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后台不是你想坐,想坐就能坐!

齐如山 秦之声 2023-06-28

许多人都知道

中国戏班后台的座位

某行人应坐何处

都有一定的规矩

不容紊乱

可是其中详细的情形

大家不大明白

所以常常有人问我

我为这件事情也曾经考查过

也问过许多老角

大家都说这种规矩

都是为唱野台子戏规定的

与大城中之戏班

最初本没什么大关系

因为城中戏班后台宽敞

除箱笼之外可以有椅凳

而各省乡镇演戏

不是丰年报赛,便是病愈还愿

再者就是神仙的生日等等

每次演戏,多是四天

最多不过五六天

南方尚间有长期者

北方则绝对没有

他既是只演四五天

又多是搭草台席棚非常简单

后台的地方当然是很小

且没有许多椅凳

于是都把衣箱摆在靠边周围

所有戏班人员也就都以此为座位

因各行角色扮戏化妆的方便

分配座位遂成一定的规矩

再者

各省戏班都是流动的

今天演于此村

明天就要演于彼镇

倘有同行的人

因行路中途路过此班演戏之村

他照例可以前去投宿或吃饭

投到之时,他不知住所

当然先到戏台上

到后台给祖爷行礼之后

找班主行礼

然后坐于某箱上

则该班便知他系某行

便可派他演戏

就是不需要他扮演

也须照例客气接待

然倘该班适短此角

则彼亦应无条件地帮忙

不过若要长演

自当另谈

北京的戏班多数都是由外边去的

如三庆班等未进京之前

也常到各处去演

后台的规矩当然也是这样

遂把这种规矩带到北京

班中行头之装箱

规矩极严

不但某件应装某箱

有一定规矩

就是某件置于某件之上

其次序亦不许紊乱

故用时不必思索寻找

伸手即可取出

虽夜晚无灯

亦不致取错

平顶冠

老旦凤冠

硬罗帽

旦角应坐大衣箱

大衣箱内装有喜神

即演戏所抱之假娃娃

此娃娃向归旦角所抱

故旦角应坐此箱

再者

便是牙笏、蟒袍、官衣、褶子、斗篷

女裤、裙子、帔、开氅、云肩、坎肩

汗巾、腰带、扇子、朝珠、玉带等件

这些衣物多半也都是旦角用的

坐于此箱,于扮戏方便

在程长庚掌三庆班时

他把单皮鼓也装于此箱

按从前的规矩

各种乐器全数装于旗包箱内

而京剧的规矩

未开戏之前须先打三次通(即锣鼓)

