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 | 上海继续发力工业互联网,制定17~19年三年行动计划

2017-02-14 市政府办公厅 造奇智能


编者按】:上海不仅在智能制造方面紧跟国家步伐,而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针对智能制造,上海陆续出台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另据了解,随着201612月工信部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简称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上海市亦将很快出台上海版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

 

随着20165月第一届世界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上海临港召开,上海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托临港产业园和产业平台、属地企业,同时积极整合全球和国家资源,助力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工业互联网重镇。根据规划,前景诱人,具体落实到产业和企业层面,仍需务实推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将对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动态保持密切关注。

 

以上,by 刘成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创始人兼主编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其本质是以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按照《上海市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沪府发〔2017〕3号),大力推动上海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上海产业竞争力,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19年,上海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基于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能力、基于数据驱动的创新发展能力以及基于组织创新的资源动态配置能力实现总体提升,力争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到2019年,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300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全市范围内建设3-5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型平台(标准、试验验证、人才培训及安全检测等),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二、重点产业


  围绕《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聚焦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两化融合基础较好、带动效应较大的六类重点产业,抓住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电子信息


  聚焦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领域,以产品设计、检测、装配、包装、物流等环节为重点,加快工业互联网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综合应用。智能装配:依托工业互联网,加快工业机器人和定制化装备的集成应用,提升装配过程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实现数据驱动的可视化智能装配。智能包装与物流:利用RFID(射频识别)与图像识别等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包装、物流过程的数据采集,依托自动化的包装、物流设备和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应用,实现无人化智能包装和生产现场物料的智能精准供应。智能检测与质量优化:构建设备数据、产品数据集成分析平台,推动设备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回溯与质量优化。个性化定制设计:打通从网络销售渠道到产品设计环节,将客户个性化需求融入到产品形态与功能设计中,以C2Design(用户参与设计)方式实现客户与设计零距离沟通。


  (二)装备制造与汽车


  以风电、核电、港机等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为突破,以设备联网和工程服务以及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技术融合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设备运行效能和产品创新能力。互联智能工厂:支持企业内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MES(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连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生产车间数控装备联网,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质量追溯和预防性维修。制造服务化:推动风电、核电、港机等的联网状态监测,开展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控制、诊断维修等机电设备工程服务。供应链协同:基于供应链实现上下游生产协同,总部与分支机构及生产基地间的制造协同,实现关键物料的全生命周期追溯和异地资源无缝对接。智能网联汽车:鼓励互联网企业和汽车制造商跨界合作,提供集成智能传感技术和信息服务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上海智能产品的名片。


  (三)生物医药


  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实现生物医药产品安全可控、研发快速高效。生产状态在线监控:通过传感器等感知手段,实时传输生产环境状态数据、仪器设备使用数据等,实现动态感知、自动警示、自主决策等功能。产品全流程追溯:加强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流通信息的及时跟踪以及供应商的供货管理,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大数据应用创新:推动大数据在基因序列分析、精准医疗、医药研制等环节中的创新应用。


  (四)航空航天


  全面提升航空航天业骨干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水平和在线增值服务能力。网络化协同研发: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异地网络化协同研发和制造新模式,建设面向设计、试验、制造、服务和维修等相关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产品远程诊断:通过对关键部件状态的实时监控,为产品设计优化、运营检修和配材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大数据应用创新:通过对生产、运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维修检测、产品设计、节能减排和客户服务等提供决策参考。


  (五)钢铁化工


  推动钢铁、化工等生产型企业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协同研发、精益生产、精准营销、智慧物流、数据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集成创新,实现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大数据应用创新:推进工业大数据在质量、仓储、物流、设备监控维修等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通过企业内外部数据连接,建立用户画像,提高营销转化效率。早期介入:推广EVI(供应商早期介入)制造服务平台和模式,通过全面介入用户从研发到量产的各个环节,打通与下游产业链的连接。产业交易生态圈:围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通过共享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供应链金融等数据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六)都市产业


  以消费电子、服装、食品、创意设计等都市产业为重点,打通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到用户消费的信息流通渠道,推进都市产业领域的纵向集成和横向集成等多维度应用。云制造:支持工业设计、研发创意云平台建设及虚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以制造云平台为基础,实现组织模式创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支持消费电子、服装、文化创意领域网络定制平台建设,提供硬件配置、预装软件、周边配件、售后维修等个性化定制服务。众包众创:鼓励大企业开放自身产业资源建设“双创”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间资源的整合与协作;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创新生态服务平台,整合中小企业和社会闲散资源。


  三、重点任务


  围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应用生态,推动企业互联互通改造,搭建各类服务平台,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形成工业互联网工作推进的新格局。


  (一)互联互通改造


  推进产品服务互联升级,以机电工程与能源装备产品为重点与突破口,围绕制造服务化转型,支持企业开展基于嵌入式系统和在线服务的设备远程智能监控与维护服务,实现产品服务联网。推进企业互联互通改造,支持企业以工业以太网、新型传感器等新型技术装备改造生产现场网络和系统,实现工厂M2M(机器通信)以及与上层应用系统的集成与融合,构建支持工厂透明化生产的信息物理系统,使其具备大规模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基础能力。推进企业间产业链协同,鼓励优势企业以行业云平台和互联网为支撑的互联互通改造,促进基于数据的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高效协同,推动企业内部纵向集成向企业之间横向集成和产业价值链端到端集成延伸,实现跨区域、分布式协同制造,提升全产业链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二)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重点开展工业互联网络、核心智能装备、软件服务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等共性技术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准规范研究,推动相关技术路线或解决方案的互操作一致性认定,加速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托第三方机构,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支持建设研发设计、数据管理、工程服务、协同营销等环节的工业云平台;支持建设重点行业和区域工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产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行业管理、决策与服务水平。配套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评估验证;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搭建孵化实验室、融资租赁、解决方案与需求对接等配套服务平台,为不同类型的企业主体提供配套支撑服务。


  (三)试点示范引导


  统筹政府、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和制造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引导企业针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企业管理等全流程,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等“新四化”模式转变。引导基于企业现场数据集成整合的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应用,实现生产方式向智能化转变;引导基于网络、数据驱动的生产资源配置新模式,实现资源配置向大众创新转变;引导基于供应链数据集成和企业数据垂直打通,实现需求响应向规模定制转变;引导基于产品全流程数据采集分析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产品服务模式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依托上海制造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建设体系架构完整、具有领军示范作用的产业集群打造工业互联网综合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四、保障机制


  (一)强化组织保障


  在上海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形成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职能部门和相关区、上海化工区管委会、市临港地区管委会以及大型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联盟,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和分步组织实施。


  (二)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资金配置,进一步发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等的作用,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产品和服务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发挥现有的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项目。


  (三)加快标准制订修订


  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立”的原则,引导加快工业互联网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重点应用领域标准的研制,尤其要加快制定和推广相应的接口标准与数据通讯标准,并加强对标准执行过程的监管,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共性标准,进一步推进企业互联互通改造以及企业间的产业链协同。推动建立与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重点企业的对话机制,围绕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和行业应用示范,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创新人才培养


  聚焦本市六类重点产业,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建立一批面向“互联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实训基地,培育一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人才。引导本地高校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鼓励高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工业互联网慕课平台”等。


  (五)培育应用市场


  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观念宣传和普及,在研产供销服等各环节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企业。鼓励相关市场主体依托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和技术积极进行产品、业务、模式创新,针对传统工业门类确立一批细分行业的典型项目开展试点示范。加快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好、市场影响大的工业互联网特色园区和示范基地。

 


——————————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机构,聚焦工业4.0与智能制造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共建共享智能制造生态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