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远未「补完」,这ing状态却最让人期待
我们算是近距离看着「太古里生态圈」成长起来的一批人。
之前办公室在睿东中心的时候,油篓街和东顺城南街是我们解决午饭的唯二热衷(东、西糠市街都不算,那边游客太多)。
最先火的是晶融汇和太古里之间的西糠市街和东糠市街(油篓街有自己的节奏,马家巷相对比较偏「城市形象打造」风格),最近很出圈的是博舍旁边那条破破烂烂了很多年的东顺城南街👇🏻
*太古里外部小街巷位置示意图,「顺城街」曾是沿着蜀王府萧墙而建的街道,在光绪五年被更名为「东顺城街」。
不同的是,上图中所有的太古里外部街道,只有东顺城南街目前是由专门的运营团队在统一打造——
这个团队很有意思,不仅跟上海复兴公园的INS乐园有一些渊源,而且与太古里旁边的量子光和那里广场也不无关联,感觉拥有极强的资源能力,还有更强的耐心与耐力。
前不久朋友约在INVISI喝咖啡,我才发现隔壁的「药厂」也开好了,对面一个巨大的、画满药厂主视觉的盒子型围挡也起来了,ALIMENTARI的上客率也高多了,还有专门的保安来提醒,共享单车要放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了。
最大的惊喜,是我放完自行车一抬头就看到了这个公厕「艺术展」👇🏻
的确,如果横向对比,确实不算领先。
但在成都核心城区密密麻麻的老旧街巷之中,立足于人文艺术、生活美学、绿色有机的「L'EST」,似乎又真切地开了一个微更新的好头,为更多类似的街巷活化与社区创生,建立了一个或可借鉴的市场化运营样本,成为成都城市更新实践中一个新的有趣案例。
仅此一点,就值得着墨一二。
从修补街道外观、整体氛围和周边商业断层三个递进的层面,东顺城南街被一个一个打上的「补丁」,补上了与时代发展进程的裂口。
L'EST作为天府锦城大慈坊片区城市更新的重点项目,由区公园建设管理局统筹。
整个更新过程,L'EST团队非常在意街巷的「原生性」,即东顺城南街天然承载着的独属于成都本土文化的街头气质。
*围挡旁边是还未更新补完的东顺城南街
项目团队告诉我们,在最大限度对街道的原生性气质进行保育的前提下,「城市补完计划」在街道外观的修补方面囊括了对街道立面与人行道的改造、公共道路的铺设、公共卫生间的翻新升级、部分社区公共设施的焕新等非常细碎的工作内容。
如何把握其间的平衡点,将矛盾氛围转化为共生氛围,L'EST的做法,无外乎「同理心」和「共情力」6个字。
东顺城南街的老居民区并没有专业的物业参与运营,L'EST团队深入基层,参与大慈寺社区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双向惯性互助。
L'EST不仅修缮了社区公告栏、去居民家里做义工、居民顶楼失火后L'EST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救火。
同时,品牌们也很主动,用自己的方式与居民之间建立友好共生关系——比如,ALIMENTARI GRANDE就曾邀请楼上没有吃过披萨与意大利餐的奶奶到店里品尝正宗的意大利美食。
L'EST的选择是在公共空间中探索「可持续」的发展和「社群运营」。
项目在公共空间并不多的情况下,想到了高效能活化利用公共空间的方法,就是在公厕中策展。
并且,项目取「厕」字,与「策展」的「策」谐音,赋予这个公众空间展览一个有趣的谐音梗名字——「厕展」。
除了宠物友好的展览外,L'EST和量子光将在3月下旬与上海pidan、公益组织亚洲动物基金、本地权威宠物公益猫狗找家、大城小村、本地知名宠物服饰品牌unipetism联动,策办以宠物时尚、宠物公益为主题的「绒化城市-Pawerful City」活动,包含宠物走秀、宠物公益、宠物互动等多重内容。
*L'EST在公厕里也设置了宠物饮水口 | 图源小红书@补完
在社群营造方面,L'EST从项目与消费者和项目与品牌之间两个方面发起共创。
在项目与消费者之间,L'EST发起如旧衣回收计划、city ride、可持续果实游牧车、可持续生活探讨沙龙等「可持续」的社群活动,深耕消费者需求,强调交流与生活态度,进一步吸纳受众群体,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粘性。
在项目与品牌之间,项目从深耕在地和与在地建立良好关系出发,致力搭建一个品牌友好Partner,与商户之间策划共建一个有机生长的新型社区关系。
东顺城南街上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年轻正向的街道氛围与百年老街之间形成了矛盾又和谐的关系。
但真正能够吸引年轻力的,是老街与核心商圈之间的商业断层得到了修补,得以承接核心商圈外溢的客流。
3. 对商业断层的修补:
同时,立足本土的成都小众主理人品牌也在此岁月静好:器皿修复的匠人店意识浓缩、精酿买手店MEDISN药厂、本地精品咖啡INVISI.COFFEE、成都第一家gelate品牌Gelato山亭夏日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意识浓缩是原本位于玉林社区的一家专注于器物修缮的家庭商店,L'EST将其带到这条在地气质与之相当吻合的东顺城南街,也与「补完」这一概念是从「锔补」这一民间手艺中诞生有关。
「锔补」是门民间手艺,在旧时,如果有谁家里的碗碟茶壶打碎了,都会找锔瓷匠人修补,并且看似简单的修补背后,实际会经历打孔、对缝、定位、锔钉等十多道工序。
匠人在修补过程中会针对器物、开片的状态,改变锔钉的排布和形态,进行艺术的再创作。而这背后隐含的意义正与L'EST想要保留老成都的街头气质这点不谋而合。
东顺城南街和不同业态的品牌就像不同大小的开片,L'EST则是「锔补」街道的匠人,对东顺城南街这样一个「容器」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随着一针一线一个个充满匠心的补丁打上,螺蛳壳里做道场的L'EST团队让东顺城南街一点一点地更改了原本不引人注目的面貌,成为了让年轻人与外地游客得以窥见成都面貌的一个新切面。
*MEDISN药厂其中一名主理人的手绘作品成为了「补完」二期的围档 | 图源@MED1SN
*城市补完计划还正在进行中
优秀的城市更新项目都有一种「孤品」的气质在里面,「补完」也是如此。
搁在哪里都不过是一条稀松平常的小街,但却用细密的绣花针脚,将一意孤行的传统文化传承者与生怕被挤爆的手艺人「锔补」在了一起,让板场腾挪的少年和金桂树下端茶听戏的老人在这条焕然一新的街巷里相睦共处。
这些画面,富有极强的时代感,令人神往。
成都远未「补完」,这ing的状态却最让人期待。
真心感谢,这些给城市打补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