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电视剧史上最高分,为什么会是它?

肖浑 肖浑 2020-01-27


刚刚看完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果然很棒啊。虽然这剧热度已经过了,之前有太多文章写到,可这部剧实在是意义重大,我还是想自己再写写看。


 

意义重大的一个直观表现是豆瓣评分,现在有9万多网友打出了9.5的超高分,刷新了台剧的评分记录。


 

之前台剧最高分是根据白先勇小说改编的《一把青》,评分9.3。而台剧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新白娘子传奇》,评分是9.1。

 

即便放眼整个中国电视史,把大陆和香港都放进去,这个评分也足以进入金字塔尖的第一梯队了。我查了下,目前超过这个评分的只有三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87版《红楼梦》。

 

大陆网友讨论热烈,台湾媒体也把它当做里程碑式作品来讨论。


 

于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部剧能够刷新记录,获得如此之高的口碑?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直面现实社会问题,而且是同时包含多个议题:从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随机杀人”),辐射到死刑存废、媒体操守、网络暴力、法治程序正义、精神健康救助……

 

之前几乎所有的超高分国产剧,都是历史题材,我们只能以史为鉴,从《大明王朝1566》找到现实问题的隐约对应。现实题材当然也有,比如《蜗居》,名义上是聚焦住房问题,但演着演着重点就走偏到了男女关系上面,还是出轨、小三、包养情妇这类俗套狗血戏码。

 

《我们与恶的距离》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如此之多,而且没有走偏,每个问题都得到了精准又有深度的呈现。而我觉得最难得的是,没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没有明确地告诉观众结论,而是让大家自己去思考判断。导演也说了,“我们没有偏颇任何人”。


 

那些复杂的问题包括:

 

对一个滥杀无辜的罪犯,是否就应该从重从快地处于死刑?杀人犯也有人权吗?假如有,应该到哪儿?到底要不要继续保留死刑?如何理解为杀人犯辩护的律师所做的工作?这份工作也是“正义”的一部分吗?极端暴力事件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吗?杀人犯的心理需不需要被大众理解?你认不认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杀人犯的家庭,要对他的罪行负责吗?

 

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是否一定就要被管制?如何做到既防止精神病人危害社会,又不损害精神病人自身的权利?精神病院能不能开在闹市区?如何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在和精神病人相处的时候,是提高警惕另眼相看,还是平等对待?

 

媒体如何平衡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大众爱看什么,媒体就要去报道什么吗?大众知情权和被报道人隐私权之间的边界如何划定?媒体本身到底需不需要被监督管制?被谁管?怎么管?新闻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大众在网上发表言论的边界在哪儿?言论自由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发言而不需负责吗?怎么看待键盘侠以正义之名行暴力之实?为什么网络舆论总是充满戾气?网络民意是真正的民意吗?

 

以上每一个问题,都在短短十集的剧情里有充分的展现和讨论,可见这部剧的能量密度有多大。

 

这种现实主义的严肃正剧,我们此前只能在美剧英剧日剧韩剧里看到。很多人对台剧居然有这样的质感而惊讶,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台剧好像只有两种类型:傻白甜爱情剧和苦情乡土剧。

 

可实际上,《我们与恶的距离》绝非横空出世,之前已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土壤培养期。台剧几年前就兴起一股社会题材热潮,比如《光阴的故事》讲眷村文化,《麻醉风暴》讲医疗问题,《出境事务所》讲殡葬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讲亲子关系。只不过这些剧都没有进入大陆观众的视野而已。

 

《我们与恶的距离》不过是在前述成功作品上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几乎达到了国际级的高水准,这才终于让总是习惯性小看台剧的我们关注到。

 

我看了一些幕后主创的采访,大家都觉得本剧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首先是因为有一个好剧本。编剧吕莳媛,是台湾现在最有实力的金牌编剧,我之前评论过的同妻题材电影《谁先爱上他的》(戳这里看旧文),她就是编剧之一。

 

▲编剧吕莳媛


为了写《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本,她花了两年时间做各种调查,遍访新闻界、法律界、医务界。

 

因为剧本太好,其他主创也都很认真对待这个项目,不敢有丝毫怠慢。



比如美术组,就专门搭建了一间电视台办公室,所有设备器材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电视台,不忽略每一个细节。



剧情重头戏主要是发生在品味新闻台,演员们就真的按照片中角色建了一个工作群,可以说非常入戏了。


 

饰演人权律师的吴慷仁,剧里的工作是专门为死刑犯辩护,反对死刑,而吴慷仁自己却是支持死刑的。


 

这种矛盾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就花了大量精力去和法律界人士沟通交流,去了解废除死刑的理由,还有什么叫程序正义。

 

这才有了全片最有震撼力量的那场戏:得知当事人绕过法律程序被处以死刑后,律师王赦大醉一场,然后向家人哭诉自己捍卫人权的初衷。据说演这场戏之前吴慷仁真的喝了不少酒。王赦这个角色在剧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沉着到压抑的状态,这是他少有的释放时刻。这段戏值得拎出来单独细品:


