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一所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丨教育强市高校贡献
今天,在“勇担教育强市建设新使命 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阔步前行”专栏之“高校贡献”专栏,推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聚焦一所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打通职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一篇报道来看看——
组图带你看
报道带你看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一所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来校工作4年,张春阳已从一名普通专任教师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张春阳成长快,得益于校企合作平台”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校长聂强说,学校以改进人工智能算法为重点满足企业需求,有效提升了相关单位国产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的性能和技术竞争力,实现了产教双方合作共赢。
张春阳所在的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是重庆市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也是重庆打造西部职教高地的重要“桥头堡”。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在聂强看来,“职业教育必须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如何适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聂强的答案是:“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求设置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改革。”
课程上,理论和实训比例是1∶1。在校4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进院系打造的缩小版企业生产车间,不断精进实操技术。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校企合作就是培育工匠的沃土。
近年来,学校通过与华为、百度、长安、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累计开展技术研发与服务项目89个,技术转化效益高达5200余万元。
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
“这是对以前合作机制的深化改革。”在聂强看来,“现在我们将经验做法完善固定下来,与政府、企业形成了“三共三享”互惠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建设。”
效果怎么样,实践见分晓。学校与华为、长安的合作模式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学校连续八年荣获“华为ICT学院最佳合作奖”,并被授予华为全国唯一的“产教融合示范校”称号。
多业联动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以区域产教联合、产业链产教融合为特点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遵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行动路向,创新性地建立了“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将产教联合体、产业学院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开展61个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项目,深度服务成渝两地12个园区,社会服务到账经费2000万元,实现了教育要素、创新要素和产业生产要素的有效循环。
措施持续深化,成效持续显现。“学校深入推进园区化办学发展战略,以园区人才需求为导向,实施百名博士下园区、双师教师‘五个一’工程、现场工程师培养等计划,助力区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双倍增’。”聂强介绍,学校通过技术赋能,校企联合研发了143项技术成果,为832家企业带来3.57亿元的经济效益,展现了产教融合的巨大潜力。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帮助10余家在永企业实现技术升级20余项,解决生产一线技术与工艺实际问题,促进园区(企业)实现产值近亿元。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通职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该校党委书记张伟表示,下一步将精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持续探索多主体协同、多平台共建、多功能融合的跨界协同融合模式,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技能型社会贡献力量。
来源丨华龙网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