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教委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专题工作会

重庆教育 2024-04-1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促进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提质增效,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1月24日,市教委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专题工作会,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了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的开展情况及阶段性成效。一是强化统筹,构建点线面同步发力的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持续深化与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交流合作,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领域共建共享,建立了以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教育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组、区县政府及高校为载体的点线面同步发力的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二是强化对接,集聚高质量改革创新的教育协同发展新动能。两地教育部门强化工作保障,加大支持力度,着力理顺体制、打破阻隔、提升效能,进一步完善了会商沟通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监测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攻坚合力。川渝两地有10所高校、19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联合培育国家级人才91人,聚集了大量学术领袖、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组织召开双城教育协同发展重要会议115次、举行重要活动312次、实施重要项目92次、开展重要工作96次,助推两地各领域、各层次教育资源的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共建共享。三是强化引领,打造高水平合作共赢的教育协同发展新范例。两地教育部门聚焦支撑高能级重大战略、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适应高水平新型城镇化,围绕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工程、职业教育提质领跑工程、高等教育突破跃升工程、教师队伍强基培优工程、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工程,携手打造了一批教育协同发展新范例。两地联合评选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10个,培育试验区9个,成功申报并获批国家级产教联合体,联合共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动构建了两地教育齐头并进、双翼齐飞的良好发展生态。


李劲渝就2024年如何推动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抢抓机遇,结合主责主业找准协同发展的着力点。要精准把握业务工作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融合点,从思想上树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总抓手总牵引的理念,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助推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二是主动谋划,结合主责主业设计协同发展实施体系。要系统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协同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预期成效,要做好体系化设计、板块化推动、数字化支撑,既要思考工作的具体任务,又要谋划工作开展的举措路径,更要谋划工作的创新特色。三是深度落实,务必全力确保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成效。要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健全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化的工作落实机制,建立成果清单报告及激励机制,催生代表性、标志性、有成渝双圈辨识度的成果。


来源丨市教委发展规划处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