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工业互联网溯源:它是如何发生和演进的?【工互平台系列】
【有态度 | 有深度 | 有力度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
【造奇新媒体】导读
两会时间,是政商精英形成提案和审议报告的时节。制造强国、数字经济和工业互联网、新经济作为业界关注的提议,地方经信委领导,具有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企业领袖或在提案,或在接受记者采访是谈及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业界对工业互联网的关注形成一个小高潮。
在笔者看来,随着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逐渐泛化,大家可能畅谈的不是同一个工业互联网。
故,[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联合推出“工互平台专题”:
回溯工业互联网发生始点——它是如何发生和演进的?
随着玩家的不断进入,工业互联网内涵和外延如何延伸的?
兼具公司和市场两大属性的平台,如何“热启动”从0到0.1的艰难旅程?
工互平台是走企业互联网路线,行业互联网路线,抑或区域云平台路线?
工互平台的未来市场格局是一家通用平台独大,还是众多细分行业平台各自矗立?
产业资本及上市融资对于工互市场进入门槛和竞争带来何种影响?
工互平台“国家队”的悉数入场,会是初创型工互平台的死局吗?
2018,是如何开启《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并影响三年周期的?
崛起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BAT平台公司,能否成功迁移到工业互联网?
分别拥有工业基因、软件能力、平台运营或资本优势的平台方,谁将脱颖而出?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否遵循“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生命周期逻辑?
……等等
业界首份工业互联网知识服务高质量付费社群
这是一张通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船票”
“让相信未来的人,先拥抱未来”
在这里,读懂工业互联网
长按图片,加入我们
原创深度:“数”说2017 | 这一年,我们走过的路,表达过的观点和思想
文 | 刘成军,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创始人兼主编,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发起人
工业互联网是继工业4.0、智能制造之后,在工业与制造业领域又一超级热点,三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也要工业互联网面临着别具特点的发展环境。
但如果你只是站在“岸边观火”,看到政策在推动,论坛在演讲,媒体在宣传,资本在投资,就觉得很热闹,如果业界不去深挖工业互联网萌发背后的关键动因(也成为驱动力),那就不能很好认知工业互联网的演进逻辑,也很难把握工业互联网进程上的机遇。
当你俯下身去,能够更多与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服务商一线从业者交流,你也许会对工业互联网更加冷静和敬畏,看到一个愈发真切的工业互联网。
当下对于工业互联网的探讨已经显得泛化,实际上有必要回到刚开始出发的那个时点,去重新打量当时的境况和遭遇。2012年,GE发布《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白皮书(详情:军观察 | 工业互联网的崛起,是如何开启“第三次浪潮”的?),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并称工业互联网的崛起,将引领第三次浪潮。
白皮书把工业互联网的崛起,“归功于全球工业系统与先进的计算、分析、低成本传感技术以及全新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数字世界与机器世界的更深层次融合有可能对全球产业带来深刻的变革。”
在后来各大论坛上,GE digital Group的演讲嘉宾呈现了GE推进工业互联网的两大主要变化背景,一是全球工业生产力年均增速放缓,数据显示,由1990-2010年的4%增长率下降到2011-2016年间的1%。如何在新形势下,应用工业生产力的下降,寻求新解决方案;二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红利消失,预计2020年将由2010年红利期下降2900万人的劳动力。劳动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成本的剧烈增加,还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与此同时,工业设备连接、传感器及生产过程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基于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率却非常的低,更多深度价值有赖于工业数据宝藏的挖掘。
图片来源@GE亚太区总裁兼首席商务官王春文先生演讲
基于此,GE制定并形成了清晰的数字化工业转型战略“三步走”,开启从工业企业想软件企业→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平台企业的跃迁。
第一步是“GE为GE”,利用数字线和数字双胞胎,推动自身服务转型,致力于提升生产率;
第二步是“GE为客户”,通过众多工业应用程序优化已售出的GE设备,致力于为客户交付客户期待的成果;
第三步是“GE为世界”,打造Predix工业操作系统(即工业互联网平台),彻底转型为数字工业公司,为世界数字工业带来更多有价值经验。
图片来源@GE数字化转型手册
