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剧种22名代表委员为戏曲发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正在北京召开
戏曲界代表委员们
纷纷为传统艺术发声
戏曲流派、人才培养、从业者待遇
戏曲电影拍摄、戏曲旅游
基层院团扶持
戏曲进校园、戏曲创新、戏曲剧本
……
小编对代表委员们的提案、建议
进行了广泛收集和整理
今天发布的是来自16个剧种的
22名代表委员的声音
小编特别邀请看到这篇内容的朋友们
积极留言、热情互动
发表对戏曲传承发展的观点
因为
有你,才有戏
评剧冯玉萍
声音
耐得住寂寞与清贫
保护抗战遗址
我们从事传统文化的人,不能用出场费来衡量价值,传承延续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神圣的天职。我要去拍电影或者是拍电视、唱歌、搞话剧,可能某些方面比现在更好,但我们这项工作也需要有人来传承,也需要有人来坚守。这份坚守,要耐得住寂寞与清贫。我从艺45年,并非一帆风顺,也有过怀疑、动摇、彷徨。当台上人比台下人多的时候,我也会质疑,难道我选择错了?难道戏曲就该是这个现状?当戏曲演员比不上流行歌手受欢迎时,我们很多人心里有很大落差。但我太爱评剧了,太执拗,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心意,所以一直坚持了下来。
我觉得现在传统文化宣传手段还是停留在“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惯性里,其实好酒也要走出去,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需要新媒体的推介。
沈阳北大营抗战遗址在中国14年的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遗址还曾是二战盟军战俘在沈阳最早的关押地,具有鲜明的国际性特征。所以,北大营抗战遗址的现状亟须进一步保护。建议将其建设为国家级纪念馆,在相关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同时参照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建设,充分发挥抗战遗址遗迹作为重要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资源的作用,更好地表明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立场。此外,对遗址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充分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豫剧李树建
声音
基层文艺院团仍需加大扶持力度
改制转企后的基层文艺院团相当一部分没有得到应有的配套政策,必要的办公场所、排练场所、演出车辆、演职员福利保障、购置更新演出设备等并没有落实到位;政府购买演出场次,好的地方每年购买三四十场,差的地方每年购买不足10场,且每场只补贴3000元,补贴较低;由于改制转企后原有的事业经费被取消,剧团没有能力为演职人员缴纳“五险一金”,七成以上的县级剧团只缴纳了“养老保险”,其他像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得不到保障。有60%的县团人均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致使不少演职人员转行或调离;由于受经费和人才的制约,加上基层院团长年疲于奔命地演出,致使他们没有财力、精力和时间创新剧目,为了场次很多剧目也只能将就凑合,根本不能推陈出新,只能低水平地重复演出,满足低水平的市场消费;由于待遇得不到保障,演职人员的思想极不稳定,对事业前途信心不足,不能潜心钻研业务,而很多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戏曲艺术,投身戏曲艺术,造成基层院团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川剧沈铁梅
声音
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却自家无尽藏”
第一次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是在初学川剧时。那会儿,觉得川剧太高亢,便在一次演出中稍作了调整,融合京剧和昆曲的韵味唱了一段《桂英打雁》,老师和同学都感叹,从来没听过这么好听的川剧。此后40余年来,我将现代故事、西洋乐搬进剧场,用新技术、新手段装进川剧的魂。创新并不意味着“抛却自家无尽藏”。唱戏越久,对传统越是敬畏,魂不能丢了。我最反对一出国门,就将中国戏曲“截肢”,只给人家“看手、看脚”。戏曲的完整性没了,中华文化也做小了,如果川剧一出国门演出就要变脸、喷火,这门艺术就会被技巧表演喧宾夺主。
淮剧陈澄
声音
群众喜欢,舞台就大
地方戏传承是一个系统工作,首先要求传承人拥有博大的胸怀,善于把几十年来获得的舞台经验,通过师带徒或是理论提炼的方式,扎实地传承给学生或后辈;剧目获奖不光是为了在艺术领域留下重彩笔墨,还应该把这些精品力作、优秀作品带到我们的百姓当中去,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通过舞台展现、影视传播、比赛交流、送戏下乡等共同努力,让地方戏之花开得更加鲜艳;江苏盐城的创作队伍特别是现代题材的剧作家们,经过多年努力创作出了许多精品力作,发展成为备受关注和称赞的“盐城现象”,这不仅是对淮剧、对江苏地方戏的一个输送,也对全国戏剧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黄梅戏韩再芬
声音
戏曲进校园不能“一窝蜂”
我觉得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它的承载能量也是有限的。不能说要做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都向着一个方向去,这也没必要。你突然间一下子铺天盖地让所有的学校都要学习戏曲,师资力量当然是来不及的。
戏曲与其他文化有一点不同,它是活体文化,必须是在舞台上,通过人与人交流互动,才有生命力。互联网对于戏曲艺术的作用,可以让信息传播得更快,起到宣传的作用,但绝对代替不了戏曲在舞台上的独特表现形式。
希望尽快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更好地规范文化市场。因为当文化进入到市场同步竞争的时候,它一定是要有法可依,否则文化发展越快,就越容易跑偏。
梨园戏曾静萍
声音
让传承人没有后顾之忧
