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号称有近三千个传统剧目的秦腔,有没有必要移植外剧种剧目?

李想 秦之声 2023-06-28

近年来,一大批从外剧种移植的剧目出现在秦腔的舞台上,每逢此类剧目演出,总有部分观众认为“咱们秦腔的传统剧目丰富,近三千个剧目每天演一个都能演十年,为啥还要去移植其他剧种的戏呢?”这种想法在观众中不是少数,几乎每次移植都会引起类似争论。


说是“争论”还是客气的说法,因为大部分意见是“批评”,主要是认为秦腔传统剧目丰富,如今却只能“捧着金碗要饭吃”,靠移植其他剧种的剧目来维持演出。当然,批评的声音之巨大、批评的言语之尖刻、批评的方式之老辣,这里就没必要重复了。

秦腔《安国夫人》根据国家京剧院同名京剧移植

秦腔《马前泼水》移植改编自晋剧《烂柯山下》



这里需要厘清的有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秦腔有没有必要移植外剧种剧目”的问题也就有答案了。


01

在多个秦腔传统剧目之中,还有多少能演?


我笼统的算了一下,秦腔传统剧目可能没有三千部之多,但一千部左右还是有的,这些剧目在历史上都演出过,仅有部分还在当下的舞台上以演出形式存在,还有大部分仅存剧本、几十年里没有再舞台上见过,甚至更有一些只存在剧名。


这三类剧目里,舞台常见的应该还是能继续传承下去的,毕竟经过大浪淘沙和反复修改,此类剧目在观众中有较大影响力,唱词耳熟能详、旋律脍炙人口、情节感人肺腑、意义深远重大;几十年没有登过台的剧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还能找到曾经的演出者,也可以进行复排,从而保留下来留给观众欣赏;至于只剩下剧名的剧目,完全没有复排的物质基础,只能遗憾的任其消失。

秦腔《三滴血》剧照

秦腔复排剧目《双锦衣》


02

还有没有必要写新戏或者移植外剧种


任何一部传统戏,不管其演出了多少年,在最初其实都是新创作剧目。易俗社的《三滴血》演了百年,成为易俗社的看家戏,在最初却是范紫东从《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小故事编写出来的;演了80年的《锁麟囊》,成为程派的标志性剧目,当初也是翁偶虹受到《剧说》里一则小故事的启发而编写的。这两部戏经过不断的演出和修改,如今都已成为经典,说明写新戏还是有必要的。


同样是这两部戏,《三滴血》先后被河北梆子、晋剧、蒲剧、评剧、豫剧移植,《锁麟囊》先后被评剧、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剧种移植。一部《十五贯》,不仅救活了昆曲,还被几十个剧种的上百个剧团移植,并成为多个剧种的“传统剧目”。可见移植丰富了这些剧种的剧目,扩大了剧目的影响范围,如今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的。

晋剧《三滴血》磁带

昆曲《十五贯》剧照



03

如果秦腔中已经有了同题材剧目,还有没有必要进行移植


同题材或者情节近似的剧目,如果再从其他剧种移植,会不会造成剧目重复?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汾河湾》、《桑园会》、《五典坡》,情节高度相似、人物高度相似,但观众各有各的喜欢。所以秦腔里有了《放饭》,再移植评剧《赵锦棠》也不为过,只不过一个是以生角为主,一个是以旦角为主,剧目各有各的看点、观众各有各的喜欢。


京剧从河南曲剧移植的《陈三两》出现了李世济和孙毓敏两个版本,一个程派一个荀派,唱腔和表演都有很大区别;秦腔从京剧移植的《锁链囊》也有苏凤丽和李君梅两个版本,观众当然也可以自行选择。

秦腔《赵锦棠》主演卫小莉

秦腔《锁麟囊》主演李军梅

自中国戏曲诞生以来,移植就与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并存,并有力的推进了剧目的繁衍。如果我们固守着自己现有的传统戏,拒绝向其他剧种学习,不但是对兄弟剧种优秀剧目的浪费,而且也是对自身的不够自信。秦腔是有强大包容力的剧种,具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大格局,只要能把移植剧目“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就能更好地为观众服务。



温馨提示


为秦腔聚力  为传统加油

2019“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

网络投票

正在进行中

点击链接进入投票页面

为您喜爱的候选人投票吧

↓↓↓

新·十大民间唱将融媒体评选投票通道


投票是一种支持!

留言是一种鼓励!

他们的秦腔梦想需要大家的聚力!

往期精彩…

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安国夫人》首演,一场戏收获20多次掌声!

想说 | 关于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导演、主演、剧评人这样说……

“戏曲也较真儿”之秦腔中的赵子龙为啥和其它剧种穿的不一样?

堪称我国最难考的专业之一,考上就是金饭碗?

这些你必须知道的秦腔戏服,赶紧看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