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智库|技术如何助力金融、零售和医疗等行业竞争力升级
【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
【编者按】:技术驱动的改变正在发生,了解这场正在发生的改变,为此,[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独家整理了由英特尔赞助和委托,经济学人智库(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发布的执行的调研及发布的《弥合新技术 范式的差距》报告。下文为精华版,为保持报告原意,未进行任何改动和评述。
推荐 | 刘成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创始人兼主编,智能产业深度观察
推荐理由:我们已经进入新一轮有技术驱动的企业大发展、大跨越的阶段,无论对公司内部流程及运作效率,还是面向新客户和新市场的连接与反应速度,抑或新商业模式的探索,都将不断涌现。
本报告通过详实调研数据,为我们呈现了金融、零售和医疗等数个行业的中国企业表现,此表现亦可映射其他传统行业和制造企业。可资借鉴技术战略与进化路线图。
笔者坚信,此轮横跨工业与互联网/信息通信业领域的变革,需要工业企业、互联网公司及ICT公司的通力协作,并定位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这也是[造奇新媒体]试图不断描绘这场新工业革命边界的重要事由。
《弥合新技术 范式的差距》
调研目的:由消费者驱动的中国企业在采用新技术方面“长驱直入”,BAT已经相当知名,但众多小型技术公司或传统行业中的技术采用情况却较少为人所知。EIU对350家中国公司进行了调查,包括其对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改善产品或服务所持的态度、计划和战略。
调研时间:2017年2月-3月
调研对象:金融、零售和医疗行业的公司(此三个行业分别调查了50位受访者,其他受访者来自于各个行业。)25%的受访者来自年收入不到2亿美元的公司,13%则来自年收入1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25%的受访者担任最高管理层职位或为董事会成员,其余为高级管理人员和经理。从地理位置来看,39%受访者工作地为北京、重庆、广州、上海、深圳或天津,其余为中小城市。
调研结论,主要发现:1、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表示,对于在产品和服务中使用新技术,他们有着清晰的愿景和战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承认技术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但与之矛盾的是,他们也将“需求不足“”列为强化产品和服务新技术吸收的主要障碍。
2、一些传统行业的战略和目标处于政府所有权的指导和掌控之下。公司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上演追逐战,而不是将其视为增加利润或投资回报的手段。
3、对新技术的吸收,很多是通过与技术公司的合作来推动的。对外合作的好处显而易见,然而过分依赖合作伙伴关系来推动技术吸收,可能会使公司在创新方面沦为被动的观察者,而无法成为积极的驱动者。
4、灵活的金融科技公司对传统金融企业造成了刺激,他们意识到有必要加大技术采用的力度,但无奈受制于监管的束缚。
5、面对竞争,自认有创新精神的某些零售业公司会利用自身专长,提供线上和线下购物和供应链的集成解决方案。
6、医疗行业的主要技术目标是改善就医体验。医疗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 府政策和目标作为指导的,保持技术优势一般被认为是保持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关键,但调查中的医疗行业受访者对这方面的感受不及其他行业受访者来得深刻。
弥合新技术范式的差距:
这些传统公司如何界定成功?他们取得成功的策略是什么?撇开全球竞争不谈,他们会使用什么工具来跨越技术桥梁,参与国内竞争?
新范式的挑战
在进一步采用技术方面,人们仍然表现迟疑:36%的受访者认为“企业重点在新业务或新市场的开拓,并不需要技术的投入”是将技术整合到产品和服务中的主要挑战,这高于任何其他因素。这表明,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一些技术可以锦上添花,但并不是成功的关键。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黄亚生表示,这可能来源于企业之间的一种从众心理。这样的心态可能会消除一种观点,即这些技术是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必要组成部分。他说:“一旦你因为下了正确的赌注而闻名,其他每个人都想跟着做同样的事情。”
下面我们来重点看看所调研行业医院和金融由于政府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换句话说,政府在很多方面面对竞争的扭曲也可能会影响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感知他们需要采用新技术才能茁长成长。
数据显示,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领域,我们的调查对象将企业规避风险的心态列为采用新技术的主要障碍。该行业中这一观点占比为42%,而所有行业整体上只有32%。这样一来,医疗监管机构就成为了技术采用背后的主要推动力。
在金融方面,政府扮演者不同的角色:32%的金融行业受访者认为监管是采用新技术的主要障碍,这在总体受访者中只占到了23%。这就造成了一种困境:金融科技公司(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东方财富等)迅速发展并且基本上不受监管,在与他们的竞争中,银行在许多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少。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金融科技公司对许多银行部门的盈利能力都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银行提出了不同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一方面改进网站和应用程序,使服务更加灵活,响应更迅速;同时,如光大银行等机构拥抱新技术的第一步便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开展新的营销举措,从金融科技公司收集的数据中获益。光大银行张先生表示“至少在金融业,结为合作伙伴的趋势在未来三年不太可能下滑。”
建设未来桥梁
在被问及新技术在未来三年内是否会在其产品和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时,77%的受访者的回答为“很大程度上会”或“一定程度上会”。
随着这些新商业模式的兴起,探索它们成为了中国高官的都等大事。他们在当前企业目标的九个选择中将这个目标排在了最高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相比纯技术公司,传统公司有一个优势:他们了解自己的市场和客户,或者能够在某一领域提供专业知识。
然而对许多传统公司来说,人才短缺会削弱他们进行技术开发进而将技术引入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将这一因素列为进一步引用技术的主要挑战。如果企业遭遇这种瓶颈,与科技企业合作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结论:创新的遗产
现在一个新范式正在兴起:将云计算、大数据和远程连接等尖端技术直接融入产品和服务本身。这正在改变公司产出的本质,帮助他们进入新市场并取悦客户,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为全新的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传统产业正面临着挑战,需要更多地借由正在变革中国商业世界的技术进步的帮助,开发更多内部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目标。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现象已然发生。然而,许多企业将需要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技术领域的公司建立或加深合作关系,这些技术公司的创新在当然很可能会持续深入到更广泛的中国商业世界。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阎焱先生说:“在中国,很多人都认为技术是企业一部分。这种观点被广泛宣传。高官们认为,如果他们没有获得最好的、最新的技术,他们的公司很可能会失败,取得成功的压力很大”。不论中国的企业如何跨越这座新技术的桥梁,那些不去行动的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将面临失败的危险。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机构,聚焦工业4.0与智能制造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提供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