一个台步就是几级台阶,一个转身就是一个回廊道,这种空灵是中国戏曲的精髓。不是在舞台放一扇门,拿舞美堆砌,就叫创新;梨园戏的“味道”,就像茶中的铁观音,循序渐进,徐徐道来,是“品”,不是“看”,要去感觉,要去回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核心在人,一定要让传承人没有后顾之忧;最揪心的就是,当老艺人在慢慢逝去,年轻一代接班人的心却静不下来,刻苦学习程度不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主要是传承项目经费的落实出现偏差,传承人待遇偏低,传承人进行传承工作由谁监督、怎么监督等仍需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建议对非遗传承的保护和抢救,要更具体、更切实地做一些务实工作。特别是项目拨款后,要更加人性化地使用和监管资金,不能硬性地全部用于服装、道具、舞台、灯光等硬件上,而应适当考虑传承人的传承工作付出,落实传承经费,并在软环境上更加激励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各级各部门要从根本上重视,从小时候熏陶起、从学前教育抓起,并融入生活,与时俱进、持续巩固。生长在这片土地,自信不是学来的,也不是靠说的,自信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优秀传统文化就在脚下,就在身边。
豫剧金不换
声音
呼吁大家关注戏曲流派的传承
希望能加强对地市、县级院团的扶持工作,呼吁大家关注戏曲流派的传承,对过去老一代艺术家留下的宝贵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发扬。首先,在各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设立戏曲流派传承保护研究中心,建立专家研讨组,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本省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理论等工作;第二,抓紧进行各流派老艺术家的声(口述历史)、音(唱腔录音)、像(录像)采集工作;第三,在本省主要院团开展流派创始人、主要传承人,传、帮、录工作,遴选一批优秀、有潜质的青年演员定期向老艺术家学习,继承流派主要剧目、唱腔、身段表演等,并进行大戏排演、录像记录等工作;第四,建立全国各省戏曲流派艺术家档案库。组织有条件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为各流派创始人、主要传承人树碑立传、理论整理研究,留下宝贵的历史和理论资料;第五,鼓励全国广电系统和新闻媒体加大对老艺术家的历史挖掘与宣传;第六,组织相关专家对我国戏曲艺术进行总结归纳,梳理中华戏曲艺术的程式化标准,在服装、舞美、舞台布置、导演、唱腔、音乐方面进行深入的研讨与辩证,在理论层面对戏曲的复兴与发展进行引导、督导。
黄梅戏杨俊
声音
服务人民是根本
文化体制改革,艺术院团转企改制,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2012年,剧院变成公司,我从院长变成总经理,首先考虑的就是赢得市场,走向千家万户。改革倒逼我们强管理、优服务、出精品,使艺术不再曲高和寡。当然,也有了更多的知音。
湖北是戏曲大省,省里去年出台了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意见。这需要坚实的作品和人才支撑。2016年,我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戏曲进校园的建议。让我格外欣喜的是,此后这项工作在全省推开,这对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延续大有裨益。
越剧王滨梅
声音
提高戏曲工作者待遇
通过戏曲进校园、雏鹰计划,很多大专院校的学生还是很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但是真正让他们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他们肯定是有所选择的。所以,提高戏曲从业者的收入和待遇,不仅能提高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最关键的是还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入这行。传承,只有壮大我们的年轻队伍,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更加发扬光大。
苏剧王芳
声音
别放弃每一个小剧种的传承
传统文化对人身心的滋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从2007年苏州成立了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以来,演出近1500场,近30万学生观看。我们发现,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尤为强烈。
在昆曲火热的当下,还应当保护另一种传统剧种——苏剧。昆曲是百戏之祖,苏剧是滩簧之祖,上世纪80年代,苏州的剧团同时演出苏剧、昆曲,当时昆曲无以为继,苏剧还有一定的市场,是苏剧养活了昆曲。2001年昆曲成为世界非遗后,苏剧反而成为有待加强保护、传承的小剧种。
粤剧曾小敏
声音
建立戏曲推广机制
现在大众的欣赏习惯已经在改变,应该通过政府统筹将各地方剧种的优秀作品以及一些新的动态,都规整到戏曲数据云平台里面,从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可以尝试设立业余戏曲考级机制,让戏曲爱好者有一个专业的评定,从而让他们更专业、更系统化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戏曲电影作为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电影,能以光影的方式把戏曲最精华的东西展现出来。但是90年代以来,戏曲电影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所以我建议从政府层面去支持戏曲电影发展。比如,在每个地区设立一到两个专门播放戏曲电影的院线,这样观众就知道哪里可以看到戏剧电影,国家还需要对这些院线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柳琴戏刘莉莉
声音
好戏不一定是大制作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主要流传于苏、鲁、豫、皖等地,于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琴戏青年演员欠缺,虽然当地学校也在培养,但真正能承担起在团里上台表演,能往中间站的主要演员还是很缺。另外,学校师资不足,年轻演员忙于演出,学校都是一些退休老艺人在带学生。
