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3、只有快乐,是真的快乐吗?
◆◆◆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
难民家庭孩子的一句话“我们有家啊,只是没有安置家的地方而已”,一句道破了家的真谛。家不是一栋房子,而是家人用爱编织成的关系网。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能给孩子最好的,就是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这其实是父母自己想要的。孩子想要的是深厚的亲子关系,是关心和陪伴,是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这些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想要成为好父母,首先要成为好夫妻。
家庭中难免爆发争吵,将“摆事实讲道理”的习惯换成“不指责谈感情”。我们选择在一起,不是因为对方总是对的,而是因为爱。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操纵对方,而是为了获得充满温情的关系。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远比指责和埋怨有效得多。
和谐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每个人的情感需求都能得到积极得回应。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请尊重差异,彼此之间的倾听、理解和共情是家庭中最最重要的事情。
回应孩子的感受,是整本书的重中之重。对于孩子的感受父母习惯性的否认,因为觉得如果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在鼓励他的错误行为,其实正好相反。总是能得到父母安抚的孩子,长大之后明显更加的乐观,因为他知道自己总会被接纳,他相信无论现在多糟糕,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而经常用极端方式表达情绪的孩子,往往是因为他在正常表达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回应,所以才越发的表现激烈,直到父母不得不关注他,或者是出面制止。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能压得住,惩罚很有效。但是当孩子长大了,到青春期了,有能力挑战父母了,他曾经被压抑的情绪就会集中的爆发。
否定,会使孩子更加的固执,只有接纳和共情,才能让孩子做得更好。
如果养育孩子只有一条诀窍的话,那就是: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定义为胡闹,就是斩断了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当他不吃饭的时候是胡闹,不睡觉的时候是胡闹,那当他被欺负被侵犯的时候呢?
我们成年人当然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是孩子只知道这些都是我讨厌的事情,如果我讨厌的就是胡闹,为了避免被父母训斥,孩子就只能懵懂的独自承受许多伤害,这在他小的时候非常的危险,即便长大了,也会在内心留下难以修复的创伤。
我们接着上期节目,继续聊“积极回应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会表达,父母需要帮他说出来
孩子和我们大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感受往往都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有位7岁的女孩深深地叹一口气说:“我妈妈从来都不带我出去玩。”妈妈一听立马就不高兴了:“瞎说什么呢?我们不是上周才一起去的动物园吗?我花这么多钱,投入这么多时间。”
这时候我们需要知道,孩子表述的事实不见得那么准确,重点在于他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也就用不着气急败坏的去否认事实,要做的是接纳情绪。
“宝贝,你是觉得今天在家很无聊想要出去玩吗?”
“是的,我已经在家待了一整天了!”
“那你想去哪里呢?”“我想去动物园。”
“但是我也不能说走就走啊,今天已经有了别的安排,你应该会感觉很失落,不过呢,爸爸答应你,周末我就带你去动物园好吗?”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怎么准确的表达,家长需要留心观察,帮孩子把他感受说出来。“妈妈从来我不带我出去玩”这不是事实,孩子真正想说的是“我已经在家里待了一整天,我想出去玩。”家长帮他把情绪说出来,孩子就得到了自己所期待的回应。
在我们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每次感到难过,情绪都遭到否定,我们很容易以相同的模式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孩子。儿时的我们经常因为负面情绪而遭到呵斥,成年之后依然会对此耿耿于怀,每当负面情绪爆发,我们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甚至不自觉的为自己的反映而道歉。同学们可以自行想想看,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是不是常常如此?
接纳自我是安抚孩子情绪的关键。如果我们自己认为,自己的情绪不重要,无法自控的歇斯底里,那谈何包容接纳孩子的情绪呢?
