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鱼煲书】《两京十五日》:宣德微服私访记
小说书名:《两京十五日》
小说作者:马伯庸
书评作者:慕容兔兔
长安十二时辰以爆炸终局,两京十五日以爆炸开场。洪熙元年,南京一带地震不断,太子朱瞻基前往安抚,不料乘坐的宝船爆炸,炸出一场横贯两京的阴谋。
史书上所有的一笔带过,背后都可能藏着曲折离奇的故事。作品承袭了马伯庸以往的风格,纵横驰骋于史实与虚构之间,探寻历史无限延伸的可能性。小说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流淌奔腾的想象力
小说的灵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太子方离京,宫中就出了变故,很容易引人联想。作者由此出发,在历史记载的轮廓之上连缀传说掌故与轶事逸闻,展开瑰丽奇巧的想象——皇帝因何而亡,太子在返京途中遭遇了怎样的伏击与阻截,幕后主使是谁,又是如何筹谋的……每一处细节相串联,织成一个合乎逻辑的阴谋。
如果朱瞻基的回京之路上有心腹随扈,故事就无从铺展,于是作者设计了开篇的爆炸,把朱瞻基逼向孤立无援的绝境,无可信之人,无可用之资,这是一个无解之局。朱瞻基须得重新组队:要有个军师,关键时刻能拿主意,吴定缘当得;要有个大夫,能治病救人,路上绑来苏荆溪;要有个主心骨,哪怕所有人都觉得没有出路,此人也不会放弃,非于谦莫属。在主角团中,朱瞻基、于谦历史上确有其人,吴定缘、苏荆溪实乃小说家想象杜撰,真实人物与虚拟人物共同推动剧情,读者无从猜测,也就没有剧透可言。
二、波澜起伏的悬念性
两京十五日是一旦拿起就无法放下的书,吃饭也惦念,脑海里盘旋着小杏仁与大萝卜。故事的核心悬念,是篡位夺权、谋害储君的主谋,读者被引导着在太子的两个弟弟越王与襄宪王之间徘徊,每每答案呼之欲出时,又被打断,好奇不断被勾起。真相揭晓后令人拍案:推理小说有一条原则,即凶手必须是早已出场的人物,仔细想来,马伯庸并未违背,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他确实早早登场,我们只是陷入了作者的文字陷阱。
故事的另一重悬念来自角色身上的谜团。每个人都有前情往事,吴定缘的身世成谜,苏荆溪动机难测,昨叶何飘忽不定,就连白莲教教母,也有起伏的过往,牵引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生动鲜活的人物谱
马伯庸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力愈发纯熟,角色有各自的风神,就连反派也个性张扬,循着自己的执念行进。小说中有一部分真实人物,你早已知晓他们的结局,但你依然会被打动,隔着历史的烟尘依然能感受到他们澎湃鲜活的气息。开创仁宣之治的明君,也曾是个莽撞的青年;后来拒敌于城下的大英雄,当时只是个普通的小吏。很多人对梁兴甫的执与痴印象深刻,我却记挂着那个叫昨叶何少女。每逢她出现,我总能在自己的零食清单上列一笔:桂花炒松仁、糯米茶糕、巢丝糖瓜、酸枣粉,莲子糕,饴糖卷……品到最后的莲子,只觉满嘴苦涩,如果没有饥荒,她其实只是个爷娘膝下贪嘴淘气的孩子。
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互动也充满张力。于谦与吴定缘,一个正气凛然,一个邪气横溢,见面没三分钟,爱称都起好了,倒比吴定缘和苏荆溪登对。而一心复仇的苏荆溪,我不信她缜密的布局是为自己最好的手帕交,她是为了自己爱重的人,她对她的爱不为世俗所容,她大婚,她代她实现理想;她死了,她豁出命去替她杀仇人。
四、妙到毫巅的镜头感
这本书自然而巧妙地融入了电影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演出一场流动的冒险传奇。小说随着朱瞻基一行人的行动移步换景,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大明帝国的众生百态,尽收于读者眼底。作者此前写显微镜下的大明,下足了考据功夫,写两京十五日自是信手拈来,路上每一处景致都有典故,插两句闲笔不显突兀,反而平添意趣。
全文起笔就是一个长镜头,抚过秦淮河上的风,移至钦天山顶,树叶声、铁链声、钟声渐次灌到耳边,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露出迹象。
全篇场景的描绘都为影视化改编定好了分镜,我最爱的是这一处:“他们适才争论得激烈,并未注意到面铺的后厨供着一座神龛,里头是一尊端坐白莲台上的弥勒佛。”连镜头的焦点都找好了,人声还未散去,只见背景逐渐模糊,最终定格在一尊佛像上,这场戏结束,留给观众遐想。
《两京十五日》或可叫《宣德微服私访记》。朱瞻基白龙鱼服,深入基层,一路所见皆是民生多艰。一条惠国惠民的善政成了蠹虫谋利的法宝,村妇为世道所逼成了反动组织的头目,作者将大明王朝运行的沉疴包裹在故事里,俨然是一部通俗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制度之弊显于细微处。不过与康熙帝不同的是,由于沿途每位官员都有反叛的可能性,宣德帝必须隐藏身份,少了很多掉马打脸的快感,他本人对此也非常遗憾。
本文作者 | 慕容兔兔
本文编辑 | 书鱼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