剧种,自抗战时期在延安被写作“眉户”以后,就再也没有更正过来。“迷胡”的坚守华阴华县的民众乃至陕西东府人民,对源于自己大地上的这份文化遗产的命名问题,到现在依旧十分在意,从未轻言放弃。八十多年来,他们不仅从未接受过“眉户”这个概念,而且一直是旗帜鲜明地打着“迷胡”的招牌,执著地坚守着“迷胡”这块阵地。直到现在,东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包括渭南市秦腔剧团、华阴迷胡剧团在内的很多文艺团体,不管是剧团名称还是创作作品,剧种署名上历来都毫不含糊地写作“迷胡”。1954年,在省广播电台文艺部工作的华县人谢蒙秋先生,创作了迷胡戏《娘儿俩赶集》,该剧由省广播文工团排演,进京参加了全国戏曲调演。主演贠恩凤(华阴人)因此名声远扬,后来从戏剧到民歌,成了享誉全国的著名歌唱家。张志忠、崔生华、崔春华、吴思谦……《杜十娘》《张连卖布》《四女拜寿》《张连卖布》《李亚仙》《海港》《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青荷吟》……一位位迷胡老艺人,一出出迷胡戏,我们都应该永远铭记,他们为迷胡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迷胡《青荷吟》选场:刺目劝学渭南市秦腔剧团刘秀丽、蔺新武主演编辑/刘军
2020年3月1日
其他

张世忠《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之:李正敏与杨凤兰(附精彩音视频)

夜阑人静,端坐灯下,拜读老一辈秦腔艺人的生平事迹,我常常被他们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比热爱所感动,尤其是生命行将终结之时,他们一个个所想的依然是秦腔,放不下的依然是秦腔,总使我涕泗横流,感慨万千。——张世忠“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毕其一生献身秦腔事业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敏腔”艺术1973
2020年3月1日
其他

“戏曲也较真儿之”为何郭葆华、屈鹏师徒二人的《逃国》如此不同?

在戏曲舞台上,同一剧种同一出戏里的人物穿着打扮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最多也就是配饰方面演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调整一二,甚至不同剧中的同一人物很多穿衣打扮也相类似,因此舞台上一个人物一出场,人们基本就会通过他的穿着打扮来确定他的身份和处境。京剧、秦腔、河北梆子的王宝钏在大登殿时,穿戴就相类似最近看了西安易俗社青年演员屈鹏的《出棠邑》,他在里面扮演的逃国伍子胥身穿白花箭衣,头戴武生巾子加风帽,手拿马鞭,腰挎宝剑。与惯常秦腔舞台上《逃国》中的身穿黑箭衣,头戴沿毡帽,手拿马鞭,身背白虎鞭的伍子胥不太一样,唱词与表演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谷世牢《逃国》甘肃孔桂玲《逃国》《出棠邑》又叫《拆书》《杀府》《伍员逃国》,是须生名剧。讲的是春秋时,楚平王昏庸无道,父纳子妻,伍奢上殿奏本诤谏,反而被楚平王要推出去问斩,楚平王又害怕伍奢那两个镇守边关手握重兵的儿子伍尚、伍员会起兵造反,就命令伍奢写下书信让鄢良送至棠邑,召伍家的两个儿子进京。伍员识破内情,劝兄长不可轻动,伍尚却认为父命难违,于是二人商定伍尚回朝尽忠尽孝,伍员逃国以保全伍家血脉。伍尚只身回京,结果与父一同被害。伍尚走后,伍员遣散帐下军士,其妻贾氏为不连累伍员拔剑自刎。伍员将自己的幼子托与他人,只身逃出棠邑,投奔吴国而去。这是一个唱做并重的戏,十分考验须生演员的功力,历代名家都有演出。其中《拆书》《逃国》《杀府》常单独演出,为须生行著名硬工折戏。其中《拆书》的蹲三尻子、《逃国》的抖马、《杀府》的三拉腔,都是特色看点。李发牢《逃国》剧照秦腔《逃国》对演员的要求很高,扮演伍员的演员基本不能下台,一个人要唱做并重四十五分钟左右,从出场抖马开始到戏结束,节奏越来越紧。《逃国》中的抖马,也不是一般的抖马,要表现出夜间骑马逃走的情景,演员要能从表情上和表演上体现出来。在甘肃有些地方把这出戏叫“一锭墨”,就是因为伍员一身上下都是黑的。惯常的伍员都是穿黑色素箭衣,有人说这是因为他要晚上要逃走,穿黑的会比较隐蔽。那么屈鹏的伍员为什么穿白花箭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和屈鹏进行了交流,屈鹏对自己的这个装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之所以这样穿是他的老师,易俗社的郭葆华老师给他排导时设计的,也是和几位易俗社的老艺术家商量之后才这样穿的。这样穿主要是因为这个戏的表演是在秦腔的趟马中又吸取了武生的动作,这样穿戴有利整体动作的表现。而给伍子胥穿白色是因为伍子胥喜白色且身份是大将,因此要体现人物人穷志不穷的性格和大将的身份。伍子胥不戴沿毡帽,是因为郭老师认为沿毡帽是番邦人物所带,不太适合伍子胥。而身后不背白虎鞭也是为了能隐藏身份,因为白虎鞭是伍子胥的兵器,太容易暴露身份!这就是屈鹏在《出棠邑》中穿着与众不同的原因。郭葆华《逃国》剧照屈鹏《逃国》剧照在剧照中,我们看到的郭葆华老师穿的是黑箭衣这身行头,但据徒弟屈鹏说,郭老师之前也穿过白花箭衣,只不过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虽然在戏曲舞台上,《逃国》中的伍员多穿一身黑,但在晋剧、蒲剧等剧中,也有白花箭衣的装扮。蒲剧演员赵振《逃国》剧照同时,屈鹏这段戏的唱词也与众不同,据屈鹏介绍,这段词是易俗社的编剧老师刘富民改编的,我们来看看这段词:伍子胥逃故国仇恨难消,我不敢高声哭暗把泪抛。楚平王害贤良奸臣当道,我的父进忠言押在了监牢。修书信又把我兄弟来调,他一心要断我伍门根苗。伍员我知此情连夜脱逃。若还是父与兄性命能保,我日后返故乡报效当朝。若还是父与兄性命不保,我定与楚平王大动刀枪。离别故土珠泪掉,心中汹涌掀狂潮。回首只见大兵到,我不能束手就擒归阴曹。可以看出屈鹏的这段词相较其他人的唱词直截了当,没有太多地去描述与自己无关的内容,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交待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情志,言简意赅!而惯常的版本是秦腔表现最常使用的手法,成套大段唱起来直抒胸臆,听的人也是酣畅淋漓!
2020年2月29日
其他