而打通之前

又须各管事管箱人都到齐

乃日久生弊

只若管旗包箱人到来

将乐器取出便可打通

结果打完通之后

其他管箱人尚有未到者

往往误事

故程长庚命将乐器分装各箱之内

倘一行人未到

则总有一种乐器不能取出

便不能打通

于是前项之弊遂除

如今此规矩又废了

再从前唱戏

比现在讲究

每一出戏都备剧本

故另有装剧本之箱

喜神即装入此箱

后来不备剧本

就没有特装剧本之箱

于是便将喜神装入大衣箱了

生行应坐二衣箱

按生行本可坐大衣箱

但大衣箱已为旦行所坐

则生行不得不坐二衣箱

且明朝以来

生末分行

且生行多兼演武戏

而二衣箱中所装者

为靠、铠、箭衣、马褂、侉衣、裤、袄

僧衣、茶衣、绦带等件

多为武人所用

故生行坐此

再乐器中之堂鼓

从前亦装此箱

净行应坐盔头箱

因净行除一二奸臣外

大多数都是武人

而盔箱中所装者

为盔、冠、巾、帽、翎尾、蓬头、髯口

网子、水纱、牛角纂、玉带等件

故即坐此

再乐器中之唢呐、月琴等,亦装此

以旗代轿

日月扇

末行应坐靴包箱

靴包箱,又名三衣箱

按元朝戏班无生字,都曰末

明朝以来,生末殊途

大多数人专呼去老家人者为末

白须者为外

而去家人所穿之青袍即装在此箱

故末即坐此

亦因前三箱为旦生净所坐

而他不得不坐此也

按靴包箱内应装的物件

除青袍外

尚有胖衣、水衣、垫片、卒褂

女跷、龙套衣等等

罐盔


武行、上下手应坐把子箱

因为其中所装的都是军器

如青龙刀、白虎鞭、大刀、枪、戟、钺

鎏金镗、盘龙棍、降魔杵等等

这些都名曰大把子

然也都是武行所用

故他们坐此

丑行可以随便坐

因为丑行向来兼演各行

其所扮之人员

男女老少、良善卑恶都有

如《天雷报》之张妪,老旦也

《让成都》之王累,老生也

《浣花溪》之鱼蕊仙,花旦也

《大登殿》之魏虎,净角也

《奇冤报》之张别古,外角也

各戏丑相公,小生也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因其所扮之人物,不分行道

故其座位亦不分地点

非丑行特别大也

差人帽


催扬人、检场人、上下场,坐旗包箱

此箱内所装的是

门帘、台帐、桌围、椅帔、标子旗等等

从前乐器中之大小锣等,亦装于此

此箱永远放在门帘内左右

催场人者,乃监督指示各角上场之人

故须坐此

各角上场,皆在其眼前经过

容易检点,不至出错

检场人,在台上没事做的时候

不应立于台上

应该在台帘内休息

而须时时刻刻注意台上

所以也坐在此处

上下场者,即打台帘之人

于无事时偶尔坐此

距门帘较近,亦不至误事也

首事人坐帐桌

首事人,即总管事人

简言之曰管事的

后台永远设一帐桌

戏圭、戏簿放在桌上

以便众人观览

戏圭者,乃一高一尺,宽尺余之黑木牌

上边镶有牙骨之小签二十余枚

每日所演之戏都按次序书于牌上

一切接洽分派及请问事件

皆在帐桌处行之

故首事人须坐此

否则众人觅总管事不得

诸事不能接头,秩序乱矣

中军盔


以上不过大致谈谈

后台的东西还多得很

例如龙形、虎形、狗形、山石片

云片、柳树都是箱中必须预备的物件

但这些均装入大筐,乃旧规矩也

又有大纛旗杆、标子旗杆、大帐子杆等

都比把子箱尺寸还长

不能装入

每逢起运时

都用布城一捆便妥

再者后台向来备有竹筐,专盛小把子

如短刀等等

凡用此之演员

用时自己取出

用完,仍须放于筐内,不得乱扔

所以

后台秩序永远是清楚的

如今则较随便了

文/齐如山    图/刘勇

全梁上坝节目完整视频…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柳萍、李小雄、韦小兵、关佩

全梁上坝 | 秦腔《教学》任小蕾、李淑芳、邵英

全梁上坝 | 秦腔《曹庄劝妻》李东桥、卫小莉

全梁上坝 | 秦腔《五典坡·赶坡》窦凤琴、丁良生

全梁上坝 | 经典唱段《霸王别姬》《珍珠塔》《锁麟囊》白燕升

全梁上坝 | 秦腔《再续红梅缘》李梅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齐爱云、韦小兵、张武宏

全梁上坝 | 秦腔《苏武牧羊》屈巧哲、王玮

全梁上坝 | 秦腔《花亭相会》马友仙、马桂英

全梁上坝 | 秦腔《游龟山·藏舟》齐爱云、张武宏

全梁上坝 | 小品《当家小花旦》刘军、邓思远、马琼

全梁上坝 | 秦腔《火焰驹·花园卖水》侯红琴、张涛、王战毅

全梁上坝 | 秦腔《三滴血·路遇》韩利霞、王宏义

全梁上坝 | 小品《晋信书外传》高帆、杨瑶

全梁上坝 | 秦腔《火焰驹-表花》边肖、杨升娟

全梁上坝 | 秦腔《五典坡-探窑》王新仓、赵扬武、梁玉、王建力

全梁上坝 | 开场《盛世秦声》 演出: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

全梁上坝 | 秦腔《木兰从军》  表演:惠敏莉

全梁上坝 | 秦腔《看女》片段  表演:康亚婵、翟博

全梁上坝 | 少儿戏曲《梨园新蕾》演出:三原县新兴镇柏社小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