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寸山」第一辑 | 梁亮:我们还来得及吗?

CRR 商业地产志 2023-11-04



“对商业的进步永葆好奇心”

3774 characters/9pics, reading time ±10mins

Audio Interpreter: Jone, Editor:Lori



2020年3月1日晚上8点,由CRR推出的音视频直播栏目——「方寸山」的第一期,正式如约开播。

鉴于直播栏目的时间要求较高,难免部分读者朋友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直播,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传递每一位嘉宾分享的精彩内容与观点,因此我们会在每期直播之后,对上期内容进行梳理,力争以更加清晰直观的文字,完成二次输出



「方寸山」第一期,邀请到的嘉宾是场景体验策展人、玺汇文化创始人梁亮


梁亮

场景体验策展人,玺汇文化创始人。


数十年文创产业从业经验,专注于原创场景体验IP内容的研发与策展,主导过中国博物馆文创衍生品课题研究项目,景区文创旅游业态策划与运营,交大场景体验培训项目主导人之一。


《乾隆号,下一个江南》、《本草》创新生活展演系列,《当夏天台节》系列,《野岛》,《情·书》展,《祥云小镇户外艺术季》,《芳时·方太艺术跨界年度展》,《上海保利时光里·时光城事》展等原创IP展策展人。


2016杭州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创新生活展策展顾问,2017-2018ADM联合策展人,2018首届 Woo!青岛城市创艺生活节策展人。


在第一期的「方寸山」栏目分享中,梁亮从「学习」入手,分别将她自己总结归纳的,关于感知思考表达等多个层面的经验与知识进行了分享,并且穿插了生动的案例,以及梳理了相关书籍作为延展阅读资料。



01
「关于学习」


梁亮在正式分享的一开始,就借由“中年危机也是大脑的黄金时期”这一观点,提出了“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


她解释说,大部分人开学校以后就很少再有系统学习的机会了,而恰恰是经过那么多年的成长和工作之后,我们才会有更多自己的经验总结,和相对成熟的判断心理。


“拓展认知边界的前提是要建立自我认知体系,而认知体系建立的本质即是学什么和怎么学。”


关于这两点,梁亮借用了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姆的一套理论进行解释:“学什么,就是教你建立你的认知体系;怎么学?就是去修炼和完善它。


具体来说,「学什么」这个板块主要把知识分成了4个种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前两种知识属于行业通俗性的知识,我们在学校学的大部分,以及在网上看到的都是这类型的知识,但如果仅停留在第一二阶段,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我们在应用和实践中建立的知识。而元认知知识,则是指对自己的思考过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不断试错、总结经验,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识方法论。


至于「怎么学」,就是如何去完善自我认知体系。


布卢姆总结了六个步骤: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造。在此基础上,梁亮自己总结了一个相对更简洁的版本,只有四步:理解知识——成为经验——通过分享——形成智慧。


“不可否认,理解有时候比死记硬背来得更重要;经验其实就是你处理问题的肌肉记忆,是形成习惯以后养成的技能;分享知识与技能其实就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最后再将这一切融会贯通,它们就形成了你的智慧,而智慧是会对你不离不弃的。”


如果你的一生想要明白些道理,那么你先要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所以你需要建立你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且不断地去应用和完善它。



02
「关于感知」


梁亮用一部电影《超体》切入了关于感知的话题。她说:如果你愿意感受万物,你就是在开发你的大脑,如果你愿意传递你的思想,那你就明白了生命的价值


那什么是感知呢?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每个人的感知能力都不一样,感知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敏锐度。较强的感知力体现在——


能观察到一般人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对自我情绪有高度觉察力,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以及非凡的创造力


那么,如何提升感知力?


答案是:学会观察,学会专注,学会感动



“在商业社会里,在物质极度丰富的今天,大家喜欢的其实不见得是产品本身,而是故事、场景和体验是否能感动到我?”


梁亮认为,场景体验的核心就是创造感动的连接,而我们学会感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去感动别人。而这,也正是梁亮作为一个资深策展人的重要经验之一。




03

「关于思考」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所以,我们如果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那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在讨论思考这一话题时,梁亮直言,“不妨问问自己,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的思考过了,我们每天接收的有多少事,似是而非的故事和八卦,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来夺取你的注意力,让你不用动脑,不需要思考,长此以往,除了增加一些社交谈资之外,还剩下什么呢?”


简单来说,思考就是探寻答案,获取意义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情绪、经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的思考。


比如,你很讨厌一个人,往往就会反对他所有的立场。毕竟,笼统地看一个问题,要比细致的分析,简单得多。


如何做到独立思考,梁亮建议可以先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是我?


