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皇帝的“干女儿”,喜欢秦腔的人一定听过他
通常来说,中国戏曲分为四大声腔: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留存剧目最多的,当数梆子腔。
梆子声腔的代表剧种有:秦腔、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其中最早的是发源于山陕的秦腔。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伶正是将秦腔艺术名扬天下,数次赴京演出,尤其是1779年在京演出《滚楼》一剧,引起巨大轰动的秦腔旦角大师——魏长生。
他的人生之旅,充满了传奇色彩。
少年坎坷
魏长生,原名魏朝贵,行三,故又名魏三。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
他幼时家庭贫困,父母早亡,曾一度到省城成都学唱过川戏,学演花旦、青衣、刀马旦。他虚心求教、刻苦练功、唱做念打、渐显功力,几年间学会了几十出川剧,演出时声情并茂,在戏班里崭露头角。
川剧团老艺人中普遍传说:魏长生曾流落陕西,会合一个秦腔小戏班改学过秦腔。魏长生流浪陕西时,由于在西安举目无亲,遭人欺侮,因与邻街商家的学徒斗殴伤人,畏罪潜逃,亡命洛河,加入同州梆子戏班。
当时一切退路都已断绝,环境逼使他奋发学艺,起早摸黑,唱做念打,出大汗,吃大苦,发大愿,艺不惊人死不休。
十年磨剑,艺海扬帆。他的演技,先是在八百里秦川脱颖而出,继而随戏班北上京师,问鼎中原。
名震京华
清初,北京戏曲舞台最盛行的是昆腔与京腔。到了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省的地方戏曲借着给皇帝或皇太后祝寿的名义,纷纷进京献艺。因为剧种很多,为了“正名”,戏曲开始被分为“花”“雅”两大部分。“雅部”专指昆腔,“花部”专指昆腔以外的各地方戏曲剧种。
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他创造的西秦腔,“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有别于“以梆子为板”的秦腔,“善于传情”。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中叙述道:“长生于乾隆三十九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
魏长生一举成名,但却被权贵诬以表演“淫秽”而离开京城。
乾隆四十四年,魏长生再次入京。当时的秦腔戏班“双庆部”几乎在北京立不住足跟。魏长生挺身而出,愿入班挑大梁,力挽狂澜,并表示:入班两月之后,定要给演员们增加薪水。结果,他再次以《滚楼》赢得了京都的观众,一时“观者如堵”。“双庆部”成了北京市民争相定票观看的戏班,演员收入大增。有了积蓄之后,他曾经多次资助上京参加会试的、遭到困难的读书人。
皇妃认女
有一日,四川会馆戏楼中来了两位特殊的观众——乾隆皇帝和他宠爱的一位皇妃。
这位皇妃先前生有一位公主,爱之如掌上明珠,却不料半年前英年早逝。皇妃从此悲伤不已,日见消瘦。乾隆皇帝为了排遣爱妃的愁郁,特地携她出宫消遣,二人乔装打扮,来看名伶魏长生的剧目。皇妃为魏长生的扮相、身段、唱功所迷,尤其是魏长生与她朝思暮想的公主,模样儿十分相似。她情不自禁地向乾隆说:"万岁爷,那位扮演辽邦公主的,就像我们死去的和硕格格。"乾隆怕皇妃伤心,连忙说:"既然喜欢,那就收他为格格吧!"魏长生次日奉旨作辽邦公主妆束,进宫向皇帝、皇妃谢恩。由于这次奇遇,于是民间尊称他为"魏皇姑"。
扬州传艺
由于魏长生演唱的剧目多为男女情事,刺激了封建礼教。京腔、昆弋便视秦腔为邪门外道,所以于乾隆五十年由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秦腔演出。
“野狐教主”魏长生被驱逐出京城后,在扬州又刮起了一次刮起旋风。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涌至扬州,一睹魏三的丰姿,观摩他在“春台班”里的演出,请魏三传授技艺。江南伶人,包括昆曲子弟也来学习他的演技和“跷工”,以及他创新的化装艺术———“梳水头贴片子”。
他的“善于传情、动人倾听”的艺术奇葩,播种到大江南北的梨园,许多剧种从中得到养分的滋润。他新创的西秦腔,“徽伶尽习之”,并对一百年后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以身殉艺
嘉庆五年,魏长生第三次出川,献艺北京。时年已57岁。这次复出,在“三庆部”挂牌主演《香莲串》《烤火》《大闹销金帐》等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足”。演戏仍是那么一丝不苟,武功更是炉火纯青。
毕竟岁月不饶人,终因体力不支,倒在了他醉心的五彩舞台上。《梦华琐簿》记载:嘉庆七年,魏长生在夏日表演《表大嫂背娃子》,下场气绝。“将军马革裹尸、伶人以身殉艺,壮哉!”
他的徒弟甚多。死后,由其徒陈银官等素车白马送回四川金堂,安葬在绣水河大石桥畔,民众称之为“皇姑坟”。
从少年成名到红遍天下的一代名伶,魏长生走完了极不平凡的59个春秋,用毕生心血在中国戏曲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