不少地方戏“走出去”后,舞台越来越广。我在2010年带着柳琴戏经典唱段《回娘家》去了台湾,2015年去了韩国,今年我还将带着《沂蒙情》进行40场全国巡演。进入大剧院不一定必须是大制作,戏好才有足够气场支撑这个庞大的空间。好的剧目就像一个女人,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既能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又能上农村去展示魅力。我希望能走向更大的城市,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了解并喜欢上柳琴戏,这是我的梦想。
花鼓戏杜美霜
声音
提高剧作家的地位
我们常德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诞生了常德汉剧、常德花鼓戏、常德丝弦等地方剧种。广大戏曲工作者创作并演出常德汉剧《程咬金招亲》《姻缘错》,常德花鼓戏《嘻队长》,常德丝弦《旋转的钞票》等众多获奖剧目。然而,近20年却鲜有原创新作品、新剧目推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演艺团体编剧人员缺失。一台好戏,剧本最重要。可将近20年了,剧作家没地位,大多数作品在宣传时导演和演员拼命往前推,不认真找几乎看不见编剧在哪里。
文化品牌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比如花鼓戏,如果唱的总是那几出,跟不上时代变化,不仅年轻人不爱看,老观众也会流失。要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一是要打破管理机制、经营方式方面存在的藩篱,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创新、创造提供条件;二是要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比如我们团有团长排练室、化妆间、服装道具库,就是没有编剧工作室。
秦腔李梅
声音
挖掘戏曲文化旅游价值
建设西迁纪念馆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传承着活态的民族文化基因,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依赖,体现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将其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实现“旅游+文化”的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而且戏曲和旅游两相受益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必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之一。
陕西有秦兵马俑、华清池,这些都是有戏、有故事的。像兵马俑有《千古一帝》,华清池有《长恨歌》,把地域的旅游文化产业与地方戏曲结合,在旅游景区实地演出,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本土文化特色的了解。
戏曲旅游起步较晚,还没能有效发挥出其应有的经济能量,各地对戏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认识不足,导致旅游发展视野窄小,戏曲旅游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等,都极大地阻碍了戏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国家在戏曲文化旅游产业上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给予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保障;树立政府搭台、剧团与企业唱戏的观念,由政府牵引,合理指导旅游企业与戏曲剧团共同设计开发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工程、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艺项目工程等;讲好地域故事;开发戏曲旅游,以传统舞台演出为主,以建设戏曲人文景观和开发戏曲文化旅游纪念品为辅,真正让戏曲剧目成为文化旅游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将人们习惯的拍照式旅游,变为观赏式旅游,体验浸润式旅游,让戏曲旅游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特色窗口;各地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税收、创作、演出场所、演出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扶持。
“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交通大学的老教授们当年为了西部的开发,献了青春献子孙,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建设,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家国情怀。建设西迁纪念馆,是希望大家记住这段历史,同时把这种精神弘扬下去。
京剧杨赤
声音
建立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怎样传承、如何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不失为一项创新之举,通过组织观摩优秀戏曲艺术,发挥艺术感染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优势,对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等均大有益处。
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量化标准,规定每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每年必须组织学生观摩一至数次优秀戏曲剧种的演出,并纳入学校年度业绩考核内容。选取较为浅显并有普及意义的戏曲知识,在语文、音乐、体育等科目考试中适当增加戏曲知识考题,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定期组织相关科目教师进行戏曲知识短期培训,宣传普及戏曲知识,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有效开展。