怎样让观众重新爱上戏曲?请您支支招!

戏曲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人类社会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追溯历史,我国传统戏曲萌芽于秦汉,定型于宋元,发展于明清,经千百年而不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将民族文化、世情人伦与高台艺术、地域特色相结合,展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在多样化的大众娱乐手段和现代视觉艺术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戏曲所处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戏曲文化生态的概念阐释与发展流变戏曲文化生态,是戏曲从业人员与戏曲创作、编导、演出、评论等相关社群的联动活动及与戏曲发展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综合构成的总体生态系统。就其内涵而言,大致有三方面内容,一为戏曲本体的生态结构,含戏曲的创作、演出、观看及戏曲的批评或理论生成。其中,创作是基础,演出是中心,观看是保证,批评反过来影响戏曲发展;二为与戏曲外围相关的泛文化生态,含戏曲的经营活动、戏曲文化产业以及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中影响戏曲发展的因素;三为孕育、催生、影响戏曲的中国民间文化土壤,含中华民族精神、人伦关系、民间审美、民俗活动,以及中国人的道德诉求、人生哲学、对天地自然万物的特定态度等。其中,戏曲演出、戏曲经营和区域文化空间是影响戏曲文化生态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共同推动了戏曲文化生态的变迁。从戏曲发展源流看,戏曲作为中国人的传统娱乐形式,表现出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基本特征。同时,戏曲作为中国人文化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形态,证明了中国人对传统戏曲符号化、象征化、装饰性的高度认可态度,表现出特定时间段内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和中国各地独具特色的艺术文化生活。中国传统戏曲基于庙会、节庆等民俗活动,祭祀、歌舞等礼仪需求,听戏、观戏、评戏等休闲娱乐互动,逐渐发展出中国人一以贯之的特定戏曲审美趣味,并构成了以地方剧团为演出主体、地方观众为接收对象的艺术格局和传播生态,形成了以地方剧种为主要标识的戏曲文化生态。当前我国戏曲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清朝乾隆以前,梆子、皮黄、弦索和弋阳等各类声腔剧种此消彼长。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娱乐手段的丰富以及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地方剧目创作题材陈旧,戏曲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就传统戏剧戏曲的创作而言,主要的困境表现为:一是囿于资金和创作队伍的局限,戏曲发展缓慢多数仍停留于陈旧老戏,戏曲演出难以达到应有的艺术水准。戏曲题材内容或缺乏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有悖于戏曲艺术精神而进行编造。二是对传统剧目改编,忽视戏曲原本所秉承的民族审美和民俗艺术,任意改变戏曲艺术的本质和本体特征,地方戏曲盲目跟风学习西洋歌剧,少数民族戏曲盲目模仿汉族戏曲,导致演出趋同性明显,缺乏地域色彩、个性化特色和思想性。三是戏曲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原有创作人员受教育水平有限,缺乏戏曲艺术修养,呈现出戏曲创作人才低端化现象。观众数量急剧减少,地方戏市场萎缩。时代沧桑剧变,大众传播手段由单一发展至多元,广播、电视、网络、手机视频等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戏曲失去了大量观众,其发展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现实挑战。与晚清民国戏曲繁荣发展不同,当前中国的戏曲受众已大幅减少。据中国戏曲学院相关研究发现,中国戏曲观众老龄化现象明显,197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对戏曲欣赏缺乏兴趣,基本不看传统戏曲演出,他们周末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以及淘宝等购物平台,日常消遣则主要是短视频、电视剧、电影、网络剧、综艺节目等大众娱乐方式。随着戏曲观众的流失,戏曲专业人才也纷纷转行,戏曲表演团队难以承担城市高额的剧院场租,在村镇则化整为零,局限于喜庆、婚丧活动中的片段式、重复式演出。传统戏曲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不断瓦解,戏曲创造和传承遭遇瓶颈。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的嬗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戏曲发展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不复存在。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大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过着群居生活,人际关系相对稳定,拥有相同的方言作为交流媒介,有祠堂、露天广场等固定的戏曲活动场所,具备戏曲产生、接受和传播的社会土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剧变,传统的农耕劳作方式转向机械化生产,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普通话的推广,进一步导致地方戏的生活语言基础即方言日渐式微。植根于良好的戏曲发展生态合力建构优良的戏曲文化生态发展体系注重本色,坚持戏曲本体艺术精神。戏曲应该是一种活态艺术,不应固化在静态博物馆里。好的戏曲作品一定是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日常生活的,这样才能实现戏曲受众和表演者、创作者的精神共振。好的戏曲创作应注重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戏曲本体艺术精神构建方面,应营造良好的创作演出生态,鼓励创作优秀剧目。戏曲从业者应该在保留戏曲精粹、传承民族艺术的前提下,编写出体现大众文化心理、贴近社会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优秀剧本。协力共进,营造良性的演出生态。传统戏曲创作者应坚持戏曲本色底线,关注社会生活,适应新需求新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如创新传统表演艺术,培养新一代戏剧表演艺术大师,树立地方戏艺术的新标杆新品牌,与电视、电影、综艺等节目结合,不断创新呈现形式以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为地方戏发展开辟新途径。探索地方戏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举办彰显乡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节,拓展地方戏发展空间,适当利用网络技术和手机APP,开发戏剧文化创意产品,进行戏剧文化产业经营活动,为传统戏剧戏曲的传承搭建起具有现代科技支撑的网络传播平台。还戏于民,培养戏曲受众的后备军。戏曲生于民间,长于民间,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显著的民间特性。新时代戏曲应做到雅俗共赏,在乡村、城市打造戏曲文化活动空间,做到“还戏于民、雅俗共赏”。可以逐步排演一些节奏明快、寓教于乐的传统戏曲剧目,通过村镇相关部门逐步推广,将广大农村地区打造为地方、民间戏曲的展示舞台。有条件的乡镇可建设农村专业剧场,使乡镇成为地方剧团演出的主要阵地。在城市居民社区,可以预留一些场地,主打文化戏曲,锁定文化精英观众群。同时,可争取更多社区居民群众,最重要的是大量培养青少年戏曲演员和观众。当前,传统戏曲文化的薪火相传重任迫在眉睫,应注重激发青少年欣赏、消费戏曲产品的兴趣,培养其观戏习惯。如将戏曲课程纳入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青少年范围内强化戏曲文化的传承;对于戏曲演员与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可设立专项基金给予扶持。来源:山西戏剧网
2020年2月28日
其他