对于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不是压抑或者彻底爆发,而是坦然的承认,安抚自己或者接受周围人的帮助。
我们家庭长期以来都重视物质生活条件,而忽略内心感受,谈论自己的感受常常被当做是一件很矫情的事情。人永远是感性导向的,养成谈论感受的习惯,对于我们自己和孩子都很重要。
请给孩子的负面情绪多一点耐心
对于孩子的感受我们需要包容和接纳,但是对于孩子行为我们依然需要引导。《正面管教》不断强调和善而坚定,便是如此,和善的接纳情绪,坚定的引导行为。
如果孩子因为我们不准他在吃饭前吃冰激凌而大哭,我们依然不允许他的行为,但要充分表达对他“难过”情绪的理解。
那还有一些孩子的感受,确实是需要纠正的怎么办呢?比如说他讨厌自己的弟弟妹妹,或者不喜欢家里的老人,怎么办?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时候就应该狠狠的教育,怎么能助长孩子的这种不良情绪呢?
但是,如果我们有尝试过,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很快就会发现,其实孩子在得到了关注和理解之后,就会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做得更好,请给孩子多一点的耐心。
分享一个特别有启发的例子:
一个女孩在3岁的时候,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一开始,她很高兴成为姐姐,还会自豪地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弟弟。但没多久,弟弟带来的新鲜感消失了。女儿开始发脾气、闹别扭,而且每天夜里都尿床。
妈妈努力保持耐心,告诉她:“你会喜欢当姐姐的”,但是她的行为越来越糟糕,这让妈妈筋疲力尽。
妈妈也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很讨厌自己的妹妹。尽管这样一来就成了父母口中的坏孩子,但是她一直都觉得,自己和妹妹只应该有一个人存在,从小到大都欺负妹妹。
想到这里,妈妈决定帮女儿把自己的感受清楚的表达出来,在感情上引起共鸣,进而帮女儿做的更好,同时也是在帮儿时的自己。
第二天一早,妈妈对女儿说:“你很讨厌弟弟在家里,对不对?”女孩没说话,妈妈接着说:“我记得你小姨出生的时候,我也觉得讨厌她,那时我就和你一样,每个人都跟我说,你一定会很爱你的妹妹,但实际上我根本不喜欢她。宝贝,我们生了一个弟弟,这让你觉得难过,我很抱歉。”
那天女儿调皮捣蛋,妈妈没有责备她,只是继续说:“妈妈要给弟弟喂奶,不能陪你玩,你很不高兴对不对,宝贝对不起。”
每当女儿想要跟妈妈分享东西,期待关注或者是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妈妈都会试着描述她当下的感受,并且表示理解。
仅仅一天,女儿的行为明显得到了改善。她甚至会去帮妈妈拿尿布和湿巾,还会告诉妈妈弟弟睡醒了。而那天晚上,女孩第一次没有尿床。
我们没法要求一个孩子现在就爱他的兄弟姐妹,给他一个安全的容器,让他可以安心的把那些情绪都放进来,孩子会慢慢变好的。
后来,弟弟也长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用一样的方法教育他。孩子有任何情绪表达,都积极的回应和确认,无论当时妈妈多么的的烦恼,多想否定孩子的感受,她都告诉自己,不要这么做。
弟弟三岁的时候,跑到喷泉下玩,全身都弄湿了,外婆赶紧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弟弟又想冲进喷泉,外婆的劝阻一点用都没有。妈妈跟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再淋湿一次,因为这样很好玩,对吧?但是很抱歉,你不能再这么做,让你失望了。”
就是这一句感受的确认,弟弟乖乖的就离开了。
爱,无法代劳
上期节目我们说,孩子分不清吃到不好吃的东西,和被侵犯时所造成的不适感是不同的。否认孩子的感受就切断了孩子向父母求助的通道,将孩子置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再分享一个的例子。
在英国,有一对恩爱的夫妻,各自开了一间小公司,收入很可观,但两个人都很忙。所以10岁的儿子要么是在家里由保姆照看,要么就是送到爷爷奶奶家由老人照顾。只有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才会在一起,在父母看来,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
但是有一天,儿子竟然试图从6楼跳下去,爸爸出门之后忘了拿东西,回到家看见了这一幕,救下了儿子。父母两人心惊肉跳,赶紧放下所有工作,陪着孩子,并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儿子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爸爸妈妈经常都把自己送到老人家和朋友家,就算回到家里也是和保姆在一起。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累赘,我经常听到父母打电话把自己安排给别人照顾,这些安排听起来似乎相当的麻烦。”