 

律师王赦还有一场戏我也挺喜欢,就是他在车里告诉妻子自己的身世:原来他从小就是个弃儿,在育幼院长大,后来一度成为小混混,差点酿成杀人大祸,只是因为那天迟到才得以幸免。


 

短短一场戏,就让之前一直都不近人情的王赦袒露了内心,也让人稍稍理解了他为什么会选择帮杀人犯辩护。

 

除了主角,配角也都很努力。饰演杀人犯李晓明的演员王可元,戏份并不多,可他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按导演要求读存在主义哲学,想让自己的精神进入另一维度。后来因为看得太认真,又被导演叫停,怕他太入戏走火入魔。


 

除了看书,他还很长时间将自己封闭起来,刻意不和外界联系,就是为了培养反社会的情绪。

 

另一个戏份更少的杀人犯陈昌,他的扮演者叶子彦也做了很多功课,面对镜头张口就是一串关于精神病患的数据。


 

整部剧最让人惊喜的表演,还是来自于女主角贾静雯,她演的是品味新闻台高管宋乔安,儿子在电影院被李晓明杀害,从此她就性情大变,用酒精和工作麻醉自己,成为在职场上苛刻对待员工的女魔头,把所有的脆弱和悲情都藏在面具之下。


剧情中有个巧合: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大芝恰好是新闻专业毕业生,又恰好来到品味新闻台成为宋乔安下属,宋乔安得知情况后公报私仇,安排员工跟踪拍摄李大芝,导致李大芝家人被曝光,并遭受舆论围攻。

 

李大芝来到电视台愤怒声讨宋乔安这场戏,是贾静雯的演技高光时刻。先是冷着脸过来应对李大芝叫板:


 

嘴硬说自己就是无良媒体,然后再次安排下属过来拍李大芝:


 

李大芝这时说的一段控诉媒体的台词也很经典:


 

宋乔安的反应是怒目而向厉声反问:“那我儿子呢,我儿子有活下去的权利吗?”边说边掉下一颗泪。


 

注意贾静雯演这场戏时的表情:面部紧绷,抿起的嘴角微微抽搐,是情绪激烈时努力克制的神态。这时即便我们也知道公报私仇不对,但对宋乔安还是理解怜惜的。

 

这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场戏,其他无数场戏也都是这样,爆发激烈矛盾的双方都不是坏人,都可以被理解,但伤害就那样发生了。就像洪都拉斯演的配角News哥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好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现在可以分析一下“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剧名。看剧之前,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剧名想说的是我们与那些恶性案件之间的距离,我们什么时候可能会被伤害。但只要进入剧情,很快就会知道,剧名的实际意思是说,我们有多大可能会成为作恶的那个人,我们会不会伤害别人。

 

剧中大大小小的角色,不光是杀人犯,其他那些看似善良的人物,也都成为过作恶之人。

 

新闻高管宋乔安,公报私仇,用媒体公器恶意曝光下属隐私,这是恶。

 

律师王赦,小时候加入帮派差点杀人,这是恶。

 

王赦的妻子美媚,不理解丈夫的工作,觉得杀人犯和精神病患都不配被保护,遇到精神病人热心帮助第一反应是抗拒,导致刚生的孩子没保住。这是恶。


 

李大芝有个师兄,当然也是新闻系毕业,他知道李大芝喜欢他,就利用这份感情靠近李大芝,用卑劣手段获取新闻素材。这是恶。

 

李大芝得知师兄骗她后,精神当场崩溃,扬言要杀了师兄。这也是与恶极度接近的时刻。

 

还有那无数网友,在网上不问事实真相就一味喊打喊杀,纵容戾气左奔右突,这更是恶。


▲每一集片头都会呈现此类的网友发言

 

我们都不要那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和罪犯划清界限,觉得他们代表“恶”,而我们自己代表“善”。不不不,善与恶常常只有一线之隔,或者根本就是混淆不清的。


 

还是王赦那段台词说得透彻: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能够安安稳稳地长大,能够岁月静好,那只是幸运而已。


 

这并不是为罪恶张目,为坏人洗白,而是一种温柔的同情和理解。罪犯是该得到惩罚,但如果光有惩罚没有理解,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罪犯。


当然这部剧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要讲的问题太多,剧情就必须环环相扣,密度太大,巧合太多,就会导致一些人物功能性过强,形象不够丰富立体,其中少数几个演员的演技也有点勉强。但这些都不重要了,能够有以上所说的那层层立意,那些肉眼可辨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点,除了给出满分好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END

你还可以继续阅读肖浑的文章:

你见到过林志玲的灵魂吗?

张亚东迷之吸引力

好想看你去恋爱啊余秀华!



一个够销魂的

轻文艺公众号


肖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肖浑

公众号:wohenxiaohun

微博&豆瓣:肖浑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eibeijia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