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样美的戏曲唱词您听过吗?

疫情期间社会各界都向武汉积极捐赠了物资在捐赠的物资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曾一度在朋友圈刷屏很多朋友纷纷感叹汉语原来这么美又这么有力量汉语之美,美在真诚,美在走心而戏曲中的唱词一字一句皆是千般情致万缕柔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唯美的戏曲唱词五尺高台,名伶徘徊,唱的是人生百态,唱的是风花雪月,唱的是爱恨情仇,这些唱词,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台上的表演者在美轮美奂词藻中演着别人的故事,而看客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聆听着悲欢离合,或兴奋、或昂扬、或激愤、或哀伤……《南唐遗事》千杯酒、万杯酒,浇不灭胸中块垒一丘丘……苍天哪!我本是诗班头,情魁首,只合与文朋墨友,联袂登楼,敲棋煮酒,雅集唱酬;只合与红衫翠袖,载月泛舟,拈花折柳,缱绻温柔,博一个胭脂狂客,名士风流!却为何生我宫闱,派我帝胄?怨父王,去得疾;骂兄长,死得骤。偏让我衣衮服,冠冕旒,领兜鍪,统貔貅,施捭阖,展权谋。直教宣武湖中波赤水,凤凰台下起荒丘!我生复何求?死犹未休!《蝴蝶梦》我所思兮,远在天涯,欲往相从兮,似隔万重烟霞。我所盼兮,游仙归家,欲往相依兮,唉!碎了梦中图画,梦中图画……萍聚萍散已看透,自珍自重当坚守。情长情短平常事,何去何从随缘酬。该分手时当分手,留难住处莫强留。隐痛各有春秋疗,从今后,远书归梦两幽幽。我会常记先生好,我会常想南山幽。会思念,紫竹萧萧月如勾,溪光摇荡屋如舟。会思念,那一宵虽短胜一生,青山在绿水流,让你我只记缘来不记仇。《汉宫秋》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频;泣寒频,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呀!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倒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蓦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呵春!得和你两流连。春去如何遣?恁般天气,好困人也!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想说 | 新媒体直播平台能否为秦腔带来春天?

最近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戏曲类视频空前火爆,其中既有”有才网友”的疫情防控知识小唱段,也有专业演员或知名票友的网络直播,特别出名的民间唱将甚至有五六十万粉丝。我问过两位粉丝数几十万的主播,发现他们的成长路径惊人一致:参加广播电视戏曲选秀节目——在戏迷中获得一定知名度——转战新媒体平台播放参赛唱段——开始进行直播增加大量粉丝——知名度不断扩大并有机会变现。这当然是好事。对于主播来说,可以通过新媒体来扩大影响力、可以通过直播打赏获取经济收益、可以增加参加活动的现场演出机会;对于戏迷来说,可以为平淡的生活增加趣味、可以在新媒体上近距离与偶像沟通交流、可以跟名家深入讨论或者学习演唱技巧。戏曲主播直播截图在这个春节期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禁足于家中,开工推迟导致大量空闲时间无可消遣,主播们通过直播增加一点收入,戏迷通过看直播来调节情绪,都是改善生活的方法,而且间接促进了社会稳定,至少不往亲戚家串门、不跟邻居们打牌、不跟家里人吵架,对疫情防控也起到了一定效果。不少过去不看戏的年轻人,通过“名场面”视频开始接触秦腔,在嘻嘻哈哈中觉得“秦腔还是蛮好看的”、“再找些更好看的戏曲”;很多老戏迷以前不太会用智能手机,也让亲人帮忙下载了软件,开始追看自己喜欢的节目、了解演员的动态甚至一路追随看戏。这对于戏曲当然是好事。年轻观众的加入,对戏曲的传承发展和观众培养大有益处;忠实粉丝可以请演员现场答疑解惑,增加了自己的知识,也敦促演员不断提升。更多的年轻人通过新媒体了解秦腔不过无论是直播还是短视频,选取的往往是冲突最明显、表演最特色的情节,或者非常脍炙人口的唱段甚至一半句唱词,这是平台的时长限制所致,也是短视频自带的特点。短视频平台最适合扬长避短,没有身段基本功不要紧,没有唱腔持久力不要紧,创意多、创意新就能吸引观众。其实当下戏曲特别是秦腔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火爆,可以看做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可以看做是古老戏曲和全新媒体的结合。但要是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其实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演员或者名票的展示,本质上是让戏曲艺术通过新媒体平台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来。直播平台上备受戏迷喜爱的视频当然,无论是主播还是网民,都不会奢求通过几段唱段就振兴戏曲,也不会指望几场直播就让秦腔重回鼎盛时期。不过多一个渠道就多一条路径,无形中增加了戏曲的生存空间。真正要获得戏曲振兴,还是要现场演出。看过热闹的名场面名唱段之后,还是要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剧场看戏;片段唱段等碎片化的欣赏,终究不能全面展示出戏曲故事的完整性和艺术手法的丰富性;尤其是戏曲综合性,更是要通过观摩现场演出才能全面感知。就像一位坐拥五十万粉丝的网红秦腔主播所言,他还是期待疫情早些过去,让他有机会能到观众之中去现场演唱。诚如一位老戏迷所言,尽管他喜欢看短视频上的秦腔表演,但终究没有现场看着过瘾,等疫情结束,他要赶紧看场戏。期待着疫情过去,期待着春天到来。作者:李想
2020年2月25日
其他

