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分享丨别嫌烦,爸妈不欠你的!
前几天我坐公交车,等车的时候,边上有一对母子。
妈妈40左右年纪,手上提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儿子身穿某高中校服,只拿了只手机,低头一直在玩。
妈妈从包中掏出一瓶牛奶看,递给儿子。
“我不要。”儿子头都没抬,继续玩手机。
停了几秒钟,妈妈又从包里拿出一袋面包,
递给儿子:“不喝牛奶,就吃点面包吧,早饭还是要吃的。”
儿子不耐烦了,扭头朝妈妈大声说:“都说了不吃,你烦不烦啊!”
妈妈没有生气,反而继续笑着说,语气里带着些讨好:“吃点吧,不吃早饭对身体不好……”
青春期孩子跟父母相处大概都这样,孩子总是非常认真地与爸妈置气,碰上的总是父母爱的包容。
曾经我跟我妈也是这样。
高中时我住校,周末回家,我妈总会煲一大锅乌鸡汤。
可那汤中浓郁的中药味掩盖了鸡肉的鲜香,浑浊苦涩,让我难以下咽。
有次,我跟妈妈抱怨:
“一股中药味,我不想喝。”
“为什么,妈妈炖了4个小时,你尝一口。”
“哎呀,说了不喝了。”
“那喝两口总成吧?”
“不喝!”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这汤里放的都是好东西,给你补脑子的!”
我生气了:“说了不喝就不喝,我再也不喝乌鸡汤了!”
妈妈还是没能拗过我,她叹着气说:“你别生气,不喝就算了,我做别的给你吃。”
后来,我就真的再没喝过乌鸡汤,我上大一那年,我妈走了。
很久以后,爸爸告诉我,妈妈计算着我回家的时间,用砂锅小心煨炖鸡汤,在厨房一待就是一下午。
雪落无痕,真爱无声。
父母深挚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儿女们,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因为不求回报,也难以还清。
几个有娃的同事很爱一起交流育儿经,我从前没兴趣,有孩子后也不自觉加入了。
其中有个同事张姐,绝对是里面最费心的家长,对女儿从来都是有求必应。 不仅吃穿用舍得为女儿花钱,昂贵的钢琴课、夏令营,眼都不眨地报名;
前段时间女儿嚷着要买一个iPhone,虽然张姐嫌贵,最后却还是咬牙买了。
张姐总说自己女儿不容易。
两三岁大的时候,自己工作太忙一直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带。没怎么陪过女儿,也没为女儿做过什么,孩子小时候竟错把奶奶叫妈妈。
心里一想到这些就总感到过意不去,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孩子用。
我理解她的想法,可是却不那么赞同:哪里会生出这样的亏欠感呢?
同事们都知道,张姐自己一年到头没几件像样的衣服,食堂里吃饭只挑最便宜的。
我也会给孩子买玩具、零食,但是每一样都是发自于爱和关心,而绝不是因为亏欠。
哪一个父母,不是为了养育孩子拼尽全力?
起早摸黑地工作,下班还要劳碌。没有周末,没有休息。
从孩子一出生便为他遮风挡雨,把一切都安排好,将他保护在自己的翅膀下。 孩子长大了,甚至成家了,父母仍然里里外外给孩子操持着。
有多少父母,倾其所有,却依旧觉得不够?把你长大后承受的一点点委屈,都归结在自己没有本事。
任何时候,都怕你太累太忙,不断地关怀挂念。
如果可以,想永远站在你身前为你遮风挡雨。
一辈子穷怕了的父母越是经济上贫瘠,就越是担心自己孩子被比下去,越觉得自己对他们有所亏欠。
父母的一生,似乎都在为了子女而活。
只要子女的一句话,就费劲心力地摘星星摘月亮。
默默背负艰辛沉重,只盼你在人生路上能轻轻巧巧地走。对于孩子,父母从来不曾亏欠。
从前看美剧,有一类剧情总让我费解:子女跟父母借钱,居然还要写欠条,走手续。如果过时不还,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当时我想:还是中国好,一家子不分你我,不管孩子多大,父母都会帮衬着。
美国人这么做,未免缺了点人情味。等我成为人母,才逐渐明白:有界限感,或许才是更好的爱。
多少孩子从父母那里榨取全部,却仍然觉得不够多?
自己成了家,却要父母背起房贷、车贷; 甚至有些一把年纪,还要向父母蹭吃喝零花;在心安理得的接受后,把规矩、是非、责任抛到一边。
满足了一个欲望,还会有一百个欲望需要填补。
你过得光鲜亮丽,却看不见供养着你的父母,还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当你用电子产品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买个10块钱100M的流量包都要思忖好久;
你穿着几千块的名牌衣服、名牌鞋的时候,父母却在穿着被你淘汰的旧衣旧鞋;
你觉得自己的知识、素养、视野都远超父母,嫌弃父母“没见过世面”的时候,
有没有想过,正是父母一次次的托举,才带你去到了更高的地方。
孩子,父母对你的好,是出自关心,出自看重,但绝不是你眼里的理所应当!
哪一次的付出,不是燃烧自己去成全你?
爸妈爱你,爱得不容易。
因此,我只想告诉我的孩子:对你不好的人,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没人有义务对你好,包括你的父母。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别在缺什么的时候才想起父母,他们不是保姆,不是提款机,也不该永远跪着守护你。
记住,父母不欠你的!
来源丨掌门1对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市教委观点。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