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 花钱等于爱自己 ?」

撸大包 撸大包 2021-11-24

我觉得很多人对「爱自己」都有误解,包括曾经的我,以及我身边的很多人。


以前是真的不懂,以为尽情地为自己消费,拼命投资自己,给自己买名牌包包、衣服、鞋子,花钱旅游,疯狂赚钱,拼命提升,住好的酒店,每周做spa,吃美食……就是爱自己。


而如果用的东西太磕碜,裤子缝缝补补穿6年,过得太穷酸,想节俭想攒钱,做事前会想着别人,愿意辞职做全职妈妈/爸爸,那就是不爱自己,是委屈自己。


真的,真的真的,不是这样的。


这样的「爱自己」实在太肤浅,完全是基于外物给自己的价值,而且也完全不是真正的爱自己。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论买多贵的包、住多大的房子、外表多光鲜、长得多好看,内核都是不稳的


当遇到一个人说「哟,用这么贵的包,还不是长得丑~」时,当被分手时,当被人群孤立时,当创业失败时,ta就立刻不爱自己了,手里的包也不香了,转而开始自我攻击、自我怀疑:


「我太失败了」

「我果然不够好」

「我真的丑吗?要不要去整个容?买更多漂亮衣服?健身减肥?」

「我是不是应该装乖巧一些,ta就会更喜欢我」

「我是不是要开朗一些,多笑一些?」

「是不是我太大大咧咧了?不够体贴?」

……



甚至我们看到很多拼命提升、健身、学习、拼命赚钱的人,可能正好是相反的,非常不爱自己,只是基于以上我列出来的原因,去提升,去改变,去迎合别人的价值观。


那如果「爱自己」跟消费无关,那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01


真正的「爱自己」长啥样


「爱自己」就是无限地接纳自己。这个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是有条件的爱。


「有条件的爱」长什么样?我们应该很熟悉了:


你乖乖听话,才会被爱/认可;

你成绩好了,才会被爱/认可;

你事业有成了,才会被爱/认可;

只有你变瘦了,才会被爱/认可;

只有你活泼开朗,才会被爱/认可;

只有你漂亮,才会被爱/认可

……


换到自己身上,那就是,只有我达到了这些标准,我才能认可(爱)我自己。



而无条件的「爱自己」,又长什么样呢?


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外界如何评价,都始终接纳自己的任何状态,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无论是穷、丑、胖、矮、残疾、敏感、玻璃心、抠门,还是成绩差、创业失败、遇人不淑……都毫不怀疑地相信:我有价值,我永远值得被爱(并且一直稳稳地保持着这样的信念。



P.S.并不是说你爱自己就是咸鱼躺尸,不提升不作为了哈,只是你知道,无论是哪种的你,都可以。




02


爱自己的底气,从何而来


这样的「爱自己的底气」,或者说自我的价值感,是在我们有「自我」意识以来慢慢建立的,不是说你长大了有钱了,给自己买这买那,就是爱自己。



而这个信念的建立,不好意思,真的是有赖于原生家庭,也就是从父母那来(或者你成长路上有幸遇到无条件爱你的贵人)。


父母那种无条件的爱,会不断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坚信「我无论怎样」都会被爱、也都值得被爱,而从小得到越足够的爱,就可以让你越有力量去面对外界的残酷。


无论你将来如何挫败,外界如何贬损你,你都始终坚信:你特么放屁,我就是值得被爱,我真棒!



相反,在你「自我」还很弱的时候,就经常遭到打击/否定/斥责,真的很难想象,在长大以后,价值感极低的你,要用什么来真正爱自己(用空气么?)。


说起来好轻松噢,但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稳稳的内核呢?



我们这代人,原生家庭其实多少有些类似,所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嘛哈哈哈,别说我们,就连我们父母本身,也都是从小缺乏「爱」的滋养。他们本身就匮乏,那匮乏的人当然也拿不出多少爱来滋养我们。


我们总听到,一个无法爱自己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就像,一个对自己百般苛责、要求完美的人,也一定会去苛责别人一样。


所以,对于父母,我也理解了,我们无法追究过往时代的责任,那样其实也没有意义。




03


重新爱上自己


那知道这些底层逻辑,对于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


知道了问题的根源,那就不要再去重复原生家庭的模式了,而如果刚好你有了孩子,请一定不要放弃这个机会,去让自己成长、让自己重新学会「爱自己」。



像我吧,生了屁屁,其实就是老天给了我一个机会,去学着如何「给予无条件的爱」,同时也让我被孩子无条件的爱滋养着(孩子是天然爱着父母的,这样的关系很纯粹很难得,不生个孩子,你都得不到hhh)。


在这样的关系里,其实我也就成为了「我自己的父母」,我去学习、去切身体会怎样无条件地爱屁屁,同时也试着用这样的爱,反过来滋养自己。


在这段亲子关系里,通过自我觉察和不断成长,让小时候的匮乏或许可得以修复。我是怎么爱屁屁的?都在这封信里《屁屁,你可以不听话》。



那如果没孩子呢?简单说3点:


1、做自己的父母:嗯……假装自己是自己的父母?想想你会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呢?