宅在家的这些人变身“美食家”,果然高手在民间!

为了应对这场疫情这个春节很多人的生活就像那句调侃“厨房、客厅、阳台一日游终于体会到《甄嬛传》里嫔妃被禁足的滋味”就在这特殊的时期一批“美食家”悄然而生翻一圈微信朋友圈“厨艺大PK”每天都在上演趁着大家这股热情劲儿戏曲广播发起了“美食征集令”消息发布后大家纷纷发来了自己的“作品”来我们一起看看通过大家发来的作品看到凉皮火得一踏糊涂对于不懂烹饪的小编来讲实在不清楚凉皮的制作工序为何让大家如此追捧唯一能想到的解释应该就是好吃!小编也跟风加入本次凉皮大赛以上就是小编的手艺揉面、洗面、蒸面筋、蒸面皮工序繁琐、耗时当自己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凉皮那种欣喜无以言表再来看看大家的“作品”要想在众多凉皮中脱颖而出美食也需要有创新这卖相这颜色的搭配可以出去摆摊了给长安区李女士点个赞瞧瞧这小油条炸的金黄金黄手艺真让人羡慕啊再来看看这段对话妥妥的撒狗粮西安的王先生您确定是在做饭不是在秀恩爱吗“中国好老公”今年不出意外就是你了香酥可口的油饼对于长安区的宋先生来说这不仅仅是做一顿饭更多的是寻找童年的记忆看着这极具艺术感的“作品”是西安李女士对母亲满满的思念“炸的果子有元宝、桃花、万字”疫情当前她也将内心最美好的祝福用食物呈现出来“猫耳朵”可是硬功夫啊蒲城的王女士做给孙子吃的萌萌的形状深得小朋友的青睐想尝试的朋友可以按照王女士分享的教程做哦充满爱的烤面包和蛋糕添加最多的食材一定是“母爱”西安淡女士给予孩子浓浓的母爱都快要溢出屏幕这款有着明显分界线的食物叫“南瓜盖被”作为一个陕南的妹子小编还是头一次见这道极具地域特色的美食想必一定是关中朋友的最爱啦这个叫不出名的混搭看似寡淡了些好在营养均衡主要还很省时成天念叨着减肥的朋友可以效仿西安70岁的刘大爷是一位资深的戏迷厨艺也很赞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做饭麻烦刘大爷却觉得很享受愿你我都能够像他一样时刻保持好心态严格遵守国家号召疫情期间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甘肃的陈女士这波操作厉害了不出门,自己种菜果然高手在民间啊个个都是硬菜从左到右依次是糯米丸子、回锅冬瓜、翡翠肉卷瞧这摆盘之精致名字之精美我猜西安的高先生也是个讲究人过日子要精打细算看灞桥区王女士做的这三大盆油炸果子、麻花形状色泽都很到位自己做省了不少钱主要是“很实惠”现在的小年轻日常就是叫外卖疫情让他们妥妥的变身“中华小当家”阎良的冯昊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炸油糕这个经历一定是难忘的这段时间炸油条的火爆程度仅次于凉皮咱吃的就是健康卫生油条好吃切忌过量哦看到这满满一盘油炸虾片这可是80、90年代的记忆啊脆脆的自带咸味加一勺白糖那味道更美一不小心暴露了年纪蘸水面是陕西杨凌的传统美食“面白薄筋光,汤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就对蘸水面的概述光看着都香啊话说董大爷这个角度拍摄有着“吃播网红”既视感对于老陕人来说貌似只有碳水才能让味蕾充分得到满足吃一碗油泼面,再来一碗面汤那叫一个过瘾没有一碗面解决不了的事如果不行那就两碗猛地一看以为是花卷挨得太紧其实它是面包看这样子一定很美味吧家庭版电饭煲蒸蛋糕绝对是后起之秀简单易学咸阳的张女士做的有模有样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这款仪式感满满的草莓鸡蛋饼你吃过吗就冲这颜值小伙伴们赶紧动手做起来吧这些“萌态”十足的陕西花馍可是相当有难度了没有点基础一两次是学不来的西安的郑先生手太巧了花馍除了可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它更是百姓寄托心愿的一种方式过年吃惯了大鱼大肉做一个大米发糕寓意团团圆圆发发发据说最受网友们欢迎的就是边喝小酒边撸串所以怎么少得了家庭版烤串呢学学图中这位“吃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了这么多美食小编都饿了近日随着一些餐饮业陆续营业出现了久违的扎堆场面一些人吃腻了家里饭菜总想出去寻点味在这里我们再次提醒大家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还需做好防护只要用心美食在家也能分分钟变花样最近你们新学或者创造了什么美(黑)味(暗)料理吧!欢迎大家留言评论编辑:明明审核:王梅、妍薇往期精彩…▲征集令:凉皮、蛋糕、油条……疫情期间宅在家的你,做了啥美食?▲历史钩沉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戏曲也较真儿”之《金沙滩•点子》竟有这么多演法,你喜欢哪种?

