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剧节目后面的那些解释和道歉,让我想哭

肖浑 肖浑 2023-08-10

说个笑话,演个喜剧,演完却要立刻拱手给可能被自己的表演冒犯到的人道歉,或者向观众作出解释和免责声明,这是我在如今的国产喜剧节目里屡屡目睹的怪现象。这么一来,你是觉得更好笑了,还是心里忽然堵得慌呢?
 
第四季《脱口秀大会》冠军花落周奇墨,当然是实至名归的,周老板作为国内脱口秀界的元老级人物和技术天花板,之前主要是做线下演出,上一季《脱口秀大会》因为没有能够很快适应线上节目的特点,成绩不是很好,这一季终于扳回来,打通了关节,给自己正名了。
 

除了折服于周奇墨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再现能力,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他的“大局观”。节目里有好几次,他都会在表演结束时来一番解释声明,比如有次讲到了吐槽选择困难症的段子,博得了满堂彩,可是最后他很严肃地找补了一大段话,大意是说选择困难症是真的疾病,自己讽刺的只是那些借用这个病名的矫情的人,而对真实的患者没有恶意。
 

李诞听说这话立刻做出一副浑身难受状,表示“现在说个脱口秀这么难吗?”
 

事实证明,是真的很难,因为演完做出免责声明的还不止周奇墨一个。周奇墨技术太硬了,那段解释本身也有点像是一个梗,是在讽刺如今风声鹤唳的舆论环境,很多观众也笑了。另一个脱口秀演员杨蒙恩的声明相比之下就有些突兀,他有个段子是吐槽廉价航空的,有句词是“祝新的一年咱们家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明显是在cue航空公司的名字。
 

说完这句后他又抖了几个别的包袱,最后谢幕时忽然来一句“对不起爸爸们”。


我听的时候根本不明白这句啥意思,后来才知道是在给那句“再无春秋”找补,对不起的其实是金主爸爸。
 
后来在和场下互动时,他又来了一番正式的解释说明,场上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还好这是在表演结束后说的,不然应该会影响他的比赛分数吧。
 

我能感觉到,脱口秀演员的这些解释声明,应该都是事先和节目组商量好的,就是为了给演员和整个节目降低风险。杨蒙恩在段子里还吐槽了自己女朋友的洁癖,说完后大张伟就忽然问他:“女朋友爱干净也要吐槽吗?”
 

这句很像是安排好的递话,杨蒙恩顺着这句就给自己找台阶了,表示并非吐槽女朋友而是在反思自己。
 

听杨蒙恩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才有了李诞所说的那种难受的感觉,又憋屈,又心酸。为什么讲个笑话都要搞得这么沉重,浑身都是枷锁啊?
 
李诞还说,“喜剧完了的解释部分在我看来是最好笑的”。他这是正话反说吧,我明明只觉得想哭。
 

周奇墨最有大局观的表现,是在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的总决赛。总决赛上周老板的第一段表演,最炸的一个梗是模仿Siri说“我们只是玩玩”,讲完这个段子后,他又严肃起来,好像是有意在为整季《脱口秀大会》做一个收尾工作,为之前所有演员的表演做一个免责声明,不过方式还是很高明,用了一招call back,再次说出那句“我们只是玩玩”,场子果然又炸了。
 

好笑背后仔细一想,还是有点沉重的。这一季《脱口秀大会》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毫不为过,上一季节目破圈后怎么维持热度,又怎么排除风险,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于是你能感觉到讨论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段子少了,杨笠都没那么犀利了,能表达的话题范围进一步收窄,大量的段子都是围绕“个人长相”来做文章,颜怡颜悦、踩铃、鸟鸟都在说自己的容貌焦虑,徐志胜、何广智都在以“丑”来自嘲,因为这个话题是最安全的,但是一整季无数个段子都在说长相,我真的疲劳了。
 
