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白白浪费一次危机:从智慧城市走向参与式城市
编者按:过去两个月发生在上海的疫情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然而,当那些哀伤、愤怒、绝望的声音淡去,一些对城市组织逻辑的积极思考则显得更为弥足珍贵。本文作者现居上海,透过她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可能性在萌芽。
/ 退 化 与 进 步
自组织的任务驱动社区志愿者群体,可否就是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线下实验? 在团购中涌现的利己与利他的共享,可否就是数据共享、自动激励、价值赋能创作者经济的Web3初览? 云蹦迪、云旅游、云展览、云听海、云健身、云婚礼,各类不得已中诞生的“云化生活”,可否就是“元宇宙“终于不再混沌的应用开端?
/ 公 共 与 个 人 的 价 值 同 盟
CityCoins.co :作为一个社区项目,在迈阿密和纽约分别发行了”城市币“MIA和NYC,通过鼓励参与者投入资金铸造”城市币“,持有者保留70%铸造价值的同时将剩余30%贡献给城市政府以支持公共事务。持有者可以获得城市公共产品的相关权益,以及城市价值提升后的潜在”城市币”增值,形成公共与个人的双赢。迈阿密的CityCoin MIA最终获得了市长Francis Suarez的支持,且迈阿密市政府据称也已获得700万美金的回流,投入公共住宅项目。
韩国釜山组织会议探讨利用NFT支持当地的创作者生态;
更雄心勃勃的一系列项目旨在从零开始创建一座城市: 比如CityDAO,描述为“在以太坊区块链上建设一座城市”,立志于通过DAO的方式筹集资金在美国怀俄明州购买土地后从无到有建立一座理想城市(不由让人想到建筑师Paolo Solari在亚利桑那建设起来的理想城邦,Acrosanti)。
第一,运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已有城市流程,使其更可靠、可验证、可追溯:比如税收、彩票、证件办理、资产证明等记账管理类流程;我们可以看到,这类探索已经在国际和国内开展。
第二,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关于土地以及其他城市特有稀缺资产的管理,以及城市治理的新实验。比如:从CityCoins的例子出发,找到一个建立个人与城市形成价值同盟的机制。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思维实验。城市作为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繁荣程度和个体收益不可脱离,比如城市所带来的教育、就业、社交等长期机会。更明显一点,税收和公共福利的供应是一种古老的个人与城邦的价值绑定;买房,也是现代用脚投票的体现,土地财政输送血液给城市的公共建设,反馈为房价的提升以及购房者的财富积累,房价将个人与城市的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然而,在高企的房价和当今广泛的租赁一代的现实中,是否有另外的价值机制,可以建立居民和城市之间更直接的经济挂钩,鼓励居民参与城市事务,提供公共项目所需资金,激发更多的有利于社会的活动,并随着城市的繁荣,实现参与者个人的价值增长呢?
虽然听起来像一个童话,Buterin认为附带权益的”城市凭证“的确是一种潜在的模式。比如,如果你持有X市的至少Y价值的”城市凭证“,你可以获得在热闹地段免费停车的权益。当参与者增加、部分资金投入街道更新而城市变得更有吸引力时,商业和旅游更加发达,更多的人想要停车,停车权益的价值提升,随着“城市凭证”增值,平等地反馈至每个参与者个体,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价值的挂钩,激发个体的参与并让其变得可续。除了停车这个例子之外,还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 如 何 坚 持 共 创 下 去
是否我们正在追逐的前方的风口,也可以造福于偶尔略落后于我们期待的平凡周遭。
也许,在以微信群为主的信息组织上通过“可检索可关联” (参见Discord),优化任务分发和技能适配,可以更加鼓励这些分布式的共创与互助。也许,寻找“善意”之外的价值绑定和回馈路线,也能让参与形成闭环,生生不息。
紧急上场的候补球员,一同发挥了MVP的作用,在其他队员恢复精力返场的同时,不要浪费这次危机,不要再坐回冷板凳。
毕竟,当血液贯穿智慧的大脑和蓬勃的末梢时,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
JZ, 现居上海的设计人/建筑狮/未来探索家
藤校与贫民窟都走过一遍,技术与艺术也同样热爱
在此记录一些思维火花,愿永葆想象力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