基辛格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一次的疫情中,有太多的人逆流而上在一线与病毒进行着赛跑,用他们的身躯为我们遮挡着黑暗!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逆行者,我们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杨家将中“逆行”的故事。秦腔传统剧目《金沙滩》是文武老生唱做并重的戏,这个戏是既有酣畅淋漓热耳酸心的大段唱段,又有炽烈火爆大开大合的动作开打,更有体现父子情、兄弟情的至爱亲情感人场面,是一出难得的经典好戏。
2020年2月23日
其他

征集令:凉皮、蛋糕、油条……疫情期间宅在家的你,做了啥美食?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节格外的特殊虽然没有了聚会、逛吃、旅游等一系列娱乐方式但是众多“美食家”纷纷上线搜集攻略,备好食材对于美食的研究可谓乐此不疲在全网掀起了一股子做美食的热潮有做凉皮的有炸油条的有煮奶茶的有电饭煲做蛋糕的有的还蒸起了包子、馒头平日里没有太多时间钻研厨艺很多人靠外卖满足味蕾这次终于“憋疯了”的他们难以抵抗对美食的向往妥妥的一批中华小当家就此诞生!在这期间你解锁了哪些美食新技能或者制作失败了哪些美食统统都可以分享哦现征集大家宅在家期间DIY的5大类美食“最拿手”“最失败”“最有创意”“最受家庭喜欢”“最具地域特色”我们将会在戏曲广播官微中呈现您的“作品”美食需要分享哦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参与方式↓↓↓扫码加小编微信发送美食照片+美食名称+您所在的区域可附带制作的心得创意的灵感特色美食的介绍等亲们赶紧转发分享吧让您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参与进来编辑:明明审核:王梅、妍薇往期精彩…▲视频欣赏
2020年2月21日
其他

历史钩沉 | 秦腔大家苏育民60多年前发问:为什么人们会说“秦腔落后”了?

1957年3月5日到2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参加本届政协会议唯一的一位秦腔名家,时任三意社社长的苏育民在会上作了题为《为什么人们会说“秦腔落后了”?》的发言,并刊发于1957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第3版,现将全文与大家分享。
2020年2月20日
其他

想说 | 对当下火爆的戏曲抗疫作品,您怎么看?

最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戏曲作品着实火爆。各大短视频平台上,或真人演唱,或喇叭传音,一段段传授防疫知识的唱段,一曲曲宣传防疫措施的唱段,在手机上、在广播里一遍遍播放,让各种防护措施深入人心,让科学防护道理传遍城乡,起到了“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的效果。为什么这些作品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首先是因为陕西各地有非常深厚的戏曲基础,秦腔等地方戏是群众最能接受最好理解的文娱方式;其次是因为传播渠道丰富,年轻人可以看新媒体,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可以听广播,在陕西的59个县区还有13282个大喇叭能将消息传出去;大喇叭所覆盖的乡村,往往有大量戏曲爱好者;另外还因为这些作品特别好懂,唱词通俗、用典也都是戏曲故事,甚至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渭南乡村大喇叭用秦腔宣传防疫,火遍网络相比起平时制作精美的舞台演出,或者反复推敲的故事视频,此次涌现出的戏曲特别是秦腔作品多少会显得有些粗糙,因此也引起了一些非议。非议主要是嫌弃唱段的字词不太通、辙口不太合、平仄不太顺。然而换个角度来说,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文艺工作者加班加点制作出的作品,能迅速传播开来,起到鼓舞人心、传播知识的效果,其实很不容易。这批作品旋律基本上都是老戏的经典唱段,唱词是文学家或者文学爱好者根据实际临时编创的,加上排练时间很短,没有重新作曲编曲、没有乐队现场伴奏、没有集中进棚录制,确实会有粗糙的情况。但既然是耳熟能详的老唱段,听众总是能听懂其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根据其中的要求关照自己的生活,比如不去串门拜年、不去扎堆打牌、出门必须戴口罩等等,这就是作品最大的社会功能。陕西文艺工作者纷纷创作抗疫作品戏曲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起到了娱乐和教化的双重功能。其中教化的功能往往是隐藏的,观众在欣赏《墙头记》的时候就感悟了孝敬老人的道理,在欣赏“杨家戏”的时候就感受到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或不自觉的向真向善向好向美。九一八事变之后,梅兰芳创作演出了《抗金兵》、程砚秋演出了《亡蜀鉴》,陈素真演出了《涤耻血》,常香玉演出了《打土地》,秦腔更是演出了《山河破碎》《还我河山》《血泪仇》等剧目,这些剧目或暗含反对侵略的爱国思想,或包含反抗反动统治的坚定意志,都鼓舞了当时的观众,唤醒了人民自觉。解放后的戏曲作品强化了教化作用。眉户《梁秋燕》、沪剧《罗汉钱》、评剧《刘巧儿》、豫剧《小二黑结婚》,都是为了宣传婚姻法,批判买卖婚姻、提倡恋爱自由,不但在当时启迪了观众,直到现在时过境迁也还能传唱,实现了娱乐和教化的双重价值。秦腔《血泪仇》剧照我们不能要求近期出现抗击疫情的作品都要像过去那些名家名作一样精雕细琢、反复推敲,这个时间上来不及,当前的形势也不允许。“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目前在防控疫情的重要时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发挥秦腔唱段通俗易懂的特点,发挥文艺作品短平快的优势,把重要的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作品应当首先考虑效果而非形式。当下不妨采取改编经典唱段、传递防疫知识的方法,“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此次涌现出的作品有两个重要价值导向,或许能给大家提个醒。其一是提醒文艺工作者,通俗易懂的戏曲作品特别容易被接受,戏曲特别是地方戏千万不要忘记作品的人民性,文艺工作者千万不要忘记艺术首先要做好普及,一味追求曲高和寡的掉书袋,作品不可能获得广泛支持喜爱;其二是提醒文艺工作者,搞清楚普及和提高的关系,通过此次作品的传播来积累素材,将真正既感人又可信、既催人奋进又令人信服的事迹记录下来,从而在今后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作者:李想
2020年2月19日
其他

