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分享丨你,睡得好吗?

重庆教育 2022-12-06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良好睡眠 健康同行”


人一生约1/3的时间

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数据显示

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成年人不同程度失眠发生率

已接近40%



睡眠是每个人的健康支柱

也是生命的生物需求

晚上不睡,白天崩溃

你,睡得好吗?



睡眠长期不足

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睡眠特“困”生的表现有——

睡不解乏、情绪焦虑或低落

患高血压、心律不齐

感染和患各种疾病概率也增高

此外,日间困倦

导致事故的风险增加



什么是好睡眠?

原来它有这些特征


入睡较快

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学龄前儿童

需要10~13个小时的睡眠

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需要7~10小时的睡眠

18岁以上的成人

睡6~9小时都属于正常

60岁以上人群睡眠需求随增龄有所减少


判断睡眠好坏最简单的方法是

早上起床感觉精力充沛

工作和日常生活能量满满



数据显示

熬夜是年轻人最大的“睡眠杀手”

主动熬夜型——

玩手机、追剧、打游戏

聚会、饮酒等

被动熬夜型——

精神压力、情绪郁结、不合理用药

环境嘈杂、开灯睡觉等



失眠就需要服用安眠药吗?

一些原因导致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

出现的短时间失眠

属于生理应激

不需要特别处理

以解决导致应激的问题为主



如果失眠的次数超过每周3次

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

并伴有身体不适、日间功能受影响时

我们应积极应对

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报告显示,“双减”政策实施后,61.53%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了,其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64.19%,初中生家长表示孩子上床时间提前的比例为51.82%。69.98%的中小学生家长表示孩子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这些数据说明,“双减”政策对中小学生睡眠问题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报告》还显示,六成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整体睡眠时长仍有不足,未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长仅7小时。

近七成中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


我国2020年睡眠调查显示,超过84.7%的“00后”每周熬夜超过两次,近七成中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睡眠障碍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的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指出,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的原因复杂多样,如电子产品的不良使用习惯,上学时间和生物钟不匹配,课内外学习任务重等。

孩子睡眠不足有何危害?


“我们团队研究显示,对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睡眠剥夺、生物节律紊乱不仅会引起短期注意力不集中、学业成绩下降,长期来看更可能损害儿童脑功能,导致中小学生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行为冲动等情绪或行为问题,显著增加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风险,损害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来自全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25%的儿童患有或者曾经患有睡眠问题,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学业压力与日俱增等,成为影响学生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江帆说。

孩子的睡眠质量该如何保障?


近年来,学生睡眠问题备受关注。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睡眠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各地各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许富华建议,将高中生晚10点就寝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


针对如何提升睡眠质量的问题,刘希娅建议,要统筹安排作息时间,学校要合理安排上午、中午、下午的课程学习及课下休息,严禁以组织晨读等形式变相提前上课时间,合理安排课间休息的次数、时长和方式,探索通过长短课结合、每天一节体育课、班级自主安排课间休息时间和内容等方式,保障学生休息时长和休息效果;教师要立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优化学习方式,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探索作业分层设计,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引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家长记住这6点!


孩子的行为习惯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养成孩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说到底父母的引导是关键。


要想孩子睡得好

家长不妨注意这6点

↓↓↓

1.午休时间不宜过长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虽然午休好处多多,但睡久了效果反倒适得其反。


如果孩子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一般学龄前儿童中午睡1-2个小时即可,切忌让孩子睡上3-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2.睡前不做激烈的运动


成长期的孩子适量进行运动,对孩子的发育和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是运动的时间和程度要把握好。


白天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跑步、踢球之类的户外运动,晚饭后要避免剧烈运动,也不适宜做兴奋的游戏,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大脑过度兴奋,从而不能早睡。


3.营造出浓厚的睡眠氛围


要想孩子睡得好,睡眠环境是关键。


晚上家里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手机等荧光屏,因为这些特别容易让孩子上瘾,不想去睡觉。

可以把灯光调暗,关闭电视机,大人们也不要聊天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睡前环境。


最好能准备一个固定的上床睡觉仪式为他们养成习惯,例如一起看看书,听听故事,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满足地睡去。


4.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表


不要指望孩子玩累了自己就知道睡觉,要知道,在孩子玩累的这个过程中,是以消耗掉孩子全部精力为代价的,这样对孩子的身体很不好。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计划,记住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计划,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几点睡,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约定好时间后,平时到了这个时间就必须得去睡觉。比如约定好9点要上床睡觉,那么8点半的时候,就要试着让孩子静下来,进行睡前准备了。


5.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好习惯的形成,说到底父母的引导是关键。


你晚上拖拖拉拉,追剧熬夜,又没有安排好孩子,孩子自然不睡。


如果准时给孩子洗漱妥当,讲睡前故事,熄灯睡觉,孩子也会准时。所以,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并且认真地做。


不过,很多父母是迫不得已,必须晚睡,但是不意味着孩子就要晚睡。


如果约定好作息时间,时间一到,家长可以先放下手头的事,陪孩子先入睡,等他睡着了,再起身做事。这样做就不会打乱孩子的作息。


雷打不动的作息规律一定要遵守,不是对孩子的要求,更是对父母自己的要求。


6.调整孩子睡眠,家长别心急


家长也不要每天为孩子的睡眠问题而过于焦虑,偶尔晚睡不必太紧张。


有些已养成晚睡习惯的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这时候更不能急躁,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做调整。


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譬如这一星期规定晚上10点半睡觉,下一星期再改成10点。




懂得休息

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今晚

祝大家都能睡个好觉


源丨新华社、中国教育报



往期精彩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