首先是「为什么」,就是确认对事情的了解程度;然后问「为什么不」,就是让你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第三个是「为什么是我」,也就是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给出你的创造性答案,这就是独立思考的本质。


讲到此处,梁亮分享了自己亲自参与策划的一个案例——天津南开大悦城高街开业活动「潮 自在」,其创作灵感就来源于电影《三块广告牌》。


在经过一番思考和自我提问解答之后,梁亮决定以三个问题提问的形式,开街前在天津全城树立户外广告牌,利用“提问”,引发“讨论”。随后在开街活动现场,邀请到很多艺术家,再用现场创作的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IN?“IN STYLE?”“IN YOUR HEART!”



IN其实既有潮流之意,同时又有进来的意思,用这个概念的想表达:来天津大悦城才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潮流。


IN STYLE就是时髦流行的外在打扮,但是它就能代表潮流吗?不行。那是什么才能代表呢?答案就是“IN YOUR HEART!”。



中文的slogan就是“潮自在,自在于心”,即真正的“潮”不是表面的随波逐流,而是内心的坚守和从容


关于梁亮团队为天津大悦城策划的这次创意活动,CRR彼时也亲临了现场,并且推出过相关文章,可作参阅:天津大悦城“高街”新张,潮流始于自在



04
「关于表达」


思考之后,便是表达。


什么是表达?表达就是思想的传递情感的共鸣,以及自我的确认


梁亮将表达分成了“”和“”两部分进行分享。


如何写?写作就是思考过程的再现,以问题开始,以找到答案结束,通过清晰的逻辑,让读者身临其境。


第一,要有场景感。就假设在拍电影,而你只是导演不是演员,让画面替你说话,要让他人觉得自己是可以亲眼看到这个场景。


第二,要有细节。细节包括了很多,譬如环境、天气、语气、眼神、动作、穿着等等。


不管是场景还是细节,都需要我们真实地去尝试、去体验、去感受每一天的日常生活。


最后就是找到合适的文字风格。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表达的欲望,只不过很多人常常会觉得词汇匮乏、言语平淡,无法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对此,梁亮给出的建议是:切忌抒情、少用感叹词;拒绝使用人云亦云的通俗套话;慎用陈词滥调和网络流行语。


她认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部分的人在某些事情上,都会有相同看法和感受,所以,能引发人性共情,产生情绪和情感链接,足够真诚的文字,都会成为好的故事。



如何说?这个世界上说服别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谈论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告诉他们如何得到它。


如果说“写”是故事力,那么“说”就是沟通力。


“说”分为“一对多”和“一对一”,“一对多”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演讲、会议、提案等场合;“一对一”则可能是面对客户、领导,同时也包括另一半、朋友、家人的时候。二者都是为了增进感情,完成更有效的沟通。


在进行“说”的练习时,梁亮提到了两本书——《TED说话的力量》、《TED演讲的秘密》,并借由其中的内容,引申出营造场景、关注细节、善用案例、组织语言、提炼观点以及进行表演辅助等多个层面,对于“说”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梁亮分享的关于其团队的价值观让人印象深刻:聚有趣的人,做好玩的事,让每个人开心。并且,她强调:“这里的’开心’是个动词,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把心打开,因为只有把心打开了,所有的喜怒哀乐其实都是开心。”


最后,梁亮用霍金的一句话,对这一次的分享做了总结:


我在这个地球上度过了非凡的一生,望你做时间的旅行者,向着未来航行,未来是否繁花似锦,源自我们当下之努力,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好奇的人,做一个坚定的人,翻山越岭,事竟成。



(附)梁亮推荐书单: 

《赖声川的创意学》、《博报堂最强大脑激荡术》、《思考的技术》、《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思考,快与慢》、《学会提问》、《零秒思考》、《沉默的大多数》、《苏菲的世界》、《乌合之众》、《吾国与吾民》、《就是中国人》、《局外人》……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随后,CRR会推出下一期「方寸山」直播的内容预告,敬请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方寸山」小书童,进入CRR的微信直播群。



- THE END -


独到视角 | 犀利表达 | 客观评述

商业地产志(Commercial Real Estate & Retail Research,缩写CRR)是以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为细分关注领域的垂直自媒体。3年多来,CRR以独到的行业视角及客观的行业态度,对商业地产及实体零售行业的重大新闻、热点动态、行业大事件进行不聒噪的记录与分析,发布第三方视角专业观点,反映行业真实的发展动态。迄今为止,CRR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西安、重庆建立了城市合作站,更多城市合作伙伴亦在招募中,详情请致电邮terry@magicgell.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