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父亲节 | 拥有一个建筑师老爸是种怎样的体验?
周日就是父亲节了,想必各位小伙伴已经准备了很有爱的礼物送给自己的老爸。
晚年,他只身远赴印度、孟加拉、耶路撒冷,在东方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作品。而他建成的作品就跟他本人一样,安静而有力量。
由于倾注了所有的心力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上,可以说康辜负了自己的家人。当年,快60岁的他在一次聚会上结识了只有32岁的情人,并生下了儿子——纳撒尼尔·康。然而,他始终没有给情人一个正当的名分。直到73岁,他因为心脏病意外死在了火车站,却由于涂掉了自己护照上的地址,彻底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所以,他的私生子不但在法律上没有得到认可,在精神上,纳撒尼尔·康也没有切实感受到父亲的爱。他和他的父亲是疏离的,他对父亲的事业、生活都不甚了解。 “路易斯·康是谁?” 带着对自己亲生父亲的疑问,纳撒尼尔展开了他的寻父之旅。
在这部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中,纳撒尼尔奔走于世界各地,去追寻、感受他父亲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脚印;与他的作品对话,在每个层次的空间中,感受父亲的精神。
同时,影片中还有多段采访片段,接受采访的对象,有康的朋友、业主、同事、学生、妻子、情人,以及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们。当然,也少不了贝聿铭等知名建筑师。
诚然,作为一个父亲,康是失败的。他对妻儿如此儿戏的态度,就像孩子一样任性。
但若说到他对设计的倾力投入,他近乎偏执的对完美的追求,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对事业和家庭,做出了如此不公平的分配了。
在结尾,纳撒尼尔彻底理解了父亲,身为一个建筑师的不得已和对理想的终身追求。
如果喜欢他们的故事,不妨看看这个很长却异常走心的纪录片,也许能对我们的父亲常年奔波在外的父亲多一些理解和包容:
《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第1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126nr27d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小时候,我们很少和父亲待在一起,他也很少关心我们的学习,因为他太忙了。”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他设计了波士顿肯尼迪图书馆,完成卢浮宫的扩建,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等,都是十分出色的杰作。
肯尼迪图书馆
卢浮宫扩建设计
他的儿子们——贝建中、贝礼中,深受父亲的影响,不约而同对建筑设计着了迷,后来顺理成章子承父业。 这是连贝老自己也无法预料到的。因为他曾经向媒体表示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看到这里,埋头画图的你是不是心头一紧......)
贝家三杰合照
贝建中本科学的是物理,研究生时转学建筑;而贝礼中在哈佛大学念的是设计。大学期间,贝礼中经常到父亲的工作室玩耍,渐渐发现自己对建筑设计非常感兴趣。于是1976年毕业后,他就选择留在父亲的事务所里工作。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啊......贝礼中在父亲事务所里的“实习期”,长达16年。
贝礼中
香港中银大厦
苏州博物馆
香山饭店
岛屿上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也许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他们不继续在父亲的建筑事务所工作下去? 拥有一个建筑大师父亲,也许对成长中的年轻建筑师来说是很大的优势。
但每一个建筑师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希望自己的才华得以证明。
贝老的光环太过耀眼,即便这两兄弟同样很有才华,也难以在父亲的光芒下脱颖而出。父亲的光环就像是一个穹顶,既是庇护,也成了一个遮罩。
即便现在,贝氏建筑事务所虽然做成了自己的品牌,却无法避免地被冠上了贝聿铭一个人的名字。 比如苏州博物馆和北京中国银行大楼,其实主设计师都是贝礼中,但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贝老的作品。
“我曾经觉得父亲没什么了不起,但是现在我认为他很了不起。父亲的成就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但这是好的压力,他给我提供了衡量自己成绩优劣的样板。可能我永远成不了他,但有这样的父亲是好事。”
其实“贝氏”成立至今,已经取得许多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事务所独立设计的100多个博物馆、酒店和住宅项目分布于世界各地,成为贝氏系列建筑产品中的最新典范。
好了,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也许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总有一两个动人的地方让你心底泛起一点波澜。那就别忘了,6·19这天,再忙也记得跟父亲说一声:父亲节快乐!
福利时间
2016.6.18 赛程安排:
00:00 捷克 VS 克罗地亚
03:00 西班牙 VS 土耳其
21:00 比利时 VS 爱尔兰
名牌球服、特制啤酒、千元足球大礼包……只要你来猜,我们全都免!费!送!
点击进入活动页面:据说2016欧洲杯冠军已内定?!
精选回顾
5、深度解读 | 5月狂销20亿的全国楼盘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6、建筑·干货 | 卢求:没有暖气也能在南极生存,这些房子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