歌以咏志——这三首抗疫歌曲,直抵心灵,温暖有力!(八)

要听钟南山爷爷的话每字每句健康提示我们要做到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哪怕天涯海角也不分离同一片蓝天同样的期盼每滴汗水都是爱你的节奏我们永远永远在一起就算再苦再难都要努力温暖你的心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视频欣赏 | 央视《2020元宵戏曲晚会》,精选名家名段,不容错过!

作为央视春节期间两台年度大戏,每年的“春节戏曲晚会”和“元宵戏曲晚会”备受戏迷的关注,成为大家的期待和必看的节目。《2020元宵戏曲晚会》精选不同剧种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戏曲大餐。此次晚会中,梅花奖演员齐爱云携秦腔《红梢林》亮相央视,观众看后评价:“齐爱云不愧是名家,风范十足。”一起欣赏《2020元宵戏曲晚会》,群星璀璨,名家云集,各剧种经典名段一定让您大饱耳福!《2020元宵戏曲晚会》完整版《2020元宵戏曲晚会》节目单01.越剧《追鱼》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名家刘茹慧为何这样唱《藏舟》?

“咱们要躲病毒、保健康、沉住气、莫慌张,配合政府打胜仗”、“疫情就在我们身边,危机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要从容面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李梅、惠敏莉、侯红琴三位秦腔界的领军人物面对武汉疫情的呼吁和宣言,在这之后陕西很多戏曲演员也纷纷发声,他们用戏曲为大武汉加油助威,他们用秦音给戏码头送去祝福。武汉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戏码头,湖北是剧种云集的戏窝子,秦腔与湖北、与武汉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血脉联系。在这里,秦腔与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而化为西皮,成为日后京剧的主要声腔;在这里,易俗社开设分社演出一年多,将“新弹”的“古调”唱响了荆楚大地;在这里,生发出了《黄鹤楼》与《游龟山》等耳熟能详的戏曲故事。疫情紧张,闲居家中,再听起那熟悉的“将船儿撑在了武昌对岸”,不由一番感慨、唏嘘。武汉黄鹤楼武汉龟山现行《游龟山》演出本基本源于马健翎先生改编本,一出《藏舟》,唱红了几代名角儿,是不少艺术家的保留剧目。不过,您有没有注意到,刘茹慧老师的田玉川似乎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我们秦腔有六大板式,可分为“欢(花)音”“苦音”,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场合,是渲染人物心情与烘托环境氛围的制胜法宝。目前大家常见的版本是以“耳听得谯楼上起了更点”欢音二倒起,之后是慢板“田玉川在小舟好不为难。恨只恨卢世宽行事太短,”从“害得我伤人命惹下祸端”转二六,整段一直是欢音。秦腔《游龟山》剧照而甘肃音像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刘茹慧赵桂玲版《藏舟》却与众不同,前半段板式没有变化,调性却从欢音变为苦音,一直到“这样人真叫我替她心酸”才转苦为欢,令人听来觉得很有不一样的韵味。👇👇👇为什么要这样唱呢?刘茹慧老师对这个处理有着自己的理解,因为刘老师的手机换号码,小编辗转联络才请西安易俗社的张天祥帅哥进行了间接的采访,咱们来听听刘老师是怎么说的。
2020年2月15日
其他

想说 | 为什么有人总看新编戏不顺眼?

