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在的武汉人听歌,为什么依然独爱周杰伦?

肖浑 肖浑 2021-06-11

今天我要化身神探肖洛克,来抽丝剥茧为你们侦破一个不解之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前几天热传的那组图,就是QQ音乐统计的国内各大城市“本地热歌榜”,这个榜根据当地用户的歌曲播放情况每周统计一次,从中观察到的一些地域现象引发了大量的议论。
 
 
放眼望去,很显然,网络歌曲尤其是抖音神曲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地区听众的耳朵,留给传统专业歌手的席位不多了。同时也有几个城市显示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北京人爱土摇,上海人爱外语歌,兰州和西安人的歌单从歌名就能感觉到一股浓烈的黄土高坡西北风,广州和深圳则是粤语歌的天下。
 
但是这几个城市榜单中最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我的家乡武汉:前十名清一色全是周杰伦,完全是屠榜的节奏,于是武汉瞬间就成为了一座“杰迷之城”。

 
这还不是某一个时间段的偶然现象,我翻了翻武汉今年以来的本地热歌榜,周周都是周杰伦屠榜,前十名里面至少七八首都是他!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拿这个问题问那些听周杰伦的武汉人,他们可能会不屑:这有啥好问的,答案不是明摆着的吗,除了周杰伦还能是谁?作为最后一个对华语歌坛具有绝对统治力的超级大天王,还有谁能超越他的地位?

 
这个答案看起来没毛病,但还是欠缺说服力,不然你如何解释其他城市榜单上周杰伦的缺席呢?周杰伦再牛逼,距离他的巅峰期毕竟也过去十几年了呀。
 
也有稍微爱动点脑筋的人,给出了一个更具体的答案:因为武汉的大学生多。
 
这个答案好像靠谱些了,但还是有几个疑点。
 
首先,所谓的“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早已经是过去式了,我看到的一个统计表显示,早在2014年,广州就超越了武汉,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


而最近这几年,郑州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也直逼武汉,与其不相上下。可我看了看郑州的“本地热歌榜”,几乎全是不知名歌手的网络歌曲。
 
所以大学生和周杰伦并不能直接对应起来,现在的大学生,听歌口味也分散了。
 
另一个更大的疑点是,你仔细看武汉“本地热歌榜”上排名靠前的几首周杰伦作品,那都不算他最红的代表作。尤其是分列一二位的《半岛铁盒》和《暗号》,都出自周杰伦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这也不是偶然的,我往前翻了翻,这两首歌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前十名),这张在周杰伦专辑序列里,也绝对不是最有名的,只有老粉、铁粉才会有印象。如果是这几年才开始听的新粉,听得更多的应该是《七里香》《双截棍》这种大热经典,或者《Mojito》《等你下课》这样的新歌。
 
这就再次证明了,现在这波把周杰伦送上屠榜王者位置的武汉人,并不是现在正在学校上学的小年轻,而是周杰伦刚冒出来的时候就在听他的那些人,听了十几年还没听腻,从青葱少年一直听到了油腻中年。2002年,十几岁的他们在课间休息时听刚出炉的《八度空间》;2021年,三十多岁的他们在公司摸鱼时依然在听《八度空间》。

 
很巧,我自己就是武汉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在武汉读的,而且我买的唯一一张周杰伦的正版专辑,就是《八度空间》。2002年,这张专辑陪我度过了高一升高二的暑假,也成为了我最爱的一张周杰伦专辑。除了《暗号》,我当时更喜欢的是《爷爷泡的茶》和《米兰的小铁匠》。

 
出于私人情感,我想把上面追究了一半的那个谜题继续追究到底:全国那么多城市,为什么独独武汉人依然如此爱听周杰伦?他们又为什么最偏爱《八度空间》专辑?
 
我觉得我已经找到答案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年来武汉高校毕业生的去向。
 
搜索历史数据,我看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
 
综合《长江商报》和《楚天都市报》等武汉当地媒体过去的一些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大概画出这么一条“人才留汉”的曲线:
 
上世纪90年代,武汉的大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留不住,很多都去了北上广这些较发达地区,留在武汉的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中部崛起战略提出,武汉大踏步发展,光谷建成,毕业后留在武汉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到2006年达到峰值,比例是61.11%,占了总人数的将近三分之二。
 
2007年之后,武汉的发展速度又减缓,后继乏力,大学生毕业后又开始大批离开武汉,去得最多的就是广州和深圳,留汉毕业生比例连年降低,2016年降到了45.5%。
 
请注意,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06年。这一年,经过一轮大举扩招,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正是全国第一,将近100万,其中的毕业生又有一大半都留在了武汉。这批毕业生入学的时间是2002年,那一年夏天他们刚刚经历完高考,周杰伦就发行了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在终于解放的狂欢日子里,会有多少孩子兴奋地去音像店买下这张专辑,又会在聆听时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啊!
 
我觉得我已经破案了。大家可以鼓掌了。

 
事实就是,周杰伦最红的那几年,武汉刚好有全国最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又刚好以最大的比例在毕业后留在了武汉工作,这些留在武汉的毕业生肯定又有相当一部分一直在这里待了下来,直到现在,而从他们毕业至今,华语乐坛又刚好衰落了,周杰伦之后再无天王,于是他们一遍遍继续听着周杰伦,缅怀着自己的青春——那些在武汉度过的青春,沾染上热干面和樱花的香味、东湖和长江的水汽的青春。
 
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环环相扣推动起来的。
 
武汉每年的几十万毕业生,肯定都会面临一番艰难抉择:走,还是留。
 
在武汉待了四年,会爱上这里的大江大河,这里丰富的早餐,这里的人情味,甚至连武汉人的暴脾气,一旦习惯了,也会觉得难舍的,而且,这里交通方便,物价不高,房价在省会城市里也不算高,总的来说生活压力不大。
 
但武汉赶客的地方也不少:这里气候恶劣,一年里有5个月是夏天,5个月是冬天,而且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阴雨绵绵;这里工资普遍不高,工作机会也不多,经济上不太能连得上时代脉搏,尤其是没什么互联网大厂。
 
一代代毕业生,在武汉初夏的雨季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左右为难。
 
接着上面那条“人才留汉”曲线,还有一个后续消息:2017年,武汉市政府为了打赢“抢人大战”,开展了一项“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包括凭毕业证就可落户、毕业生购房租房可打八折、给出最低年薪指导标准。武汉市政府的目标是,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留在武汉的比例又开始提升了,但是最终能否完成目标,还不得而知。
 
去年疫情,大学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有人因形势所迫不得不留在武汉,也有人对着镜头宣称,想留下来建设这座受过伤的城市。

 
一代代人的青春在这里逝去,但这里总有人正年轻。而现在看到榜单上那一连串的周杰伦,你会想起曾经年轻的自己吗?

 

END

你还可以继续阅读肖浑的文章:
3个新疆男星,3种娱乐圈“情圣”
一个官二代摇滚乐手的大义灭亲壮举
由张国荣和刘德华粉丝互掐想到的……


一个够销魂的

轻文艺公众号


肖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肖浑

公众号ID:wohenxiaohun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eibeijia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