2、多做一些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的事:比如之前有小伙伴说到做公益、义工可以自我疗愈。其实就是在这些事情里,我们帮到了别人,从而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事情是有价值的,这个就在每个人的自我价值体系里了,去做你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吧。


3、向内探索:真的真的,无论是谁,无论你此刻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请多去向内探索吧!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并不是一件需要吃饱了(有钱人)才去做的事。也许正是因为吃不饱,也许正是因为永远都无法实现那个暴富的梦想,无法体验到财务自由后的放纵,我们才更需要转换一下赛道,先暂时放下对金钱地位的执念,转而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能够成为主宰的事情上。



而在我们真正爱上自己的时候,也就无所谓当时的我们究竟是处于怎么的生存环境中了(怎么听起来有点像修道了哈哈哈哈哈)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在一次咨询里,咨询师跟我说的话,我当时很害怕「追求自洽」会变得很穷,但她跟我说了一句话「一个真正自洽,找到了内在平衡的人,是不会穷的」。不管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对不对,但它确实给了我力量和信心。




04


挫折教育


这里想插播一下昨天跟我妈和养生飞聊起的「挫折教育」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养生飞的女儿(我的小外甥)肥齐,已经上一年级了。从小到大她都是获各种奖、口齿伶俐、永远站C位的小女孩,大家都喜欢她,结果她在第一批少先队员的竞选中,没被选上,然后她就超级伤心,养生飞说她整整伤心了半个月,还爆哭。



当时我跟我妈都说,其实这个时候有些挫折挺好的,如果一直都太顺了,以后一遇到什么问题就受不了了,反正家长做好挫折教育就好。


后来我妈就接着说,不能太宠着她,顺着她,就是要接受点挫折,吃点苦。你看现在的小孩动不动就跳楼自杀,一点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没有,就是宠坏了,过太顺了。


听到这,我感觉有点不对劲。



于是我说,人是肯定要吃苦,但这个苦不需要父母特意去「制造」。她在以后社会上承受的挫折会少吗?世界上可以伤害她的人简直不要太多噢。朋友可能会疏远、成绩也不可能永远第一、找工作也未必会顺利、谈恋爱也可能会分手,这些都是挫折,大大小小,无所不在,真的不需要父母添砖加瓦,去制造「苦」吃。她可以在任何地方吃到苦头,但唯独不需要在父母这里吃「苦」。


我说的「制造」,就是父母刻意去延迟满足,明明可以给予的,就是不给,或者是用刻薄的话语去伤害小孩,以达到让孩子提前感受「痛苦」,提前适应「痛苦」的目的。


我真的想拍手叫绝!这特么谁想出来的馊主意?


为什么那么多小孩成绩不好会跳楼?无法承受挫折?这背后的原因,仅仅是抗压能力太差吗?


如果这个孩子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只有成绩好/考第一/考名校/出息了,爸妈才会表现出喜欢和认可,否则就是忽视或斥责。


那我必然很怕成绩不好,无法承受成绩差带来的后果(父母的打骂/失望,老师的冷落,同学的嘲笑),因为成绩好才是父母爱我的理由呀。


而我考砸了,成绩不好了,父母肯定不爱我了,那更何况其他人?所有人都看着我呢,我成绩不好,他们就会笑我,不和我玩,我有什么价值呢?我唯一的价值「成绩好」都没有了,那我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太痛苦了(人没有价值感,是非常非常痛苦的)。



相反,无论成绩好坏,都能在父母那得到满满的爱,那ta反而会更有力量去面对那个「失败的自己」,因为ta知道,就算成绩不好,我也是值得被爱的,成绩并不是我生存的唯一价值。


而至于ta会不会去努力学习,这跟ta自己的内驱力相关,并不是父母打骂就能出好成绩的啦。



我不敢说,现在我已经完全爱自己了,其实也时常会质疑自己。但相比以前,我对自己的爱实在多了太多。


我们对自己的否定,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对自己的爱也一样,并不会一上来就对自己全盘认可,这可真做不到。我只能一点一点地去接纳自己,再一点一点地爱上自己。


其实今天这篇推文我写的是另一个话题,也就是这篇的衍生话题:我终于接纳了一个被自己否认了30多年的特质「敏感」。


但因为开头需要写「爱自己」这个大话题,结果一写又写出一篇推文,那关于「敏感」的话题,就留到以后吧。


今天开始,日更继续(除了周三和周末),大包明天见,大包天天见哈哈哈哈哈。


周一愉快!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