他从父母口中知道他们爱自己,但他却感受不到这份爱,他说自己就像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男孩不记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难过的,当他想告诉父母的时候,父母会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别难过孩子,爸爸给你买个新的游戏机。”或者干脆否定孩子的感受:“你看,你有最好的游戏机,有最酷的篮球鞋,你应该是最开心的孩子。”
父母不愿意承认不能在放学后提供陪伴,让孩子很难过,因为他们觉得如果自己认可这件事,就是在强化儿子的负面情绪。但是孩子差一点跳楼这件事情就摆在眼前,触目惊心。
他们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当孩子说难过的时候,耐心倾听,并询问那具体的细节和原因。当孩子觉得自己被重视和接纳时候,他确实感觉好多了。
父母也知道,光是用嘴告诉儿子自己的爱是不够的。他们特意停下工作,在家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看动画片,一起看心理医生。一个月之后,孩子重新回到学校正常上学。夫妻俩确保每天晚上都能有两个小时一起陪孩子,那两个小时他们约定不看手机,只关注彼此。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纠正错误。导致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裂痕,只有在不修复的时候,才会变成问题。
作为家长不要等到孩子在学校惹是生非、易怒、自残等等问题出现之后,才想起来向孩子证明自己的爱,才意识到要认真对待他的感受。
爱没有办法委托他人来表达。有些具体的事情,老人和保姆确实可以代劳,但是爱是无法代劳的。而且爱也不能延迟给予,孩子没法等到周末,等到假期,他需要每天都能从父母身上确认以及得到对自己的爱。
生活就和小孩子玩捉迷藏是一样的:“躲起来是一种乐趣,但是没有人发现却是一种灾难。”
无论是童年还是长大之后,我们都会藏匿一些秘密,但是如果没有人在我们想要展现真实自我的时候看到我们,那就是一场灾难。
不要悲伤只要快乐,可行吗?
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幸福快乐。这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就正如有寒冬才有炎夏,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死亡才有诞生一样,如果只有幸福快乐,而没有其他情绪作为比较,我们根本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体验幸福快乐的前提,是我们要完整地接纳所有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是这样,对于大人来说也是一样的。
佩里自己20岁的时候,父母的朋友问她说:“你童年快乐吗?”
佩里脱口而出“不,没有多快乐,我大多时候都不开心。”
他的父亲立刻生气的反驳:“你瞎说什么呢?你的童年过得很好,很快乐。”
突如其来的批评给佩里带来了困惑和自我怀疑。
父母往往觉得那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能让孩子快乐,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不快乐的时候,父母会觉得自己很失败,接着可能像佩里的父亲那样,用责骂的方式逼迫孩子也快乐起来,借此消除自己的不安。
佩里的父亲完全可以在朋友离开之后,好好的跟佩里聊聊,可就和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他们觉得问题不在自己,而在于孩子。
如果我们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它看做是进一步了解孩子机会,那我们就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深厚,并提高孩子快乐幸福的能力。
对快乐的苛求反而会破坏生活,生活中一定是有苦有乐,如果我们试图消除痛苦,以快乐来掩盖痛苦,或者试图转移注意力去遗忘它,我们就没法学会接纳和调整它。
当我们试图抵挡负面感受的同时,也阻挡了正面的感受。情绪不是混音台,每种情绪无法单独调节,它只有一个总开关。我们没法在淡化悲伤和痛苦的同时,强化快乐和幸福。只要把一种情绪调低,所有情绪也都跟着一并降低。
在孩子接触物质所带来的快乐之前,让他们心满意足的是与父母的心灵相通。那是一种获得父母的理解,并在环境中找到意义的感觉。为了获得理解,孩子需要我们接纳他所有的感受,包括愤怒、恐惧、悲伤和快乐。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孩子幸福,请抛开消费主义,幸福和成为最聪明、最富有、最耀眼的人无关,它只和亲子关系的质量有关。希望我们每一位想要做得更更好的父母,都不要忘记了这一点。
您的每一次“赞赏”,我都认真的当作是爱!