近期上演了一部新编现代戏,我询问过几类观众,却发现对于这出戏的评价差距相当大,几乎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好几位戏曲从业人士,其中包括演员、导演等等,还有些长期在戏曲相关领域工作的朋友,当然还有些资深戏迷,对该戏的评价是“看不下去”、“不好看”这类的言论。具体来说也有人能指出其中的问题,比如造型服装既不够传统也没有新意、剧情前半段略有拖沓、整体时间过长等等,至于对新编现代戏的其他负面评价,比如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脱节、演员对人物理解不够透彻,这些问题也是屡屡提及的。另外我还专门寻找了一些“普通戏迷”来问同样的问题。因为在观剧的时候,我发现有不少观众随着剧中情节落泪,我就找了十多个观众个别询问,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比如“非常感人”、“挺好看的”。我要求他们提提缺点和意见,却仍然是表扬又表扬。于是我就想到了现在的一些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每成新声必挨骂”似乎是这几年新编戏的固定遭遇。多少现在被称为骨子老戏的剧目,也都是不断根据观众的需要进行调整、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升华的结果。也有些剧目,在初创的时候确实是很不错、很符合当时社会氛围的,但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剧情中有些情节已经不合时宜了,那么根据意见做出一些调整也是必须的。然而“新编”不应该是挨骂的必要条件。不好的内容,无论是出在新编戏还是改编传统剧里,都是不好的,都是需要在评论家和观众的帮助下进行调整的。可是有些剧目,即便是新编现代戏,仍然大有可取之处,似乎并不应该遭遇如此之多的批评。秦腔《赵氏孤儿》剧照我有一个朋友,他就认为该新编现代戏中某个情节不对,提出“为了所谓的正义这样牺牲家人是不合理的”、“主人公让家人去牺牲就不符合人性”,因此他认为这部戏“实在是糟粕”。然而回顾一下经典剧目,《赵氏孤儿》里程婴舍弃亲生子、《周仁回府》中周仁舍弃结发妻,不都是主人公为了正义而牺牲家人么?当我拿出这俩例子来对比时,他则认为“这个戏咋能和经典剧目对比呢”?心同此心、理同此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剧中主人公为了当时公认的真理而做出无奈的选择,剧情因此而波折甚至波澜,人物形象因此而丰满而可感,剧目也就好看起来了。可又有什么不能对比的呢?所谓经典剧目,也并非宇宙真理而“一字不可更改”。不信的话,拿出范紫东先生的《三滴血》剧本,再拿出当下舞台上的定本剧本,详细对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一字不改?《火焰驹》从碗碗腔变成秦腔,连剧种都变了,旋律必然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最初大不相同。秦腔《火焰驹》剧照这位朋友就属于“专职抬杠型”戏迷。我说“一”,他必然说“二”,有时候他说“一”,我觉得很有道理,也就说“一”,他一定会说“你说的一和我说的一不是同样的一”,这确实让我无所适从。诚然,评论家和观众对新编剧目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帮助演职人员不断提升剧目水准,是有益于剧目发展的。不过,做评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可以是五花八门的,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观剧经验设计出“及格线”,再看戏的时候就能把剧目放在其中进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最怕的其实是“及格线”的弹性太大。相似的情节,放在老戏里就是旷世经典,放在新编戏里就罪无可恕;同样的人物性格,放在老戏里就合情合理,放在新编戏里就滑稽荒唐。这个及格线弹性太大,其实也就是没有标准、没有原则,归根到底倒不是剧目本身咋样,而是“我就看新编戏不顺眼”。所以,真的要是为了剧团好、为了剧目好、为了演员好,无论是面对新编戏还是经典戏,都应该用“一把尺子量到底”,用同样的标准对待剧目。这样才能得出相对公允的结论。作者:李想
2020年2月11日
其他

“艺”起抗疫—陕西文艺工作者在行动!(七)

,抗击疫情我时刻牵挂着你们为你们加油,为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共度难关战胜疫情等待着你们凯旋归来肖云儒↓↓↓你们好呀!我是文化学者肖云儒今年已经80岁了我时时刻刻都挂念着你们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万众一心
2020年2月6日
其他

“有感情、有温度!”我省众多艺术家接力创作,用文艺精品“抗疫”!(六)

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万众一心·共同战“疫”陕西文艺工作者“秦”声高唱
2020年2月4日
其他

陕西百位非遗人用艺术精品致敬“最美逆行者”!(五)

众志成城驱疫情》展出活动,届时将邀请抗击肺炎疫情的英雄和社会各界参观指导,并通过陕西省卫健委和空军军医大学将作品转赠给赴武汉一线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2020年2月3日
其他

用声音汇聚力量,用诗歌声援战“疫”第一线!(四)

王平作曲:左辉奇演唱:玄鸟乐队《诵读长安》抗疫专题第二期部分朗诵者李梅文涛碑林路人牧言郝萌新月第二期部分朗诵者↑↑↑《诵读长安》特别节目聚声音力量
2020年2月2日
其他

陕西文艺汇聚力量为“抗疫”加油!(三)

作者:马辉此刻,站在庚子春节的长安城,我们问候你们!你好,白衣天使!可,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他们,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长辈的样子,在和死神抢人罢了。
2020年2月1日
其他

这51张图,张张让人想哭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挺身而出,令人钦佩在前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休息的照片感动无数国人厚重的防护装备遮住了他们的面庞留给世界的只有最美的背影4通宵达旦,奋战在一线感恩有您时刻奋战在一线病人的安危是他们最牵挂的事他们累了困了躺在地上休息的样子让人看着心疼5红红的脸颊是你最美的印记感恩有您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在抢人6咬紧牙关,冲锋向前感恩有您咬紧牙关坚定必胜信念无畏前行在抗击病毒一线7全身密闭在防护装备下连呼吸的时间都分秒必争感恩有您
2020年2月1日
其他

《武汉加油》MV发布,听这首歌,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

我们在一起明天会好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MV《武汉加油》让我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我们,在一起誓死,不放弃扛起,这一切武汉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武汉肯定能过关明天会好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来源:人民日报新媒体编辑:明明往期精彩…▲首发
2020年1月31日
其他

陕西5位戏曲名家携最新唱段,为“抗疫”加油助威!(二)

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万众一心·共同战“疫”陕西省戏曲艺术家秦声高唱
2020年1月30日
其他