他们都已经这么战战兢兢了,话题已经这么尽量保证安全了,可还是要在节目最后打上一个个补丁。喜剧节目本来就难做,现在看起来是更难了。
 
印象中,频繁看到喜剧表演后有解释和道歉,是从今年年初回归的《百变大咖秀》开始的。节目新设置了一个“道歉屋”环节,每一个大咖模仿者最后都要向大咖本人道歉。
 

第一期节目,杨迪和刘维模仿了蔡徐坤,最后就在道歉屋一边跳舞一边喊“蔡徐坤对不起”。
 

这样一来蔡徐坤粉丝应该就会少骂他们一点吧,但这样的低姿态还是让人不适,大家都是艺人,没有谁比谁更高贵。粉丝眼中的爱豆是不容侵犯的,但模仿是每个人的权利,在我们路人眼里,这样的模仿表演反倒是比本尊更容易亲近和接受的,有什么好道歉的呢?
 
此风一出,目之所及,我之后看过的每一个喜剧节目就都会出现类似的环节了,只不过有的正式,有的非正式。因为只要是喜剧,就必然免不了讽刺、恶搞、吐槽、冒犯。要逗笑大家,又要避免麻烦,喜剧人的姿态就只好低一点,再低一点。
 
最近米未旗下开播的新节目《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一个节目《互联网体检》就让我爆笑了,是集中吐槽如今互联网上各种乱象的,各个平台为了割韭菜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所以看这个节目的过程中就不停想拍大腿,觉得自己的痛点被精准击中了。有WIFI或者流量够用的朋友们,推荐你看这个完整节目视频:
 


但是看的过程中我就意识到,这个节目的播放平台是爱奇艺,爱奇艺之前不也有好多被人吐槽的花式割韭菜行为吗,他们领导是怎么接受这个节目在自家播出的?
 
果然,节目演完后找补就开始了。先是编剧向爱奇艺致敬。
 

然后是演员表示惶恐不安。
 

还是马东这只老狐狸最会给台阶,一句“请你们相信视频网站的格局”,这补丁打得是天衣无缝啊。
 

他自己又接着来了句,“我这说完了,还好意思剪吗?”
 

最后屏幕上还要出示一张小卡片:节目吐槽的视频网站超前点播已经在爱奇艺被取消了。


完美。之前马东的突出技能是花式念广告,现在又多了一项是花式打补丁,简直可以开班授课了。
 
历数了这么多喜剧节目后面的解释、道歉、打补丁、免责声明,你会发现,喜剧节目远没有我们表面看上去的那么轻松。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做喜剧,其实是个高难度高风险行为。
 
我想到了陈佩斯。最近接连看陈佩斯上了两档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和《圆桌派》。现在的陈佩斯,已经不见当年陈小二的滑稽模样,而是严肃、端正,一派宗师风范,又仿佛历经了太多艰险,满面沧桑。
 

陈佩斯是中国当代喜剧的重要奠基人,改革开放后的喜剧电影是从他开始的,小品这种喜剧表演形式也是从他开始的。可当年陈佩斯和朱时茂搭档的小品能登上春晚,是所有人都顶着巨大压力才最终成功的。
 
那时候,文革才过去没几年,大家头脑中的政治斗争思维还有很多遗存。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文革期间在中国拍了部纪录片,就叫《中国》,里面的中国人面对镜头时,表情都很严肃,区别只是有的惊惧,有的空茫。那个年代的文艺作品强调的都是政治教化,没什么轻松幽默的内容,观众看演出也不太会笑。
 

▲纪录片《中国》里的镜头

1983年秋天,陈佩斯和朱时茂都还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他们在内部联欢会上排演过一个舞台剧叫《考演员》,是当时很少见的喜剧风格,内部反响很好,然后这个消息走漏到了春晚导演黄一鹤的耳朵里。当时春晚才只办了一届,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太想找到内容活泼形式新颖的好节目了,于是就让姜昆帮忙,把陈佩斯和朱时茂找出来。
 