更多的装备制造商随之加入进来,逐步经历了形似的路径:“基于技术能力卖产品”,到“基于知识经验积累,形成产品+配套服务”,最终“借助开放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专业服务和创新能力”三个阶段。尽管逻辑路径是那么的清晰,但Predix的命途多舛已经足以显示数字工业的坎坷多难。
随后,在2015-2017年间,更多不同背景的玩家的加入,丰富和扩展了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在智能制造推进中没有介入的互联网公司和部分ICT(如中国电信等),这次趁势以基础能力成为工业互联网的新角色。
玩家背景与之形成的路径有:
1、装备与自动化企业:凭借工业设备经验积累打造平台,创新服务模式。
2、生产制造企业:将自身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服务能力,最大优势是“工业基因”,借势推出工互平台。
3、工业软件企业:包括管理软件、设计软件、工业软件等,将数据与软件结合,通过工互平台优化和精准决策支持;
4、信息技术企业:利用其通用技术平台能力,为工业企业提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能力支撑,推出工互平台。
另外,还有一些咨询机构属性的、传感器级制造+服务商在推出自己的平台。
工业互联网,这场发端于工业装备,延伸至更多工业应用程序以及工厂场景,进而发展为终极的平台之争。
基于各自背景和优势的视角出发,将工业互联网的共识认知“为我所用”,眼花缭乱的平台景象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对工业互联网狭窄入口的再定义和再发挥,以至于各家平台都打着“以平台的名义”,但做着非常多样的事情。
与之伴随的好处就是,更多玩家的入场,覆盖和丰富了更多不同层次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也为不同基础企业实现工业互联网提供了更多探索路径。
目前来看,设备故障诊断、远程运维等场景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地,但是单一入口的工互场景并不足以撑起一家做平台的野心。工业互联网内涵与外延的演进,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相信业界会逐渐发现他们在解决方案能力及平台方的能力表现。
据[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观察,目前能形成较大话语权并有明确价值主张的是巨头级的工业企业(装备制造商/自动化和生产型企业),部分互联网公司和ICT企业,软件类企业的体量及号召力还有待提升,希望业界能出现更多“立言立论者”。(后续会继续论述“工业互联网的传播路径分析”)
而作为生态体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中小企业的工业互联网意识和行动还较为迟后,有赖于领先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实践以及带来的价值示范效应。
未来工业互联网的样子:与其畅想,不如创造!
作为第三方产业新媒体和独立产业观察者,我们的立场是,不会主观轻易否定某一类工互平台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至于“工业互联网姓工业,还是姓互联网,还是姓其他?”(详情:杨学山重新定义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一定姓 “工”,不姓互联网!),在思想迸发和流派激荡的时间里,我们保持开放性的讨论空间,暂时不做价值上的判断和结论。
我们倡导并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建构特色鲜明和明确价值主张,并以此为根基设定路径,并尽快推动业务模型“上路”,只有在赛道上,与企业用户切磋杂糅,才能进入迭代轨道。在此提醒业界的是,“不要吵赢了概念,却丢失了市场”。
我们坚信“一切以用户利益和价值为依归”,时刻提醒自己和团队成员,秉承开放和包容的理念,发扬先进,注重实效,守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进程。
道阻路长,你我相伴。造奇新媒体,与有未来的企业“在一起”。
【工业互联网平台专题】
[1]、2018工业互联网峰会的6个独家观察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井喷期”
[2]、独家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下一站:从技术走向“技术+运营”驱动
[3]、深度好文 | Airbnb 前产品总监:如何打造平台型创业公司?
[4]、曾鸣 | 平台型企业从0到0.1的三大原则与四大核心决策
[5]、重读曾鸣教授平台企业从0到0.1孕育历程,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把脉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和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将持续动态关注这一进程,我们怀着期待,传递理性和建设之声,融入成为生态中的一员,陪伴在大家左右,“无问西东”。
2018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
唯有沉淀,才能生长。
来吧,欢迎成为同行的一员。
与100+业界资深人士探讨工业互联网
让我们一起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世界~
详情请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具体的社员权益……
更多独家观察和原创文章,造奇新媒体为您奉献真知灼见。详见:“数”说2017 | 这一年,我们走过的路,表达过的观点和思想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机构,聚焦新工业革命与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