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胡”“眉户”知多少(附精彩音视频)
眉
户
迷胡,渊源可以上溯到“郑声”(古郑国民歌)。发源古华州,尤以东府的“二华”(华县和华阴)为盛,历史上曾称为“二华曲子”,后传至陕西全境以至甘肃、宁夏、青海、山西、河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曲调缠绵悱恻委婉动听,长于表现深沉凄楚悲痛的情调和气氛,有让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便逐步被称为“迷胡”。
清末民初,迷胡戏大成气候,不仅形成了东路、西路两个地域流派,而且传播到山西、河南、甘肃、内蒙、宁夏以及新疆、青海等地,成了风靡西北地区的剧种之一。迷胡的这两个流派,东路以华阴华县为中心,流行于西安地区、关中东部周至户县咸阳临潼华阴华县澄城韩城等地以及相邻的晋南、豫西地区;西路流行于关中西部及相邻的甘肃、宁夏等地。两路迷胡相比较,东路显然源远流长,地域优势明显,覆盖范围及在全国的影响等,远远大于西路。据记载仅华阴县内,一直存活到解放初的民间正规迷胡班社,就有14个之多。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提线木偶),“二华”的曲子天下传。这里的“曲子”指的就是迷胡。
现在很多地方把“迷胡”写作“眉户”,甚至有人只知“眉户”而不知“迷胡”,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山西晋南迷胡老艺人李卜说起。李卜自幼学戏,唱得正宗迷胡。他以卖艺为生,辗转于晋南、秦东(朝邑、同州等地)一带,名气很大,后来流落至陕北富县瓦窑沟,与一名寡妇成婚。
时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团长的马健翎先生,听说迷胡非常适宜排演短小精悍的小戏,便萌生了以此为革命服务之念——编排反映边区生活的现代小戏,便把李卜请进了剧团,教演员唱迷胡调,为剧团排迷胡戏。李卜哼出迷胡曲调、马健翎据调填词创作的《十二把镰刀》便应运而生。出海报要为剧种署名,李卜说秦东晋南一带有个说法,说曲子戏悦耳动听,凄楚迷人,像“媚狐子”(即民间说的狐仙、狐狸精)一样,一唱就把人唱“迷糊”了,所以把曲子戏叫迷胡。马健翎说那是迷信,咱不搞那一套。他说陕西眉县、户县有曲子戏,曲子很可能就出在这一带。加上“眉户”“迷胡”在陕西方言中发音相近,于是他便让人把剧种署成了“眉户”。马健翎先生未必能够想到,当年自己不经意的这句话,后来竟在陕西戏剧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十二把镰刀》早期剧照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改“迷胡”为“眉户”先后排演了《桃花村》《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多出现代戏,影响深远。特别是《十二把镰刀》,1949年5月由黄俊耀与柯仲平的爱人王琳联袂排演,赴匈亚利参加过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彩排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曾现场审查;在布达佩斯和莫斯科演出后,受到了当地观众和艺术界同仁的高度赞扬,并有幸目睹了伟人斯大林的风采。而这几出戏的行腔,均是以东路迷胡为基调的。东路迷胡也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迷胡”这一剧种,自抗战时期在延安被写作“眉户”以后,就再也没有更正过来。
华阴华县的民众乃至陕西东府人民,对源于自己大地上的这份文化遗产的命名问题,到现在依旧十分在意,从未轻言放弃。八十多年来,他们不仅从未接受过“眉户”这个概念,而且一直是旗帜鲜明地打着“迷胡”的招牌,执著地坚守着“迷胡”这块阵地。直到现在,东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以及包括渭南市秦腔剧团、华阴迷胡剧团在内的很多文艺团体,不管是剧团名称还是创作作品,剧种署名上历来都毫不含糊地写作“迷胡”。
1954年,在省广播电台文艺部工作的华县人谢蒙秋先生,创作了迷胡戏《娘儿俩赶集》,该剧由省广播文工团排演,进京参加了全国戏曲调演。主演贠恩凤(华阴人)因此名声远扬,后来从戏剧到民歌,成了享誉全国的著名歌唱家。
张志忠、崔生华、崔春华、吴思谦……《杜十娘》《张连卖布》《四女拜寿》《张连卖布》《李亚仙》《海港》《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青荷吟》……一位位迷胡老艺人,一出出迷胡戏,我们都应该永远铭记,他们为迷胡剧种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渭南市秦腔剧团刘秀丽、蔺新武主演
编辑/刘军 审核/妍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