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5%的景区在亏损?研学旅行是破局之道?!
△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研学猫关注我哦~
编辑:韦幺白
1762字 | 4分钟阅读
曾经,一篇名为《谁该对中国90%的旅游景区半死不活的状态负责?》网络文章流传很广,文中揭露了一个颠覆圈外人认知的事实——中国的旅游景区只有5%在盈利,95%在亏钱!
研究调查显示,全球80%以上的研学旅行是借助景区实现的,景区是研学旅行重要的空间依存,也是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地。
在景区内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建设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已初见端倪。
01
可以在哪些景区开展研学活动?
景区的类型比较多,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等。
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然而,在景区内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很容易就陷入“重游轻学”、“重讲授,轻体验”、“重过程,轻评价”等误区,教育属性挖掘不深,教育目标定位不明,教育效果收获不佳等问题。
研学旅行的本质是“教育活动”,是教育的特殊形式。在景区内开展研学活动,还是要深挖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
02
景区内的研学基地
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洪洞大槐树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寻根”和“祭祖”是景区的主题。
2018年10月,洪洞大槐树景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景区立足深厚的根祖文化底蕴,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等资源,积极开拓研学游新产品,全力打造以研学旅行为主的全域旅游品牌,海内外研学游团队纷至沓来。
“研学+非遗传承”。洪洞大槐树景区将大槐树祭祖习俗进行常态化活态展演。在根字影壁、祭祖广场、古大槐树处等重要景点,研学游团队进行团体祭拜;献殿每天定时上演传统祭祀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深度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水乳交融”。
“研学+爱国教育”。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洪洞大槐树景区将爱国主义教育列为研学游课程的一项重点内容。移民实证展览馆影视厅推出“红色经典电影展播月”活动,宣传革命故事,引导学生传承革命精神。
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多次利用,洪洞大槐树景区在研学旅游基地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03
研学旅行成景区救星?
1.有效补充淡季客源
大部分景区有明显的淡旺季和周内周末的客源淡旺差别。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要“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
一般情况下,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活动,每学年合计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6天、高中6-8天。
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能有效弥补景区淡季的客源情况,增加景区营收。
2.有效衔接周内客源
中小学生开展的研学旅行活动一般在周内进行,与成人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才能出去旅游的时间,能够有效衔接。
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所产生的消费市场需求,能够有效解决景区周一到周五的客流、资金流问题。
3.市场体量巨大
目前研学旅行的客群里,超过80%属于3-16岁人群。
随着“三孩”政策的逐渐落地,未来几年,不算增长的适龄青少年人口将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可以进行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人数约有1.94亿。
且研学旅行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在学校集体组织下,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人数在二、三百都很正常,1000-2000人的规模也不少见。
如此庞大的市场,还需要景区进一步优化升级,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需求。
景区是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重要的目的地。
因此,景区可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进行整合、深入挖掘资源,因地制宜,开发自然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相应的研学活动课程;提炼景区文化内核,开展差异化竞争,设计出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研学旅行路线和课程,同时提高自身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建设,以承接更多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错过的往期
1+X 职业技能培训 | 课程设计 | 标准认证服务
科学实践活动 | 论坛会议 | 云课堂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