然后陈朱二人就对着黄导演了那出《考演员》,演了四十分钟,黄导觉得太长了,就从中挑了一段吃面条的戏,觉得可以在春晚上试试。那时候还没有人在正式舞台上演过这种喜剧风格的短剧,总得先给这种形式起个名字吧,于是陈佩斯就随口把演员面试时演的“小品”这一概念,安在了这种形式头上。
 
可是节目在领导审查的环节上,麻烦不断,被要求改了一轮又一轮。哪怕在座的绝大部分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喘不过气,也总有领导觉得节目是瞎胡闹,没有教育意义,观众都失控了,太不严肃。

改来改去,陈佩斯和朱时茂就烦了,找了个借口跑掉了,反正他俩正职是电影演员,上不上春晚根本不重要。
 
黄一鹤爱才心切,又去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好说歹说,折腾了几进几出,可时间都到1984年除夕夜了,春晚马上开始了,小品《吃面条》还是没有被大领导正式通过。
 
眼看陈佩斯朱时茂又在打退堂鼓,黄导一咬牙,对陈朱二人说:你们俩准备了这么久不容易,节目也是好节目,虽然领导还没通过,但我作为总导演,决定让你们上,事后有什么责任让我来担,但是你们千万注意不要改词,一个字都不能错啊!
 

陈佩斯回忆这段的时候,说黄导那一刻满眼含着泪花,握着他的手用力摇晃,“一个字都不能错啊!”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他们还是成功了。那一夜之后,全中国老百姓都为他们的表演笑疯了,小品这种喜剧形式立刻风靡全国。那是历史性的一刻,经过几十年的政治高压、仇恨教育和艰困生活后,中国人的面容终于舒展开,开始会笑了。
 


▲在1984年春晚现场看《吃面条》的观众

陈佩斯说,虽然《吃面条》现在看很稚嫩,但这个节目还是很重要,意味着整个社会开始和解,人与人的关系开始软化了。
 

我觉得这段话非常动人。
 
陈佩斯现在很爱研究喜剧理论,研究笑背后的原因和技巧,那些理论我听了不一定都能同意,但有一点我觉得说得非常对:笑行为最根本的目的,是达到人与人平等的诉求。
 

或许也有些人是以取笑弱势群体为乐,但这种人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唾弃了,我们都认为高级的喜剧应该是取笑强权,消解权威,拉平鸿沟,把生活中的那些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残酷、阴暗、丧气拿出来调侃一番,这样紧绷着的就可以缓和、松动,难过的也比较容易接受了。所谓的“一笑泯恩仇”,就是这个道理。
 
可现在在很多人眼里,喜剧不仅不能一笑泯恩仇,反倒会制造新的仇恨,笑不出来也就罢了,还要破口大骂。四十年前喜剧人承担过的巨大压力,现在并没有减轻多少。难道我们的文化基因天然就是开不起玩笑,轻松不起来吗?
 
过去喜剧节目只要过几个领导那一关就够了,现在可是更难了,要面对一人一口唾沫星子的威胁,只要有人玻璃心受到伤害感到不适,你这节目就是戴罪之身。
 
可是如果你这么喜欢严肃,那就看严肃节目去啊,干嘛要看喜剧节目挑战自己的神经,还要拉我们这些不介意冒犯就想看个乐呵的观众陪葬呢?
 
本来我以为周奇墨就只擅长观察生活类的段子,不喜欢观点输出,可我看他有次接受采访,说他也曾经因为各种条条框框而痛苦,甚至丧失了表达欲,后来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历史洪流面前是渺小的,只能戴上枷锁,与自己和解,现在他只能告诉自己要守住最后的底线,那就是在还能说的事情里面,选择自己发自内心想说的东西。
 
希望所有还有志于表达的人们,都能守住这条底线吧。


END

你还可以继续阅读肖浑的文章:
主旋律红歌里的王菲
台湾滚石40周年,她们重唱了这首歌
他俩会复婚吗?


一个够销魂的

轻文艺公众号


肖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肖浑

公众号ID:wohenxiaohun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eibeijia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