秦声高唱,共克时艰!陕西省戏曲艺术家在行动!(附最全唱段+唱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6日下午,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牛一兵召开紧急会议并亲自布署,由陕西省广播电视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四家单位联合制作,广播频率推出以戏曲形式宣传当前疫情形势及防控知识的相关节目。1月27日,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西安易俗社有限公司、西安三意社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女掌门李梅、惠敏莉、侯红琴作为首期嘉宾参加了节目的录制。她们分别将《梁秋燕》《三滴血》《火焰驹》等群众耳熟能详的唱段进行了唱词的改编,以秦腔人独特的方式传递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油助威!“乡党们,大家新年好,我是大家熟悉的秦腔演员李梅,我在这里给大家拜年了。今年过年,遇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咱们要躲病毒、保健康、沉住气、莫慌张,配合政府打胜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梅用亲切的开场白和大家拉家常,并用熟悉经典的唱段慰藉着戏迷的心。点击音频收听01、李梅《梁秋燕》选段(抗疫版)02、李梅《大树西迁》选段03、李梅《迟开的玫瑰》选段04、李梅《再续红梅缘》选段眉户《梁秋燕》选段(抗疫版)唱词春节儿间万事放手边走亲访友事暂缓防控疫情咱要走在前边白衣英雄上了前线为保卫咱们的好家园悬壶当济世医者的担子艰把中国力量儿天下传新闻里多看看报纸上勤翻翻听报道信事实辟谣言勤洗手多消毒野味远日常的口罩简防霾的口罩单医用的口罩好又赞病毒它一见就犯难钟老挂帅榜样立国家有难众心齐人民的觉悟当如此约会好等胜利在春天里“乡党们,我们要从容面对,淡定处理,大家要用一个良好的心态配合好各级部门的工作,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排除千难万险,争取最大的胜利……”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惠敏莉情真意切的话语,带给大家精神上的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惠敏莉饱含深情地清唱了由她年届八旬的老父亲专门为抗击疫情写下的一段秦腔唱词,现场的人情不自禁地齐声称赞。点击音频收听01、惠敏莉《三滴血》选段(抗疫版)02、惠敏莉《三滴血》选段03、惠敏莉《柳河湾的新娘》选段04、惠敏莉清唱《迎新春过大年举国同庆》05、惠敏莉《易俗社》选段秦腔《三滴血》选段(抗疫版)唱词未开言来珠泪落肺炎病毒祸家国白衣天使赴前线神州大地援手多个人防护须做好勤戴口罩少风波走亲访友不可取偏好野味酿大错常言救人出水火安于家中胜佛陀《迎新春过大年举国同庆》唱词迎新春过大年举国同庆未料想新肺炎降临人间党中央国务院速做决断全中国抗疾情奋勇当先解放军医护士勇赴国难除夕夜别家人征战疾顽各阶层众百姓共同防范居家中自隔离不惹麻烦单等那风雨过百花吐艳我中华依然是锦绣河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没想到今年我们会用这样的方式度过春节,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希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做啥就做啥,去努力去拼搏,我用自己亲身传递秦腔人所能做的事情,希望能带给大家开心、快乐,用另一种不同的心情去面对突来的疫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用积极的心态、欢快的唱段带给大家向上的力量!点击音频收听01、侯红琴《火焰驹》选段(抗疫版)02、侯红琴《飘彩》选段03、侯红琴《大明宫》选段04、侯红琴《急子回国》选段05、侯红琴《火焰驹》选段秦腔《火焰驹》选段(抗疫版)唱词小鸟儿哀鸣疫情散大过年亲友难成欢这病毒将咱们的欢庆打断全中国齐心力共克时艰乡党们,莫慌乱白衣天使战前线上下同心度难关咱在家吃好喝好就是做贡献待春来开门喜看花满园这些录制好的节目也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以及陕西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传遍村村落落,传到家家户户。据悉,陕西广电网络目前已建成的应急广播平台,涉及我省59个县区178个乡镇3040个行政村的13282个大喇叭终端。我省积极创新形式,邀请广大群众喜爱的秦腔演员通过广播节目,为大家带来亲切问候和精彩演唱,不仅给新年增添了欢乐的内容,又在拉家常中话疫情、说防控科普卫生常识,补强新媒体在农村地区、老年群体疫情防控宣传的薄弱环节。三位梅花奖演员的唱段录制完成后,戏曲广播连夜进行创意制作,并于1月28日13:00—15:00、1月29日16:00—17:00在FM107.8/AM747陕西戏曲广播播出首期完整节目。随后,还有更多我省各秦腔院团的著名秦腔演员、梅花奖得主也将分次录制,共同完成疫情防控宣传这项工作。更多精彩节目和唱段,敬请关注陕西戏曲广播各档节目和官方微信。编辑:妍薇
2020年1月29日
其他

首发 |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新闻发布会及恭贺演出视频(下)

2019年5月19日,由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陕西戏曲广播承办的“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活动”在西安易俗大剧成功举办。此次融媒体评选,是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与秦腔艺术的一次紧密融合,后期也通过持续的一系列活动助推了民间戏曲力量的集结,使的活动成为2019年度的陕西戏曲事件,为文化陕西建设贡献了力量。
2020年1月27日
其他

首发 |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新闻发布会及恭贺演出视频(上)

2019年5月19日,由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陕西戏曲广播承办的“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活动”在西安易俗大剧成功举办。此次融媒体评选,是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与秦腔艺术的一次紧密融合,后期也通过持续的一系列活动助推了民间戏曲力量的集结,使的活动成为2019年度的陕西戏曲事件,为文化陕西建设贡献了力量。
2020年1月26日
其他

秦腔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孟小云逝世

1945年入咸阳益民社,在咸阳、兴平、户县、长安、渭南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抱妆盒》《八件衣》《五郎出家》等。孟小云剧照
2020年1月26日
其他

首发 | 陕西广播电视台第六届戏迷春节联欢晚会暨2019新·十大民间唱将颁奖典礼(下)

2019年12月26日,由陕西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主办的第六届戏迷春节联欢晚会暨2019新·十大民间唱将颁奖典礼成功举办,现场通过20位新老民间唱将组合的表演形式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别出心裁的饕餮盛宴。晚会通过西部网蓝直播、东方大剧院、戏缘APP、陕西头条、陕西网络广播电视台5大网络以及8位秦腔大V快手同步直播,共有近150万网友观看了演出。
2020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