京剧迟小秋
声音
建立国家级戏曲剧本基因库
发扬古代乐府采诗的传统,把流散在全国各地不成体系的各种唱腔、剧本、道具、服装等,以及几乎失传的剧目资料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系统收集,像保留植物种子一样将它们保存起来,通过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它们进行有效整理。
有些人主张京剧要原汁原味,一百年前怎么唱,今天就怎么唱。这其实说对了一半,今天“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其精髓,因此,建立基因库应该“求原汁”,不能胡乱添加。但是光这样还不行,京剧最终是要走进现代生活,因此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也要大胆探索创作。对戏曲创作者来说,应该善于发现、挖掘今天的生活,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推出具有现代风貌的作品。
创作既不能忘了源头,也不能忘了归宿。所谓源头就是要传承好京剧独特的美学特征,归宿就是积极反映现代,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同时创作不能一味追求市场和票房。
京剧张建国
声音
认真研究和继承戏曲的传统教育方法
目前戏曲教育的大班授课,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理解和吸收老师所授。戏曲教育需要口传心授、手耳相传,老师教学生要亲自示范,一遍遍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舞台实践经验,还可以全方位感受学习老师的文艺修养和艺术特点。建议恢复京剧艺术的独特教育方式,或借鉴科班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把戏曲学院归于文化部门管理;戏曲教育者应具备至少10年以上的舞台表演经验,方可回校任教。
沪剧茅善玉
声音
扶持地方戏曲电影摄制
近几年,国家的京剧电影工程让许多京剧电影得以跟观众见面,能否为地方戏曲的电影摄制也设立一个工程或者扶持基金,让地方戏曲电影也得到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沪剧院也拍了两部电影《星星之火》和《罗汉钱》。现在我们学习时,把这两部电影翻出来看还是觉得很激动。虽然那时候的电影技术并没有多么先进,但是电影留住了当时那些艺术家的巅峰状态,不管是唱腔还是身段都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新时代下,应抓紧时间把当代地方戏曲优秀作品拍成电影,利用胶片原汁原味地记录活跃在舞台上各地方剧种代表演员风采。
戏曲电影不仅能展现一个剧种的精华,一个演员一生的艺术造诣,还更加贴近年轻观众,这对戏曲的传承非常重要。不仅如此,戏曲电影也有利于促进“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元的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精神。
京剧孟广禄
声音
文化从业者要沉下去
每一场演出,就跟打一场战一样,不能松懈。把我们好的文化传下去,就是代表一种民族文化精神。文化从业者要沉下去,只有蹲得低,才能跳得高,要真正躺在土壤里,生根发芽。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力量,更是民族的脊梁,所以我们要唱好我们中国人本身的DNA,绝不能漂浮,脚步要踏实,从我做起,从零开始,虚心下来。对青少年的引导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有浮躁的文化心理,好的教育,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通过时间来带动。
我觉着戏曲大制作没必要,因为戏曲靠的是演员的四功五法,我们把精力用在戏上,把戏唱好,舞台漂亮、干净就可以。
京剧董圆圆
声音
年轻人应该走进剧场
京剧艺术是国家的瑰宝,我们要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出好的作品,让热爱京剧艺术的观众多关注,多迈进剧场来看戏,另一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做得更到位一点,大家共同努力,使国粹艺术名副其实成为国家民族文化代表之一。国家京剧院现在每年都有京剧进大学校园活动,希望这种活动能够进入中小学,从娃娃抓起,培养中小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现在年轻的观众不要不进入京剧的艺术大门,迈进剧场,看演出,好的艺术是有魅力的。有很多外国人都非常崇拜京剧艺术,我们应该去接触、了解、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河北梆子刘莉沙
声音
人才是河北梆子发展的关键
面临人才断档、行当不全、资金困难等问题,急需培养一批青年演员,给剧团注入新鲜血液。所以,基层剧团管理要不断解放思想,适应时代不断创新;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科学管理模式,使得优秀人才呆得住、有发展、有奔头;深挖地域特色,不断冲刺艺术高峰;戏曲创作和表演手段要不断创新,多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与“互联网+”相结合,努力留住年轻观众。
晋剧栗桂莲
声音
加强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建设
我考入戏校后,是国家花钱把我培养起来的。我的艺术是人民的,没有什么事比给爱戏的老乡唱戏更重要。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不论名气多大,都得坚守演出一线,为群众演唱、为人民放歌。戏曲真是博大精深,我就觉着年轻一代接触得还是太少,我特别希望晋剧艺术能在年轻人手中传下去,人才建设就成了关键。
除署名图片外
文字及其他图片均来自网络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柳萍、李小雄、韦小兵、关佩
▲全梁上坝 | 经典唱段《霸王别姬》《珍珠塔》《锁麟囊》白燕升
▲全梁上坝 | 秦腔《忠保国·二进宫》齐爱云、韦小兵、张武宏
▲全梁上坝 | 秦腔《火焰驹·花园卖水》侯红琴、张涛、王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